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在当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很多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不期而至。这些突发事件因其不可预料性以及快速传播性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巨大影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得知此类消息,如何在最近的时间采取行动成了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而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发布机构在危机发生时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当下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 新媒体 信息发布
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南海域发生7.3级海底地震后引发海啸……这只是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引人注目的突发性事件之一,这些事件使人们措手不及,不仅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些重大突发类事件,媒体应该在其中担当何种角色,应该如何履行职能,这是对媒体的重大考验。从媒体对事件的处理上来看,既有“集体失语”,也有“密切关注”,中国媒体的彷徨、犹豫、反思、进步也在其中一点点得到见证。
从媒体的经验来看,对于突发事件现在已经不是“报”与“不报”的处理,而是该“如何报”“怎样报”的问题。也就是要达到传播学上所说的“传播效应的最大化”,这里更多的涉及到媒体报道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突发事件,它有哪些危害和特征。
按照澳大利亚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的研究,突发事件(或危机、灾难、紧急情况)是指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急需快速作出决策的紧急公共事件。
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不可预见性。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料,突如其来,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大,信息呈现多渠道传播特征,容易引发人们关注,一般受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2、意义重大,影响面广。突发事件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在其中的大部分个体都会感受到它的影响;不仅如此,而且突发事件在基本结束后,仍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
3、突发事件还呈现多渠道传播的特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获得所关心的信息,如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
正因为突发事件有这样一些显著的特征,所以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掌握一定的策略,应该根据大众的心理和事件的性质制定传播计划。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全面、可靠的信息是不可少的,但是仅仅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他们不但要求媒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更多的时候他们要求对事件的解答。新闻信息可大致分为客观事实性信息和主观意见性信息两大类。前者提供具体的事实细节,后者提供态度、价值判断、逻辑推理以及情感等,是抽象的意见性信息。伊战期间,媒介信息内容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评论增多,且形态多样。像在对伊战报道时,不但有现场直播,更多的是军事评论,嘉宾的访谈。这些信息不仅使观众了解了战事、带来了专业性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在大量的信息面前,给受众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认知。
由于人们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有限,当洪水一样的超载信息涌向个体时,他们往往被迫奉行“认知的经济学”,即形成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来处理信息。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处理新闻时,倾向于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储存起来,而不是将证据储存起来。“这种办法是处理超载信息的一个主要方式。人们想了解一则消息的要点,他们并不想记住它。他们大多数人采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提取意义,因此信息意义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它使人们处理信息并提取意义的行为变得合理。”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多,而人们实际的接收时间却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认知的经济学”更有利于人们对信息的获知。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媒体应该在意见性信息和事实性信息的提供上多动脑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用户的增多,政府和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角色。以手机为例,截至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4.1亿人,据权威部门估计,2007年中国手机用户的覆盖率达到41%,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而且其强大的功能也注定它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工具。与其它媒介相比,手机具有移动性、及时性、精确到个体、信息准确、免打扰性、信息覆盖面广等特征,与电视、广播的收视率或收听率相比,短信的接收率应该是近乎百分之百的。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
由此,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将意见性信息以短信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消除他们的疑惑,接下来再以事实性信息加以补充,通过追踪报道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信息,阶段性的再以意见性的信息做补充,事实和意见交叉进行,这样既忠于事实发展的本质,又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受众奉行的是“认知的经济学”,也能够在媒体中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我们的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只想着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更多的要思考传播的特性和受众的接收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江淮晨报社)
责编:刘冰石
【关键词】突发事件 新媒体 信息发布
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南海域发生7.3级海底地震后引发海啸……这只是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引人注目的突发性事件之一,这些事件使人们措手不及,不仅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些重大突发类事件,媒体应该在其中担当何种角色,应该如何履行职能,这是对媒体的重大考验。从媒体对事件的处理上来看,既有“集体失语”,也有“密切关注”,中国媒体的彷徨、犹豫、反思、进步也在其中一点点得到见证。
从媒体的经验来看,对于突发事件现在已经不是“报”与“不报”的处理,而是该“如何报”“怎样报”的问题。也就是要达到传播学上所说的“传播效应的最大化”,这里更多的涉及到媒体报道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突发事件,它有哪些危害和特征。
按照澳大利亚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的研究,突发事件(或危机、灾难、紧急情况)是指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急需快速作出决策的紧急公共事件。
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不可预见性。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料,突如其来,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大,信息呈现多渠道传播特征,容易引发人们关注,一般受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2、意义重大,影响面广。突发事件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在其中的大部分个体都会感受到它的影响;不仅如此,而且突发事件在基本结束后,仍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
3、突发事件还呈现多渠道传播的特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获得所关心的信息,如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
正因为突发事件有这样一些显著的特征,所以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掌握一定的策略,应该根据大众的心理和事件的性质制定传播计划。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全面、可靠的信息是不可少的,但是仅仅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他们不但要求媒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更多的时候他们要求对事件的解答。新闻信息可大致分为客观事实性信息和主观意见性信息两大类。前者提供具体的事实细节,后者提供态度、价值判断、逻辑推理以及情感等,是抽象的意见性信息。伊战期间,媒介信息内容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评论增多,且形态多样。像在对伊战报道时,不但有现场直播,更多的是军事评论,嘉宾的访谈。这些信息不仅使观众了解了战事、带来了专业性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在大量的信息面前,给受众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认知。
由于人们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有限,当洪水一样的超载信息涌向个体时,他们往往被迫奉行“认知的经济学”,即形成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来处理信息。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处理新闻时,倾向于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储存起来,而不是将证据储存起来。“这种办法是处理超载信息的一个主要方式。人们想了解一则消息的要点,他们并不想记住它。他们大多数人采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提取意义,因此信息意义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它使人们处理信息并提取意义的行为变得合理。”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多,而人们实际的接收时间却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认知的经济学”更有利于人们对信息的获知。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媒体应该在意见性信息和事实性信息的提供上多动脑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用户的增多,政府和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角色。以手机为例,截至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4.1亿人,据权威部门估计,2007年中国手机用户的覆盖率达到41%,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而且其强大的功能也注定它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工具。与其它媒介相比,手机具有移动性、及时性、精确到个体、信息准确、免打扰性、信息覆盖面广等特征,与电视、广播的收视率或收听率相比,短信的接收率应该是近乎百分之百的。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
由此,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将意见性信息以短信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消除他们的疑惑,接下来再以事实性信息加以补充,通过追踪报道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信息,阶段性的再以意见性的信息做补充,事实和意见交叉进行,这样既忠于事实发展的本质,又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受众奉行的是“认知的经济学”,也能够在媒体中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我们的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只想着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更多的要思考传播的特性和受众的接收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江淮晨报社)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