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学科及专业发展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与科技支持与服务。区域经济对高校学科以及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与区域经济接轨,在区域经济的熔炉内不断提升学科特色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 学科 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53-02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孕育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以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依托区域经济,面向实践能力”的专业理念。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的出路必然在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把视野转向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处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层面。根据社会分工与经济需求的不同,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知识体系的专业人才。可以说专业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地位。专业的定位必须和区域经济接轨,随着产业的变化而逐步调整。只有这样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依托区域经济,面向实践能力”为宗旨,按照区域经济的需求调整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需求的契合度,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育人要求,加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调整力度,大幅增加应用型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实现基础教育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地方经济接轨。在科技与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内,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少的,例如在美国研究型高校只有3%左右。因此,必须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学统一起来,以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高校的职能要求地方院校必须根植于区域经济,服务于区域靖,搭建区域经济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各方面为区域社会提供先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也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之谈。地方高校必须理解人才培养的服务对象问题,如何寻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的切入点成为关键,目前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产学研政平台。
  二、区域经济保障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的龙头,对人才培养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学科建设为基础”,科学研究引领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从学科应用引领作用的角度来说,学科为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学科的核心是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向区域经济提供科研成果,带动相关行业的产品与技术升级。专业的核心培养专业性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切合需要学科的带动,只有学科地方与经济需求的契合度高,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促进学科发展是高校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只有植根于地域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才能具备较强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服务社会这个职能,才能在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竞争力。不同区域的经济都依托该区域的自然资源而具有各自的特点,地方院校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地域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特色,利用经济特色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能够较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的循环中,有利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有利于地域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地方高校应积极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平台优势积极地为企业服务,按照经济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以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以服务社会增强办学实力,以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带动人才培养,为高校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包括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科研经费、产学研平台建设、校友等。
  三、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开展产学研合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产学研结合,必须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地方院校在生源、办学条件与特色、地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是各有侧重。地方大学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学与科研不能面面俱到,必须要有特点与竞争力才能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结合区域经济找准自身定位,具备自身特色,地方院校才能赢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社会需求调节着高校内人才培养的方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立在这种需求之上的。地方高校与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客体,必须实现有效的对接,才能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这要求高校要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利用高校的人才和平台优势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建立与区域经济接轨互动的科研与服务平台,使专业人才培养具备能够适应相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在教育规律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把企业需求、岗位技能与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实现有效地统一。
  地方高校的主要财政来自地方,服务地方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保持地方高校具有特色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出路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把视野转向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借助学科的优势,同时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培养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创业人才,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寻求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切入点。
  [ 参 考 文 献 ]
  [1] 何秀成.论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9,(1).
  [2] 李彬.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3] 邹阳,李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08,(3).
  [4] 谈萧.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2,(6):8.
  [5] 王思久,邱霞.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2,(7):116.
  [责任编辑:王朝元]
其他文献
教学团队是实施教学和科研任务的一个基础单位,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而,我们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开发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求,要注重传授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法,增
<正> 中小型印刷机械企业的 发展前景 “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要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
预制式装配建筑的采用,通过在建筑工厂内生产大部分预制构件和在施工现场快速装配安装,降低了设计和建设的周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当在各设计阶段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多方面的困境,不论是高校、毕业生、还是政府都应当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做出适当调整,主动适应
[摘 要]相对单一的“经济帮扶”资助模式存在局限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费以及生活支出问题得到明显解决后,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正努力寻求“能力开发”新资助模式的突破。本文试图从资助模式的转变进行探索,以供讨论。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模式 经济帮扶 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
从<中美关系研究丛书>中的第一辑<中美关系史论丛>1985年面世,截止2005年5月出版的<150年来中美关系史书目>,正好是20年了.像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够坚持不懈地出版,是很不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就要求
期刊
[摘 要]受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哈萨克族大学生在思想方面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客观认识哈萨克族大学生思想状况,采取有效对策来加强哈萨克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哈萨克族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哈萨克族大学生 思想状况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7-0058-02
[摘 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的现状,根据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先进理念,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课程电力电子技术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构建“感知、学习、应用、总结、提高”五位循环的教学模式,强调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施的效果看,项目引领教学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理实结合能力均有了明显程度提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