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华优越感正在渐渐消失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辜学武教授应邀在论坛上就中欧关系发展问题发表演讲。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欧债危机的蔓延,中欧双方相互审视的心态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中国人正慢慢地摆脱“崇欧”心态:与此相对应,欧洲人的对华优越感也正在渐渐消失,现在欧洲对中国崛起的心态究竟如何呢?
  许多人只知道欧洲广泛流传着“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却不知欧洲人对中国崛起的心态不是用这“两论”就能概括清楚的。不同的政治取向,不同的文化教养,不同的职业背景或拥有不同信息渠道的人,对中国崛起的心态都有非常大的不同,系统梳理一下,便可窥见十个细微的心态分流。
  许多欧洲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人对中国的发展百思不解,因为中国的发展完全没有验证他们所学过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
  心态一:震撼。欧洲花了一百多年时间做成的事情,在中国不到四十年便实现了。“不可思议”成了欧洲人在谈论“中国速度”时最常用的一个词。
  心态二:佩服。欧洲人佩服中国什么?一是佩服邓小平。因为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命运。二是佩服几乎在所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发生过的大规模的贫民窟现象在中国没有出现。三是佩服中国的“和平崛起”,大国崛起带来大规模战争的历史怪圈似乎被中国打破了。
  心态三:迷惑。许多欧洲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人对中国的发展百思不解,因为中国的发展完全没有验证他们所学过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自由化并没有带来理论所预期的多党制和普选制式的政治民主化;国营企业唱主角的经济居然能实现以竞争机制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更使欧洲人感到迷惑的是,已经深深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在过去15年发生的三大金融与经济危机中居然总能独善其身。
  心态四:反思。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教授,政治家和社会名流在反思和讨论人的权利与人的责任如何平衡,如何提高决策效率,如何找到个人诉求与公共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时,会经常把中国当成一面镜子或折射点。
  在欧洲各国的报刊和电视节目中不乏这样—些“高人”,他们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做的,只不过是既在重复欧洲的辉煌,也在重复欧洲的错误
  心态五:不服。许多人觉得,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有什么特别的能耐,而是沾了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光:没有全球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中国是不可能将近三分之一的世界制造业建立在自己的国土上的。
  心态六:蔑视。不少欧洲人不仅不服气,而且蔑视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就连欧盟近几年发表的一些战略性文件,也受到这种蔑视心态的强烈影响。对他们来讲,靠汇率管制套取外贸顺差,靠获取西方技术来开拓市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靠产业保护政策来排挤外国竞争性强的企业,不算真本事。应当看到,这种蔑视心态正在欧洲蔓延。
  心态七:傲慢。受传统“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许多欧洲人,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发展持一种非常傲慢的心态,觉得中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在欧洲各国的报刊和电视节目中不乏这样一些“高人”,他们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做的,只不过是既在重复欧洲的辉煌,也在重复欧洲的错误。
  持冲动心态的欧洲人并不对中国的崛起耿耿于怀,恰恰相反,一个强大但“被规范”了的中国,被他们视为欧洲的“福音”
  心态八:担忧。随着中国的崛起,许多欧洲人陷入一种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明显地建立在一种现实主义的认知上。面对中国实力的日益强大,面对世界中心的东移,面对美国的“重返亚洲”,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包括政治家担心欧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会边缘化。这种忧虑如同一个幽灵一样在欧洲徘徊。有些政客时常慨叹,欧洲如果再不加强团结,将只会沦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二流角色了。
  心态九:期待。期待的心态可以在许多对中国保持乐观主义态度的欧洲人身上感受到。他们期待什么?他们期待中国终将成为西方体系的一员。这些乐观主义者认为,中国越发展,它的经济越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它的国家和政府越加入战后美欧建立起来的国际功能机构,中国就会越愿意接受以西方文明为轴心的价值观。
  心态十:冲动。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许多欧洲人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潜在的规范中国的冲动。他们欢迎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以先驱的心态将中国视为国际游戏规则的学习者和新手,憧憬着中国入门之后最终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持这种心态的欧洲人并不对中国的崛起耿耿于怀,恰恰相反,一个强大的、但“被规范”了的中国被他们视为欧洲的“福音”。
  欧洲变得更实惠了,现在不跟你玩虚的了
  随着对华优越感的慢慢消失,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各国对华政策在战略层面上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实用主义的稳健务实正在取代传统的理想主义的反复无常。欧洲变得更实惠了,现在不跟你玩虚的了。从短期看,欧洲人向中国人要“三低”:低市场准入,低碳经济,低军费开支;从长期看,欧洲人会向中国要“三高”:高度的智慧财产保护,高度的游戏规范,高度的世界责任。
  可以想象,这“三高三低”诉求,个个都会与中国的诉求发生激烈碰撞。但这种碰撞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现实利益的碰撞,而不是不可捉摸无法还手的理想主义“醉拳”。而对于中国来说,进行利益博弈比搞价值观游戏更加得心应手。
其他文献
从幼年时起,这些正直的品质就被慢慢地灌输进了我的头脑,那就是,不要因为别人不同意或者可能不被人喜欢而改变自己的信念  我对童年的记忆是一种田园牧歌似的朦胧感觉:阳光穿过菩提树叶子的间隙照进我家的客厅里,我的母亲,我的姐姐,或者是在店里干活的某个人总是在我的身边,不时地过来抱抱我,或者给我一块糖果来哄我安静下来。家里人常说我小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我的政敌们恐怕很难相信这一点。但是,我可并没有降生在一
期刊
1946年3月,已卸下首相之职的丘吉尔再度受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前往杜鲁门的母校——位于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接受荣誉学位并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这便是对战后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富尔顿演说”,它标志着冷战大幕徐徐展开。  在演说一开始,丘吉尔表达了他对苏联人民及“我战时的同志斯大林”的赞赏,因为他们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但接下来,他话锋一转,每一个
期刊
有幸被灯火环绕的人,应该一如既往地想方设法,把这些光带到全球化世界里最偏远的角落  一所如贵校般优秀的大学,像一盏灯,照亮生活中的黑暗角落,而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这些黑暗角落的探索,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为了确保我们居住的地方——地球——真正成为人人共有的家园,人类在努力克服种种挑战。我们始终把像贵校这般卓越的教研中心看作灯塔看守人,“他们”帮我们扫清迷雾,让我们在选择的航道上顺利航行。 
期刊
“点名神器”  如今,为了防止大学生逃课,一些老师各出奇招:有拍照点名,课前拍一张,课后再拍一张,防止途中溜号:有蓝牙点名,开启蓝牙设备,直接定位每个学生;还有视频点名、指纹打卡……学生们美其名曰:“点名神器”。“点名神器”究竟是高校的发明,还是教育的尴尬?是学生的叛逆,还是老师的无奈?“抗日剧”居然可以这么拍一颗手榴弹可以炸毁日军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一个抗日战士居然能把鬼子撕成两半;
期刊
赵无极凭借独特的成长经历,东西合璧的艺术语言,遍布全球的买家收藏圈,成为在艺术市场表现最为稳定的艺术家之一。  2005年S月,赵无极在1985年6月到10月间受邀创作的一幅大型三联画以1804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1年10月,《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  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的“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总成交价前1
期刊
《三体》三部曲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包括《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III·死神永生》,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首个长篇系列,由科幻世界杂志社策划制作,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小说讲述了文革期间一次偶然的星际通讯引发的三体世界对地球的入侵以及之后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三百多年的恩怨情仇。  在作者的笔下,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
期刊
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于4月9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  出生于江苏南通书香世家的赵无极师从林风眠,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此后蜚声国际,被誉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  赵无极曾以“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一语总结自己。  1921年生于北京的赵无极,在一个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童年在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
期刊
今年3月,“第一夫人”彭丽媛陪同外访,身着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亮相,随即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这些服装的设计者,设计师马可也为人们所关注。  设计师有责任不做过度的设计,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  此次彭丽媛女士出访的衣服都是由你设计的,请问你是怎么考虑整体风格的?如何体现出”第—夫人”的身份?  这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专人设计在我的理解是——在符  合设计师个人审美
期刊
2013年伊始,詹妮弗·劳伦斯先是拿下人生中的第一座金球奖,随后又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奥斯卡影后。在经历了稳扎稳打的演技淬炼后,这位“90后”正以迅速崛起的姿态,成为好莱坞新生代女星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同别的年轻走红的女演员相比,劳伦斯少了一点叛逆的气质,身材较之她们也相彤见绌,但她扎实的演技和与年龄并不相称的成熟,还是帮助她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  1990年,劳伦斯出生于肯塔基州路易维尔。父
期刊
暗物质的故事发端于1933年。  当时,聪明又古怪的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兹维基(Fritz Zwicky)发现了后发星系团的一些奇异之处:尽管其中的星系看似以引力作用相互束缚,但从它们很高的运动速度来看,星系团将不可避免地分崩离析。然而后发星系团却并未瓦解。  难道这个遥远星系团中的恒星比我们星系的恒星更重?或者宇宙中并不处处适用相同的物理定律?尽管看到星系团解体的可能性微乎其乎,难道我们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