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wod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老舍是中国近现代作家当中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一位,在老舍笔下,悲剧意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他用平凡的人物、事件及剧情内在的悲剧性,勾勒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艺术,从而更直接地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唤起人们的深刻思考。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以特殊的年代和社会为背景对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感和危机感。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老舍小说中悲剧意识的根源和悲剧意识的体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老舍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老舍 老舍小说 悲剧意识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作家,《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都是老舍的代表作,他作品中所描绘的是中西文化撞击下的历史沉淀,是让人嚼出忍俊不禁的幽默诙谐和深刻讽刺,是浸润着阴郁悲凉和辛酸的痛楚。老舍被誉为幽默大师、笑匠,但在他轻松俏皮、诙谐幽默的喜剧外皮下却深藏着悲剧的内核,幽默的笑脸背后流淌着的是痛苦的热泪,幽默和讽刺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喜剧的倾向,而对社会人生的悲剧揭示,又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使得其作品形成看悲喜交融的特点。作为前清末世人和满族旗人的身份不仅使老舍的悲剧意识带有自身的独特感受,也使他的悲剧意识更为深沉。
  一 老舍小说中悲剧意识的根源
  老舍小说中浸润着的阴郁悲凉和辛酸的痛楚是具有深刻根源的,这当中不仅源于老舍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还源于老舍当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同一时期西方悲剧文学文化的影响。
  1 特殊的生活经历
  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自己生活经历的制约和影响。老舍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形成与他特殊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老舍出生在一个处处酝酿着悲剧的时代和一个破落的满族旗人家庭,父亲在抵抗八国联军的巷战中受伤而死,饥饿、恐惧成为老舍幼小心灵中的主题,这给老舍的童年乃至一生都蒙上了凄惨的、黑暗的阴影,也使他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磨难。生活的艰辛不仅使老舍深深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使他始终关注着社会底层贫民深陷贫穷境地的种种遭遇,将他与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对贫穷和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促成了其悲剧意识的形成。与穷人境遇相比,末世人的境遇带给老舍的是更为沉重的精神压抑。身为前清末世人,老舍笔下的北京不再是雍容华贵的帝王之都,而是辉煌不再、日渐衰落、丧失阳刚大气、挣扎在内忧外患的残灯末庙。“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这种末世人的境遇使他深深地体味到被“遗弃”的迷茫和苦闷,因而,老舍笔下的悲剧往往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性悲剧,充盈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前清末世人的境遇、穷困的生活、混乱的时局使他产生了徘徊、苦闷的悲剧心态。老舍不仅是一个穷人,还是一个没落的满族旗人后代,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他长期处于一种卑微的境地,促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持久而广泛的反满、排满潮流,身为满族子孙的老舍心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民族沧桑感与满族情结,这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性逐渐在心底扎根,成为其悲剧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老舍虽然出身满族,但他从小是在满汉文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舍从小就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喜爱读诗、作诗,也学习中国古代文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怀有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离骚》《陆放翁诗集》等诗词中体现的爱国思想以及诗人们身上可贵的精神气节不仅激励了老舍的爱国主义情操,也培养了他忧国忧民、经世济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人道主义情怀。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虽然抑制人的悲剧精神,但它的理论基点却是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尤其是儒家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心态和以死报国的文人气节更是铸造了老舍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国家危难时,这种意识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将郁积在心中的忧愁和苦难、热忱的爱国情结抒发在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不仅促使老舍达到气节风骨与浩然正气的高度统一,而且还促使他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3 西方悲剧文学的影响
  老舍对外国文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在英国讲学期间接触的大量悲剧文学作品和理论对其悲剧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旅居英国的五年时间里,老舍接受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康德拉等人的悲剧作品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古希腊悲剧给予很高的评价:“古希腊悲剧不仅使我看到最活泼、最悲郁的希腊人的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也看到了文艺形式与内容的协调。”20世纪30年代,老舍编写了《文学概述讲义》,阐述了西方悲剧理论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他对悲剧的认识,也是在同一时期,老舍作品涂抹了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不仅说明老舍很早就开始关注悲剧理论,也说明其悲剧作品深受西方悲剧美学的深刻影响。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性格悲剧对老舍启发极大,他的小说《铁牛和病鸭》《新韩穆烈德》《大悲寺外》等作品都属于性格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成为老舍小说悲剧情感的主要表现。英国近代小说家康德拉小说中绚烂多彩的图像画面、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个性化的人物形象都给老舍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康德拉将人物放在自然的惊涛骇浪中接受各种困难磨练,从而展示他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将人物与景物打成一片,而显出些神秘气味”的艺术手法更使老舍深受启发。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融合了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哲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 老舍小说中悲剧意识的体现
  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在这一时期,老舍处于穷困生存磨难期的中国,对普通民众的背景命运有着深刻的体会,世态炎凉、人性扭曲、理想破灭充斥着社会,这些都促使老舍这时期的小说蕴涵了浓厚的悲剧意识。   1 愚昧麻木的社会底层市民与现实抗争中蕴涵的悲剧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将现实生活描写得最残酷、最黑暗、最令人恐惧、最充分的是老舍。老舍小说多描写下层市民最卑微的生活要求都达不到的生存悲剧,关注对他们生存状态和价值的揭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为了生存下层劳动者努力劳作着,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深陷在低贱、可悲、荒唐、愚昧的人生形态中,男人们拼命奔波却挣不回养活一家的饭食,女人们的命运则更加悲惨,缺吃少穿的孩子们就像野草般自生自灭。人间惨剧就像黑影一样难以摆脱,命运的不公“安排着”悲剧一幕幕地上演。《柳家大院》中小媳妇的娘家将好好的姑娘养成了“窝窝头”,老王为了给儿子续娶、给自己留点棺材本儿钱打算卖女儿;《骆驼祥子》中小福子被父亲卖给军官又被军官抛弃后回到家中,为养活弟弟们被迫做了暗娼;《我这一辈》中聪明谨慎的年轻人挣扎一生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圈套。“巡警和洋车夫是城里给苦人们安好的两条火车道”,巡警的子孙万代都得当巡警,洋车夫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他们的命不值半分钱,辛辛苦苦不但不能养家糊口,到头来耗尽体力也是死路一条。老巡警的儿子为了多挣钱,病了也舍不得吃药,不久就死了,而他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还得拼命养活孙子。《骆驼祥子》中与小孙子相依为命的车夫老马,因为没钱买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子病死在自己的怀里。改变命运比登天还难,但更可怕的是,即使这些人已经认命,“苦也好悲也好活着就好,除此之外不敢有所苛求”,可绝望的生活犹如一条毒蛇紧紧地缠着这些苦命人,在生活的重压下生命黯然失色,贫穷造成无尽的苦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为寻求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拼命,但追寻的结果却越陷越深,唯有死去才是苦难的结束。这些表现生命的苦难增添了作品悲剧的普遍性和现实性,也折射出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
  2 人性扭曲体现的悲剧
  人的自由受到人性弱点的制约,歪曲人存在的真实性,这就是人的悲哀。《邻居们》中明家故意让孩子们破坏邻居杨家的花草,杨家礼貌客气地与明家交涉,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使得明家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凶恶。忍无可忍的杨家用砖头砸碎了明家几块玻璃,明家退步认输了。文明在野蛮面前显得如此无力。《骆驼祥子》中杨宅更换佣人十分勤,只有蛮悍的张妈五六年来一直跟着他们,原因很简单:不管先生,还是太太,只要招惹了她,她就破口大骂。对弱者的欺凌,文明受到压制,不仅制造了人类的悲剧,也将人性的扭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3 理想幻灭突显的悲剧
  个体生命的自由是老舍人学思想的核心。老舍一生经历了退婚、辞职等重大选择,作为知识分子,他清醒地看到觉醒的知识分子在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动摇和幻灭地挣扎着。《老张的哲学》中,陷入婚姻围城的老李想离婚却不敢;追求灵与肉结合的理想婚姻却得不到;他不想随俗却只能敷衍着过日子;想与暗恋的马少奶奶私奔却被马少爷的归来打破;无奈之下,厌弃了固有生活的他只好携家眷逃离北平,以寻求解脱。知识智慧使他的灵魂站在高处,但现实的社会却决定了他的灵魂不可能无负担的站立,希望和希望的无法实现造成了实现的矛盾,使他陷入理想无法实现的幻灭。《四世同堂》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祁瑞痛恨日本侵略者,但为了家人的安危,他不能承担起救国的重任;他痛心缺乏民族气节的民族败类,但又不能投身抗战。面对“尽忠”与“尽孝”,他自责、徘徊,缺乏果断和自信,怯于行动无力作出选择,可喜的是他最终找到了斗争的道路。知识分子头脑清醒却无力摆脱社会的压迫、不能冲破精神的樊篱,只能在幻灭中逐渐消沉下去,这与社会底层愚昧麻木的市民相比,他们的悲剧更具震撼力。
  悲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能够极大地刺激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一个充满历史忧患和社会使命感的伟大作家,老舍站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哲理高度严肃审视和叙写着满族人乃至整个古老中华民族的悲剧历史与悲剧人生。这一切构成了老舍精神世界无可替代的悲剧意识,因而,对老舍小说中悲剧意识的解读,不仅对推动中国悲剧文学创作具有深远意义,对促进社会发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长海:《论老舍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 赵凯:《论老舍作品的悲剧意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樊骏:《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上篇)》,《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吴菁莉,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三季沙孜湖第一次到达沙孜湖,是初秋。清晨九点离开乌鲁木齐,下午五点至榆树沟。停了车,朝草坡奔去,站在高处深呼吸,肺部陡然扩张开,闻到泥土味、艾蒿味、花香味、驴粪味。蹲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20世纪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为丰富的一页,不仅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而且局部战争频繁,仅从人们建立起的各种防御体系就可见一斑。它们初衷不同、形式各异、命运多舛。或大
这里是有志青年成长为海军军官;奔向万里海疆报效祖国,抒写光荣梦想的起点,这是中国海军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了海军首批硕士,第一名博士,博士后; 这里人才荟萃,有参加“
10月2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车臣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举世震惊。26日凌晨,一支精兵成为恐怖分子的终结者:毙俘50名恐怖分子,而己方却无一伤亡。这支精兵便是俄罗斯反恐
《长恨歌》是上海女作家王安忆的一部著名小说,这部当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被很多人奉为传奇史诗爱情的经典。小说描写了一个女人和城市的故事,在这个城市中,女主人公王琦
国际上一般把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看作是全球信息革命开始的标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信息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已日趋成熟。信息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一大要素。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兴起是当代战争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它是社会生产方式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换在军事上的反映。它是机械化战争与完全的信息化战争的中间型态,是以机械
在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战场上,活跃着美国女兵的身影。 在美国北卡罗那州军事基地训练的美反恐怖特种部队中,有相当数量的女兵。飞翔在阿富汗上空的美国空军战机飞行员中,也
“比地球大,因为它飞到了茫茫宇宙中去。这当然不仅仅是指小说里的故事展开的空间,也是指这个小说对人类精神边界的探索和拓展。”这是“2014中国好书”评委对科幻小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