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的新潮流——“超预算”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shin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一些欧洲公司,一种称为“超预算”(Beyond Budgeting)的管理模式开始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超预算”的倡导者们宣称:“超预算”是对传统预算的替代。
  
  传统预算模式的弊端
  
  “超预算”最早在1998年提出,和“新经济”的提法几乎同时。和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带来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预算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这些不适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的体现力度欠佳
  预算是战略与执行的桥梁,预算要体现战略、支持战略。传统预算在体现战略方面有三个问题。
  第一,预算柔性欠佳。在多变环境下,“规划型”战略需要向明茨伯格提倡的“适应型”战略转变,战略管理的重心已经不在于长远的规划和安排,而是要保证多变环境中的柔性和尽可能消除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战略模式的转变呼唤预算模式的创新。而传统预算模式的一般情况是:在年度的10月份或者更早的时间里就开始制订下年度的预算,年度预算是年度经营的“总纲”和“宪法”,也是年底对经营者实施考核的主要标准。传统模式强调预算的“刚性”,尽管也有“预算调整”这种使预算具备柔性的手段,但除非是预算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预算调整”不会轻易使用,而即便进行调整,繁琐的“申报—研讨—批准”流程也往往使战机丧失。
  第二,预算目标往往是“内向型”的,缺乏对竞争对手的关注,不利于竞争战略的贯彻落实。传统预算目标的制订,往往倾向于“看后、看自己”,而不是“看前、看对手”。预算年度目标往往是以上年完成数为基础向上浮动若干,对未来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关注过少。一个企业的市场地位决定于对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纵向的历史对比有时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过度侧重于“财务数字”的预算,而忽略“非财务数字”的预算。预算是计划的数字化形式,但多年来实务界一直有把预算等同于财务预算的倾向,原因就在于非财务指标很难同财务指标建立数量联系,而且非财务指标内部之间也缺乏这种联系。这种数量关系的缺乏,使得有着“提起来是一串儿,连起来是一片儿”要求的传统预算将非财务指标排除在“主流”之外。战略需要体现在企业多个层面,例如:人力资源、内部流程、客户服务等,也正因为如此,传统预算在体现战略方面并不得心应手。
  
  预算自身功能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预算管理被用来同时满足两方面的需求:其一,通过计划与预测,在组织内部合理分配资源(主要是资金资源),实现物流、资金流在组织各个环节的平衡,从而有效降低资源使用成本。其二,根据组织战略,制订相应的预算目标体系,并通过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激励,保证目标的实现。
  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和一些企业的实践却表明,预算的上述两种职能会相互抵消:
  第一,用来进行资源配置的预算首先要求的是准确性,应当是现实的、最有可能实现的预算,这样才能避免资源配置的失误和浪费。这种职能下的预算注重的是“客观实际”;但业绩目标却应该是“紧的但又可通过努力实现的”。如果预算要承担考核评价的职能,预算的侧重就应该是“主观要求+客观实际”。
  第二,当预算用于资源配置时,预算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资源规划预算特别强调“柔性”;但考核目标一旦确定,就必须保证严肃性,除非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一般目标不会更改,因此根据预算来进行考核时,就必须有一定的“刚性”要求。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原本稳定、可预测的经营环境变得不确定了,现代企业要具有对意外的变化不断反应,以及适时根据可预期变化迅速调整的能力。这种背景下,预算如果同时用于资源规划和考核评价,不协调就会变得非常明显。
  
  预算余宽
  当以预算作为业绩评价标准时,通过“董事会提战略要求— 经理人申报预算— 董事会批复”的基本程序,经过“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几经反复的预算制订过程,董事会和经理人会“博弈”出一个预算目标,这一预算目标就被当作考核的基准。
  如果说股东的期望目标会带有一些主观色彩的话,经理人在预算目标的博弈中更多的是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经理人的行为预期可以概括为:在尽可能多地占有各种资源的条件下,完成其预期尽可能低的目标。“宽打窄用”是经理人预算行为的最好体现,这就是所谓的“预算余宽”。“预算余宽”不但存在于股东与经理人的博弈之中,也存在任何管理层级的上下之间。预算目标确定事实上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是涉及各方面权利和利益调整的政治过程。韦尔奇之所以讨厌预算,也是因为“你永远只能得到员工最低水平的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讨价还价,争取制订最低指标。”“预算余宽”不但使预算功能大打折扣,也破坏了组织内部的诚信文化。
  
  耗时、耗力
  全面预算是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全面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人力资源等众多方面,这一特征决定了预算工作的复杂性。根据Hacket Group的调查,年度预算占用管理者全年时间的20%,每亿美元销售收入需要25000个预算工作日(人员数乘以工作时间)的支持。ERP等管理信息系统虽然使预算技术层面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在预算目标确定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博弈、沟通过程仍旧既“伤神”又费时。
  
  “超预算”的新特性
  
  和传统预算相比,“超预算”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分离预算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考核评价功能。
  “超预算”将预算的资源规划功能和评价考核功能分开,预算不再是对员工的约束和评价标准,而是沟通和计划的工具。它主张将预算的作用、内容和范围局限在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和计划上,而传统预算的控制与激励作用则由其它绩效管理制度——例如KPI考核来替代。这一分离一方面可以解决预算本身功能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KPI的涵盖范围可以包括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考核评价较全面,能更好地体现战略导向。
  2.缩短预算的编制期间,变“长预算”为“短预算”,下降预算的管理级次,变“中央集中预算”为“地方分散预算”。
  传统预算中,年度预算是“重中之重”。“超预算”模式下,预算的编制期间为“季度”或“月度”,一般是滚动编制,以使预算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具备更好的柔性。“超预算”重点要求“做准”,要求和客观环境相符一致,以使资源的配置能更到位和准确。由于不再依据预算进行考核评价,预算编制减少了上下级关于预算目标的讨价还价环节,预算编制时间大为缩短。
  3.考核评价由KPI或BSC等绩效管理工具完成,设置相对考核目标,而不是绝对考核目标。
  传统预算的考核评价,往往是以财务绩效为重点的,这也由预算的特性所决定。“超预算”提倡相对目标,即和标杆相比,考评单位做的如何。标杆可以是竞争对手、行业水平,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其它单位。在以固定目标(例如上年完成数)作为考核基准时,激励效果往往欠佳,例如:当被考核人估计年度目标很有可能无法达成时,会自暴自弃;而当年度目标已经超越很多时,又会停步不前,甚至将一部分绩效“藏起来”,在景况不好的年份再释放出来。此外,考评中的“鞭打快牛”现象也较为普遍。设置相对目标,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4.“超预算”是一种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的整合。
  由“超预算”内容可知,“超预算”是包括:预测、计划、评价等功能的管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不但有传统预算的内容,还吸收整合了BSC、KPI等新的绩效管理工具和有关价值管理的基本思想。
  5.“超预算”是对传统预算管理的改善。
  实际上,“超预算”并没有完全脱离预算。“超预算”只是分离了预算的资源配置和业绩评价功能,并将资源配置计划的时间缩短而已,传统预算中的“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仍是“超预算”的根本。在“超预算”模式下,原来预算承担的预测规划功能被保留,但更强调短期规划和滚动规划,而不是年度规划,考核评价的功能则分拆出去由KPI、BSC去承担。
  
  超预算适合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超预算实施可能存在以下的问题:
  第一,传统预算下,管理控制是通过事前的预算规划、事中的预算差异分析和事后的预算考核来实现的。在“超预算”模式下,业绩目标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给管理造成了难度。
  第二,对实施流程管理和培养团队意识,可能会存在负面影响。“超预算”强调决策权下移和自主预算,这固然可以使内部的各业务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组织的快速灵活反应。但是,“流程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打破部门之间的组织壁垒,实现部门高效协作,从而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超预算”可能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各个部门只注意本部门绩效提高而忽视部门间的协作,结果导致流程运转不畅,影响整体绩效。预算层级下移后,如何保证各预算单位在资源的自行安排上充分考虑企业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考虑自身绩效目标的达成,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第三,“超预算”对内部业务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和预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传统预算下,业绩目标和资源配置是一种静态的平衡,即主要在年度预算编制环节安排好目标达成的资源需求,各预算单位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年度预算贯彻执行,“执行力”是对预算单位的基本要求。“超预算”下,业绩目标和资源配置要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预算单位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安排,以“咬定”动态的相对目标,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预算单位具备一定的“决策力”,需要预算单位对经济环境准确地预测,并不断平衡目标达成和资源需求。
  根据“超预算”的以上内容,它并不是普遍适用,而是适用具备以下环境特征的企业:
  1.外部环境变动频繁、剧烈,需要企业不断调整战略目标、对企业有强烈的柔性需求;
  2.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管理至关重要;
  3.内部市场化程度较高,业务单位之间独立性较强;
  4.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可以方便地确定标杆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能够支持企业动态连续地预测、预算;
  5.一直实施分散决策的管理模式,对下级业务单位充分授权;
  6.内部各业务单位都有较好的预算和决策能力,能够很好平衡目标与资源需求;
  7.富于团队精神和流程意识。
其他文献
让我怦然心动的不止松江的水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铧山的美春风伴着暖阳吹达子香花儿醉让我感到欢畅的是傍晚的牧归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能随机应变、灵活自如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
田径运动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必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田径运动中有许多项目的技术动作是人的自然本能动作,像走、跑这一类动作,人只要能够独立站立就能够自然学会.田
想走出去,但没有人才去开“铺子”怎么办?没有实力收购外企怎么办?没有机会融入海外主流,不被信任怎么办?新大陆集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已不是什么新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可能根植于其深厚的历史根基、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及成功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民族复兴以及抵御
以多起蒸同车总风缸冷却管故障为例,阐述了总风缸冷却管的重要性及发生故障的危害性,分析了造成故障的原因,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兴起,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冲击越来越大.与传统媒介生态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以其开放、便捷、多元的优势,在
本文讨论了在XeF受激准分子C-A跃迁上用光学激励反转行波放大激光器-激励器输出级中钕激光的二次谐波及其用于激光热核聚变的可能性。计算结果显示将输出能量放大至10^5J的现实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