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是戏剧的突出特征之一,它能让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激烈,文本结构更紧凑,文本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笔者以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一厘米》)为例,具体谈谈。
一、利用巧合,读懂矛盾冲突
戏剧的矛盾冲突通常被称为戏剧冲突,它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而巧合往往是形成冲突的诱因。因此,阅读戏剧文本时,读懂了矛盾冲突也就基本读懂了文本内涵。
《威尼斯商人》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的鲜明形象,反映出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剧中有两次关键的“巧合”。
第一次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签订了“一磅肉”的契约。契约约定,若安东尼奥到期还不了欠款,夏洛克便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作为抵偿。作为富商,安东尼奥完全有能力偿还那笔钱,所以就签订合约时的情形判断,这款约定形同虚设,根本不可能变为现实。这或许正是安东尼奥敢于增加这个条款的原因。巧合的是,海上天气突然恶化,安东尼奥的货船遇礁石失事。破产的安东尼奥无力偿还欠款,不得不履行割下自己身上一磅肉的约定。这正中夏洛克下怀:安东尼奥是性格宽厚的富商,他借钱给朋友不要一文钱利息的做法触犯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利益;货船失事让夏洛克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让他把生意竞争者送上了法庭。阅读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懂了这次巧合,学生就会明白,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看似个人恩怨,实则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第二次巧合发生在法庭上。法官审判时,夏洛克胜诉在即。其时,称肉的天平已经备好,鲍西娅提出找个医生帮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费用归夏洛克出。夏洛克拒绝了,他说:“约上有这样的规定吗?”“我找不到,约上没有这一条”。这句挑剔的话让聪明机智的鲍西娅找到了突破口,她以“约上没有说流一滴血”为由,让夏洛克作茧自缚,陷入“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公民的犯罪境地,最终落得倾家荡产。夏洛克拒绝给履行“割肉契约”的安东尼奥请医生,显示出他自私冷酷的本性;夏洛克巧合且偶然的一句话暴露出当金钱和其他一切发生冲突时,他唯利是图的本性。阅读文本时,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读懂了这次巧合,他们对夏洛克的冷酷、鲍西娅的机智、安东尼奥的守信等就会有清晰的认识。
二、借助巧合,读懂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指剧本题材的处理、组织和设置安排,一般包括对事件的处理(如分幕、分场),戏剧冲突的组织设置(如戏的开端、进展、高潮、结局),人物关系及人物行动发展的合理安排等。
《江村小景》是田汉所写的一部独幕剧。剧本的主要内容是:龙潭江边某农家妇女有二子一女,长子外出从军,多年不归,次子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天,长子意外回家,母亲担心他被捕,急忙出去为他借便衣。这时,妹妹买东西回来。哥哥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妹妹,便调戏她。妹妹大声呼救。弟弟回来刚好看到这一情景,十分愤怒,于是兄弟俩发生了冲突。格斗中,两人用手枪互击。母亲借衣服回来,兄弟俩都已死去。这个剧本内容较为繁杂,但情节紧凑,结构严谨。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利用巧合。
《江村小景》的情节安排处处巧合:妹妹刚刚出去,长子就回到家中;妈妈刚刚出去,妹妹就回到家中;长子刚刚调戏“谁家的花姑娘”(妹妹),次子就回到家中;而妈妈又刚巧是在兄弟二人互相枪杀之后才回家。从一般的生活现象看,这样巧的事情的确不多,但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更强调事理发展逻辑能够成立,而这些巧合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这四次巧合也合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妹妹出门,是妈妈让她去给最疼她的二哥买点肉,打几两酒,而此时长子回家;妈妈出门,是为了借身便衣给十六年没回家的长子换上,以躲避搜查,而此时妹妹回家;长子调戏妹妹,是因为常年的兵痞习性作祟,而此时次子回家;次子与长子搏斗,是为了保护妹妹,也是因为两人所效力的军队阵营不同,结果兄弟相残,双双殒命,而此时妈妈回家。
巧合也离不开时间的安排。作者在时间设置上颇具戏剧性。妹妹在长子回来之前去买东西,为长子和妈妈见面留下了时间和空间;妈妈出去借衣服,为长子调戏妹妹,兄弟二人发生冲突、激化矛盾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处结构紧凑、情节严谨流畅的悲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个独幕剧时,如果能让他们抓住巧合读懂这种结构安排,学生就会发现,这个剧本看似处处巧合,其实内容上、情节上、时间上都安排得十分严谨。他们或许还能再进一步,体悟出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人民妻离子散、兄弟在战场上自相残杀的悲剧不仅存在可能,而且并不少见,从而认识到战亂对人性的扭曲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运用巧合,读懂文本主题
巧合除让戏剧更具有艺术魅力外,还有助于读者理解文本的深刻主题。
《陈毅市长》是沙叶新创作的海派话剧经典。教材选入的片段讲述了陈毅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故事。剧中有两次巧合:第一次,齐仰之勉强同意与陈毅谈话,内心却一直抵触与共产党合作。陈毅话锋一转,提出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这是齐仰之多年的愿望,他大喜过望,立即对谈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次,两人言谈正酣时,电灯突然熄灭了——停电了。齐仰之感觉与陈毅相见恨晚,要与他秉烛夜谈,陈毅却因其他公务不得不离开。
这两次巧合,不动声色地反映了剧本的主题:陈毅市长对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热情,对科学文化极其重视,对知识分子极其尊重。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科学家,他清高、固执、急躁、政治观念淡薄、科学态度严肃。对于陈毅的造访,他不但无受宠若惊之态,反而将其拒之门外。陈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一番谈话使齐仰之了解到共产党造福人民的意图。这激发了他的爱国之心,所以当陈毅提出建药厂时,他立即响应。双方心愿的契合,反映了陈毅市长对科学文化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尊重这一主题。极具戏剧性的停电让陈毅和齐仰之的谈话画上了句号,但齐仰之谈兴正浓,他扯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想要和陈毅再谈上三天三夜,而陈毅却说,“不,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当时上海刚解放,经济萧条,百废待兴。这一巧合反映了陈毅市长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以及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精神。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这两次巧合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读,学生不仅能够读懂文本主题,而且可以认识到,作者所要表现的这一主题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离不开对知识、人才的重视。
四、借用巧合,读懂人物形象
每一处戏剧,作者都会致力于塑造典型人物的形象。阅读剧本时,读懂了人物形象,也就理解了戏剧的内涵。教师抓住剧本中的巧合,能引导学生读懂人物形象。
《一厘米》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剧本。作者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妈妈陶影带年幼的儿子小也去公园,因为公园的尺子出现了一厘米的误差,管理员误认为陶影是有意逃票。剧本中的巧合出现在中间部分——母子二人遭受了公园检票处红衣青年的无理指责和围观群众的误解后,掉头走出公园。儿子怕公园尺度不准,主动向妈妈要了钱,到街头一个卖冰棍的老奶奶那里再次量了身高。巧合的是,老奶奶为了哄小孩开心,让孩子妈妈高兴,便故意多量了一厘米。
这个巧合让陶影有理也说不清了。检票的红衣青年随意地把小也多量了一厘米,却尖酸刻薄地指责陶影母子“逃票”;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一旁发出嘲弄的哄笑;小也含泪飞奔逃开,为证清白再量身高,最终却被老奶奶的“好心”以误证误,让小也认为妈妈确实为了逃票而撒谎。故事发展到这个程度,陶影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要么据理力争,还原真相。陶影选择了后者,她在得不到儿子理解和丈夫支持的情况下,给报社写信申述事实,却迟迟没有回音。失望之余,公园管理处的人找上门。在他们提出的几个解决方案中,陶影既不要金钱赔偿,也不要免费门票,只要他们告诉小也,“妈妈没有错”。
陶影的这些行为,往往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她的丈夫就持这种态度。真是小题大做吗?不是,陶影致力追寻的是人的尊严。在她看来,这不是“一厘米”的小事儿,而是关乎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尊严、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品行的大事。因此,即使遇到重重困难,她始终没有放弃努力。最终,事情的真相得以显现,陶影作为母亲、公民的形象得到维护。
阅读这个文本,我们读出了这层意思,或许才真正读懂了陶影,而读懂这层意思的切入口,正是老奶奶因“好心而误量”这个巧合。
(作者单位: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武当山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一、利用巧合,读懂矛盾冲突
戏剧的矛盾冲突通常被称为戏剧冲突,它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而巧合往往是形成冲突的诱因。因此,阅读戏剧文本时,读懂了矛盾冲突也就基本读懂了文本内涵。
《威尼斯商人》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的鲜明形象,反映出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剧中有两次关键的“巧合”。
第一次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签订了“一磅肉”的契约。契约约定,若安东尼奥到期还不了欠款,夏洛克便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作为抵偿。作为富商,安东尼奥完全有能力偿还那笔钱,所以就签订合约时的情形判断,这款约定形同虚设,根本不可能变为现实。这或许正是安东尼奥敢于增加这个条款的原因。巧合的是,海上天气突然恶化,安东尼奥的货船遇礁石失事。破产的安东尼奥无力偿还欠款,不得不履行割下自己身上一磅肉的约定。这正中夏洛克下怀:安东尼奥是性格宽厚的富商,他借钱给朋友不要一文钱利息的做法触犯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利益;货船失事让夏洛克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让他把生意竞争者送上了法庭。阅读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懂了这次巧合,学生就会明白,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看似个人恩怨,实则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第二次巧合发生在法庭上。法官审判时,夏洛克胜诉在即。其时,称肉的天平已经备好,鲍西娅提出找个医生帮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费用归夏洛克出。夏洛克拒绝了,他说:“约上有这样的规定吗?”“我找不到,约上没有这一条”。这句挑剔的话让聪明机智的鲍西娅找到了突破口,她以“约上没有说流一滴血”为由,让夏洛克作茧自缚,陷入“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公民的犯罪境地,最终落得倾家荡产。夏洛克拒绝给履行“割肉契约”的安东尼奥请医生,显示出他自私冷酷的本性;夏洛克巧合且偶然的一句话暴露出当金钱和其他一切发生冲突时,他唯利是图的本性。阅读文本时,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读懂了这次巧合,他们对夏洛克的冷酷、鲍西娅的机智、安东尼奥的守信等就会有清晰的认识。
二、借助巧合,读懂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指剧本题材的处理、组织和设置安排,一般包括对事件的处理(如分幕、分场),戏剧冲突的组织设置(如戏的开端、进展、高潮、结局),人物关系及人物行动发展的合理安排等。
《江村小景》是田汉所写的一部独幕剧。剧本的主要内容是:龙潭江边某农家妇女有二子一女,长子外出从军,多年不归,次子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天,长子意外回家,母亲担心他被捕,急忙出去为他借便衣。这时,妹妹买东西回来。哥哥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妹妹,便调戏她。妹妹大声呼救。弟弟回来刚好看到这一情景,十分愤怒,于是兄弟俩发生了冲突。格斗中,两人用手枪互击。母亲借衣服回来,兄弟俩都已死去。这个剧本内容较为繁杂,但情节紧凑,结构严谨。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利用巧合。
《江村小景》的情节安排处处巧合:妹妹刚刚出去,长子就回到家中;妈妈刚刚出去,妹妹就回到家中;长子刚刚调戏“谁家的花姑娘”(妹妹),次子就回到家中;而妈妈又刚巧是在兄弟二人互相枪杀之后才回家。从一般的生活现象看,这样巧的事情的确不多,但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更强调事理发展逻辑能够成立,而这些巧合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这四次巧合也合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妹妹出门,是妈妈让她去给最疼她的二哥买点肉,打几两酒,而此时长子回家;妈妈出门,是为了借身便衣给十六年没回家的长子换上,以躲避搜查,而此时妹妹回家;长子调戏妹妹,是因为常年的兵痞习性作祟,而此时次子回家;次子与长子搏斗,是为了保护妹妹,也是因为两人所效力的军队阵营不同,结果兄弟相残,双双殒命,而此时妈妈回家。
巧合也离不开时间的安排。作者在时间设置上颇具戏剧性。妹妹在长子回来之前去买东西,为长子和妈妈见面留下了时间和空间;妈妈出去借衣服,为长子调戏妹妹,兄弟二人发生冲突、激化矛盾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处结构紧凑、情节严谨流畅的悲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个独幕剧时,如果能让他们抓住巧合读懂这种结构安排,学生就会发现,这个剧本看似处处巧合,其实内容上、情节上、时间上都安排得十分严谨。他们或许还能再进一步,体悟出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人民妻离子散、兄弟在战场上自相残杀的悲剧不仅存在可能,而且并不少见,从而认识到战亂对人性的扭曲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运用巧合,读懂文本主题
巧合除让戏剧更具有艺术魅力外,还有助于读者理解文本的深刻主题。
《陈毅市长》是沙叶新创作的海派话剧经典。教材选入的片段讲述了陈毅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故事。剧中有两次巧合:第一次,齐仰之勉强同意与陈毅谈话,内心却一直抵触与共产党合作。陈毅话锋一转,提出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这是齐仰之多年的愿望,他大喜过望,立即对谈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次,两人言谈正酣时,电灯突然熄灭了——停电了。齐仰之感觉与陈毅相见恨晚,要与他秉烛夜谈,陈毅却因其他公务不得不离开。
这两次巧合,不动声色地反映了剧本的主题:陈毅市长对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热情,对科学文化极其重视,对知识分子极其尊重。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科学家,他清高、固执、急躁、政治观念淡薄、科学态度严肃。对于陈毅的造访,他不但无受宠若惊之态,反而将其拒之门外。陈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一番谈话使齐仰之了解到共产党造福人民的意图。这激发了他的爱国之心,所以当陈毅提出建药厂时,他立即响应。双方心愿的契合,反映了陈毅市长对科学文化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尊重这一主题。极具戏剧性的停电让陈毅和齐仰之的谈话画上了句号,但齐仰之谈兴正浓,他扯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想要和陈毅再谈上三天三夜,而陈毅却说,“不,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当时上海刚解放,经济萧条,百废待兴。这一巧合反映了陈毅市长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以及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精神。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这两次巧合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读,学生不仅能够读懂文本主题,而且可以认识到,作者所要表现的这一主题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离不开对知识、人才的重视。
四、借用巧合,读懂人物形象
每一处戏剧,作者都会致力于塑造典型人物的形象。阅读剧本时,读懂了人物形象,也就理解了戏剧的内涵。教师抓住剧本中的巧合,能引导学生读懂人物形象。
《一厘米》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剧本。作者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妈妈陶影带年幼的儿子小也去公园,因为公园的尺子出现了一厘米的误差,管理员误认为陶影是有意逃票。剧本中的巧合出现在中间部分——母子二人遭受了公园检票处红衣青年的无理指责和围观群众的误解后,掉头走出公园。儿子怕公园尺度不准,主动向妈妈要了钱,到街头一个卖冰棍的老奶奶那里再次量了身高。巧合的是,老奶奶为了哄小孩开心,让孩子妈妈高兴,便故意多量了一厘米。
这个巧合让陶影有理也说不清了。检票的红衣青年随意地把小也多量了一厘米,却尖酸刻薄地指责陶影母子“逃票”;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一旁发出嘲弄的哄笑;小也含泪飞奔逃开,为证清白再量身高,最终却被老奶奶的“好心”以误证误,让小也认为妈妈确实为了逃票而撒谎。故事发展到这个程度,陶影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要么据理力争,还原真相。陶影选择了后者,她在得不到儿子理解和丈夫支持的情况下,给报社写信申述事实,却迟迟没有回音。失望之余,公园管理处的人找上门。在他们提出的几个解决方案中,陶影既不要金钱赔偿,也不要免费门票,只要他们告诉小也,“妈妈没有错”。
陶影的这些行为,往往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她的丈夫就持这种态度。真是小题大做吗?不是,陶影致力追寻的是人的尊严。在她看来,这不是“一厘米”的小事儿,而是关乎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尊严、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品行的大事。因此,即使遇到重重困难,她始终没有放弃努力。最终,事情的真相得以显现,陶影作为母亲、公民的形象得到维护。
阅读这个文本,我们读出了这层意思,或许才真正读懂了陶影,而读懂这层意思的切入口,正是老奶奶因“好心而误量”这个巧合。
(作者单位: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武当山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