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铈催化光度法测定血清碘的样品消化方法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研制血清中碘的砷铈催化光度测定标准方法筛选血清碘样品消化方法,并对新制定的血清中碘的砷铈催化光度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检验。

方法

方法学评价。以几种常用的样品消化剂进行血清碘的样品消化方法实验研究。血清样品经过消化处理后,以砷铈催化光度法测定碘浓度。对新制定砷铈催化光度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回收率及抗干扰能力进行检验。

结果

经筛选列入血清碘测定的新制定砷铈催化光度法的样品前处理方式为:以高氯酸-氯酸钠溶液为消化剂在130 ℃下消化120 min。新制定方法砷铈反应在13~30 ℃范围内选择任一稳定的温度及固定的反应时间都有碘质量浓度(C)与测定A值对数值的定量线性关系CablgA,线性范围为0~300 μg/L(r=- 0.999 6~-0.999 9),检测限为2.2 μg/L。测定3份血清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70%、0.70%、0.74%(n=6),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7%、0.51%、0.57%(n=6),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3%~ 105.8%,总平均回收率为97.9%。

结论

血清碘测定的新制定砷铈催化光度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样品消化剂容易配制易于贮备,使用仪器简单易操作,方法可成为易推广的血清碘检测可靠技术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119-12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厚度及血流改变,为后巩膜加固手术应用于病理性近视眼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至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后巩膜加固术的10例病理性近视眼患者的20只眼进行OCT血管成像的放射线扫描及黄斑区3 mm×3 mm血流模式扫描。分析后巩膜加固术前及术后60 d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
目的探讨由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经玻璃体腔注射途径移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R模型对照组及NSC治疗组。DR模型对照组和NSC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于糖尿病成模后3个月,NSC治疗组大鼠右眼玻璃体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在高度远视眼儿童配戴滤除中短波长色光的红色镜片,对其屈光发育变化的影响。方法自身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7至9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中心门诊5~7岁双眼高度远视眼的儿童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采用左右眼自身对照,入选儿童为1%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验光确定双眼屈光度数均>+6.00 D。干预期间要求试验眼每天晨起连续配戴试验眼镜6 h,其余时间配戴常规眼镜。在干预前和干预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的声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临床诊断为高度近视眼的患者66例(87只眼)的后巩膜葡萄肿的声像学表现。采用B超测量眼球前后径并探查后巩膜葡萄肿形态。并用OCT观察视网膜劈裂情况。采用ANOVA检验比较不同形态后巩膜葡萄肿眼球前后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探讨不同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中视网膜劈裂的分布,相关性
目的探讨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应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替代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5年4至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接受SMILE手术的60例近视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均选取右眼进行用药后情况观察(共60只眼),每组20只眼。溴芬酸钠组患者SMILE术后应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2次/d应用10 d;地塞米松-溴芬
近年来,我国在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领域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些重要的研究数据和结果,进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并有效运用于临床实践,笔者通过对已发表的针对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法,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华眼科杂志,2017,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