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点亮少年的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虽然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但依然有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过着留守生活。这些孩子的父母背井离乡,为生活奔波,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关爱和有效监管,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沦为了问题少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根据政法系统提供的信息,我国留守青少年案件数及犯罪人数呈双上升趋势,留守少年为钱财犯罪的案件较多,教育程度和犯罪人年龄都偏低,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三五成群,无所事事,经常发生群体性犯罪,如一起打劫、盗窃等。那么,如何预防留守青少年犯罪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正常的家庭生活——弥补亲情
  亲情是由血缘关系凝聚而成的爱,此时的青少年特别需要来自亲人的关怀和亲情的关爱,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父母的爱,就会极易产生在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下面是一位留守孩子的习作《我的渴望》,充分表达了他的心声。
  我的父亲是打山洞的风钻工,母亲为工友们烧菜做饭。我自上幼儿园起,我的父母就外出打工,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现在读初中,就开始住校了,看到同学的父母为他们送来可口的饭菜,我就想:要是我的父母也能给我送来我最爱吃的菜该有多好啊!我父母一般到过年才回来,有一年去云南打山洞,那年连过年也没有回来。每当周末与同伴一同回家,在村口下车,看着许多同伴的父母早早在那里等候,此时我就常常抑制不住自己的辛酸泪,其实,我也多么渴望能在自己父母的怀里撒娇。
  但现实也无法让所有的父母都不外出,或让所有外出的父母都带上孩子。在无法抹去“留守青少年”这一字眼时,教师只能努力去探索如何让留守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到亲情。笔者认为,为留守青少年营造正常的家庭生活是比较有效的解决之道。
  1.多沟通传递亲情。许多留守青少年的家长由于生活所迫,长年埋头苦干,对孩子的关注普遍重物质轻精神。其实,家长对孩子心灵上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让每一位外出务工的家长都明白要多为下一代着想,明白要想教育好孩子单靠物质支持是不行的,应该要更多地与孩子保持心灵上的沟通。父母要努力与孩子共架一座传递亲情的桥梁,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用亲情感化孩子。通过这架桥梁加强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例如,教师可以借家长会、家访等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家长经常与孩子通电话、书信等,增进沟通,全面深入地关心孩子在家、在校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父母的关爱可以让留守孩子的心不再“留守”,使这些孩子同样也能感受到远方父母关注的目光,牵挂着的心,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2.多团聚填补亲情。因为暑期比较长,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为团聚创造了可能。教师要鼓励有条件的父母,利用暑期时间,接或送留守青少年与自己团聚,填补亲情上的缺失。例如,多做类似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组织的“幸福列车”行动,护送留守孩子前往父母打工的城市短暂相聚。虽然这种相聚依然短暂,但对于长期缺失亲情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顿亲情“大餐”,在一定程序上能缓解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3.多就近守护亲情。留守青少年家长外出打工是生活所需,也是无奈之举,如果他们能够选择一个既能找到工作,离家又比较近的城市,方便父母回家或孩子来城,孩子与父母就可以经常往来看望,这也是解决青少年亲情缺失的好方法。由于离家比较近,平时空余时可以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有利于对孩子进行长期连续性的教育,并逐步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培养其自尊而不自卑、自律而不自大、自强而不自暴自弃的良好习惯;在人际关系上,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与人为善的品德,引导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自觉抵制和摒弃不良陋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这一方式同样可以让留守青少年感受亲情就在身边。
  二、营造快乐的校园生活——链接友情
  学校对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从加强留守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入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对留守孩子进行关心与呵护,让他们在师生的友情中阳光成长。
  1.完善留守制度,建立档案友情互助。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学校摸清了留守青少年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并给每个留守青少年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片。对这部分青少年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了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并在每学年末做好留守青少年管理的交接工作。档案资料不但收集了有关留守青少年的学习、活动、日常行为、情感表现等材料,还记录了他们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这有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与友情互助,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营造快乐校园,借助活动温暖友情。留守青少年心智尚未健全,很容易被物质上的东西所吸引,容易发生厌学、逃学现象。而快乐的校园生活,是留守青少年热爱学校的重要因素,教师除了从衣、食、住、行、医等方面全方位照顾留守青少年外,还要教他们学会自强、自立、自理、自助、自尊、自爱,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快乐生活。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同时教师还增加了与留守青少年的接触机会,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即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亲和母亲,从而温暖他们的心。对此,学校组织开展了富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如“心灵驿站”“手牵手快乐度周末”“快乐共读”“情感交换箱”“亲情休闲”等,或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青少年的生日party等,给他们每个人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青少年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随着电脑的普及,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QQ语音与视频功能,让有条件的家长通过QQ与留守青少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使他们能心心相连。
  3.建立代管机制,营造情境温馨友情。“代管”队伍一般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代管”制度主要是在双休日或传统节假日进行,由代管老师带2~3个留守青少年回家,跟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周末或过节,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与温馨,并负责对留守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以及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如缙云县实验小学就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双休日或节假日积极参加到代管队伍中去,承担留守青少年的监护职责,做留守青少年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工作注重留守青少年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情感,给他们营造一个如家般的幸福感,弥补留守青少年亲情的缺失。   三、营造健康的社会生活——感受“清”情
  什么是“清”情?“清”情就是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环境。留守青少年是当代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特殊的问题,如心理、信念、教育等问题。他们乐于接触新鲜事物,但由于受认知和道德水平所限,缺乏选择和鉴别能力,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因此,不良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也严重影响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学校要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富有“清”情的社会生活环境。
  1.加强全民的法制宣传,创设“清”情。“防患于未然”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高目标,也是增强青少年素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元素。因此,学校在社区加强了法制宣传,特别是在留守青少年中进行了法制教育。实事证明,当前大多数留守青少年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他们不懂得依法办事,也不懂得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而是采取违法甚至犯罪的手段来处理,结果导致违法犯罪。因此,努力倡导加强全民法制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制教育,使留守青少年认知法制、理解法制和使用法制,从而远离违法犯罪。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了法制副校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校会、班会等进行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将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2.营造健康的周边环境,保障“清”情。学校积极与社会各行政执法机关联系,促进他们站在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高度,切实关注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各尽其责,加强协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我县上半年公安、文化、工商、广电等部门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加大了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坚决取缔了一批“黑网吧”,“清扫”不良文化遗毒,防止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音像制品和书刊毒害青少年,切实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清”情的社会生活环境。
  3.建立有效的矫正机构,重拾“清”情。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是的,留守青少年道德认识与行为很不稳定,在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犯罪事实带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师在面对这些失足青少年时,应以挽救之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分析其犯罪的根源,激发其道德良知,促使他们认罪悔过,实现浪子回头。因此,建立有效而富有人性意义的矫正机构,对于犯罪较轻的留守青少年,没有关押必要的,则通过矫正机构进行帮助、教育、监督,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去面对社会。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其再一次强调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青少年,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程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成长群体。因此,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他们,从“情”入手,积极参与到对他们的教育和帮扶工作中来,营造正常的家庭生活,快乐的校园生活,健康的社会生活,让其更多地感受到亲情、友情、“清”情,以情点亮他们的心,他们的希望。为祖国的“明天”编织一张幸福的“情”网。
  (浙江省缙云县教育局 321400)
其他文献
美国《空军时报》2016年10月25日报道,绰号“幽灵骑士”(Ghostrider)的新一代反叛乱支援飞机——AC-130J已经加入美国空军序列,别看该机飞起来就像“慢悠悠的牛车”,可是论火力简直是“空中炮艇”。据称,新型AC-130J炮艇机与过去旧版AC-130相比,赫然增加了大口径加农炮,同时保留携带各种航空炸弹的能力,使得这种炮艇机的作战能力达成历史的新高度,成为美军遂行近距离空中支援(CA
【摘 要】教师经常采取一些不含教育意义的惩罚措施,去压制不符合期望的学生行为。例如,采取在黑板上记名字的行为保持课堂的安静。然而,教师却忽略学生行为的意义表达,不挖掘学生行为的真实意图。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疏导学生的偏差行为,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握学生行为的内心体验与表达,从而逐步实施蕴含教育意义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记名字 行为意图 行为分析  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既有符合教师预期的行
【摘 要】课程群是学校课程建设“顶层设计”与“课程开发”之间的重要纽带。在课程群建设中,通过融合和规划相关课程群体性的信息,对于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让学生适合教育”走向“让教育适合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课程群要从认识课程群入手,把握课程群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目标明确、内容丰盈的课程群框架与师资队伍,以选修和必修、长课与短课、普及与提高、校内与校外等多元实施为策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
实践证明,要想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方法指导。方法指导课是为了确保所实施的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辅助课型,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课型。它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体目标的达成、学生实践活动成效与水平的提高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使方法指导课更
英语故事教学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策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日常教学研讨和随堂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故事教学课中教学策略的使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的不甚明确,所设问题难以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教学活动重数量轻质量,无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影响学生解析故事文本;等
美国海军接收第二艘DDG-1000级驱逐舰  4月24日,美国海军宣布接收缅因州巴斯钢铁造船厂建造的“麦克尔·蒙苏尔”号驱逐舰(DDG-1001)。该舰是三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中的第二艘,首舰“朱姆沃尔特”号已于2016年5月交付美国海军。该级舰原计划建造32艘,后被削减到3艘。DDG-1001以海豹突击队二级军士长迈克尔·蒙苏尔命名。2006年在伊拉克拉马迪执行任务期间,蒙苏尔与战友遭手榴弹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多次叫嚣将在南海维持“航行自由”,并不惜动用武力。美国务卿、国防部长等新政府要员均表达了遏制中国在南海行为的意愿,特别是2017年1月,美白宫发言人首次正式表态,称将捍卫美国在南海的“国际利益”,并将保护在“国际水域”中的岛礁不被一个国家接管。美国务卿蒂勒森此前也表示,美应阻止中国进入其人造岛礁。紧接着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在当月初即驶离母港圣迭戈,于2月10日抵达关
这款枪械,以国命名。  “盒子炮”、“花机关”、“歪把子”、“捷克式”,中国人是很喜歡给枪械起绰号的。在这一堆绰号中,“捷克式”算得上是最正经、最雅致的之一。毕竟,捷克本就是国名,国名就不会太难听。用国名命名枪械,怎么听起来都有一种甩不掉的正经感。  对于一款枪械而言,被以国名命名,是一种极大的荣誉。来自于中国用户的肯定,已经超越了枪械,渐渐上升到了国家层次,变成了对捷克整个国家的肯定。除了捷克式
伴随着作战样式的不断演进,电子战飞机完成了从幕后向台前的华丽转身,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但是,由于电磁频谱的争夺毕竟是发生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空间,各军事强国又无不对自身的电子战能力执行较严格的保密制度,难免造成公众对于电子战飞机技战术的某些认识偏差。下面,我们不妨通过鉴定这些热门的“流言”,来对电子战飞机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流言一:“一旦开战,电子战飞机就要飞过来给你来个全频段干
探究性学习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谓探究,即顺着问题,动手寻找答案。因此,在小学科学探究课上,有效的问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么样的问题,才能称之为是有效问题呢?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覆盖于课堂主要环节,内容涉及知识本身,或是涵盖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构成整个课堂的支架的问题,即是有效的问题。本文笔者即以《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