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设有这样两个人:其中一个看上去萎靡不振,没有希望;他的小伙伴呢?表情扭曲,情绪不稳定……
哦,还有另外一个人,在体制内,不是他们的小伙伴,这个人习惯性地对老百姓打着官腔,擅长的本事不是做事,而是整人……
“存在是一种显示”,以上3位这副样子,到底显示了什么呢?
弗洛伊德会这样说:他们在心理上生病了,遭到了压抑。马克思会指出,他们是跟自己和他人相“异化”了的人。而弗洛姆则会沉痛宣告,他们的生命已失去了活力,事实上已经死了。
想象一下,如果以上3类人充斥于一个社会,或者说,当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社会机制,把很多人弄成这3副样子,会有什么后果?
1978年12月,邓小平对中共有过一次著名的警告: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意思很清楚,如果政治机制压抑了党、国家、民族的生命活力,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要走出后“文革”时代那种沉闷、压抑的氛围,就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事实证明,它们极大地激发、解放了中国社会的活力,释放出来的热情和创造力异常惊人。仅仅36年时间,中国就已经变了一个样子,站在了更高的历史平台上。
然而无法吃老本,也不够吃了。在这个新的历史平台上,我们还要实现这样的伟大抱负—“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任务可谓艰巨,阻力也不可谓不多。
但社会活力还在吗?
只要稍有社会经验,一个人就会感觉到,中国社会已然“未富先老”。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来了,一到夜晚,似乎城里总能看见跳广场舞的老人,农村更是只有老弱病残在留守。另一方面,社会在创富热情上也已有暮气,财富分配的机制已然不利于实体。而阶层的固化,更是使社会流动相对“凝固”—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阶层地位”的分配,流动性不强是谈不上什么活力的。在这样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不无疑问。
保守心态也早已出现。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但现实是,思想解放步伐已经放缓,甚至有倒退迹象。是多年来的利益结构已形成、固化导致了这样吗?似乎并不尽然。在背后,有一种氛圍和机制,使思想解放的动力衰退。
这已经让人担忧了。而在中央的强力反腐下,无论是基于自保的本能,还是基于和中央博弈的策略,很多官员开始变得“不作为”,消极应付,蔓延开去,影响到了整个政治结构的活力。这样一个只能应付权力机器运转的政治结构,能承担“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吗?当然不能。
有些官员可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自我压抑”。但民间没有释放出充分的活力,是遭到了压抑。全面深化改革这样的宏图大业,本来是需要全民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的,需要民众舆论场的宽松“配套”,但近来,很多人感觉到这种氛围正逐渐失去。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力量支持的一种“抽离”。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只能以身体,以被动的客体的身份去参与,热情和创造性难以释放。换句话说,缺失全民主体参与的社会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是不牢固的。
中国亟待激发社会活力的背景,作为一种挑战,形成了执政高层的“问题意识”。
2014年11月2日,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培育发展动力,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合力,把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而在去年12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习近平在所作的报告《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也提到了“社会活力”—而且是“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一个社会要有活力,本来是常识,就像人活着要吃饭一样,属于“应该是的正常状态”。高层一再强调,显然是背后一定有什么超出常识的东西,让社会的活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或者,压抑机制较坚固,活力难以被激发、解放出来,需要全社会努力来解除压抑。
什么是“社会活力”呢?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有活力,社会中的人得有活力。但正因为人不是活在荒岛上,而是活在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舆论结构”等构成的“社会”里,他不可能自由自在,而是要遭到前述各个“结构”所形成的社会机制的制约、压抑。所以,人是否有活力,就成了一个问题,就不是简单地由他选择的了。禅学心灵鸡汤所说的“心自由,人就自由”只是用来审美和催眠的,小心被人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哦。
列一个简单的公式,社会活力=人有活力 社会机制有活力。描述一下,就是公正,民主,流动性强,有序竞争,人们富有热情,有希望,有独立思考,感受到自由,有创造性。
说一句废话:只要没有压抑,人就一定有活力。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的活力,相反,很可能导致无序、混乱和社会的“失败”。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以及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文明”的被毁灭,都是假设,如果没有压抑,人类会有这些后果。
所以,不可能没有压抑,也不是一点都不应该压抑。问题只在于,像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你为了文明的秩序,为了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他人的权利,压抑人的一些生理欲望、攻击冲动、牟利冲动没有问题,这个属于“基本压抑”。 但是,你不能把人自由地说话,把人对官员的监督,把人的怀疑,把人独立的思考之类都给压抑了,这样干,就属于“过度压抑”了,是为了某些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文明和社会公共秩序才这样干的。这种“过度压抑”,就是对人自由自发的生命活力的压抑,必然导致人在心理上受挫,因此也就没有活力。
在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3位,他们那副样子不过是生命活力受压抑写在脸上、身上的症状。而在内心里,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已经没了。
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存在“过度压抑”的社会。压抑导致人健全的智力结构和心理结构被破坏,其结果就是人的生产性无法发挥出来,只会有破坏性,不是破坏自己,就是破坏别人。人们不是志在创造财富,而是热衷于掠夺财富;不是愿意去改革,去解放思想,而是固执地保守,自我束缚和束缚别人。
这是我们要避免的。
要激发社会活力,对症下药,我们显然应该解除一些存在“过度压抑”的社会机制,无论它来自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还是舆论结构。否则,很多东西只是在空谈。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看,每一次开始重大改革,要实现宏大的政治社会目标,预先都要做一番艰难的思想解放,避免一些僵化思想的干扰,并给社会足够的宽松空间,而不是相反,通过思想保守,挤压社会空间来推进重大改革,实现宏大政治目标。1978年是如此,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如此,现在也当如此。
中國的现实情况是,在“社会”这一庞大的抽象空间内,政治结构相对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对后者可以支配和控制,三者在结构上是失衡的。
这意味着,如果政治结构内思想僵化,对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过度挤压,社会就不可能有什么活力,经济发展、社会发育的后劲都不足,曾经所焕发出的活力也会耗尽。因此,关于思想解放,关于激发社会活力,邓小平无论是在1978年,还是1992年,首先都是对党内喊话,对整个政治结构喊话。
社会怎么样,经济怎么样,很大程度是看政治结构怎么样,它怎样界定自身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舆论结构的关系。这算是中国特色。
当然,和当初不同,中国的政治结构已有了很大变化,对应或可以影响到的利益格局也不一样,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对“一放就乱”的担忧是客观存在的。要整合、重构政治结构和利益格局,策略上当然会有所收紧。但是,通过强力反腐等,我们有在新的历史平台上推动中国前进的政治权威。而一个没有活力的政治结构,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不符合政治结构的长远需要的。
所以,在高层接下来的布局中,很可能会有一些激发政治结构,以及整个社会活力的动作。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社会活力,存在着,或仍然存在着这样一些压抑机制:一些地方政府有管制冲动而缺少服务意识;一些僵化的思想仍在束缚着政治结构;对表征着社会活力,且在服务社会上是政府的一个补充的社会组织仍没有放开太多;阶层固化难以打破;官—商利益格局仍须继续打破;贫富悬殊背后的财富分配游戏规则不公平;仍须实现所有国民在权利上的平等……这些压抑机制,恰恰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或者应该解决,从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问题。
激发社会活力应该坚定这样的宏观思路:进一步对社会、经济领域放权;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人民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结构,能够有制度渠道对权力进行监督。
哦,还有另外一个人,在体制内,不是他们的小伙伴,这个人习惯性地对老百姓打着官腔,擅长的本事不是做事,而是整人……
“存在是一种显示”,以上3位这副样子,到底显示了什么呢?
弗洛伊德会这样说:他们在心理上生病了,遭到了压抑。马克思会指出,他们是跟自己和他人相“异化”了的人。而弗洛姆则会沉痛宣告,他们的生命已失去了活力,事实上已经死了。
想象一下,如果以上3类人充斥于一个社会,或者说,当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社会机制,把很多人弄成这3副样子,会有什么后果?
社会背景
1978年12月,邓小平对中共有过一次著名的警告: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意思很清楚,如果政治机制压抑了党、国家、民族的生命活力,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要走出后“文革”时代那种沉闷、压抑的氛围,就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事实证明,它们极大地激发、解放了中国社会的活力,释放出来的热情和创造力异常惊人。仅仅36年时间,中国就已经变了一个样子,站在了更高的历史平台上。
然而无法吃老本,也不够吃了。在这个新的历史平台上,我们还要实现这样的伟大抱负—“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任务可谓艰巨,阻力也不可谓不多。
但社会活力还在吗?
只要稍有社会经验,一个人就会感觉到,中国社会已然“未富先老”。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来了,一到夜晚,似乎城里总能看见跳广场舞的老人,农村更是只有老弱病残在留守。另一方面,社会在创富热情上也已有暮气,财富分配的机制已然不利于实体。而阶层的固化,更是使社会流动相对“凝固”—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阶层地位”的分配,流动性不强是谈不上什么活力的。在这样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不无疑问。
保守心态也早已出现。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但现实是,思想解放步伐已经放缓,甚至有倒退迹象。是多年来的利益结构已形成、固化导致了这样吗?似乎并不尽然。在背后,有一种氛圍和机制,使思想解放的动力衰退。
这已经让人担忧了。而在中央的强力反腐下,无论是基于自保的本能,还是基于和中央博弈的策略,很多官员开始变得“不作为”,消极应付,蔓延开去,影响到了整个政治结构的活力。这样一个只能应付权力机器运转的政治结构,能承担“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吗?当然不能。
有些官员可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自我压抑”。但民间没有释放出充分的活力,是遭到了压抑。全面深化改革这样的宏图大业,本来是需要全民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的,需要民众舆论场的宽松“配套”,但近来,很多人感觉到这种氛围正逐渐失去。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力量支持的一种“抽离”。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只能以身体,以被动的客体的身份去参与,热情和创造性难以释放。换句话说,缺失全民主体参与的社会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是不牢固的。
问题意识
中国亟待激发社会活力的背景,作为一种挑战,形成了执政高层的“问题意识”。
2014年11月2日,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培育发展动力,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合力,把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而在去年12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习近平在所作的报告《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也提到了“社会活力”—而且是“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一个社会要有活力,本来是常识,就像人活着要吃饭一样,属于“应该是的正常状态”。高层一再强调,显然是背后一定有什么超出常识的东西,让社会的活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或者,压抑机制较坚固,活力难以被激发、解放出来,需要全社会努力来解除压抑。
什么是“社会活力”呢?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有活力,社会中的人得有活力。但正因为人不是活在荒岛上,而是活在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舆论结构”等构成的“社会”里,他不可能自由自在,而是要遭到前述各个“结构”所形成的社会机制的制约、压抑。所以,人是否有活力,就成了一个问题,就不是简单地由他选择的了。禅学心灵鸡汤所说的“心自由,人就自由”只是用来审美和催眠的,小心被人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哦。
列一个简单的公式,社会活力=人有活力 社会机制有活力。描述一下,就是公正,民主,流动性强,有序竞争,人们富有热情,有希望,有独立思考,感受到自由,有创造性。
说一句废话:只要没有压抑,人就一定有活力。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的活力,相反,很可能导致无序、混乱和社会的“失败”。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以及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文明”的被毁灭,都是假设,如果没有压抑,人类会有这些后果。
所以,不可能没有压抑,也不是一点都不应该压抑。问题只在于,像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你为了文明的秩序,为了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他人的权利,压抑人的一些生理欲望、攻击冲动、牟利冲动没有问题,这个属于“基本压抑”。 但是,你不能把人自由地说话,把人对官员的监督,把人的怀疑,把人独立的思考之类都给压抑了,这样干,就属于“过度压抑”了,是为了某些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文明和社会公共秩序才这样干的。这种“过度压抑”,就是对人自由自发的生命活力的压抑,必然导致人在心理上受挫,因此也就没有活力。
在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3位,他们那副样子不过是生命活力受压抑写在脸上、身上的症状。而在内心里,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已经没了。
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存在“过度压抑”的社会。压抑导致人健全的智力结构和心理结构被破坏,其结果就是人的生产性无法发挥出来,只会有破坏性,不是破坏自己,就是破坏别人。人们不是志在创造财富,而是热衷于掠夺财富;不是愿意去改革,去解放思想,而是固执地保守,自我束缚和束缚别人。
这是我们要避免的。
宏观思路
要激发社会活力,对症下药,我们显然应该解除一些存在“过度压抑”的社会机制,无论它来自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还是舆论结构。否则,很多东西只是在空谈。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看,每一次开始重大改革,要实现宏大的政治社会目标,预先都要做一番艰难的思想解放,避免一些僵化思想的干扰,并给社会足够的宽松空间,而不是相反,通过思想保守,挤压社会空间来推进重大改革,实现宏大政治目标。1978年是如此,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如此,现在也当如此。
中國的现实情况是,在“社会”这一庞大的抽象空间内,政治结构相对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对后者可以支配和控制,三者在结构上是失衡的。
这意味着,如果政治结构内思想僵化,对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过度挤压,社会就不可能有什么活力,经济发展、社会发育的后劲都不足,曾经所焕发出的活力也会耗尽。因此,关于思想解放,关于激发社会活力,邓小平无论是在1978年,还是1992年,首先都是对党内喊话,对整个政治结构喊话。
社会怎么样,经济怎么样,很大程度是看政治结构怎么样,它怎样界定自身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舆论结构的关系。这算是中国特色。
当然,和当初不同,中国的政治结构已有了很大变化,对应或可以影响到的利益格局也不一样,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对“一放就乱”的担忧是客观存在的。要整合、重构政治结构和利益格局,策略上当然会有所收紧。但是,通过强力反腐等,我们有在新的历史平台上推动中国前进的政治权威。而一个没有活力的政治结构,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不符合政治结构的长远需要的。
所以,在高层接下来的布局中,很可能会有一些激发政治结构,以及整个社会活力的动作。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社会活力,存在着,或仍然存在着这样一些压抑机制:一些地方政府有管制冲动而缺少服务意识;一些僵化的思想仍在束缚着政治结构;对表征着社会活力,且在服务社会上是政府的一个补充的社会组织仍没有放开太多;阶层固化难以打破;官—商利益格局仍须继续打破;贫富悬殊背后的财富分配游戏规则不公平;仍须实现所有国民在权利上的平等……这些压抑机制,恰恰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或者应该解决,从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问题。
激发社会活力应该坚定这样的宏观思路:进一步对社会、经济领域放权;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人民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结构,能够有制度渠道对权力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