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8日,记者在青神县黑龙镇建川社区活动中心采访时看到:电视室里,一群老人正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棋牌室里,一群老人正尽兴地玩着麻将、扑克;阅览室里,有老人正认真地读书学习;健身房里,还有老人在锻炼身体……
建川社区成立于2006年1月,由国家三线企业转变而成。现在,居住在社区内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1019人,社区党支部把老年工作作为重点来抓。
“尽我们所能,服务居民所求”。建川社区党支部书记曹树云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与社区共筹资近70万元,装修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的休息室、网络监控室、多功能活动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爱心超市、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厨房餐厅、卫生淋浴间、理发室等700平方米,建设活动广场1500平方米。
记者看到,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建川社区成立了创建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导小组,下设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工作站,已建成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更好服务社区内的居民,建川社区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机关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服务队伍,主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医疗卫生等服务。” 曹树云介绍说。
这是眉山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缩影。眉山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主题,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突出服务职能履行修订分类定级标准,以基层组织服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三挂钩”活动长效开展。
党支部牵头,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站在青神县沙河村“两委”的三层小楼上,村党支部负责人帅一明指着窗外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林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沙河村有上百户村民参与,有4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园林树木。”
过去,沙河村主要种植烟草、花生与甘蔗,村民收入低,效益差。几年前,喜爱种植花草的帅一明从云南、广西等地引进树苗3万余株,开始在村上种植经济型园林花木。通过努力,他和几个合伙人获利近20万元。
2012年初,尝到甜头的帅一明联合村民宋树明、张碧霞等6户人,投资近300万元,发展经济型园林近200亩。目前,园林价值增长达到450万。
看到栽种园艺型树木可以致富,村民们纷纷开始了种植,品种也从原先较为单一的桂花、银杏,发展到多元化的蓝花楹、红叶石楠、紫薇等经济型植物。到今年底,全村种植经济型树木规模将超过500亩,预计园林价值增长将达2000万元。
沙河村已实现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走上了一条靠集体经济发展园林花木产业致富新路。
在青神,由党支部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实现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村,何止沙河一个!作为全国“一树一品”示范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白果乡甘家沟村一直将椪柑种植作为发展的主要产业,是“中国椪柑之乡”的核心产区。在“村两委”带领下,2010年甘家沟村成立了椪柑万果专业合作社,目前椪柑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年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2011年,我们村还成立了茉莉花种植专合组织,村里的老年人、妇女能够在专合组织中劳作,每天都能挣40元,除此之外,村上还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为村民增加收入。”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冯南明高兴地介绍说。
各级党委合力,村级阵地建设
规范化
走进兰沟村公共服务中心,一栋漂亮的二层小楼和宽阔的公共服务活动场所映入记者眼帘。
“兰沟村公共服务中心占地3.3亩,建筑面积883平方米,省、市、县支持资金200余万元,按照‘服务群众、服务产业’发展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青神县南城镇党委副书记黄颖介绍说,兰沟村位于竹编产业园区的核心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竹编产业园区服务,是建设初期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选址上,既毗邻中国竹艺城,又与竹庄遥相呼应。设计上大力融入竹编元素,体现浓厚的竹乡特色。在功能设置上按照“1+6”公共服务中心模式配备了“村两委”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等。
截至目前,全县已全面建成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46个,2013年将完成23个。”青神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毛星燕告诉记者, 青神县以“建”为基础,以“管”为关键,以“用”为核心,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从2012年起,分三年全面完成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管理有序、作用充分”的总体工作目标。
眉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杨志华告诉记者,眉山市已投入1.1亿元,加强全市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将建成300个综合服务功能达标的市级示范活动场所。
多项为民措施,提升综合服务
水平
“想不到拖了几年的事情,经过现场办公,十来天就解决了。”
3月26日晚,彭山县青龙镇龙都社区5组,以詹玉琴为代表的12位居民找到社区书记蒋在德反映,由于早期管道工程设计上的问题,造成了下水道堵塞,使该组村民无法正常生活。
“群众的事无小事。”蒋在德立即与青龙镇党委书记、镇长电话沟通,两位领导当即表态:“哪怕资金再困难,也要把老百姓的事情解决好!”
当晚,蒋在德和镇城管办主任张学政到现场办公,了解实际情况后,接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管道改造的预算工作,半个月之后工程竣工。
龙都社区地处青龙镇中心,辖12个居民小组,有驻区25个单位,总人口近6300人。
龙都社区党支部始终以“便民、利民、惠民”作为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措施搭建服务平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形成社区服务新机制,使社区居民得到更便利、快捷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今年3月,根据上级要求,由社区的党代表、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18人,组建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工作站运行两个多月以来,共接待群众180多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5件。
“今天我来办了两件事,一是领到了独生子女奖励扶助金,二是办理了医疗保险本子,前后没用到10分钟,真便捷!”社区群众谢慧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龙都社区设立的“一站式”快捷、高效便民服务大厅里,共有服务项目40多种。今年以来,已建立了失业人员个人情况登记卡60多张以及失业人员统计台账、册等3套,推荐就业人员近60人,推荐成功40多人,配合劳动就业部门先后为30余名失业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1000余人办理了医疗保险。(责编:贺贵成)
建川社区成立于2006年1月,由国家三线企业转变而成。现在,居住在社区内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1019人,社区党支部把老年工作作为重点来抓。
“尽我们所能,服务居民所求”。建川社区党支部书记曹树云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与社区共筹资近70万元,装修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的休息室、网络监控室、多功能活动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爱心超市、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厨房餐厅、卫生淋浴间、理发室等700平方米,建设活动广场1500平方米。
记者看到,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建川社区成立了创建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导小组,下设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工作站,已建成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更好服务社区内的居民,建川社区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机关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服务队伍,主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医疗卫生等服务。” 曹树云介绍说。
这是眉山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缩影。眉山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主题,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突出服务职能履行修订分类定级标准,以基层组织服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三挂钩”活动长效开展。
党支部牵头,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站在青神县沙河村“两委”的三层小楼上,村党支部负责人帅一明指着窗外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林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沙河村有上百户村民参与,有4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园林树木。”
过去,沙河村主要种植烟草、花生与甘蔗,村民收入低,效益差。几年前,喜爱种植花草的帅一明从云南、广西等地引进树苗3万余株,开始在村上种植经济型园林花木。通过努力,他和几个合伙人获利近20万元。
2012年初,尝到甜头的帅一明联合村民宋树明、张碧霞等6户人,投资近300万元,发展经济型园林近200亩。目前,园林价值增长达到450万。
看到栽种园艺型树木可以致富,村民们纷纷开始了种植,品种也从原先较为单一的桂花、银杏,发展到多元化的蓝花楹、红叶石楠、紫薇等经济型植物。到今年底,全村种植经济型树木规模将超过500亩,预计园林价值增长将达2000万元。
沙河村已实现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走上了一条靠集体经济发展园林花木产业致富新路。
在青神,由党支部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实现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村,何止沙河一个!作为全国“一树一品”示范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白果乡甘家沟村一直将椪柑种植作为发展的主要产业,是“中国椪柑之乡”的核心产区。在“村两委”带领下,2010年甘家沟村成立了椪柑万果专业合作社,目前椪柑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年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2011年,我们村还成立了茉莉花种植专合组织,村里的老年人、妇女能够在专合组织中劳作,每天都能挣40元,除此之外,村上还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为村民增加收入。”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冯南明高兴地介绍说。
各级党委合力,村级阵地建设
规范化
走进兰沟村公共服务中心,一栋漂亮的二层小楼和宽阔的公共服务活动场所映入记者眼帘。
“兰沟村公共服务中心占地3.3亩,建筑面积883平方米,省、市、县支持资金200余万元,按照‘服务群众、服务产业’发展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青神县南城镇党委副书记黄颖介绍说,兰沟村位于竹编产业园区的核心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竹编产业园区服务,是建设初期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选址上,既毗邻中国竹艺城,又与竹庄遥相呼应。设计上大力融入竹编元素,体现浓厚的竹乡特色。在功能设置上按照“1+6”公共服务中心模式配备了“村两委”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等。
截至目前,全县已全面建成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46个,2013年将完成23个。”青神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毛星燕告诉记者, 青神县以“建”为基础,以“管”为关键,以“用”为核心,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从2012年起,分三年全面完成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管理有序、作用充分”的总体工作目标。
眉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杨志华告诉记者,眉山市已投入1.1亿元,加强全市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将建成300个综合服务功能达标的市级示范活动场所。
多项为民措施,提升综合服务
水平
“想不到拖了几年的事情,经过现场办公,十来天就解决了。”
3月26日晚,彭山县青龙镇龙都社区5组,以詹玉琴为代表的12位居民找到社区书记蒋在德反映,由于早期管道工程设计上的问题,造成了下水道堵塞,使该组村民无法正常生活。
“群众的事无小事。”蒋在德立即与青龙镇党委书记、镇长电话沟通,两位领导当即表态:“哪怕资金再困难,也要把老百姓的事情解决好!”
当晚,蒋在德和镇城管办主任张学政到现场办公,了解实际情况后,接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管道改造的预算工作,半个月之后工程竣工。
龙都社区地处青龙镇中心,辖12个居民小组,有驻区25个单位,总人口近6300人。
龙都社区党支部始终以“便民、利民、惠民”作为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措施搭建服务平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形成社区服务新机制,使社区居民得到更便利、快捷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今年3月,根据上级要求,由社区的党代表、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18人,组建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工作站运行两个多月以来,共接待群众180多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5件。
“今天我来办了两件事,一是领到了独生子女奖励扶助金,二是办理了医疗保险本子,前后没用到10分钟,真便捷!”社区群众谢慧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龙都社区设立的“一站式”快捷、高效便民服务大厅里,共有服务项目40多种。今年以来,已建立了失业人员个人情况登记卡60多张以及失业人员统计台账、册等3套,推荐就业人员近60人,推荐成功40多人,配合劳动就业部门先后为30余名失业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1000余人办理了医疗保险。(责编:贺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