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和北部边境4省区牛支原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我国边境地区牛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利用间接ELISA对2017年~2018年间收集自我国西部和北部4个省区的8832份临床健康牛血清样品进行了牛支原体血清抗体的检测,并从地区、年份、季节、牛的品种及不同生长阶段牛对结果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年各地牛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37%(396/4416,2017)、15.67%(760/4416,2018),其中两年阳性率最高的省份均为云南(15.76%2017,36.32%2018),其次依次是内蒙古(9.15%2017,18.3%2018)、新疆(8.96%2017,12.22%2018)、西藏(1.99%2017,1.99%2018).对检测数据按季节分析结果显示,春季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8.31%(809/4416),高于夏季的7.86%(347/4416).对检测数据从牛的品种因素分析显示,黄牛和奶牛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3%(183/1375)和15.6%(159/1021),显著高于水牛的3.85%(20/520)和牦牛的1.99%(22/1104)(p<0.01).从不同生长阶段牛的分析显示,与青年牛和成年牛相比较,犊牛牛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更高为19.90%(195/980)(p<0.01),犊牛对牛支原体更易感.本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地区均存在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牛,且2018年比2017年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大幅度增加(p<0.01).本研究首次检测并分析了我国北部和西部边境地区牛支原体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为明确牛支原体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一些函数问题中,虽然给出了函数表达式,但由于表达式比较复杂,不能直接通过函数式的代入解决问题,而需要对函数式进行代数变形,挖掘出函数的性质,再运用函数性质来解题,本文举例介绍几个常见模式,供读者朋友参考.
为探究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特异性K99-SIgA免疫复合物对激发小鼠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本实验构建pET-32a-K99/BL21(DE3)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以亲和层析方法纯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数列位于知识点交汇处,与许多章节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数列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程与函数、分类讨论、化归和转化、数形结合等中学数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在数列中都有充分的展现和应用,在数列的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函数思想的应用,因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一、试题呈现与分析题目(2021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理科第12题)已知函数f(x)=elogax-ax/e(a>1)没有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
为了解巨噬细胞Raw264.7在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刺激时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差异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3000高通量RNA sequencing测序技术对PSC处
We propose the deep Lagrange method(DLM),which is a new optimization method,in this study.It is based on a deep neural network to solve optimization problems.The method takes the advantage of deep lear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find the optimal va
笔者在拙文[1]中给出了如下一个不等式并用其解决了三类条件最值问题:命题设ai,bi,ci>0,i=1,2,3,则(a13+a23+a33)(c13+c23+c33)≥(a1b1c1+a2b2c2+a3b3<
为研究肠炎沙门氏菌非编码小RNA InvR对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肠炎沙门氏菌50336菌株invR基因,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invR缺失突变株,并利用表达载体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的观点,其直指教学中要遵循自然秩序和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就是说通过对数学教材的选择、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设计等措施
期刊
近年来全国高考和各地的模考试卷中频频出现导数的极值点偏移问题,该类型试题通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对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基本功要求较高.文章以2021年新高考数学1卷的压轴题为例,对一类极值点偏移问题进行了多解探究,总结了证明此类问题的常见方法和思路,在此基础之上对该题的“母题”进行了优化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