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掺杂W18O49/ITO-PET电致变色薄膜性能研究

来源 :光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WCl6和NiCl2?6H2O为钨源和镍源、PVP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非化学计量比的W18O49和Ni掺杂W18O49纳米线(Ni-W18O49),并利用雾化沉积法将W18O49和Ni-W18O49纳米线喷涂在柔性ITO-PET透明导电基底得到W18O49/ITO-PET和Ni-W18O49/ITO-PET电致变色薄膜.测试结果表明,Ni掺杂使W18O49/ITO-PET电致变色薄膜着色/褪色响应时间由16.5 s/8.2 s减小为10 s/5.8 s,着色效率由56 cm2?C-1增至74cm2?C-1.Ni-W18O49/ITO-PET电致变色薄膜经1 5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仍为70%.Ni掺杂W18O49使W5+和氧空位含量增加,降低电荷转移阻力,从而改善电致变色性能.
其他文献
为掌握福寿螺(Pomacea spp.)在江苏地区的入侵风险性,通过福寿螺在江苏的地理分布状况(P1)、潜在危险性(P.)、受害作物经济重要性(P.)、传播扩散可能性(P4)、风险管理难度(P5)5个方面,基于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赋分,对福寿螺在江苏的风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 表明:福寿螺在江苏的风险指标值分别为P1=2、P2=1.8、P3 =3、P4 =2.05、P5 =2.33.经计算,福寿螺综合风险值R为2.20,属于高风险入侵有害生物.35°N以南地区为福寿螺的潜在季节性发生区
增材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控制,材料特性及工件复杂形状等因素仍会导致金属工件中裂纹、孔隙等缺陷的产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对增材制造工件的缺陷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展了基于光偏转的金属光声裂缝缺陷检测技术研究,文中基于光偏转测振技术,建立了脉冲光声裂缝检测的验证系统,并开展了相应的模拟测试,获得了优于20μm的分辨率,验证了本技术作为裂缝检测技术的可行性.
讨论了离子迁移、介电常数依赖性、内建电场、陷阱、厚度与注入势垒等对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测量方法的影响.简要介绍了一些解决措施,例如针对离子迁移问题可以使用脉冲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针对缺陷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迁移率描述模型等.这为后续学者更加精确地使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测量钙钛矿迁移率提供参考.
;基于扬州市1980-2018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景观连接度分析等方法,对湿地生态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①1980-2018年湿地面积增加10.2%,其中1990-2010年持续增加,2010-2018年湿地生态空间变化趋于稳定.②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斑块优势度增大,形状和边缘效应趋向于复杂化,空间格局复杂性和聚集性减弱,景观连接度加强,但破碎化呈加重趋势.1980-2018年扬州市湿地保护成效显著,但湿地生态空间格局仍需进一步优化.
0 引言rn能源不仅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也是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在全球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能源危机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生物能源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军事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生物量是反映大田小麦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孕穗期是小麦关键生长时期.为准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利用HJ-A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建立及评价小麦孕穗期生物量的多变量预估模型.结果 表明:利用HJ-A数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可行,且由HJ-A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重相关性.该PLS模型和PCA模型的最优主成分数分别为5和3个,并利用降维分析法可消除植被指数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利用3种样本数据进行评价,该PLS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70,均方根误差(RMS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在600℃下在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了GaN薄膜,研究了热氧化温度对GaN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600℃生长的GaN薄膜结晶质量较差,随着热氧化温度逐渐增加,GaN薄膜的结晶质量逐渐提高,当温度提高到900℃时,GaN和Ga2O3的相共存.表面粗糙度均方根随着热氧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所有样品在可见光区域都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且存在明显的震荡干涉条纹,随着热氧化温度的增加,光学带隙宽度由3.38 eV降低到3.37 eV.
以一种新型脲基超支化聚合物为改性剂,对低摩尔比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进行改性,并对热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探讨脲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剂添加量、热压温度、热压因子、板材密度、施胶量等因素对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剂添加量为2%,热压温度为185℃,热压因子为20 s/mm,施胶量为14%,板材密度为850 kg/mm3时,纤维板的性能较佳.该工艺条件下中密度纤维板的结合强度及耐水性能改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内结合强度提升109%,表面结合强度提升93%,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下降
在光频域反射(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OF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欧拉梁理论推导出光纤测量应变与土体水平位移之间的转换关系,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验证,证实了分布式光纤测水平位移的可行性和应变-位移转换关系的准确性,且将传统测斜仪法与光纤测量方法分别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通过试验,光纤测量方法能够准确详细地量测深层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提出一种折反混合式透镜的设计方法,该透镜包括5个自由曲面,大角度的光线通过2个自由曲面进行折射,其他角度范围的光线则进行反射调控,以加大光斑面积.该方法首先建立光源-目标面的能量网格映射关系,基于Snell定律构建自由曲面透镜面型.仿真结果发现:点光源时,目标面照度分布符合设计要求,换为面光源后,目标面照度分布有明显下降.通过修改目标面照度分布的方法提高了均匀性.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背光均匀性为86.8%,满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设计要求.设计的折反混合透镜能有效缩短混光距离,满足实际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