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中的唐朝对外开放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王朝的强大和繁盛,是与其奉行的国策密不可分的。代宗朝(762—779)诗人张惟俭《赋得西戎献白玉环》一诗,就颂扬了唐王朝的开放及平等的民族政策带来的四海统一,人心所向: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
  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诗的开头两句“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是说唐王朝实行开放政策,交通畅达,方物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家。唐王朝的强大得益于开放的国策,并在开放中成就伟业,彪炳千秋,所谓“大业来四夷,仁风和万国”(张衮《梁郊祀乐章·庆休》),唐王朝的开放和繁盛,吸引了周边众多的国家,就像大禹当年涂山盟会一样,有万国争相执玉前往。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两句,是说唐王朝国土面积广大,北至金河以北、玉门关以东的各国也争相来朝。从太宗、高宗、武则天到玄宗,唐王朝不断拓土开疆,加强边防,疆域北抵金河以北,安北都护府一度设在哈尔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向西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行政统辖直达今天的中亚、西亚,在大宛、康居、昆墟、条支、修鲜、波斯,均设有都督府、都护府;安东都护府、熊津都护府、鸡林都护府均设在今天的朝鲜半岛。诗人怀念“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太宗朝和“承平岁久,自开远门至藩界一万二千里,居人满野,桑麻如织”的玄宗朝,认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太宗、玄宗朝国家统一安定,敞开国门与四方交通:“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齎粮,取给于道路焉。”即便是看似荒远的金河之北,也分封土地;玉门关以东的僻远之邦,也入国朝贡。和平、富裕、繁荣的景象随处可见。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两句中,“荆璞”出自《韩非子·何氏》: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武王,王不识玉反断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时,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宝玉,名之为“和氏璧”,后用献和氏璧比喻一片赤诚。“郑环”出于《左传》昭公十六年:晋国的韩宣子有一玉环,其中一半在郑国商人手里,韩宣子向郑国国君请求得到,相国子产不愿意给,说这不是公家府库保存的东西,寡君不知道。这两句诗是说,西戎所献白玉环如荆璞一样完美无缺,珍贵异常,与当年晋人所看重的郑环不能同日而语,何况白玉环本身包含了进献者的一片真情。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二句最有内涵,说的是“胡”文化对唐文化的影响。正朔,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这两句诗说,唐王朝的历法和文化虽传自于汉朝,但唐人的风俗好尚却明显地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唐人推崇“胡”文化,好胡食、胡乐、胡服,“胡”文化的阳刚大气、摒弃苛细,深得唐人之心,也与向上的时代要求相一致,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唐文化的开放和大度。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两句,是说西戎所献白玉环有幸获得手提胸佩的亲近,也不白费朝觐者花了许多功夫的精心打磨,表明了西戎对用作礼物的白玉环的郑重和用心。
  结尾“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两句,是说由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和魅力,即使是隔绝难通的边远地方,也渴望来到唐王朝,争相向文明大国学习,这也是德宗朝的毛涣“万里求文教,王春怆别离”所要表达的。历史上的西戎并不和东方的中国交通,由于西域的凿空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汉朝开始交往渐渐增多。唐王朝建立之后,不断前来献纳贡品的西戎国家有百国之多。唐王朝体恤诸国地处僻远,朝贡不易,“视地远近而给费”。这两句以精练准确的语言指出了唐文化对“胡”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丝绸之路畅通、繁盛带来的结果。当时,天竺、扶南、西凉、龟兹、疏勒、康国、高昌以及高丽、日本等,竞相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唐王朝频繁交往,并从中获取文化上的养分以发展壮大自己。
  英国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奇先生说:“论地理,欧洲跟中国遥相睽隔,然而艺术史家和文明史家知道,这地域的悬隔未尝阻碍东西方之间所建立的必不可少的相互接触,跟今天的常情相比,古人大概比我们要坚毅,要大胆。商人、工匠、民间歌手或木偶戏班在某天决定动身启程,就会加入商旅队伍,漫游‘丝绸之路’,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或步行走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寻找工作或赢利的机会。”这段话可视为“争趋上国风”的形象注釋。
  张惟俭的这首诗是大唐繁盛的缩影,“上国风”如描如绘,可感可见,至今读来让人振奋不已。它告诉人们,无论古代还是今天,开放是强国的必由之路。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就必须有大国风范,必须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
  (选自《学习时报》2017年7月7日)
其他文献
长安遇冯著①  ﹝唐﹞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②。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③。  冥冥花正开④,飏飏燕新乳⑤。  昨别今已春⑥,鬓丝生几缕⑦。  【注释】  ①选自《唐诗三百首》卷一。此诗作于大历十一年(776)春冯著自关东来长安时,于平易中写出朋友间深挚的情谊。冯著:河间(今河北河间)人,曾任洛阳尉、左补阙,与韦应物多有唱和。  ②灞陵:即霸陵,汉文帝陵墓,在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霸上而
期刊
喝茶为何要加盐  陆羽撰写的《茶经》,是茶学上最为重要的经典。其中第四章“四之器”,讲述的是唐代饮茶所需的器具。在茶圣陆羽看来,这些器具都必不可少。正所谓“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但时过境迁,很多器具都已淡出了现代人的茶台。甚至于我们完全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鹾簋,就属于这一类。  《茶经·四之器》中记载: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
期刊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品读】  王诜,字晋卿,北宋开国将领之后。宋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之女蜀国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王诜的画画得甚好,书法写得甚美,诗文作得也很不错。其与苏轼交好,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米芾、李公麟等人皆往来甚密,且曾
期刊
一  公元25年,东入关中的赤眉军进入长安,击溃了更始帝刘玄。在一派离乱的气氛中,二十三岁的班彪沿着当年秦始皇西巡的路线,越过六盘山,逃到了凉州安定郡的高平(宁夏固原)。他在逃亡的羁旅中写下了著名的《北征赋》。  刚经历了新莽的崩溃和赤眉军对长安的蹂躏,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并没有把对社会崩析的反思建立在对新朝施政的简单批判上;年轻的班彪用犀利的语言表达了他朴素的观察,将匈奴猾夏这一外部因素视作新莽速
期刊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一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讲的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为了招揽天下贤才,在吃饭的时候,听到有人求见,立刻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前去迎接客人。曹操的这句话表达了他要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从而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附。那么,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事迹对后世又有哪些影  响呢?  助武王灭商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
期刊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就在这种“残酷”的比拼方式下,五代末、宋初的窦禹钧一家,他的五个儿子全部高中进士,而且后来个个身居要职,人称“窦氏五龙”。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窦禹钧,范阳(今北京)人,排行老十,有窦燕山、窦十郎之称,以家教有方闻名于世。对窦禹钧的情况记载得较为详细的作品,是范仲淹写的《窦谏议录》。他在文中记述了窦禹钧的一生;而在教育
期刊
德宗初年的改革,还有一个重要主题,那就是重新整顿各地藩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藩镇关系必须要理顺。  首先是河北藩镇,这些都是安史之乱的余孽。德宗的父亲代宗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接受了河北藩镇的投降,可是这些藩镇对于朝廷并不恭顺。幽州节度使朱泚可以放弃帅位,到首都地区防边,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他们对于朝廷绝对忠诚。  其次,首都地区由于要防备吐蕃的军事压力,朝廷便调动各地军队前来“防秋”(秋天是吐蕃进攻
期刊
艾草的清香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柔软的青草和整齐的莎草被雨洗过,碧绿清新,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又是艾草飘香的季节,端午到了。  小时候,我格外喜欢一种叫艾蒿的草,叶片绿中泛白,茎笔直,香气从茎叶间漫溢出来。这种香有点别致,微苦,闻着却让人极受用。端午节,去田野里拔一把艾草,束于门楣,凋零的记忆,在这春末夏初的日子复苏。  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过端午节
期刊
一  上大学时,一位爱书的同学有一天突然对我说:“谁知道呢,也许我们一辈子别无成就,到头来只是染上了戒不掉的书癖。”我从这自嘲中听出一种凄凉,不禁心中黯然。诚然,天下之癖,无奇不有,嗜书不过是其中一癖罢了。任何癖好,由旁人观来,都不免有几分可笑,几分可悲,书癖也不例外。  有一幅题为《书痴》的版画,画面是一间藏书室,四壁书架直达天花板。一位白发老人站在高高梯凳顶上,胁下、两腿间都夹着书,左手持一本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前面讲过了四种。今天,我们来说说“黑”。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中的这句诗既是对“黑”这种颜色给人的直观印象的最好诠释,也恰恰暗合了“黑”的造字理据。在金文当中,“黑”写成 等形状。一般认为,上面像烟囱,其中的黑点表示烟囱里面的黑灰;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意在表示烧火的时候把烟囱里面熏黑了。所以,“黑”最初特指熏黑的颜色,正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