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萍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v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
  守一座空山
  等一个走丢的故人
  棋局残,松枝断
  河流拖著冗长的步子
  挪向天边
  西山又长满了落霞
  抬头纹里盛开着黑色的花
  我看到自己生锈的哈欠
  僵硬无比
  春天
  月光清亮
  我合上书
  风过,桃花落
  一些话
  下落不明
  空
  小小的虚无,凝聚于
  草尖之上
  一滴虫鸣,悬在树梢
  风有着细细的嗓
  在枝桠间,替谁吟唱
  我是旷野,我是天空
  爱人啊
  我将水草丰美
  我将荒芜人烟
其他文献
在老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里,有不少大学老校长旧居。  东堂子胡同75号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多年,一生俭朴未置一宅一地,在北大任职期间,先生先后在西城、东城、宣武租房居住。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的75号院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先生于1917年至1923年间在此居住。  整座院落为一三进四合院,其中第一进院的倒座房是当年蔡元培先生的会客厅。2000年东堂子胡同西口拆迁改造时,蔡元培故居
和父母亲过年  城里已经空空荡荡,  父亲母亲在阳台上听稀疏的爆竹,  一声比一声孤零。  好清静哟——母亲自言自语,  耳背的母亲说出清静让我惊讶,  如雷轰顶。膝下四世同堂,  热闹只是片刻,清静了。  父亲也一言不发,  只盯着对面的嘉陵江,向远。  一只麻雀在眼前飞来飞去,  最后飞走了。  我知道我也要离开,  年后的清静应该比现在更冷。  此时无声,听得见落叶的微响,  一盆金钱橘挂满
江一郎:《江一郎詩选》,《江南诗》2018年第2期  2018年第2期的《江南诗》杂志特辟“纪念小辑”,发表二十来首的《江一郎诗选》和柯平的文章《那个提灯的人》,以纪念诗人江一郎。海子离世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先后己有好多位诗人由于种种原因过早地离开我们,形成了我们诗歌史上令人痛心也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诗人之死”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独特的精神症候和内在隐痛。  关于隐痛,《江一郎诗选》的开头第一
纠结:点赞又撤回  清醒过来的我拿起手机,刚好7点,醒得越来越准时。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闹钟就可以准时醒来了。打开QQ、微信,收到各种通知,顺便再刷刷朋友圈。报道抗疫英雄的文章总是很多,无数的普通人在这次疫情中都成为了英雄,多几篇他们的文章也是理所当然。无论是在什么平台,我看到这类文章都会毫不犹豫地点赞。虽然自己什么都没做,但点个赞也是支持。而就在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文章。我的一位同学去当
王学芯  王学芯,生于北京,长在无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第十届青春诗会。获《萌芽》《十月》《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获《中国作家》《扬子江诗刊》双年度诗人奖,获《诗选刊》年度杰出诗人奖。部分诗歌译介国外,出版个人诗集《可以失去的虚光》《尘缘》等9部。  一个有经验的人  日子在玻璃上移动  它反射光芒 使过去的时光  泛起记忆和微笑  我习惯把自己的灵魂  挂在脊柱上行走 渴望清晨完美 
那时候的夜晚,苦涩的胆汁  倘若我无朋无党,一块石头说出寒冷  城里吟唱的人又是谁呢?  前朝的宫灯点亮,谁能穿过时间之门?  铁锁生銹,野马脱缰  我们顺藤摸瓜,看见人间的飞禽走兽  泥泞的人群。那么多光阴要按揭  得慈眉善目,心如流水  我们要去的地方太远  要夜观星象,解析硕大无朋的词语  草蛇灰线,像一块沉默的兽皮  我们在深夜赶路,敲打月亮
“我的故乡,回到20世纪的50年代,正是美国梦的一处梦乡,在那个名为俄亥俄州克林顿港的市镇上,所有的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体面的人生机遇。但半个世纪过去后,克林顿港的生活却已成为一场美国噩梦,整个社区被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两边的孩子各自驰向彼此不可想象的人生。”  ——《我们的孩子》(《Our Kids》)  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团队,以数年之功,将出生于克林顿港而如今散布在美国各地的107人加
昌耀离开我们15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冷,即使内地也遇到了多年未见的风寒。到了三月,风已不那么刺骨,青海高原的冬天就要过去了,可是,昌耀,你在哪儿呢?那边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和这边一样有烦恼有委屈有欢喜吗?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帷幔落下一地金子似的斑纹。  捧起《昌耀的诗》,极钟爱的一本诗集,扉页上有他2000年2月17日于病榻前为我留下的签名。那一刻令我难忘,如同昨日,他的手指
返  羊群  倒立在荒芜的天空里  面目模糊  相对于风  相对于海浪  劳累且可有可无  冬天正是回家的时候  谁也无法阻止  除非太阳熄灭  我手执灯火  羊群是我没有语言的伙伴  我们涉过片片盐碱之地  黑夜扑来的时候  我们  时远时近  诗之火  夜晚到来,穿梭于手掌之间  我双眼望穿,那不规则的风已经隐退  酒精必须被血液收藏,春天才能咯咯作响  无数的花朵趁黑夜开放  谁在漫不经意时
“在俗世,我们不谈灵魂/只谈那不能被瓦解的信念/——虚幻前程,纯粹如一缕月光/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这是陈人杰《高原行》中的诗句。结合此前《送别》一诗中“庞大的人世/原谅了谁的一意孤行”来看,两者显然存在着上下文的关系。一边是领受了援藏工作的使命后,在依依不舍的送別氛围中,亲友对他铁下心来“一意孤行”的理解和尊重;接下来,则是他踏上西藏高原之初对于自己未来的想象:“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