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报告一例白血病患者膝部脓毒性组织胞浆菌关节炎,酮康唑治疗无效,并经两性霉素B长期治疗获效.病例报告:男,29岁.因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无效入院;伴发热、腹泻和中性白细胞减少.体检:体温38.5℃,脉搏120次,血压150/60,呼吸18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一例白血病患者膝部脓毒性组织胞浆菌关节炎,酮康唑治疗无效,并经两性霉素B长期治疗获效.病例报告:男,29岁.因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无效入院;伴发热、腹泻和中性白细胞减少.体检:体温38.5℃,脉搏120次,血压150/60,呼吸18次.
其他文献
在实验方面最新的突破是美国发见的九――带犰狳正在证实是研究麻风杆菌(以下称麻风菌)的一种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被接种的犰狳有1/3发生播散性感染,有似人的瘤型麻风。(静脉内接种后30个月以内、皮肤内接种后37个月以内发病)。犰狳的生物学特点,尤其是与麻风攸关的有如下3点:(1)体温低(32―35℃),(2)寿命长(12~15年),(3)有规律地每窝产单接合子4胎。
患者,男性,29岁,二年来每间隔数天到二月,就有为时2~5天的深部肌肉疼痛发作,发生于腓部,偶在大腿部。开始只在站立时出现,行走时最明显,平卧时无症状。发作高峰时变为持久性,呈烧灼感和抽筋,有时不能忍受。病人指出在病变部肌肉深部有一“结节”触之疼痛加剧。每次发作时体温38~39℃,但无寒颤,全身情况良好。住院后第一周,发生数处肌肉疼痛,除腓、大腿外,臂部首次受累。
作者报导一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型鱼鳞病病人,其皮损除腋窝外累及全身所有皮肤.1984年6月,因多囊肾而致肾衰接受肾脏移植,同时使用小剂量激素和环孢菌素(15mg/kg/d,6周后减为10mg/kg/d),血中环孢菌素浓度在180~330μg/l.6周内病人自觉皮肤变软,鳞屑减少.6个月后进入冬季,通常是其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但病人除了在背部尚有两块鳞屑性斑片外,其它皮肤已差不多正常了,不再需要使用
在许多发展国家中,软下疳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某些国家,它是生殖器溃疡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全球性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梅毒。本文介绍自1982年以来软下疳治疗的某些进展。
作者从金黄色葡萄球菌111中提取出粗制脂酶。建立了两种测定脂酶的方法。测定四环素抑制作用的方法是在同等含量的酶制品中混以四环素于37℃孵育一小时,然后测定脂酶活性。作者发现这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部分提纯的脂酶能被四环素所抑制。
氨苯砜(DDS)已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皮肤病。对DDS有效的许多非感染性疾病中,皮肤的炎性浸润以多形核白细胞(PMN)为主。作者报道了一例主要以淋巴细胞介导的糜烂性扁平苔藓,在DDS冶疗期间病变痊愈。
作者报告两例念珠菌感染,真菌球阻塞尿路病例。例1女,59岁,因糖尿病,全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心包炎住院,有肾盂积水进行左尿道再植术病史。经外科心包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治疗30天后,又出现发热40℃,血培养5次和尿检查有白色念球菌生长。血清学阳性,血肌酐262μmol/l。肾超声波显示两侧扩张,静脉肾盂造影见右侧一个肾盂腔隙,占几乎整个肾盂,逆行尿道肾盂造影,右侧输尿管有许多白色碎屑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常合并贫血,以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居多。作者在1971年观察到一例病人其贫血为再生不良引起。此病人为一53岁的女性,有多关节炎史10年,近9月来又感无力、易疲劳和搏动性头痛,经检查发现有严重贫血(血色素5~6克%)。
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治疗包括口服和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砜类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血浆交换疗法等。本文报告4例用四环素或红霉素合并烟酰胺治疗获显著改善。
作者报告一例侵犯外阴部的皮肌炎。患者为一名29岁已婚妇女,1982年1月因手背、面部皮疹2年,肘、膝、头皮皮疹3月;肌痛3月以及双臂上举、下肢蹲后起立困难而入院。检查面部、手、肘和膝伸侧可见红色之轻度鳞屑性皮损,伴眼睑和手水肿,甲床毛细血管袢形成,肌力广泛下降,肩和髋部活动受限,肘、指和膝轻度屈曲畸形,无滑膜炎和神经病变及其它系统的异常,临床诊断为皮肌炎。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218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