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rom "Zhan Tianyou Award" to "Lu Ban Workshop"
——A Sidelight on the lst Presidents (Deans) Forum of the Education Alliance of the B&R International Railway Talents
四月蓉城,春意融融。“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第一届校(院)长论坛于4月12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来自联盟33个高校的“领航人”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谈经验,讲做法,积极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道路通,百业兴。随着中国铁路“走出去”的纵深推进,国际铁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已难以满足海外业务快速拓展的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土集团”)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对外经济贸易公司之一,中企在海外修建的约1.2万公里的铁路中,有超过8000公里都是由中土集团实施的,可以说中土集团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先锋队”。
对于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土集团来说,也面临国际化人才难求的困境。“国内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跟不上集团海外发展的步伐,主要是由供需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中土集团副总经理张文锦谈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企在海外的项目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经营态势,中国标准也随之“出海”。“我们需要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懂国际运营、会工程管理、能开拓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把握住项目的方方面面。”
为此,中土集团在海外积极发展“投建营一体”模式,就是要解决铁路海外发展断档,尤其是在运营上的问题,让中国铁路“走出去”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出海40多年,中土集团一直在摸索国际人才的培养体系:打造海外领军人才,完善中方人才技能提升,构建外籍优秀员工队伍,搭建新员工事业发展的“彩虹计划”,联合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
在论坛现场,“订单式”培养成为高频词,以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众多高校成为热点。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李学伟,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陈秉智等嘉宾在分享中都提及“订单式”培养。中土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集团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力军和众多高校达成了“定制”培养的协议,针对海外具体项目“定制”人才成了校企合作的一大亮点。
“海外人才的培养要有针对性。”李学伟一语道出了“定制化”的精髓,在北京联合大学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细分领域正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弥补“订单式”培养投入大、数量少的局限,北京联合大学正积极探索细分市场的“批量化”培养。
以与俄语区的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为例,北京联合大学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研究俄语区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影响因素,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俄语区国家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建立了人才需求模型。模型通过对外部环境、成本、收益、风险四个维度的研究,并结合企业需求等影响因素进一步形成培养方向。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陈梦成也有同样的思路:“学校针对‘一带一路’沿线葡语国家,办了葡萄牙语人才储备班,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中外联手1+1>2
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不是闭门造车,而应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验证人才的价值。为此,与会嘉宾着重讨论了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加大“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的招收数量等合作方式。
早在2016年6月,北京联合大学就与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办了“轨道交通控制信号专业”,同年9月,又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建立了罗蒙诺索夫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eseenterprises overseas take on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acetedbusiness momentum. In this process, Chinese standards have also"gone abroad". For this purpose, China needs talents with multiple-skills, including an intemational outlook.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international ope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北京中心,俄语等级考试中心,俄语中心,并与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合办物流工程专业2+2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等,这些举措也进一步奠定了北京联合大学在俄语区铁路專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学校还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通过全面创新合作提高沿线国家创新能力和水平。
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陈秉智介绍,学校和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70多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比如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办会计学专业,与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合办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等。”
中外高校联合办学,得到的是1+1>2的效果,同时也为教育核心要素——师资力量的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西南交大与欧洲行业组织及高校合作,首次探索开展了铁路国际化师资的境外培训,量身定制专业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走出去”高校提供系统化师资培训资源。“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的15名不同专业的教师将于今年7月赴瑞典等地,开展为期侣天的国际化、跨文化思维和方法强化提升。”徐飞向大家介绍。 中国因素深植海外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和保障。随着“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沿线国家学生也更多地选择到中国来学习。
目前,针对留学生教育分为本硕博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例如汉语言培训等。“中南大学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798名,占在校留学生总数60%。”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何旭辉分享到:“平均每年还有千余名外国专家来校交流学习。”
加强人文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对何旭辉来说,也是中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分别与法国奥尔良大学,刚果(金)外交学院共建孔子学院,把友谊的种子播撒到沿线国家。
民心相通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目前,在西南交大培养的近2000名海外铁路专门人才中,涌现出一批知华友华的杰出人士,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所在国的商界精英和行业翘楚,有的则成为国家政要,包括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埃塞俄比亚铁道部部长、南苏丹交通部部长、尼日利亚交通部规划司司长等高级别官员。
铁路教育品牌“出海记”
会议当天,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北京新鲜出炉,该奖代表着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詹天佑是工程建设者的精神符号,也是一代代铁路人心中的灯塔。如今,在“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走出去”的当下,他又一次成为了“代言人”。
2018年6月19日,“西南交通大学天佑铁道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规划布局以“一带一路”沿线为支撑的全球铁路工程教育合作网络,开展铁路国际工程人才培养培训。
学院成立之初,学院名誉院长杜彦良院士就谈道:“通过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等方式推动中国铁路技术、人文精神、教育模式在目标国的深度融合。”学院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若干“海外天佑系铁路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打造“1(中国基地)+N(海外基地)”布局的铁路高等工程教育共同体。
在海外,另一个工匠精神的代表也成为了国际人才教育的“代言人”,他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发明家,有“中国建筑鼻祖”之称的鲁班。
在“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以“鲁班工坊”建设为切入点,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正不断拓展与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今年3月28日,非洲第一家“鲁班工坊”诞生在吉布提。吉布提“鲁班工坊”启动运营当天,吉布提总统盖莱在致辞中表示,亚吉铁路的开通为吉布提带来了很多机遇,也带动了交通运输和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吉布提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信息来发展经济,相信“鲁班工坊”能够为中吉两国带来双赢。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学术介绍,目前,工坊完成了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交通运营与管理2个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培训教材,并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引进吉布提,得到了吉布提教育部的肯定。预计今年9月,24名从吉布提工商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将作为“鲁班工坊”首批学生正式入学……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一帶一路”国际人才的教育工作也当润物无声,久久为功。会场内,思想的火花还在碰撞,会场外,“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也将伴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脚步,扎根在更加广袤的土地上。
Training of the B&R intemational talents is not a project behind aclosed door, but is to test the value of talents in a broader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