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入手,充分分析了教师职业认同的意义,并提出了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路径。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4-109 -0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基于上述认识,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认同一词,源于拉丁语“idem”,意为“相同的事物”,认同的英文概念本意就是“身份”。在心理分析文献中,认同是指一种特定的情感联系。在西方,“认同” 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詹姆斯曾用“性格”一词表示他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 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弗洛伊德则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定义,理论界并没形成共识。研究者往往结合自身的研究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定义。有些强调教师职业认同的情感特性;有些考虑教师职业认同的认知性与情感特性;还有些人则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虽然教师职业认同的定义不同, 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反映了教师职业认同的两大特性:(1)教师职业认同反映的是一种关系, 是教师自我概念与教师职业之间的一种关系。(2)教师职业认同是以教師自我为中心,按照教师的自我标准对其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寻求, 教师职业认同是从教师职业那里折射出来的教师自我。
二、教师的职业认同的重要意义
教师对其职业的真正和充分认同,本质上反映了教师与其职业的“双向”选择,因此,教师的职业认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行业需要从教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认同程度
教育事业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是一种基础性的事业,它对于社会所发生的效应并非立竿见影,而是长效性的、潜移默化的。同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是培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要求受教育者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这种意义上看,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如何,直接左右着社会的未来。因此,作为教育及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本身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知识、人文素养等都要高于社会的一般水平。同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更高。
(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及教学的质量
一个教师获得了对其所从事的教育及教学工作的较高的职业认同程度,就会与之所从事的工作融为一体。这种从职状态有着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其职业有了较高的认同程度,与其职业合二为一,从而使得教师在心目中确立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感。它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因素而随意改变自己的从业选择,因为那是对自己生命价值取向的选择。教师的这种对信念的确立以及对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疑也会给学生以无形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确立人生理想、信念时受到较大的、现实的影响。另一方面,较高的职业认同程度使得教师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动力。事实上,动力又可分为主动力和被动力。主动力的发挥才能真正地、充分地调动一个人的身心潜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了较高职业认同程度,他就会满怀热情地去工作。也可以说,此时其身心处于一种最佳的和谐状态,具有较大的主动力,其从事工作不是一种被动和应付,而是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这样,他就会开动脑筋去进行新的教学方式或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删繁增新等活动,对学生的知识框架的最优建构进行思考,从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创造性充分发挥,做到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
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都是教师, 二者都与教师的职业活动有关。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高, 就意味着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性质、功能、意义认识深刻,其在职业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必然是积极的、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期望必然是高的。由于知是情、意的基础, 在职业认同情况下,教师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比较积极。教师若是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感到能够胜任, 又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期望高, 教师就会对自己达到比较高的工作成就充满信心。这样,就会较少有调动工作的倾向和较少离职倾向, 所以也意味着教师工作心态比较稳定, 从而也就有较多精力用在职业活动上。同时,教师若是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度,就会把教学看作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视教学为生命,自觉采取行动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提高教师队伍职业认同度的途径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营造和谐的教师工作环境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人生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受人尊重、得到肯定、被人尝识和获得发展的渴望。如果无视这个动机, 漠视这种渴望, 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就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撑。高校教师是一个文化素养高、独立意识强、富有创造潜力的群体, 也是一个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尊重、赏识和发展的特殊群体。改善学校管理, 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从关心教师职业成长, 提升教师素质出发, 创造一个能满足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教师工作环境, 是高校加强教师职业认同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有的学校领导习惯于用发号施令的方式管理教师, 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管理教学与科研, 教师被强制性的量化管理法则控制成为量化管理的打工者, 被商品交换的市场法则退化成为知识商品的销售者, 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教师职业认同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弱化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校管理方式, 必须彻底改变。 (二)引导教师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其职业发展的指向和动力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涯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人生需要规划,生命因设计而光彩。教师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加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促使自己为实现确立的职业目标做出有意识、有计划的努力,注入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首先要进行自我分析和教师职业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劣势与不足;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考虑教师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教师职业角色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其次,要确立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一般为争取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和名师。第三,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要求,将已有的知识和吸收的新知识科学地重组。第四,培养教师职业角色需要的各种能力。即培养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学科专业技能。第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加强学习,投身教育实践,严于解剖自己,自省慎独,心理调节等方法,认识教师职业是一项极其崇高的事业,对社会发展有特殊作用和贡献。第六,因人而异,突出重点。青年教师要警惕懒散、紧张情绪,培养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强烈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尽快贴近角色、适应角色、胜任角色,实现向合格教师角色的转型。中年教师要警觉弃变求稳的职业懈怠情绪,长保强烈的进取心态,在反思中进行教学活动,依靠科研实现自身的发展。老年教师要提防终途泄劲的消极情绪,坚定积极向上持续进取的心态,在传承中探索创新,总结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实现向科学实践的转变,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同化能力,获取教师职业更多更美好的体验和认知,增强更多更美好的情感,找到更多更美好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程度。
(三)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忠诚的牢固程度
首先, 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抓住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包括: 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如何尊重学生人格、如何尊重教师劳动等,使广大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增强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第一,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系,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纳入年度考核, 并作为晋升职称、聘任教师的主要依据;第二,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建立培训制度和谈话制度;第三, 对教师和学生中反映出的师德师风问题、学术腐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监督、严格管理。最后, 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党政部门配合、工会教代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局面。
总之,职业认同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多种角色动态平衡的过程, 是教师自我形象与教师必须遵循的各种角色之间的动力平衡过程。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必须提高自我认识, 努力寻求自我实现, 增强自身成就感, 加强对自身工作的认同, 另外,家庭、学校、社会也要给予高校教师充分的支持,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各种竞争、挫折、压力, 帮助他们解决不利于其职业认同的相关问题,升华其职业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广文, 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01).
[2]马雷. 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队伍稳定[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04).
[3]郭韶明. 职业认同: 教师成长的内动力[J]. 教师博览, 2006,(12).
[4]姜勇, 钱琴珍, 鄢超云.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 2006,(01) .
[5]魏淑华, 山显光.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J]. 外国教育研究,2005,(03).
作者簡介:
纪可妹,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陈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4-109 -0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基于上述认识,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认同一词,源于拉丁语“idem”,意为“相同的事物”,认同的英文概念本意就是“身份”。在心理分析文献中,认同是指一种特定的情感联系。在西方,“认同” 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詹姆斯曾用“性格”一词表示他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 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弗洛伊德则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定义,理论界并没形成共识。研究者往往结合自身的研究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定义。有些强调教师职业认同的情感特性;有些考虑教师职业认同的认知性与情感特性;还有些人则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虽然教师职业认同的定义不同, 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反映了教师职业认同的两大特性:(1)教师职业认同反映的是一种关系, 是教师自我概念与教师职业之间的一种关系。(2)教师职业认同是以教師自我为中心,按照教师的自我标准对其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寻求, 教师职业认同是从教师职业那里折射出来的教师自我。
二、教师的职业认同的重要意义
教师对其职业的真正和充分认同,本质上反映了教师与其职业的“双向”选择,因此,教师的职业认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行业需要从教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认同程度
教育事业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是一种基础性的事业,它对于社会所发生的效应并非立竿见影,而是长效性的、潜移默化的。同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是培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要求受教育者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这种意义上看,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如何,直接左右着社会的未来。因此,作为教育及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本身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知识、人文素养等都要高于社会的一般水平。同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更高。
(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及教学的质量
一个教师获得了对其所从事的教育及教学工作的较高的职业认同程度,就会与之所从事的工作融为一体。这种从职状态有着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其职业有了较高的认同程度,与其职业合二为一,从而使得教师在心目中确立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感。它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因素而随意改变自己的从业选择,因为那是对自己生命价值取向的选择。教师的这种对信念的确立以及对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疑也会给学生以无形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确立人生理想、信念时受到较大的、现实的影响。另一方面,较高的职业认同程度使得教师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动力。事实上,动力又可分为主动力和被动力。主动力的发挥才能真正地、充分地调动一个人的身心潜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了较高职业认同程度,他就会满怀热情地去工作。也可以说,此时其身心处于一种最佳的和谐状态,具有较大的主动力,其从事工作不是一种被动和应付,而是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这样,他就会开动脑筋去进行新的教学方式或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删繁增新等活动,对学生的知识框架的最优建构进行思考,从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创造性充分发挥,做到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
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都是教师, 二者都与教师的职业活动有关。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高, 就意味着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性质、功能、意义认识深刻,其在职业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必然是积极的、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期望必然是高的。由于知是情、意的基础, 在职业认同情况下,教师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比较积极。教师若是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感到能够胜任, 又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期望高, 教师就会对自己达到比较高的工作成就充满信心。这样,就会较少有调动工作的倾向和较少离职倾向, 所以也意味着教师工作心态比较稳定, 从而也就有较多精力用在职业活动上。同时,教师若是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度,就会把教学看作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视教学为生命,自觉采取行动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提高教师队伍职业认同度的途径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营造和谐的教师工作环境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人生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受人尊重、得到肯定、被人尝识和获得发展的渴望。如果无视这个动机, 漠视这种渴望, 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就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撑。高校教师是一个文化素养高、独立意识强、富有创造潜力的群体, 也是一个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尊重、赏识和发展的特殊群体。改善学校管理, 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从关心教师职业成长, 提升教师素质出发, 创造一个能满足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教师工作环境, 是高校加强教师职业认同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有的学校领导习惯于用发号施令的方式管理教师, 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管理教学与科研, 教师被强制性的量化管理法则控制成为量化管理的打工者, 被商品交换的市场法则退化成为知识商品的销售者, 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教师职业认同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弱化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校管理方式, 必须彻底改变。 (二)引导教师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其职业发展的指向和动力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涯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人生需要规划,生命因设计而光彩。教师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加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促使自己为实现确立的职业目标做出有意识、有计划的努力,注入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首先要进行自我分析和教师职业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劣势与不足;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考虑教师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教师职业角色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其次,要确立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一般为争取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和名师。第三,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要求,将已有的知识和吸收的新知识科学地重组。第四,培养教师职业角色需要的各种能力。即培养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学科专业技能。第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加强学习,投身教育实践,严于解剖自己,自省慎独,心理调节等方法,认识教师职业是一项极其崇高的事业,对社会发展有特殊作用和贡献。第六,因人而异,突出重点。青年教师要警惕懒散、紧张情绪,培养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强烈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尽快贴近角色、适应角色、胜任角色,实现向合格教师角色的转型。中年教师要警觉弃变求稳的职业懈怠情绪,长保强烈的进取心态,在反思中进行教学活动,依靠科研实现自身的发展。老年教师要提防终途泄劲的消极情绪,坚定积极向上持续进取的心态,在传承中探索创新,总结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实现向科学实践的转变,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同化能力,获取教师职业更多更美好的体验和认知,增强更多更美好的情感,找到更多更美好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程度。
(三)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忠诚的牢固程度
首先, 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抓住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包括: 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如何尊重学生人格、如何尊重教师劳动等,使广大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增强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第一,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系,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纳入年度考核, 并作为晋升职称、聘任教师的主要依据;第二,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建立培训制度和谈话制度;第三, 对教师和学生中反映出的师德师风问题、学术腐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监督、严格管理。最后, 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党政部门配合、工会教代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局面。
总之,职业认同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多种角色动态平衡的过程, 是教师自我形象与教师必须遵循的各种角色之间的动力平衡过程。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必须提高自我认识, 努力寻求自我实现, 增强自身成就感, 加强对自身工作的认同, 另外,家庭、学校、社会也要给予高校教师充分的支持,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各种竞争、挫折、压力, 帮助他们解决不利于其职业认同的相关问题,升华其职业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广文, 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01).
[2]马雷. 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队伍稳定[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04).
[3]郭韶明. 职业认同: 教师成长的内动力[J]. 教师博览, 2006,(12).
[4]姜勇, 钱琴珍, 鄢超云.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 2006,(01) .
[5]魏淑华, 山显光.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J]. 外国教育研究,2005,(03).
作者簡介:
纪可妹,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陈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