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科技创新成果撷英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1978年)
  
  中科院植物所秦仁昌在本年《植物分类学报》第16卷发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建立起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这一成果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88年)
  
  1988年10月16日上午5时56分,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对撞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加速正负电子束团使其产生对撞,并可用大型探测器进行实验研究。10月22日,大型探测器调试成功,首次得到了宇宙线径迹。至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宣告建成。
  
  研制丙纶级聚丙烯树脂(1989年)
  
  在化学纤维5个品种涤纶、锦纶、丙纶、腈纶和维纶中,只有丙纶是中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中科院化学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大量研究,掌握了“丙纶稳定纺丝新工艺”的关键技术,并最终开发出一系列用化学降解法创建的流动性聚丙烯纺丝专用料。新产品的纺丝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为中国的丙纶工业奠定了基础。本项目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研制成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1988年、1990年)
  
  中国先后两次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是扫描辐射计,迄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能够制造。上海技术物理所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研制成功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从900公里外高空的卫星上,向地面发回了高质量的夜间红外云图。这标志着中国的遥感卫星技术已经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方法(1991年)
  
  粮食收成的预测,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在国际上已发展为边缘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陈锡康等人深入研究了12类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函数关系后,提出了社会经济技术产量预测法。在1980~1991年的12年间,平均预测误差为1.4%,预测提前期均为半年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合成铂202、汞208和铪185三种新核素(1992年)
  
  各种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探索新核素产生的途径,研究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是当代核物理和核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上海原子核所和兰州近代物理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了铂202、汞208和铪185三种新核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远离稳定线核的合成和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红外自由激光(1993年)
  
  由高能物理所谢家麟等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经8年工作,于1993年5月26日成功地實现了红外FEL振荡激光,并于12月28日凌晨顺利实现了饱和振荡。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西欧之后又一个利用直线加速器获得红外自由激光的国家。
  
  研制成功潜深千米的自治水下机器人(1994年)
  
  中国第一台潜深1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由沈阳自动化所等单位研制成功,其整机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同类水下机器人的水平,其中水下平台回收技术属自主创新。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水下机器人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本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1995年)
  
  1995年5月12日,由计算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它是面向大规模工程计算的一类巨型计算机,可以扩展为由成百上千台处理机组成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亿次,内存容量1024兆字节。该项目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首次合成镅235(1996年)
  
  镅的同位素链有16个核素,从镅232到镅247,尚存在着镅233、镅235和镅236三个未知环节。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著名核物理实验室都努力接续这些环节,但一直未获进展。8月,由近代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出新核素镅235,使中国新核素合成与研究进入另一个重要核区——超铀缺中子区。
  
  在海拔7000米处钻取出最大冰芯(1997年)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宣布,中美希夏邦马峰冰芯科学考察队,在海拔7000米处的达索普冰川上钻取总长480米、重5吨冰芯样品,且安全运回兰州。创下钻取冰芯样品世界之最的壮举。对冰芯样品的研究,可为揭示青藏高原过去2万年的环境变化过程,逐年追踪过去2000年间的西南季风变化过程,以及为预测预报未来青藏高原环境与气候变化提供丰富的资料。
  
  制备成功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1998年)
  
  中科院物理所成功制备出长达2~3毫米的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并实现了利用常规试验手段测试碳纳米管的物理特性。该研究成果在1998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后,引起科技界的关注,认为这是首次将碳纳米管的长度提高到毫米量级。
  
  我国推定出夏商周三代纪年(1999年)
  
  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7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3年的多学科协同攻关,推定出夏商两代的分界点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商周两代的分界点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
  
  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2000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由江苏省农科院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获得大面积推广,经专家验收,江苏、湖南共有14个百亩片和3个千亩片实收亩产超过700公斤。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2001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中国科学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完成了所承担的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6个参与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与草图相比,“中国卷”完成图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9%提高到99.99%。
  
  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2002年)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1號CPU,装载此颗“龙芯”的第一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服务器——“龙腾”也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无“芯”历史。该枚芯片包含近400万个晶体管,实测定点与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均超过每秒2亿次。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3年)
  
  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着陆。
  
  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2004年)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的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11月15日在上海正式启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青藏铁路全线铺通(2005年)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
  
  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2006年)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06年9月28日在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表明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EAST装置集全超导和非圆截面两大特点于一身,同时具有主动冷却结构,它能产生稳态的、具有先进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国际上尚无成功建造的先例。EAST的建设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7年)
  
  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神舟七号”漫步太空烙下中国印(2008年)
  
  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活动,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达到高潮,是中国朝着建立空间实验室和较大规模空间站这一长期目标迈出的又一步,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进入“太空行走俱乐部”。
  (摘编自报刊、网站)
其他文献
作为一座开埠160多年的城市,上海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程中拥有独特地位。美国作家墨菲曾写道:“假如你想了解中国,那么你必须先了解上海,因为上海是打开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进入21世纪,上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片试验田。从国产剧目、院团、出版物、影视节目等纷纷踏出国门,到如今一种由中方主导、拥有版权优势的中外合作模式正在形成。  面对“入世”后的跨国文化贸易考验,上海还利用得天独厚地拥
在 封建社会,大臣上朝时都要向皇帝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礼仪是从谁开始的呢?  一种说法是,从刘邦当皇帝开始。  刘邦推翻秦朝消灭项羽之后,天下统一,公元前202年便当了皇帝。可是群臣并没有意识到,这时的刘邦和打仗时的刘邦“身份”不同了。有些文武大臣,竟然在朝廷上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刘邦为这事感到十分头疼,他命令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并指示说,
[摘 要] 与重点高校相比,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广东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产学研”技术创新活动中普遍存在参与少、与地方中小企业联结程度低等问题。地方高校如何通过“产学研”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地方经济,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现实问题。面向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集成服务平台这一有效载体是实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供给的战略选择,同时,完善校企合作的驱动机制是实现创新供给的成功决定因素。
[摘 要] 以湖北省12所独立学院为样本,根据2014年度湖北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省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在培养理念、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平台建设、学科结构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提高独立学院本科教育质量,一要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四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五要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六要扩宽教育经费筹资渠道。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摘要] 《阶级争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阶级斗争学说的中译本。恽代英受《新青年》杂志的委托,翻译考茨基的《阶级争斗》,其提供的英文底本名为The Class Struggle(阶级斗争)。它与《共产党宣言》等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中国早期传播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阶级分析方法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提供了新的传播视野和研究模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基本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田子渝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选集》(以下简称《选集》)第一编(共3卷)影印本,共计180万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4月展示在公众面前。这部作品的推出意义非凡,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以下简称“早期传播”)经典著作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对深刻改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懷念,还是为即将来临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
一 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英雄民族。一个固步自封的平庸民族,必然是丧失战斗精神的民族。  近代中国“百年挨打”之根本教训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有一个闻名于世的“中国教训”。这个教训的代价,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灾难。这个教训警示21世纪的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前提,是具有战斗崛起的勇气和力量。  从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怎样解决“三农”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  [关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基因,是一支军队的精神旗帜。军校文化是军事人才成长的空气和土壤,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用什么样的文化育人,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锻造什么样的队伍,事关重大。  习主席提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军队未来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军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军校文化建设必须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英雄文化以其独有的姓军
2016年7月22日下午,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决策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参加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举办的“新媒体与网络智库平台建设咨询会”,高端智库专家与决策机构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见证湖北省第一个网络智库平台——“《决策与信息》网络智库平台”首次公开亮相。  近年来,湖北省新型智库建设方兴未艾,《决策与信息》网络智库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的建设得到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