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一曲《青花瓷》红遍大江南北,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缠绵了温柔,辗转了情思,最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另一句歌词“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却用拟人的手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传世“美人”——瓷器。
汝州“素颜美人”
巍峨大气的天子寝宫中,精美的绣帐微微低垂,熏炉中的龙涎香正升起袅袅轻烟。可惜,躺在华贵龙床上的天子,却睡得并不安稳。
宋徽宗梦到自己行走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凛冽的风将他的衣袂吹得烈烈作响。他掩了掩衣襟,却遮挡不住风雨欲来的气息。
突然“轰”的一声,响雷伴随着一道闪电迎空劈下,照亮了宋徽宗黑色的瞳仁。
一瞬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宋徽宗慌忙寻找躲雨的地方。可还没待他找到,却又雨收云散,天空放晴。
这时,天与地交汇的地方,一抹天青色渐渐显露出来。那青色温润如玉,明亮但不刺眼,如水一般——柔柔地滴进了宋徽宗的心里。
醒来之后的宋徽宗,对那一抹青色念念不忘,于是下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才有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的那一抹传世天青色。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雨过天晴云破处”也并非出自宋徽宗之口。只是这位皇帝的热爱,确实促进了汝窑瓷器的发展。
汝窑为何会在河南汝州生根发芽,原因就藏在汝州的泥土中。汝州的泥土是一种铝含量高而硅含量低的高岭土,这种高岭土和产自汝州的长石、石英进行搭配,就是汝窑瓷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的材料,再加上精心烧造,才有了这般精美的瓷器。
这抹令人着迷的天青色在汝州的大地上生长,如一位素颜的美人,亭亭玉立,不染世间的点滴烟火。即使跨越千年时光,也能让人一见倾心。
景德镇“淡妆美人”
相传元代时,工匠赵小宝有一名美丽的未婚妻,叫廖青花。有一天,青花问道:“若用笔来画素瓷胚上的花,不是更加好看吗?”赵小宝皱眉说道:“我早已想了多年,只是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于是,廖青花求了舅舅陪她去青石山寻找颜料,这一去三月未归。
赵小宝终于按捺不住担心和思念,扔下手里的活儿,顶风冒雪进青石山寻找青花和舅舅。只可惜他去得太迟,虽然找到了舅舅,青花却已冻死在漫天大雪中。冰冷的身体旁边,还放着一堆选好的石料。小宝抱着未婚妻,在冰天雪地间放声痛哭。
后来,赵小宝潜心研制石料。他将青花采集来的石料研磨成粉末,调成颜料,画在瓷胚上,经高温焙烧后,竟出现了明艳的蓝色花纹。从此,这美丽的瓷器得名青花瓷。
虽然这也是一个传说,但是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想要烧造出美丽的青花瓷,原料是十分重要的。
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之所以名震天下,当地的泥土起到了关键作用。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土、瓷石、釉料非常丰富,十分适合建窑烧造瓷器。在烧造的过程中,使用含有氧化钴的钴料,在胚体上描绘纹饰,之后抹上一层透明釉,再用高温一次烧成。经过这些复杂的程序,才有了景德镇传世的青花瓷。
这精美的青花在景德镇的土地上闪耀,如一位淡妆美人,低眉浅笑间,便让人眼前一亮。即使经过光阴的流转,人们也难以忘怀。
京城“国色美人”
传说,元朝初期,有一天皇宫失火,连大殿都烧成了灰烬。却不想“天降神物”,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一个色彩斑斓的宝瓶。
皇帝得到之后爱不释手,下了一道圣旨:如果三月内不能仿制成功,相关人员一律杀头。
京城的工匠们无法仿制,又不想丢了脑袋,只好求助于“巧手李”。巧手李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说,他在一天夜晚,梦到女娲娘娘身披七彩霞衣,脚踏五色祥云而来,并留诗给巧手李:“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巧手李醒后参悟此梦,原来是在皇宫大火的时候,各种宝石金银融于大火之中,机缘巧合之下,才形成此瓶,所以得名“奇宝烧”。后来到了明朝的景泰年间,烧制“奇宝烧”的工艺水平达到顶峰,又因为烧出来的器物颜色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故而更名“景泰蓝”。
景泰蓝的主要产地之所以在北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无论运输还是技术,都有着很高的水平。另外,点蓝的用料也十分关键。以硼砂、石英、长石等矿物原料熔炼烧制,再经点蓝艺人用蓝枪碾成釉料,填在掐丝之间,最终形成光彩照人的景泰蓝。
浓墨重彩的景泰蓝如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浓妆艳抹,却丝毫掩藏不住她妩媚明艳的面容。即使经年转世,仍然让人恋恋不忘!
汝州“素颜美人”
巍峨大气的天子寝宫中,精美的绣帐微微低垂,熏炉中的龙涎香正升起袅袅轻烟。可惜,躺在华贵龙床上的天子,却睡得并不安稳。
宋徽宗梦到自己行走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凛冽的风将他的衣袂吹得烈烈作响。他掩了掩衣襟,却遮挡不住风雨欲来的气息。
突然“轰”的一声,响雷伴随着一道闪电迎空劈下,照亮了宋徽宗黑色的瞳仁。
一瞬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宋徽宗慌忙寻找躲雨的地方。可还没待他找到,却又雨收云散,天空放晴。
这时,天与地交汇的地方,一抹天青色渐渐显露出来。那青色温润如玉,明亮但不刺眼,如水一般——柔柔地滴进了宋徽宗的心里。
醒来之后的宋徽宗,对那一抹青色念念不忘,于是下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才有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的那一抹传世天青色。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雨过天晴云破处”也并非出自宋徽宗之口。只是这位皇帝的热爱,确实促进了汝窑瓷器的发展。
汝窑为何会在河南汝州生根发芽,原因就藏在汝州的泥土中。汝州的泥土是一种铝含量高而硅含量低的高岭土,这种高岭土和产自汝州的长石、石英进行搭配,就是汝窑瓷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的材料,再加上精心烧造,才有了这般精美的瓷器。
这抹令人着迷的天青色在汝州的大地上生长,如一位素颜的美人,亭亭玉立,不染世间的点滴烟火。即使跨越千年时光,也能让人一见倾心。
景德镇“淡妆美人”
相传元代时,工匠赵小宝有一名美丽的未婚妻,叫廖青花。有一天,青花问道:“若用笔来画素瓷胚上的花,不是更加好看吗?”赵小宝皱眉说道:“我早已想了多年,只是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于是,廖青花求了舅舅陪她去青石山寻找颜料,这一去三月未归。
赵小宝终于按捺不住担心和思念,扔下手里的活儿,顶风冒雪进青石山寻找青花和舅舅。只可惜他去得太迟,虽然找到了舅舅,青花却已冻死在漫天大雪中。冰冷的身体旁边,还放着一堆选好的石料。小宝抱着未婚妻,在冰天雪地间放声痛哭。
后来,赵小宝潜心研制石料。他将青花采集来的石料研磨成粉末,调成颜料,画在瓷胚上,经高温焙烧后,竟出现了明艳的蓝色花纹。从此,这美丽的瓷器得名青花瓷。
虽然这也是一个传说,但是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想要烧造出美丽的青花瓷,原料是十分重要的。
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之所以名震天下,当地的泥土起到了关键作用。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土、瓷石、釉料非常丰富,十分适合建窑烧造瓷器。在烧造的过程中,使用含有氧化钴的钴料,在胚体上描绘纹饰,之后抹上一层透明釉,再用高温一次烧成。经过这些复杂的程序,才有了景德镇传世的青花瓷。
这精美的青花在景德镇的土地上闪耀,如一位淡妆美人,低眉浅笑间,便让人眼前一亮。即使经过光阴的流转,人们也难以忘怀。
京城“国色美人”
传说,元朝初期,有一天皇宫失火,连大殿都烧成了灰烬。却不想“天降神物”,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一个色彩斑斓的宝瓶。
皇帝得到之后爱不释手,下了一道圣旨:如果三月内不能仿制成功,相关人员一律杀头。
京城的工匠们无法仿制,又不想丢了脑袋,只好求助于“巧手李”。巧手李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说,他在一天夜晚,梦到女娲娘娘身披七彩霞衣,脚踏五色祥云而来,并留诗给巧手李:“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巧手李醒后参悟此梦,原来是在皇宫大火的时候,各种宝石金银融于大火之中,机缘巧合之下,才形成此瓶,所以得名“奇宝烧”。后来到了明朝的景泰年间,烧制“奇宝烧”的工艺水平达到顶峰,又因为烧出来的器物颜色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故而更名“景泰蓝”。
景泰蓝的主要产地之所以在北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无论运输还是技术,都有着很高的水平。另外,点蓝的用料也十分关键。以硼砂、石英、长石等矿物原料熔炼烧制,再经点蓝艺人用蓝枪碾成釉料,填在掐丝之间,最终形成光彩照人的景泰蓝。
浓墨重彩的景泰蓝如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浓妆艳抹,却丝毫掩藏不住她妩媚明艳的面容。即使经年转世,仍然让人恋恋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