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以语录体为主要形式的哲理散文集《论语》的经典性固然首先取决于它是儒家思想之源的实录,但其语言艺术所具有的的巨大魅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下面就《论语》的修辞艺术予以简要论述。
一、音节自然,参差有致
言语的音节美是修辞最基本的要求,属于消极修辞的范畴。《论语》言语在这方面充分表现出来。三音节、四音节句子的大量使用以及句子音节的参差变化,既符合上古汉语的句节特点,又表现了《论语》高超的遣词造句的技巧。
四音节句约占所有句式的37%,例如:《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尧曰》: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同样是四字格句式,内部结构关系却是多样的。四言在先秦是倍受青睐的,《诗经》是四言诗,散见歌谣亦多为四言,老子、庄子、孟子散文亦屡见四言。简洁而整齐是最大众化的美。孔子为了从俗教化,在言谈教诲之中,以四言为基本句式,正是其“辞达”观的体现。
三音节句有如:《子路》:近者说,远者来。《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三音节句约占全部句式的12%。如果说四音节句一直影响到后代的四六骈文以至今天的成语,那么三音节句除了在文言中时见面目外,别无遗痕。然而先秦文献中,却因其简约,句节铿镪而得以广泛运用。这样一种简明的节奏,既给人一种先民诗歌的韵律美,其表达的内容又洗练明了,朴实率真。孔子在宣扬其教化主张时,常以三音节、四音节等整齐句节,而在与弟子们的所谓闲谈中则以参差有致的长短句偏多。例如:《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子罕》: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类句式的使用,法乎自然,使得言语的大众化教化色彩不浓,平实浅近,易于接受。讲求通顺,不加堆砌,是一种务实的修辞。
二、比喻夸张,形象突出
《论语》不仅具有音韵回环之美,而且就“近取譬” ,形象生动。日常生活中的江河、水火、土木、日月、星辰、车马等,都可以用来明事说理。例如:《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上数例皆为明喻,分别用坚定不移、众星环绕的北极星比喻有德之君能使天下归之,用日月之食明暗变换比喻君子犯错误人们都能见到,改正错误人们都会敬仰,用虚无缥缈的浮云比喻“不义而富且贵”,用川流不息的河流比喻一去不返的时光。“浮云”、“日月之食”、“北辰”、“川流”是常见的景象,但是将它们与不义之财、君子之过、为政以德和时光流逝相比,就达到了以形象喻抽象,以浅显喻深奥的效果。
下面再看夸张修辞:《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例一,若是早晨听到高妙的哲理,哪怕当晚死掉,也死而无憾。在孔子看来,对真理的追求远比生命更重要。例二,孔子在齐国听到高雅的《韶》乐,余音绕梁,久久沉浸在优美旋律的享受之中,以致三月不知肉味。与酒肉之徒相比,孔子的高雅情趣与精神追求不啻天壤之别。例三,如果“君子敬而無失,与人恭而有礼”,而且“德不孤,必有邻” ,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上三例都运用了夸张修辞。“早夕”极言短暂,“三月”、“四海”极言久远,皆各尽其妙。
三、对比映照,相得益彰
有比较才有鉴别。孔子在阐述仁爱思想的时候,尤其是正面树立君子风范的时候,往往运用对比的方法,来揭示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且能够更加集中鲜明地表达思想内容。《季氏》: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里,“善”与“不善”水火不容,而故闻与新知则是应该兼容并蓄的,己不知人与人不知己又有特殊关系。例一,见到“善”就努力追求惟恐赶不上,遇到“不善”好似靠近沸腾的汤水立刻回避惟恐触及。此例有生动形象的比喻,但更有正反对比,高下相形。例二,故与新是对立的,但是对于以求得并传授知识为己任的老师而言,是不可偏废的。而且要通过“温故”而不断“知新”。例三,人们往往不满于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不在意自己不理解别人。
四、铺陈排比,淋漓酣畅
作为语录体的散文著作,《论语》大多是师生对话,只言片语,言简意赅。但在重要处和关键处时,重笔浓墨,洋洋洒洒,会巧妙地运用排比修辞。先来看一组含有否定词的排比句:《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里,句句用了否定词“勿”“无”或“不”。的确,孔子是一个爱说“不”的人。要“复礼”要“为仁”,就不可随心所欲,不能放任自流,就必须有种种的“勿”“无”和“不”来限制我们的散漫粗野的言行。例一,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看,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听,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说,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做。看、听、说和做,有其认知逻辑顺序。例二,智慧者不会迷惑不解,仁爱者不会自寻烦恼,勇敢者不会畏首畏尾。
下面是一组肯定性排比句:《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中的排比,数量众多,形式丰富。必须注意的是,作为礼的倡导者,孔子《论语》排比句所排列的各项,总是那么井然有序,颇具匠心。例二,老者、朋友、少者,以长幼为序;例三中的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以年龄为序; 例一亦然,学生务必首先立志于“道”,依据于“仁”和“德”,自由于“艺”。其间的顺序,远不是一般教科书所谓并列、层递所能规范。
除了上述的修辞格,《论语》中还有设问、反问、顶真等手法。可谓几近于今日的辞格之数,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下面就《论语》的修辞艺术予以简要论述。
一、音节自然,参差有致
言语的音节美是修辞最基本的要求,属于消极修辞的范畴。《论语》言语在这方面充分表现出来。三音节、四音节句子的大量使用以及句子音节的参差变化,既符合上古汉语的句节特点,又表现了《论语》高超的遣词造句的技巧。
四音节句约占所有句式的37%,例如:《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尧曰》: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同样是四字格句式,内部结构关系却是多样的。四言在先秦是倍受青睐的,《诗经》是四言诗,散见歌谣亦多为四言,老子、庄子、孟子散文亦屡见四言。简洁而整齐是最大众化的美。孔子为了从俗教化,在言谈教诲之中,以四言为基本句式,正是其“辞达”观的体现。
三音节句有如:《子路》:近者说,远者来。《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三音节句约占全部句式的12%。如果说四音节句一直影响到后代的四六骈文以至今天的成语,那么三音节句除了在文言中时见面目外,别无遗痕。然而先秦文献中,却因其简约,句节铿镪而得以广泛运用。这样一种简明的节奏,既给人一种先民诗歌的韵律美,其表达的内容又洗练明了,朴实率真。孔子在宣扬其教化主张时,常以三音节、四音节等整齐句节,而在与弟子们的所谓闲谈中则以参差有致的长短句偏多。例如:《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子罕》: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类句式的使用,法乎自然,使得言语的大众化教化色彩不浓,平实浅近,易于接受。讲求通顺,不加堆砌,是一种务实的修辞。
二、比喻夸张,形象突出
《论语》不仅具有音韵回环之美,而且就“近取譬” ,形象生动。日常生活中的江河、水火、土木、日月、星辰、车马等,都可以用来明事说理。例如:《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上数例皆为明喻,分别用坚定不移、众星环绕的北极星比喻有德之君能使天下归之,用日月之食明暗变换比喻君子犯错误人们都能见到,改正错误人们都会敬仰,用虚无缥缈的浮云比喻“不义而富且贵”,用川流不息的河流比喻一去不返的时光。“浮云”、“日月之食”、“北辰”、“川流”是常见的景象,但是将它们与不义之财、君子之过、为政以德和时光流逝相比,就达到了以形象喻抽象,以浅显喻深奥的效果。
下面再看夸张修辞:《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例一,若是早晨听到高妙的哲理,哪怕当晚死掉,也死而无憾。在孔子看来,对真理的追求远比生命更重要。例二,孔子在齐国听到高雅的《韶》乐,余音绕梁,久久沉浸在优美旋律的享受之中,以致三月不知肉味。与酒肉之徒相比,孔子的高雅情趣与精神追求不啻天壤之别。例三,如果“君子敬而無失,与人恭而有礼”,而且“德不孤,必有邻” ,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上三例都运用了夸张修辞。“早夕”极言短暂,“三月”、“四海”极言久远,皆各尽其妙。
三、对比映照,相得益彰
有比较才有鉴别。孔子在阐述仁爱思想的时候,尤其是正面树立君子风范的时候,往往运用对比的方法,来揭示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且能够更加集中鲜明地表达思想内容。《季氏》: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里,“善”与“不善”水火不容,而故闻与新知则是应该兼容并蓄的,己不知人与人不知己又有特殊关系。例一,见到“善”就努力追求惟恐赶不上,遇到“不善”好似靠近沸腾的汤水立刻回避惟恐触及。此例有生动形象的比喻,但更有正反对比,高下相形。例二,故与新是对立的,但是对于以求得并传授知识为己任的老师而言,是不可偏废的。而且要通过“温故”而不断“知新”。例三,人们往往不满于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不在意自己不理解别人。
四、铺陈排比,淋漓酣畅
作为语录体的散文著作,《论语》大多是师生对话,只言片语,言简意赅。但在重要处和关键处时,重笔浓墨,洋洋洒洒,会巧妙地运用排比修辞。先来看一组含有否定词的排比句:《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里,句句用了否定词“勿”“无”或“不”。的确,孔子是一个爱说“不”的人。要“复礼”要“为仁”,就不可随心所欲,不能放任自流,就必须有种种的“勿”“无”和“不”来限制我们的散漫粗野的言行。例一,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看,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听,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说,不符合礼的就不要去做。看、听、说和做,有其认知逻辑顺序。例二,智慧者不会迷惑不解,仁爱者不会自寻烦恼,勇敢者不会畏首畏尾。
下面是一组肯定性排比句:《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中的排比,数量众多,形式丰富。必须注意的是,作为礼的倡导者,孔子《论语》排比句所排列的各项,总是那么井然有序,颇具匠心。例二,老者、朋友、少者,以长幼为序;例三中的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以年龄为序; 例一亦然,学生务必首先立志于“道”,依据于“仁”和“德”,自由于“艺”。其间的顺序,远不是一般教科书所谓并列、层递所能规范。
除了上述的修辞格,《论语》中还有设问、反问、顶真等手法。可谓几近于今日的辞格之数,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