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2/3会出现步行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改善下肢功能是卒中后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髋关节能够完成屈曲运动是正常步态周期摆动相的功能基础,与步行能力密切相关[2].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偏瘫侧髋关节屈肌表面肌电信号兴奋性降低的现象[3].
【机 构】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郑州市,45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2/3会出现步行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改善下肢功能是卒中后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髋关节能够完成屈曲运动是正常步态周期摆动相的功能基础,与步行能力密切相关[2].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偏瘫侧髋关节屈肌表面肌电信号兴奋性降低的现象[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康复治疗、传统针灸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四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目的 基于中国南方人群股骨外翻角(femoral valgus angle,FVA)和股骨弯曲角(femoral bending angel,FBA)的定量分析,探究下肢旋转体位改变对不同形态股骨的FVA测量值的影响,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75位(113侧)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下肢全长CTA扫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定位,测量FBA和FVA.根据FBA分为4组:严重内翻畸形组:FBA>4°;轻度内翻畸形组:l°<FBA≤4°;无畸形组:-1°≤FBA<1°;外翻畸形组:FBA≤-1°
目的 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OS,测量钉道有关解剖参数,包括钉道长度(L)、进针点与S1上关节中央的距离(M1)、出针点与髋臼后上缘的距离(M2)、前倾角(e)、外倾角(f)、矢状面安全角(a)、冠状面安全角(b)、矢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等特点.随着PD的不断进展,一些患者会出现姿势异常,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约有1/3的PD患者会出现脊柱姿势异常,异常的脊柱姿势会增加PD患者跌倒的风险,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加医疗负担[1].
触摸不但可以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服务,而且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提供服务.我们将触摸通过两个可以区分的维度进行分类,即:感觉一辨别维度、动机一情感维度,感觉一辨别维度支持刺激的空间定位和强度编码,动机一情感维度参与编码刺激的效价(如愉快/不愉快)和动机相关性,触摸双重维度的特性被描述为在大脑中以类似疼痛的方式进行处理.虽然以前关于触摸的研究,大多都被辨别性触摸(这种触摸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压力、质地等)所主导,但是近年来,情感维度的触摸越来越成为神经领域学者的关注对象[1].触摸的积极情感成分被认为是通过一
患者,男,42岁.主因“鼻腔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后一周继发右侧鼻腔出血”就诊耳鼻喉科,介入科会诊后行上颌动脉栓塞术:患者取平卧位,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5F血管鞘.依次用5F单弯导管行右侧颈外动脉造影(图1)和右侧颈内动脉造影(图2).造影可见该患者眼动脉起始自脑膜中动脉且存在上颌动脉终末支与眼动脉交通支,颈内动脉未见眼动脉显影,其实属罕见.该患者行上颌动脉动脉栓塞术后继发右眼永久性失明.
腹直肌分离是妊娠期及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孕14周左右即可出现,并逐渐加重直至分娩[1-2],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0%--70%[3].腹直肌分离引起的腹壁外形变化,不仅减弱了产妇核心肌群力量,而且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4-5].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严重影响产褥期妇女的日常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6].
目的:探讨肺移植围术期膈肌运动与肺功能和运动耐量之间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肺移植围术期膈肌功能、肺功能等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肺移植康复中心从2020年6月-2021年7月收治入院的61例肺移植围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前37例,术后24例).入院进行病历书写,获取患者一般信息,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膈肌超声、常规肺功能(PFT)、6min步行试验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膈肌运动功能、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传统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ST)等.
清除气道分泌物是呼吸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有效清除气道深处分泌物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一直是临床上难以兼顾的问题,常用的气道廓清方案包括雾化吸入祛痰药、体位引流、震动排痰仪及经气道吸出等,大多对细支气管深部的分泌物效果有限,同时给患者带来痛苦.此外,呼吸康复的普及率也低,2018年一篇发表在《respiratory medi-cine》的系统综述检索了Ovid Medline,CINAHL和EMBASE等数据库内245篇文献发现,转诊至呼吸康复的中位比率仅为17%[1].而盐气溶胶疗法可以在患者无明显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