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看得见学生”的学校德育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看得见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必注重生命体验,并以生命体验贯穿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以生命体验促进道德学习个体独特的精神成长;以生命体验契合道德教育的持续积淀过程;以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实现道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道德教育 生命体验 德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98-02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看不见学生”的重社会需要轻学生需求的单向灌输活动,结果是课上过了,而学生的道德问题仍然未解决。而“看得见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道德学习主体在生活世界里,对事物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基础上产生富含价值判断的态度,并产生丰富、活跃、深刻的德性感悟,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生命认识与生命超越过程。道德教育过程的生命体验性是它的最大特点。体验作为生命存在的方式,不断的体验构成了人类不息的生命,并生成着生命丰富多样的德性。“看得见学生”的道德教育从生命体验入手,透彻地解读生命和道德教育。
  
  一、“看得见学生”的学校德育以生命体验贯穿德育全过程
  
   我们不能以某个生活片断或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去解读生命的秉性,因为道德教育目标不是一次或一段时间的生命体验就可以实现;我们必须在生命的深层流动中感受存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体中生成人生的德性,因为道德教育需要生命体验贯穿于全过程。所以,生命体验首先必须成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道德教育“看不见学生”,以道德知识为起点,以其知识法则和体系取代了生命本身的运动,使道德教育成为一股外在于人的生命的力量,对生命产生致命的控制和约束。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生活必然成为其知、情、意、行的本原,但生活本原并非道德教育的起点,因为生活本身并没有道德教育的功能而使人产生德性感悟。因此,生活与道德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环节——生命体验。哲学家蒂里希认为,生命体验就是“生命在自我超越的运动中,克服内外阻力的那么一种自我肯定”。[1]道德教育只有以此为逻辑前提和实践起点,“才能使个体生命向世界保持良好的积极开放的态度,使个体乐于与周遭的世界进行活泼丰富、富于爱心的交流,使个体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充满感动、激情和想象,这些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基础”。[2]
   当然,要真正达到对生命活动力量的充分肯定,生命体验还必须成为道德教育的原点。我们认为,道德教育过程必须成为一种生命体验过程,从初级的感性生命体验,到高级的理性生命体验,到道德践行体验,到生命超越体验,都必须有机地融入于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诸环节。而且,道德规范是活生生的生命主体的行为规范,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只有当个体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发生现实关系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实质,并在内心认同这些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教育也必须以生命体验为原点。只有在道德教育中贯穿生命体验,才能满足学生向往参与的内心渴望,增强其德性生成的内在动力,并以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使教育者能从心灵深处发出与学生兴趣和需要相一致的道德教育灵感,从而达到师生道德情感的共鸣与目标的一致。
  
  二、“看得见学生”的学校德育以生命体验促进学习个体独特的精神成长
  
   生命体验作为指向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活动,体验的个体是独一无二且不可重复的,也是难以忘却和不可替代的,是充满个性色彩的生活世界创建和道德图式建构活动。生命体验要关注生命个体,更关注生命未来,以回应传统道德教育忽视个体,关注现在,忽视未来的封闭式的统一教育模式。朱小蔓教授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远离学生生命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实质是关注个人的生命经历、感受与体验”。[3]诚然,由于体验的深度、强度及广度的差异,必定致使这种心灵深处的感悟是最独特、最富个性的,而且不可以被限定。因此,各自的生命体验也就形成并规定着不同的生命,而道德教育要达至主体精神生活运动的兴奋点,就必须通过生命体验向其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另外,为使生命主体可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更为广阔的精神生命世界,生命体验始终以生命个体的未来发展作为终级目标,促使道德教育在关注生命现在的同时,更要关注生命的未来。
   同时,生命体验强调道德教育要向道德价值标准开放、向教育方式方法开放,积极回应了传统道德教育统一标准、千人一面的教育范式。它抛开直接的功利性和开门见山的道德牵引,不信奉“只有一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不直接向学生阐明道理或得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移情其中,体验其中。不同文化层次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可能体会“德”的要求、感受“德”的情感、履行“德”的规范、内化“德”的准则,都不尽一致,但他们却是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在积累中循序渐进地养成一种无需外力监督就能自然表现出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所以,道德教育中生命体验的个体性就决定了生命存在样式的多样性、价值的多元性、肯定和赏识优质生命存在样式。道德教育因生命体验而不刻意于实用功利的工具性,虽不乏道德规范性,但不拘泥于外部的规定性,育德而不限于德,这样,就有了相对宽松的、开放的、民主的、有可能尊重学生精神自由的前提,也就可能使体验者真正实现自主选择和自主建构德性。也由于主客交融一体,共性规范的德性与自主建构的德性一致起来,从而使德性生成于主体体验。
  
  三、“看得见学生”的学校德育以生命体验契合德性的持续积淀过程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内在生命需要的导向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目标,它不能一蹴而就。中国儒家所说的修身养性、慎独体悟,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不仅从时间的绵延性来说,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连续性和累积性;而且就生命个体的德性生成来说,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体验的结果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而这些既成的体验意义与当前的道德体验对象融汇时,又产生新的道德体验,以对日常生活事件作出独特的诠释,从而生成新的道德意义,如此螺旋连续地积淀,而建构生命主体的道德图式。
   生命体验正是一个连续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过程,它由感性生命体验、理性生命体验、道德践行体验、生命超越体验等一系列环节和方面构成。它表现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流,体验的连续性和累积性是生命得以不断充实和丰满并实现超越的基础。在体验中,生命在不断超越自我境界而获得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超越。换言之,每一种体验都要经历在生命意识整体中消除而面临被扬弃的命运,这一过程已成为生命之流不断更新、不断保持积极向上状态的方式。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都与个体所有的生命时空紧密相联,每一种体验都在生命的延续中发生,每一瞬间体验到的道德意义都与生命的整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连续地积淀于生命的灵魂深处,内化而建构为个性化的道德图式。所以,道德教育中的每一段时光对道德学习主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其生命历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体验所获得的意义远远超过知识本身对主体的影响,它将进入生命的心灵深处。因此,道德教育要尽可能丰富其生命体验,扩大其精神视野,提升其生命质量。
   生命体验正用一种内在方式使生命个体不断地打破原有的平静和单调,而重新获得完整的世界,这是生命实现超越的主要途径。生命仿佛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将生命体验呈现为连续不断的积淀过程,它不可逆转并不可重复地向前行进着。每一次体验都融汇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瞬间体验到的意义与生命的整体息息相连,而每一次体验的经年积淀,正是道德教育修身养性、体悟慎独的循序渐进的长期累积过程。
  
  四、“看得见学生”的学校德育以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实现德育目标
  
   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不断的体验构成了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它使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实现对道德生命的超越和创造。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直觉顿悟,乃至生命超越。体验使人生得以确证,肯定着人的生活并鼓励其不断超越自我、创新生活;引导人实现生命向未来无限开放和超越,达到天人合一、慎独体悟、和谐完满,逐步实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而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尽管实体生命有限而短暂,但体验使精神生命趋向永恒与无限,探寻生命意义与人生的终极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精神生命向未来无限超越。而这种精神生命的超越源于生命的创造性,“它是不断喷涌的源泉,是始终产生新形态的力量所在”。[4](P4)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体验者对人类传统道德财富的学习与体认,而且要关注其道德创新。也就是说,生命体验式道德教育不以教育者的权威对受教育者施以种种设计与约束,而以体验者在生命体验中领悟道德、认同道德、践行道德,允许体验者在学习和体认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灵活运用道德原则,创新道德生活方式。生命体验的本质是敢于打碎他的现实,以便在破碎的现实中重建精神的完整,并能够这样携带着我们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在这里,“每一个这样的瞬间都包括着时间的三维特性——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此相互生成。每一次的体验(瞬间)都是生命的充盈和丰满”。[5]生命体验正是用一种内在方式使生命个体不断打破原有的平静和单调,创造着体验者丰满的人性、独特的个性和可能的生活,从而重新获得完整的世界,于是在创造的过程实现生命的超越。
   因此,体验使生命之舟航行于川流不息的河流,让体验者在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人与天地万物统一为有机的生命系统,没有主客的分离,亦无精神与物质的分离,实现了人与天道、自然界的融通,那就是天人合一,从人的生命来体验物的生命,再体验整个宇宙的生命,这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直觉体悟,产生的可能是瞬间领悟,但获得的是永恒而深刻的人生意义和生命的超越。它超越自然生命走向社会生命、超越实体生命走向精神生命、超越感性生命走向理性生命,超越低级意义的生命走向更高级意义的生命,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这是生命体验的本质所在,其最高境界必将实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美]蒂里希著,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2]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6).
  [3]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
  [4][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3月16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电视台分会2005年工作协调会议”在中央电视台召开。中广协会副会长刘习良,中央电视 台副台长胡恩,中广协会副秘书长张莉,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
摘 要: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两个案例表明:采用人性化心理疏导的模式进行教育开导,更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人性化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89-02     近年来,高校扩招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使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身处贫困山区的他们要用这来之
摘 要:班级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经过一段时期的班级生活,由班集体中的全体成员在班级这个独特的空间中所共同认可的并能满足班级成员发展需要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班级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班级文化生成的最初原型是学生群体内部的同化,教育活动则是其形成的动力,师生之间的
《真情旋律--对死神说不》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真情旋律--田甜的世界》获第三届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奖电视类本奖; 《真情旋律--网络情缘》获2002年度中国广
摘 要:团体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的一种新途径,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效率高等特点,能有效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某些难题。本文介绍了团体辅导的基本特点,论述了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并结合实践阐述了团体辅导的具体实施阶段。  关键词: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93-01     团体辅导是一
摘 要:学校心理学(school pshology) 是将基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转化为技术,以求解决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本文从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国外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和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校心理学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88-01     一、学校心理学
利用自行研制的闪电VHF辐射源功率接收系统,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闪电VHF辐射源功率三维分布进行了观测,初步分析了雷暴电荷结构,并利用自行研制的中心频率为270 MHz球载闪电模拟
摘 要:大学一年级是完成中学到大学过度的重要阶段,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本文将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及其他等方面出发,分析大学一年级新生群体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一新生 心理问题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94-02    怀揣美丽的梦想,肩负无尽的期望,一群群曾经披星戴月的中学生终于破茧成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问题行为的多发阶段,教育能否成功对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分析了普通中学中问题型学生的问题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并对此问题的解决作出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问题型学生 表现类型 成因 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00-02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摘 要:教师是师资管理的教育主体和核心,在师资管理过程中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维持教师主体的心理平衡,有利于激发教师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促使师资管理工作在动态发展中获得平衡支点,从而保障师资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关键词:师资管理 心理平衡 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96-02     师资管理是现代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