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实际,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教改内容进行解析。首先分析了高校金融教学主要问题,而后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效金融专业改革措施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背景;高校金融;专业教改;
引言
科学技术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在全面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很多行业不得不全面的改革。在这个发展的时期中,高校的相关金融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金融专业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中比较成熟的专业,但是没有与时代发展同步做出必要的改革,教学内容也没有做出必要的调整,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极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的金融人才培养,限制了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将“互联网+”的 理念应用到金融专业的高校教学实践中,深入讲解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理念和知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为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金融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校金融教学主要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金融专业在高校的教学中,传统金融工具是主流,分析其概念、性质与特点,这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的创新有着很大的差异。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之下,产生了余额宝、P2P借贷、众筹等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特点等都与传统的金融有着很大的差异,互联网金融可以使用的范围更广、服务的对象人群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这是传统金融所无法达到的。而高校金融教学没有实时改进,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的差距比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没有培养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1.2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金融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书本是主要的教学工具,虽然当前很多教学活动都将黑板转化成为多媒体工具的,但是依然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古板,不具备灵活性,且很多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的关联。因此,教学效率比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或者存在死记硬背相关概念以应付考试,实际应用成为空谈。
1.3课程设置重复
传统的金融专业课程中,核心课程是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市场学、投资学等等,这些课程之间的独立性较差,很多内容都是交叉存在的,各个授课教师并未进行相互探讨和分析,也没有确定授课的重点,导致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的教学,学生学习时无法建立学习体系,所以导致金融专业学习效果很差。
1.4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金融专业需要开展全面的实践才能提升学习效果,而很多金融教师并未真正的从事相关工作,实际经验比较匮乏,仅仅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比较差。目前高校的教师逐步向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在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教职工的角色中,并未参与到证券、银行、保险等领域中开展工作,所以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且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占据了很多的时间,造成其无法更好的投入到实践学习中,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如果直接招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高校教学工作,其理论水平较差,教学质量也无法提升。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效金融专业改革措施分析
2.1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金融专业与互联网背景之下的互联网金融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进行创新,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比较差。因此,教学内容改革非常的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金融教材,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编写。从教材基础知识开展,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的讲解,理论和实践需要有效的融合。将互联网金融新知识、新理论等全部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实现全面整合,从而可以保证教学内容更加适应现代高校金融专业学习的需要,给社会培养更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2.2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填鸭式”和“灌输式”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所以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比如利用案例法、分组讨论方法、任务驱动方法等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之下,高校教学需要合理的使用金融APP,让学生感受到金融专业知识的魅力。从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金融APP的应用方法,能够了解到金融产品的特点,学会交易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2.3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金融专业在进行课程的设置中,需要以金融岗位和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效果的提升为最终的目的,可以适当的增加或者删除相应的课程内容。为了使得课程架构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应该重视教师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课程教学达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标准。此外,还需要让教师积極学习现代互联网金融课程内容,并且尽量的进入到金融企业学习实操知识,提高自身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4创设师生实训基地
从实际教学需要的出发,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水平,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之下,需要利用多种实践的方式促进师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比如创设师生实训基地,让教师、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训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给人们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可以聘请客座教授、金融专家等进入到高校讲解最前沿的互联网金融知识,让学生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从而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
结论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高校在金融专业的教学中,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先进金融知识,具备新理念,能够不断的创新,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金融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道华.互联网金融下的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186-187.
[2]李建军,吕勇斌.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8,(5).64-68.
[3]丁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探析[J].亚太教育,2015,(19).70-71.
[4]张杰.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的具体影响[J].财经界,2015,(30).3-3.
[5]张超,李吉栋,徐临.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6,(11).207-208.
(作者单位:南宁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背景;高校金融;专业教改;
引言
科学技术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在全面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很多行业不得不全面的改革。在这个发展的时期中,高校的相关金融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金融专业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中比较成熟的专业,但是没有与时代发展同步做出必要的改革,教学内容也没有做出必要的调整,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极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的金融人才培养,限制了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将“互联网+”的 理念应用到金融专业的高校教学实践中,深入讲解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理念和知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为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金融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校金融教学主要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金融专业在高校的教学中,传统金融工具是主流,分析其概念、性质与特点,这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的创新有着很大的差异。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之下,产生了余额宝、P2P借贷、众筹等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特点等都与传统的金融有着很大的差异,互联网金融可以使用的范围更广、服务的对象人群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这是传统金融所无法达到的。而高校金融教学没有实时改进,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的差距比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没有培养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1.2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金融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书本是主要的教学工具,虽然当前很多教学活动都将黑板转化成为多媒体工具的,但是依然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古板,不具备灵活性,且很多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的关联。因此,教学效率比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或者存在死记硬背相关概念以应付考试,实际应用成为空谈。
1.3课程设置重复
传统的金融专业课程中,核心课程是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市场学、投资学等等,这些课程之间的独立性较差,很多内容都是交叉存在的,各个授课教师并未进行相互探讨和分析,也没有确定授课的重点,导致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的教学,学生学习时无法建立学习体系,所以导致金融专业学习效果很差。
1.4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金融专业需要开展全面的实践才能提升学习效果,而很多金融教师并未真正的从事相关工作,实际经验比较匮乏,仅仅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比较差。目前高校的教师逐步向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在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教职工的角色中,并未参与到证券、银行、保险等领域中开展工作,所以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且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占据了很多的时间,造成其无法更好的投入到实践学习中,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如果直接招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高校教学工作,其理论水平较差,教学质量也无法提升。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效金融专业改革措施分析
2.1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金融专业与互联网背景之下的互联网金融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进行创新,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比较差。因此,教学内容改革非常的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金融教材,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编写。从教材基础知识开展,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的讲解,理论和实践需要有效的融合。将互联网金融新知识、新理论等全部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实现全面整合,从而可以保证教学内容更加适应现代高校金融专业学习的需要,给社会培养更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2.2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填鸭式”和“灌输式”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所以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比如利用案例法、分组讨论方法、任务驱动方法等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之下,高校教学需要合理的使用金融APP,让学生感受到金融专业知识的魅力。从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金融APP的应用方法,能够了解到金融产品的特点,学会交易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2.3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金融专业在进行课程的设置中,需要以金融岗位和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效果的提升为最终的目的,可以适当的增加或者删除相应的课程内容。为了使得课程架构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应该重视教师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课程教学达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标准。此外,还需要让教师积極学习现代互联网金融课程内容,并且尽量的进入到金融企业学习实操知识,提高自身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4创设师生实训基地
从实际教学需要的出发,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水平,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之下,需要利用多种实践的方式促进师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比如创设师生实训基地,让教师、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训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给人们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可以聘请客座教授、金融专家等进入到高校讲解最前沿的互联网金融知识,让学生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从而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
结论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高校在金融专业的教学中,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先进金融知识,具备新理念,能够不断的创新,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金融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道华.互联网金融下的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186-187.
[2]李建军,吕勇斌.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8,(5).64-68.
[3]丁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探析[J].亚太教育,2015,(19).70-71.
[4]张杰.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的具体影响[J].财经界,2015,(30).3-3.
[5]张超,李吉栋,徐临.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6,(11).207-208.
(作者单位:南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