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花与焚香、煮茶、挂画并称为“中国古代生活四艺”,深受文人、名士、贵族阶级的喜爱,把它视作一种高雅的艺术创作活动,经过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插花审美趣味和表现手法。如今,插花艺术在不仅在餐厅、展览馆、商场等场所被广泛应用, 在普通家庭也越来越普及,它不仅能增加视觉美感,还能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的插花在秉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前提下,吸收了国内外插花艺术的优点,与时俱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关键词:传统插花艺术;现代插花艺术
  前言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其很多设计手法和表现手法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现代插花艺术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呈现日新月异,缤纷多彩的特点。传统与现代的插花艺术在多个个方面都呈现出变化和发展的方面。
  1.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插花的风格不同
  中国的传统插花深受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受到传统艺术的浸润,与园林、书法、绘画、诗歌等融会贯通,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把伦理道德表现在艺术之中,道家主张表现大自然的天然美,佛家的禅意则是意境的来源。插花讲究人为地再现花材本身的生命力,重线条美、轻色彩,从而引发欣赏者的审美情感,起到“托花言志”的效果。
  现代的插花根据用途可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两大类。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由于是以功能为主,其风格偏向实用,但是往往缺乏创新,样式陈旧。艺术插花则不受用途的限制,创作者根据既定的或者自己喜爱的主题进行创作,结合古今中外多种艺术手法,可以大胆创新,不拘泥于特定的风格。
  2.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插花的器皿不同
  中国古代的插花器皿较现代而言品种少,但是精致程度不亚于如今,甚至器皿的挑选更为严谨细密。明代张谦德《瓶花谱》有载:“古无瓷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窑器。”古代的容器主要与瓶、筒、篮、钵、盆、碗等,材质与竹子、木头、青铜、瓷器,到后来的琉璃、彩色玻璃等,根据花材的材质、色彩、体态等选择风格呼应的器皿。
  现代插花器皿则造型更加灵活多变,材料选择具有现代感和随意感,如不锈钢、废弃纸盒等。随着科技发展,器皿还可以量身定制,根据插花者的需求设计得更加符合主题。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利用,使器皿在坚固耐用的同时注重环保安全。
  3. 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插花的花材不同
  中国传统的插花花材松、竹、梅使用得较多,它们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代由儒家倡导的君子比德思想,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操,松竹梅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依然傲然挺立,不被压垮,而被文人墨客广为传颂,用以象征高尚的人格,而喜爱它们则表现自己的品性高洁,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
  现代的插花的花材丰富多样,不仅有本国传统或新兴花材,还引种杂交国外品种,花形更饱满、花色更多彩。如今,常用的花材有月季、唐菖蒲、龟背竹、康乃馨、菊花、郁金香、百合等,花多用大而艳丽的,叶则用碧绿油亮的,显得有质感、高贵。还有人造花,如绢花、涤纶花、棉纸花等,形象生动逼真,具有成本造价低、养护简单等优点。
  4.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插花的色彩不同
  中国传统插花色彩偏淡雅清新,犹如水墨画一般,通过素净的颜色、简洁而不简单的色彩搭配,用一种或亮或素的颜色突出主基调,弱化其他的色彩,而起到主次分明,不臃肿累赘的视觉效果。
  现代的插花则更加讲究用不同的色彩运用在不同的场合来表现不同的气氛,通过色彩三要素即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合理搭配,体现热烈与冷静、轻快与稳重、素雅与艳丽等等各异的风格,更具有生活气息,并且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5. 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插花的表现技巧不同
  传统的花艺表现技巧有虚实结合、宾主关系、破正求奇、意境表现等。虚实结合类似于古代画理中的留白,以虚衬实,花材的前后、高低关系都要合理安排,留出空间。宾主关系是指花材组合不能盲目堆砌,要有主次,有主调破正求奇就是釆用“破”的手法,摆脱单一色彩、单一线条给人平淡乏味的感觉,从而产生跌宕起伏、回路转的奇特效果。
  现代插花的设计表现手法复杂多样,受西方插花抽象派的影响,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如比例与均衡、主次分明等,采用例如组群与群聚式、重叠与层叠式、镶边式、渐序式、反射式、画框式、阶梯式、透视式、螺旋式、绑扎或缠绕式、粘贴式、穿刺和缝合式、分解式、卷曲式等各种手法,不仅仅对花材的整体形态调整改变,还可以分解花材,再重新组成意义、形态完全与原材料完全不同的作品。并且,在作品后面选用与之相呼应背景可以起到衬托或者反衬的作用,突出插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包装材料也多种多样,有高贵的缎面,有温暖的绒面,还有闪亮的镭射面等,均以花艺作品的质感为前提选择,或与之类似,低调衬托,不突兀违和,或形成对比,强烈地衬托花材的美丽。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在风格、器皿选择、色彩、表现技巧上有较大的不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的发展,符合现代的审美。
  参考文献:
  [1]田云芳,范春丽,刘若瓦,代静静,刘铃玉,闫珅,杨玉珍.中国传统插花和现代花艺比较分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5,4(02):36-39.
  [2]郑艾佳.浅谈插花技巧中色彩的配置[J].居舍,2018(13):106.
  [3]刘小燕.如何在中式插花艺术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4):190-191.
  [4]刘雪梅.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J].花木盆景(花卉園艺),2003(07):32.
  [5]王绍仪.也谈现代插花.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6(2):F0005.
  [6]田云芳,袁秀云,刘晓娟,杨玉珍.中国传统插花的构成与表现技巧.现代农业科技,2019(4):128-129.
其他文献
摘要: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下以形式逻辑的视野研究因明以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以逻辑术语解释因明、以亚式三段论比证称那三支论式等,但随着非形式的兴起有人提出以非形式逻辑为工具研究因明更能贴切因明本质特性,如他比量之论辩特性。本文笔者旨意以三支论式的喻支与图尔敏模型的保证(W)相比较的方式,探讨非形式逻辑视角研究因明之优越性与形式逻辑视野下研究因明的局限性。  关键词:喻体;喻依;保证(warrant);支
期刊
木兰詞·拟古决绝词柬友
期刊
摘要:书法与舞蹈作为中国文化中有特点的两种艺术形态,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艺术媒介虽不同,但审美属性却是相通的。人们说书法是“无声的乐,无行的舞”,宗白华先生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  关键词:舞蹈;书法;审美;相通性  1.中国书法之美  1.1书法形式之美  人们常把书法视为线条的艺术,抓住了书法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完全建立在线条之上这一本质特征,可以说,线条是书法的本位
期刊
摘要: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的戏剧品种之一,而小生是我国秦腔艺术表演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之一。本文主要从秦腔小生的类型出发,分别从嗓音感染力、小生音色以及真假嗓音的使用等方面,对秦腔小生的演唱用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如何更好的用嗓进行秦腔小生的演唱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秦腔;小生演唱;用嗓特点  引言:  秦腔作为中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戏曲之源,对我国戏曲艺
期刊
摘要:原物与孳息本为区分由原物依自然规律所生新物所有权之义,孳息的分类取决于财产权客体范畴,并与用益权的效力(利用形式多样性)息息相关,现有法定孳息分类理论与我国物债二分的体例不相契合,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功能,应从现有法学概念体系中退出,孳息的定义应回归到物依自然规律生产所得之物的本义中,一方个人财产婚后所得收益的分配是政策考量的因素,与孳息无涉。  关键词:法定孳息;原本;收益;孳息;权利  一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初,三位中国早期新闻界的巨擘林白水、史量才、邵飘萍先后任教或就读于由当时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新式学堂——蚕学馆和 求是书院,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学校自成立以来便倡导的“求是精神”,以自己的新闻实践推动了中国报刊由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  关键词:求是精神;林白水;史量才;邵飘萍;近代新闻界  二十世纪初,中国报业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一群杰出的报业知识分子更是令人怀念。
期刊
《观音送子图》白描 絹本墨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化为企业相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而人力资源也成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一种形式。那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就可以从绩效考核入手,绩效考核使得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得以加强。所以要注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的每个职能部门,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予以监督和激励,最后实现企业的最终效益。本文将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入手,通过对其重要性分别陈述,
期刊
摘要:数千年来,舞蹈由于自身艺术特征,只能靠自己身体机体将其传承下来,学科研究也是客观的分散在其他文化史,艺术史,文化交流史的各种著述中,对于中国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也是如此。但是对于整个中国舞蹈文化的传播来说,其范围宏观颇大,所以本文主要以宋元杂剧与向东传入日本以及日本能乐中所体现出与宋元杂剧相似的部分元素加以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宋元杂剧对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东传日本;戏曲元素;意境美
期刊
摘要:在非具象油画展中,领略到当今中国的非具象艺术的巨大发展。通过2018年的这次展出我浅析了一下非具象艺术的发展,抽象与具象等的发展。尤其一幅作品名为《1/2》更是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幅作品在我看来就是当今社会一个缩影即有着非黑即白的部分但在交会处之时又有一定的融合,所以带着对这幅画的强烈兴趣来研究非具象艺术。  关键词:非具象;油画;几何形状;《1/2》  非具象艺术是在具象艺术和变形抽象艺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