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 坚持以史育人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bb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军》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于2001年4月1日正式公开出版(双月刊),于2006年1月改为月刊,2007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作为一本以宣传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和光荣传统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始终坚持以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的办刊理念,以史育人,服务社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当前纸质媒体遇到严峻挑战的期刊市场上,独树一帜。2019年杂志的发行数达到6万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铁军》2005年在江苏省各大市建立工作站至今,已经在江、浙、沪、皖、闽、赣等地,共建了136家工作站(联系点)。工作站是由各地研究会、江苏省老促会老同志、发行工作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组成,是集宣传、征订、组稿、促进学刊用刊于一体的组织。为使工作站更好地开展工作,除了杂志社领导、记者和发行、广告、影视的同志,经常深入到各地调研、走访、采访,帮助工作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之外,杂志社每年还定期召开一次有重大主题的工作站站长座谈会,加强工作交流,畅谈学用经验,听取意见反馈,表彰先进集体,助推杂志宣传发行和学用工作的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铁军》杂志宣传的是铁军历史,弘扬的是铁军精神,传承的是红色基因,服务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铁军》被誉为“老同志的知音,青年人的益友”。正如浙江省已故新四军老战士黄荣波所说:“我一直对《铁军》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这是因为我当年是新四军的一员,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读起来身如其中、倍加亲切,《铁军》这本杂志与我有缘”。在他的有力组织协调下,省、市、县相继建立工作站,并亲自出任省新四军研究会工作站站长。全省年度发行量多年在万份以上。每年发行工作开始的时候,他都要组织召开会议,举行各种活动,表彰学用订刊典型,提出任务指标,明确责任到人。同时,他还自费订阅100多份赠送给家乡的温州中学。常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工作站名誉站长、现年93岁高龄的周长根,长期以来致力于《铁军》的宣传发行,他不顾年事已高,走街串巷,进村入户,一家一家地跑,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宣传。他还把《铁军》作为学习资料,成立学习小组,制定学习制度,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读刊活动,把订刊与学刊用刊有机结合起来。在他带领的团队努力下,《铁军》发行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00份以上。铁军后代、烈士女儿、泗洪县新四军原副会长许宝琴,人退责不退,甘为铁军献余热。她说:人是退休了,但我退休没退责,宣传铁军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是我的终身责任。去年冬天,苏北普降大雪。她腰部刚做完手术,双腿食毒溃烂尚未治愈,便拄着拐杖到庙乡征订《铁军》杂志,途中还摔了三跤。她还把订阅杂志的奖励费用全部用于研究会艺术团购置服装道具上,至于用于联系征订杂志的电话费、路费1700多元都是自己掏腰包。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热心《铁军》宣传发行的老革命、老同志、志愿者,杂志才得以在各地生根开花。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进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铁军》正是遵循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通过宣传新四军和铁军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杂志所刊文章,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有言论,又有故事;既有作者亲历亲笔,又有记者采访寻访,广大读者特别是学校学生爱看爱读,反响强烈。同学们反映:通过学习《铁军》文章,阅读新四军故事,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那些未曾接触过的革命历史,更是通过老革命的言行,向我们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少学校教师反映,《铁军》杂志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辅导教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优秀读本。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党史、国史、军史,是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造就“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各地工作站根据青少年读者的特点和需求,紧紧依靠当地的新四军研究会、老促会、关工委等部门,在学校师生、大学生村官、广大青少年群体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用红刊活动,选择杂志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宣讲,召开座谈会、交流会,让师生畅谈阅读体会和心得。盐城市教育局关工委专门发函各单位,明确指出《铁军》杂志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求做好每年度的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保证每所学校都有《铁军》杂志作为传承铁军精神、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教材。上海浦东新四军研究会创建“联系点+”模式,以各分支机构为基本骨干,确定“一组一点”布点目标,先后与区内19所中小学建立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发挥宣讲团和铁军讲坛作用,送革命历史进校园,送《铁军》杂志进校园,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江苏省通州区十总中学6年来一直开展“红色期刊进校园、传承基因进课堂”活动,把《铁军》作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之一,每个班级都订有《铁军》杂志,并经常组织学用红刊活动。如东县马塘中学退休教师杨光源发起创建的“马塘夕阳红助学基金会”,实施“向中学生赠阅《铁军》杂志、开展千人阅读活动的计划”,向马塘中学26个班级的52位优秀学生干部赠阅全年《铁军》杂志,并由他们带动千名同学共读。今年6月,海安市南莫镇举办党组书记学红刊辅导讲座,推进红刊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居工作。
   高邮县铁军杂志工作站也是学用杂志的先进单位,他们把《铁军》的功能定位于读史育人,认为多订阅一份《铁军》,就能多扩大一块读史育人的阵地,多做一份红色资源的传承工作。现在,全县已经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城北初中、画川高中、安宜高中、叶挺桥小学等在班级活动中突出铁军精神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


   幾年来,《铁军》杂志与江苏省老促会联办,专门开辟了“铁军老区”栏目,刊登了昔日红色土地,今日美丽乡村等根据地建设情况,反映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情况。
   启东市大学生村官仇凤青,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启隆乡长江村。这是一个长江入海口小岛上的村庄,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条件艰苦,他开始感到十分不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铁军》,仔细品读之后,他就深深爱上了这本杂志。从此工作再忙,他都坚持阅读每期《铁军》,从老同志的事迹联系到自己的思想实际,给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无穷的精神力量。他在学习中体会到:《铁军》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流媒体,倡导的是一种严于律己的自我鞭策,一种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一种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我们更要学习革命先辈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扎根农村,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如皋市石庄镇南社区大学生村官邱其说:参加工作9年多来,《铁军》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见证了我的不断成长。每每遇到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中的低迷,只要翻起手边的《铁军》总能有所收获。我要多学多做,不怕吃苦,奋力开拓,让农村发展,让青春无悔。
   浙江省金华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多年来坚持赠送《铁军》给当地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站的王心城站长经常深入乡村了解他们的学用情况。许多大学生村官结合工作读《铁军》,谈了自己的体会。他们说:村官工作需要精神,我们是从《铁军》反映的老战士们的革命精神中获取营养,他们给予了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用之不竭的工作动力。
   这些年来,铁军杂志社各地工作站的同志们,在学习传承铁军精神,弘扬主旋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离新时代的要求、革命前辈的希望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愿和工作站的同志们一起,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好杂志,继续发挥红色期刊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徐州市果園  “你们知道不?我发现了一位英雄!” 江苏省委领导刘顺元见人就说。  1959年9月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荒滩玉露》的文章:  我们漫步在徐州七里沟果园的一条小土路上。这条笔直的小路全部被葡萄架覆盖着,宛如一道绿色的长廊。外面,正午的太阳灼得人皮肤发痛,里面却是清凉清凉的。透过阔大的叶片飘洒进来的一丝丝阳光,变得白洋洋的,完全失去威力了。成串的珍珠般的葡萄粒在我们头上悬挂着
期刊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我们作为您的儿女,从心底里祝福您!   祝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新中国七十年,成就辉煌。我们的人民,不再缺吃少穿,物资已极大丰富;不再目不识丁,而是享受着普及教育;不再愚昧闭塞,而是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祝我们的党更加先进!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代表,是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
期刊
在合肥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面长20多厘米,宽12厘米的黄色锦旗。锦旗上方书“奖给水上英雄”,中间为“渡江第一船”5个大字,落款是“一零六团”。锦旗的左边尚有斑斑血迹,边角处有被炮火击中后残留的黑色印迹和几处不规则破损。这面锦旗,记录并见证了70年前渡江战役中枞阳江段军民一家亲的烽火传奇。水手父子牵手大军   1949年2月,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
期刊
不久前,我在讲解苏北区党委合影这张照片时,一位游客问合影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的身份,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示以微笑表示歉意。这是我讲解工作中的疏忽,也是我历史知识缺乏的表现。为此,我利用空闲之余查阅资料,终于找到并熟知了她——1940年9月中旬在黄桥成立的中共苏北区党委委员兼妇女部长章蕴。  章蕴出身于湖南长沙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酷爱读书。而当她付出很大代价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时,革命工作的需要使
期刊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1934年11月7日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长征途中,谢飞、钟月林和刘彩香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半条被子”故事经过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温暖了全中国,“半条被子”的故事也让我与长
期刊
看到我的大女儿晓文,我就会想起早已作古的钱讷仁。是她把我的第一个孩子晓文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那是1946年春,钱讷仁迈着“解放脚”,专程从淮阴赶到高邮来给我做产前检查,她问我:“马上要生了,你都准备好了吗?”看我一脸茫然,她赶紧上街买了布和棉花,还有草纸,连夜给即将出生的婴儿做了棉、单各两身小衣裤和小包被。刚做好,晓文就出生了。一个月后,她又来看望我们,见母女平安,非常高兴。  认识季方、钱讷仁两
期刊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1)寒暑不溃(2)。出之燁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3)十倍,人争鬻(4)之。  予贸(5)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6)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7)笾豆(8),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9)也?甚矣哉,为欺(10)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11)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
期刊
本刊消息 7月28日上午,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铁军》杂志社、南京宝缘斋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翰墨洒真情,忠诚映丹心”——百幅将军书法作品展在南京玄武湖白苑拉开帷幕。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徐承云、常务副会长王清葆、副会长徐红,以及地方省市领导冯敏刚、汪正生、许慧玲等1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王清葆常务副会长说,参展的书法作品来自老八路、新四军老战士、共和国将军
期刊
“华指”成立有感  两军齐辉聚海安,  浴血奮战斗地天。  撼世枪声虽去远,  伟绩长留世人传。  顾国建,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画院院外画家。作品曾参加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历届全军美展。  孙旭东,1976年1月生,安徽省庐江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参加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全军首届书法创作班和第三届“鉴古开今”书展活动的学习。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
期刊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率领广西省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在百色宣布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使广西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百色的红色风暴,震动了敌人,严重地威胁着省会南宁。敌人惶恐不安,千方百计想扼杀红七军于襁褓之中,扑灭革命的火种;隐藏在根据地内的反革命势力,包括周围十多个县的土匪也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偷袭百色城。  百色附近有个大土匪头子,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