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摩擦-滑动中的声发射b值动态特征及其地震学意义

来源 :地球物理学进展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剪试验的结果表明,岩石摩擦滑动过程中的AE b 值动态曲线可归纳为锯齿状和台柱状两类,分别对应于不规则粘滑和规则粘滑.滑动瞬间滑面上摩擦系数变化△μ的分布决定岩石的滑动方式,不均匀分布易发生不规则粘滑.均匀分布易引起规则粘滑;破裂和滑动是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两类AE 机制,两类AE 的能量分别与破裂面面积及△μ成正比.研究结果提示,平直光滑的地震断层可能显示出特征地震的发震特点.
其他文献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动力气象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中层大气物理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大气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研究所、热带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和总参及地方气象局、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空军和北京气象学院、气象出版
期刊
应用美国LaCoste-Rombcrg D型重力仪可以进行微重力方法探测,在良好条件下观测精度可以达到2—3μGal.给出一个微重力探查的实例,在30m~2的室内面积上,进行30cm×30cm、50cm×50cm 的测点网的微重力测量.经常规的、与第一次给出的建筑物重力效应改正对观测重力值进行改正,得到经改正的重力场值.对于三个小幅度重力异常圈闭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与作出解释.通过浅地震探测和挖掘验
期刊
现代大陆裂谷是板内岩石圈正在开裂的构造活动强烈地带,地震活动频繁,不同地质时期的裂谷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陆裂谷是窥视板内岩石圈变形、深部构造运动、地球动力学、地震发生过程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富集条件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在过去500Ma的地质时期内影响地球气候的基本天文频率的预期变化也许能在地质记录中识别出来,并且这种影响已在几种情况下推理得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过去5亿年内,地-月距离以及日长随地质年龄增大而缩短,导致基本周期如黄赤交角周期及气候差周期由54至35,41至29,23至19和19至16千年的缩短,而在这一时间内,岁差常数由50弧秒/年增至61弧秒/年.由于行星系统不规则运动所造成的基频的改变极小,
期刊
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5届构造物理学讨论会暨第3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讨论会于1992年12
期刊
就采用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岩石学分析和高温高压实验(GGE)综合研究区域地壳细结构和确定地震震源区的可能性和方法作了探讨,并以临汾地区为例,给出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考虑.这些考虑包括: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建立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电性、密度、磁性和热等结构,给出深部的温压分布等;通过地质调查、钻探和岩石学分析确定沉积层的性质与厚度、结晶基底的组成,推测深部物质的状态,选取典型样品等;在模拟深部温压条件下
期刊
非洲和加拿大的绿岩带的三维几何形状受到重力、大地电流和地震反射资辩的相当好的约束.对比世界各地的绿岩,显示出它们的总体几何特征处处相似.它们具有典型的厚度约5km,并且有比较平坦的基底.可能由于构造史中的局部差异,使它们与周围花岗岩的接触的倾斜幅度和方向都不相同.绿岩中有时有席状花岗岩体侵入.较厚的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岩基已经可以辨认出来.澳大利亚西部绿岩带的少数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是可以利用的.尽管如
期刊
作者首次采用中国河北大麻坪橄榄石单晶体做原始变形材料,在温度1200—1500℃,应力16—175 MPa,氧分压10~(-4)—10~(-10)atm 条件下,对上地幔流变学的有关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1)化学环境(氧分压和斜方辉石缓冲剂)对橄榄石流变性质的制约作用;(2)详细测定橄榄石单晶体流变参数和建立流变本构方程;(3)对橄榄石单晶体[110]c 方向的三个蠕变机制进行研究,这些新的高
期刊
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3年第2期会讯和第5届第1次全体理事会第2号简报报道,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准备,于1993年6月26日开票选出了由96人组成的新的一届理事会,即第5届理事会,9月1日召开了第5届第1次全体理事会,会议选出了15人常务理事,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期刊
1993年10月16—1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工业大学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9届年会.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矿、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冶金、核工业、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