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安知鱼乐”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本文通过探究“安”的多义和概念偷换以及庄子“知鱼方式”的境界,来理解“安知鱼乐”的深层审美意蕴——宇宙的人情化、移情的审美经验。
【关键词】偷换概念;知鱼方式;移情作用;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庄子偷了什么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就“能否知道鱼儿快活”的问题,惠子质疑庄子,庄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论辩进入循环论证的怪圈。最后庄子异军突起,要求“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然后说了一个难解的答案:“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古汉语中,当“安”表反问的时候,可以翻译成“哪里”和“怎么”,这也正是惠子“子非鱼,安知魚之乐?”一句中“安”的意思。因此,《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224页“有关资料”中对庄子的这段话有两种翻译:
其一,《译文》中的翻译是:“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其二,陈鼓应先生《契友惠施》中的翻译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这两种翻译,哪一种更准确呢?我认为陈鼓应的翻译更准确。
庄子辩论的核心手法在于利用了古汉语中“安”的多义性偷换概念。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针对“哪里”做文章,认为庄子是将“哪里”偷换成了“在哪里”,即把表“反问”的“安”偷换成了表示“询问处所”的“安”。
我认为庄子“偷”的不是当“哪里”讲的“安”,而是“偷”了当“怎么”讲的“安”,就是将表“反问”的“安”偷换成了表询问“行为方式”的“安”。
二、古代“安”字有多义
在古汉语中,“安”除了有动词“安定”(安土重迁)、形容词“慢慢的”(安步当车)意思之外,副词和代词的频率较高。在《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中,对“安”的解释有以下几点:
1.用作表示疑问的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副词之前,作状语,多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唉,燕雀哪里知道天鹅的志向呢?用作疑问代词。常用在动词或介词前,作宾语。
2.表示对处所的询问,可译为“哪里”“哪儿”等。例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在哪里?
3.表示对事物的询问,可译为“什么”。例如: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弓上》)——泰山要倾倒,那我将仰望什么?
4.表示对人物的询问,可译为“谁”“什么”。例如:吾欲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我想发难,从谁开始合适呢?
《故训汇纂》(商务图书馆2003年7月第一版)561页,对“安”字解释第69条有:安,犹何也。《素问·痹论》“痹之安生”(痹病是怎样产生的?)王冰,注。
《黄帝内经·素问》中还有例子: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黄帝内 经·素问·疟论》)——黄帝道:有病温疟和寒疟,邪气如何侵入?逗留在哪一脏?
可见,这两处的“安”都是表示询问“行为方式”的。
三、“知鱼”实有大境界
“在哪里知道”“怎么知道”,前者问知的处所,后者问知的方式。二者所体现出来的意蕴和境界是不一样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意思是“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怎么”是表反问的副词。
庄子请溯其源所说的“汝安知鱼乐”,说的是“你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这是将惠子表“反问”的“怎么”偷换成了表“询问行为方式”的“怎么”,接庄子着坐实惠子已经知道他“知鱼乐”然后答到“知之濠上也”,表面上只回答了知鱼的地点,其实暗含着知鱼的方式——我就是站在濠水的桥上“看着鱼,感应到的鱼是快乐的”。其言外之意,就是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问!因为那一刻我就是鱼,鱼就是我,感知鱼乐的那一刻,我的心是物我合一的境界。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泛爱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鱼的自由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自由”,是一种真正的摆脱了各种物欲羁绊的自由,是一种融于自然的恬然境界,这正是庄子所追求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大境界。
这种陶然忘我、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一种融入自然、洗涤心灵、陶然怡情的美好体验,是一种高级的审美状态。
朱光潜先生称庄子的这种心理活动为“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种移情可以称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了移情作用,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以有生气。这种“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交流。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移情于物的同时心里也印上了物的“美”,这样常受美的意象浸润,人自然就不会俗了。
理解了庄子的这种“忘我自失”的审美境界和“移情于物”的美感经验,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西,悠然见南山”,理解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理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理解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就能更好地理解宗璞笔下的紫藤萝为什么“推着挤着”,为什么“笑”,为什么“嚷嚷”;就能更好地理解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文末的菊花为何“泼泼洒洒”。
庄子偷换概念,不是狡辩,是为了表达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从中学到的是“移情于物”的审美经验,这对于创作和欣赏诗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蒙.庄子的快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2]龙协涛.鉴赏文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偷换概念;知鱼方式;移情作用;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庄子偷了什么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就“能否知道鱼儿快活”的问题,惠子质疑庄子,庄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论辩进入循环论证的怪圈。最后庄子异军突起,要求“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然后说了一个难解的答案:“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古汉语中,当“安”表反问的时候,可以翻译成“哪里”和“怎么”,这也正是惠子“子非鱼,安知魚之乐?”一句中“安”的意思。因此,《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224页“有关资料”中对庄子的这段话有两种翻译:
其一,《译文》中的翻译是:“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其二,陈鼓应先生《契友惠施》中的翻译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这两种翻译,哪一种更准确呢?我认为陈鼓应的翻译更准确。
庄子辩论的核心手法在于利用了古汉语中“安”的多义性偷换概念。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针对“哪里”做文章,认为庄子是将“哪里”偷换成了“在哪里”,即把表“反问”的“安”偷换成了表示“询问处所”的“安”。
我认为庄子“偷”的不是当“哪里”讲的“安”,而是“偷”了当“怎么”讲的“安”,就是将表“反问”的“安”偷换成了表询问“行为方式”的“安”。
二、古代“安”字有多义
在古汉语中,“安”除了有动词“安定”(安土重迁)、形容词“慢慢的”(安步当车)意思之外,副词和代词的频率较高。在《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中,对“安”的解释有以下几点:
1.用作表示疑问的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副词之前,作状语,多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唉,燕雀哪里知道天鹅的志向呢?用作疑问代词。常用在动词或介词前,作宾语。
2.表示对处所的询问,可译为“哪里”“哪儿”等。例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在哪里?
3.表示对事物的询问,可译为“什么”。例如: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弓上》)——泰山要倾倒,那我将仰望什么?
4.表示对人物的询问,可译为“谁”“什么”。例如:吾欲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我想发难,从谁开始合适呢?
《故训汇纂》(商务图书馆2003年7月第一版)561页,对“安”字解释第69条有:安,犹何也。《素问·痹论》“痹之安生”(痹病是怎样产生的?)王冰,注。
《黄帝内经·素问》中还有例子: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黄帝内 经·素问·疟论》)——黄帝道:有病温疟和寒疟,邪气如何侵入?逗留在哪一脏?
可见,这两处的“安”都是表示询问“行为方式”的。
三、“知鱼”实有大境界
“在哪里知道”“怎么知道”,前者问知的处所,后者问知的方式。二者所体现出来的意蕴和境界是不一样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意思是“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怎么”是表反问的副词。
庄子请溯其源所说的“汝安知鱼乐”,说的是“你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这是将惠子表“反问”的“怎么”偷换成了表“询问行为方式”的“怎么”,接庄子着坐实惠子已经知道他“知鱼乐”然后答到“知之濠上也”,表面上只回答了知鱼的地点,其实暗含着知鱼的方式——我就是站在濠水的桥上“看着鱼,感应到的鱼是快乐的”。其言外之意,就是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问!因为那一刻我就是鱼,鱼就是我,感知鱼乐的那一刻,我的心是物我合一的境界。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泛爱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鱼的自由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自由”,是一种真正的摆脱了各种物欲羁绊的自由,是一种融于自然的恬然境界,这正是庄子所追求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大境界。
这种陶然忘我、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一种融入自然、洗涤心灵、陶然怡情的美好体验,是一种高级的审美状态。
朱光潜先生称庄子的这种心理活动为“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种移情可以称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了移情作用,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以有生气。这种“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交流。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移情于物的同时心里也印上了物的“美”,这样常受美的意象浸润,人自然就不会俗了。
理解了庄子的这种“忘我自失”的审美境界和“移情于物”的美感经验,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西,悠然见南山”,理解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理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理解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就能更好地理解宗璞笔下的紫藤萝为什么“推着挤着”,为什么“笑”,为什么“嚷嚷”;就能更好地理解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文末的菊花为何“泼泼洒洒”。
庄子偷换概念,不是狡辩,是为了表达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从中学到的是“移情于物”的审美经验,这对于创作和欣赏诗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蒙.庄子的快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2]龙协涛.鉴赏文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