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觉得你这辈子过的咋样?值吗?挣了点银子,盖了个大院子……一个老财主。这不是我想要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里,89岁的乔致庸对着镜子独白。
46岁的郭长军坐在记者面前,一字不差地念了一遍,顿了顿,“我也不想当个土财主。”
店没开先赚30%
“店没开,你就赚了30%。”没有太多寒暄,郭长军的开场白很直接。他知道,坐在旁边,距离他不到30厘米的这个人,很不简单—留洋经济学硕士,而且深度接触过国内外很多知名酒店品牌。揭开茶壶盖儿,抓了一撮白茶,丢进去,加水,上盖,郭没抬眼,但也猜到了对方此刻的神情—怀疑。
郭长军平铺直叙地讲述了这30%的逻辑:方案优化节省10%;自有团队施工节省10%;所有材料都有厂家直供或者自有渠道,再省10%。4泡茶,30分钟后,这个人成了容锦酒店的郑州加盟商。
3个10%,说起来就3句话,做起来却要20年。
1992年,郭长军从石河子大学建筑系毕业。9个体制内单位排在眼前,他一个都提不起兴趣。硬着头皮挑了个设计院,上了一天班,又硬着头皮溜了。
开饭馆、商店,还倒腾过一个小舞厅。当别人拿着100来元的工资朝九晚五时,郭长军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单舞厅这块,一年纯收入15万元。
啥都不缺,但心里总差那么点意思。
某个秋日下午,他在大街上晃悠,一种熟悉的味道飘过来。有点刺鼻,但闻着舒服、踏实。寻味找去—一家店正在搞装修。“人要是跟某个东西有缘,拐着弯儿也得成。”
没几日,一个消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视线里—昌吉建设局下属的一个装修公司正在招聘经理。感觉就是在那儿等他一样,接手顺其自然。
说是公司,其实就是个空壳,已经停业两年。走进公司,一个硕大的蜘蛛网横在两张破桌子中间。接下来的5年过得像1天,没日没夜。郭长军一心扑在了装修上—
从手工画图,到第一批引入电脑制图;从不善交际,到对每一个材料商门儿清;从一个员工都没有,到近百人的成熟团队;从建设局7个下属公司中垫底儿的,一跃成为盈利最高的一个……
体制改革突然而来,浇灭了他的满腔热忱,经过半年多的慎重考虑,郭长军含泪离开了他奋斗过、热爱过的地方,辞职下海。
“迈不过去就是个坑,迈过去了,未必不是一笔财富”。
2001年,郭长军带着4个人,创立华东实业。他本打算继续做装修,谁料老天又抛给他另一个东西—
成立华东当年,一位黄姓老板打算把手上一家酒店卖给他,并认定他能做好,“400万元,你先给个100万元就行。”对于为何非要是自己,郭长军得到的答案是,“你适合干这个”。
就这样,他从装修跨到了酒店。从三星,到四星,再到五星。做华东这十多年,用他的话说就是“顺风顺水”。
客观上讲,“顺”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买地、建楼、装修、销售、管理,总结一下这实际上做的是酒店闭环生意。主观上讲,“顺”是郭长军行业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他善于总结的结果。
容锦故事
2014年2月7日,农历初七,新疆昌吉,零下25℃。郭长军买了张飞深圳的机票,黑色尼龙料子的行李箱,很轻,落着几片雪,里面装着一本《道德经》、一副羽毛球拍。
这个一喝酒就红脸的新疆汉子,要把老子的一个字安在南国,进而渗透全国—“容”。
容锦的故事由此开始—
做教育培训、卖地方特产、搞亲子活动,甚至在酒店大厅做保健品促销。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尝试是“容”?不,郭长军把这种简单粗暴的“酒店+X”称为“电焊式硬接”。在他看来,“容”可以是酒店之外的一切,但得有故事、有人情味儿。
2014年11月,福州。谈完生意的郭长军,推掉应酬,漫无目的地走在深秋的街道。夜幕降临,雾气沉重,他掖了掖衣服。突然,一团模糊、明艳的橘红招牌,在雾气中闯入视野。出于好奇,他走进店去。
选了个靠窗位置,郭长军点了份牛肉,三瓶酒。绿漆窗外,几片枯黄的榕树叶贴在玻璃上,湿哒哒、脏兮兮的。店内却别有一番情调——
天花板上坠着长长短短的粗麻绳,下吊着长条的玻璃瓶,瓶身缠绕霓虹灯。彩灯让木桌显得斑驳。桌旁有个铁盆,躺着几块赤红炭火,偶尔跳腾出火花,噼噼啪啪。
三瓶酒后,又要了两瓶,微醺之时,郭长军盯着墙上泛着锈迹的金属轴承,出了神。不知名的歌手唱起《加州旅馆》,低沉、略带磁性,混着呼出的酒气,郭长军想起了20出头的自己,在昌吉小歌厅里浅唱《外面的世界》……
次日,郭长军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这种感觉带进容锦。飞回深圳的两小时,他把这种感觉画了出来,这张草图就是“容锦故事”音乐餐吧的雏形。
把酒店大厅做成轻松、怀旧的音乐餐吧。对于郭长军的构想,高层们先是一头雾水,然后激烈反对,“用大厅做餐吧,太Low”。
从矛盾,到认同,再到共同策划,这场激烈的讨论持续到凌晨3点。郭长军说动他们的点很简单,“别从酒店人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你是客人会怎么选:是想吃动辄199元、299元的海鲜午餐,还是来份小炒肉、西红柿蛋汤,只用39元钱?等人间隙,是想坐在奢华的皮质沙发上傻等,还是靠在小木椅上,来份免费茶点?住店的碎片时光,是躺在房间里看无趣的电视,还是在容锦故事,丢掉烦累,享受轻闲,喝点小酒,听一曲乡村民谣,品味优雅,没准还能交两个朋友……
情怀是外衣,商人不做赔本生意。
一个酒店200间房,按入住率80%、每间房两个人来算,就是320人,一年就是116 800人的大流量。容锦故事在饭点是餐吧,白天其他时间是咖啡吧,晚上变身小酒吧。价格合适、环境舒适,每人消费百八十元,很正常。这样算来,酒店大厅就从鸡肋的费用部门,摇身一变成了盈利部门。 这只是理论推断?不,“容锦故事”上线短短几个月,已全部盈利。今年国庆,郭长军还接到河南加盟商的电话,对方很激动,“今儿来了几拨游客,容锦故事成了酒店人气最旺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坐坐。”
事儿成了。但怕不怕跟风?郭长军笑而不答。别人也许能复制容锦故事,但复制不了郭长军。当你模仿餐吧时,他已经找好下一个故事了。
让上过前线的人指挥战斗
2016年2月31日,周六,晚10点。容锦昌吉店,前台小付接到一个电话:“小孩子嚷着想吃小汤圆,你们这儿有吗?”跑到餐吧后厨,没了,跑到酒店门口,几个商店都关门了。小付鼻子冻得通红。第二天一早,小付提前一小时来上班,去后厨煮了碗小汤圆,赶在顾客起床时送到房间。
周一一大早,在深圳总部的郭长军,收到昌吉店发来的邮件,提了几点提升顾客体验的建议:“在酒店音乐餐吧增添儿童餐”“为顾客提供夜宵上门服务”等。当天下午的例会,郭长军就这封邮件,展开了“酒店如何回归服务本质,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讨论。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容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这么来的”。如何做到这一点?郭长军的答案是“慎选人、善养人”。
慎选人,郭长军说有两类人碰不得:一类是守旧派,一类是忽悠派。
守旧派,刻板、冰冷,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绝对不做。“这种消极,会把整个酒店变成一潭死水”。为杜绝这种人,郭长军把“有梦想”作为重要招人指标。怎么看?“梦想无法伪装,这种人眼神有光”。
忽悠派,满嘴跑火车,就是干不了实事。“一个伪概念,把你搞得半死。”如何避免?郭长军苦笑,“这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选人不宜,养人更难。
为了培养人才,郭长军专门成立了“容锦学院”。“30秒开房”“ 0秒退房”“真诚微笑”……把服务内容标准化,是“形”。“容锦学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服务有“神”。
有“神”,基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怎么算认同?“下班后,员工敢穿着工作服去菜市场买菜,自然地告诉别人,我在容锦上班,就成了。”
为此,“容锦学院”把更多功夫作用于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一月一期的读书会。
今年9月,全国11个城市,1306名容锦员工,每人收到一本《匠人精神》。这是日本“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写的书,今年72岁的他被称为“匠人之神”。书的核心思想是“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都能获得成功”,郭长军希望把这种“追求细节”的匠人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容锦人,即便是酒店的清洁工。
容锦人,是郭长军,是高层,是服务员,甚至是酒店客人。这是一种包容、平等的生态,没有层级观念,也没什么“大爷式服务”,“你需要住店,我给你一个轻养生活酒店,让你体验轻闲生活养生睡眠”,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是一把钥匙?”采访尾声,记者指着容锦Logo问。
“持一把钥匙,再开一扇门。”
46岁的郭长军坐在记者面前,一字不差地念了一遍,顿了顿,“我也不想当个土财主。”
店没开先赚30%
“店没开,你就赚了30%。”没有太多寒暄,郭长军的开场白很直接。他知道,坐在旁边,距离他不到30厘米的这个人,很不简单—留洋经济学硕士,而且深度接触过国内外很多知名酒店品牌。揭开茶壶盖儿,抓了一撮白茶,丢进去,加水,上盖,郭没抬眼,但也猜到了对方此刻的神情—怀疑。
郭长军平铺直叙地讲述了这30%的逻辑:方案优化节省10%;自有团队施工节省10%;所有材料都有厂家直供或者自有渠道,再省10%。4泡茶,30分钟后,这个人成了容锦酒店的郑州加盟商。
3个10%,说起来就3句话,做起来却要20年。
1992年,郭长军从石河子大学建筑系毕业。9个体制内单位排在眼前,他一个都提不起兴趣。硬着头皮挑了个设计院,上了一天班,又硬着头皮溜了。
开饭馆、商店,还倒腾过一个小舞厅。当别人拿着100来元的工资朝九晚五时,郭长军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单舞厅这块,一年纯收入15万元。
啥都不缺,但心里总差那么点意思。
某个秋日下午,他在大街上晃悠,一种熟悉的味道飘过来。有点刺鼻,但闻着舒服、踏实。寻味找去—一家店正在搞装修。“人要是跟某个东西有缘,拐着弯儿也得成。”
没几日,一个消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视线里—昌吉建设局下属的一个装修公司正在招聘经理。感觉就是在那儿等他一样,接手顺其自然。
说是公司,其实就是个空壳,已经停业两年。走进公司,一个硕大的蜘蛛网横在两张破桌子中间。接下来的5年过得像1天,没日没夜。郭长军一心扑在了装修上—
从手工画图,到第一批引入电脑制图;从不善交际,到对每一个材料商门儿清;从一个员工都没有,到近百人的成熟团队;从建设局7个下属公司中垫底儿的,一跃成为盈利最高的一个……
体制改革突然而来,浇灭了他的满腔热忱,经过半年多的慎重考虑,郭长军含泪离开了他奋斗过、热爱过的地方,辞职下海。
“迈不过去就是个坑,迈过去了,未必不是一笔财富”。
2001年,郭长军带着4个人,创立华东实业。他本打算继续做装修,谁料老天又抛给他另一个东西—
成立华东当年,一位黄姓老板打算把手上一家酒店卖给他,并认定他能做好,“400万元,你先给个100万元就行。”对于为何非要是自己,郭长军得到的答案是,“你适合干这个”。
就这样,他从装修跨到了酒店。从三星,到四星,再到五星。做华东这十多年,用他的话说就是“顺风顺水”。
客观上讲,“顺”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买地、建楼、装修、销售、管理,总结一下这实际上做的是酒店闭环生意。主观上讲,“顺”是郭长军行业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他善于总结的结果。
容锦故事
2014年2月7日,农历初七,新疆昌吉,零下25℃。郭长军买了张飞深圳的机票,黑色尼龙料子的行李箱,很轻,落着几片雪,里面装着一本《道德经》、一副羽毛球拍。
这个一喝酒就红脸的新疆汉子,要把老子的一个字安在南国,进而渗透全国—“容”。
容锦的故事由此开始—
做教育培训、卖地方特产、搞亲子活动,甚至在酒店大厅做保健品促销。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尝试是“容”?不,郭长军把这种简单粗暴的“酒店+X”称为“电焊式硬接”。在他看来,“容”可以是酒店之外的一切,但得有故事、有人情味儿。
2014年11月,福州。谈完生意的郭长军,推掉应酬,漫无目的地走在深秋的街道。夜幕降临,雾气沉重,他掖了掖衣服。突然,一团模糊、明艳的橘红招牌,在雾气中闯入视野。出于好奇,他走进店去。
选了个靠窗位置,郭长军点了份牛肉,三瓶酒。绿漆窗外,几片枯黄的榕树叶贴在玻璃上,湿哒哒、脏兮兮的。店内却别有一番情调——
天花板上坠着长长短短的粗麻绳,下吊着长条的玻璃瓶,瓶身缠绕霓虹灯。彩灯让木桌显得斑驳。桌旁有个铁盆,躺着几块赤红炭火,偶尔跳腾出火花,噼噼啪啪。
三瓶酒后,又要了两瓶,微醺之时,郭长军盯着墙上泛着锈迹的金属轴承,出了神。不知名的歌手唱起《加州旅馆》,低沉、略带磁性,混着呼出的酒气,郭长军想起了20出头的自己,在昌吉小歌厅里浅唱《外面的世界》……
次日,郭长军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这种感觉带进容锦。飞回深圳的两小时,他把这种感觉画了出来,这张草图就是“容锦故事”音乐餐吧的雏形。
把酒店大厅做成轻松、怀旧的音乐餐吧。对于郭长军的构想,高层们先是一头雾水,然后激烈反对,“用大厅做餐吧,太Low”。
从矛盾,到认同,再到共同策划,这场激烈的讨论持续到凌晨3点。郭长军说动他们的点很简单,“别从酒店人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你是客人会怎么选:是想吃动辄199元、299元的海鲜午餐,还是来份小炒肉、西红柿蛋汤,只用39元钱?等人间隙,是想坐在奢华的皮质沙发上傻等,还是靠在小木椅上,来份免费茶点?住店的碎片时光,是躺在房间里看无趣的电视,还是在容锦故事,丢掉烦累,享受轻闲,喝点小酒,听一曲乡村民谣,品味优雅,没准还能交两个朋友……
情怀是外衣,商人不做赔本生意。
一个酒店200间房,按入住率80%、每间房两个人来算,就是320人,一年就是116 800人的大流量。容锦故事在饭点是餐吧,白天其他时间是咖啡吧,晚上变身小酒吧。价格合适、环境舒适,每人消费百八十元,很正常。这样算来,酒店大厅就从鸡肋的费用部门,摇身一变成了盈利部门。 这只是理论推断?不,“容锦故事”上线短短几个月,已全部盈利。今年国庆,郭长军还接到河南加盟商的电话,对方很激动,“今儿来了几拨游客,容锦故事成了酒店人气最旺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坐坐。”
事儿成了。但怕不怕跟风?郭长军笑而不答。别人也许能复制容锦故事,但复制不了郭长军。当你模仿餐吧时,他已经找好下一个故事了。
让上过前线的人指挥战斗
2016年2月31日,周六,晚10点。容锦昌吉店,前台小付接到一个电话:“小孩子嚷着想吃小汤圆,你们这儿有吗?”跑到餐吧后厨,没了,跑到酒店门口,几个商店都关门了。小付鼻子冻得通红。第二天一早,小付提前一小时来上班,去后厨煮了碗小汤圆,赶在顾客起床时送到房间。
周一一大早,在深圳总部的郭长军,收到昌吉店发来的邮件,提了几点提升顾客体验的建议:“在酒店音乐餐吧增添儿童餐”“为顾客提供夜宵上门服务”等。当天下午的例会,郭长军就这封邮件,展开了“酒店如何回归服务本质,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讨论。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容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这么来的”。如何做到这一点?郭长军的答案是“慎选人、善养人”。
慎选人,郭长军说有两类人碰不得:一类是守旧派,一类是忽悠派。
守旧派,刻板、冰冷,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绝对不做。“这种消极,会把整个酒店变成一潭死水”。为杜绝这种人,郭长军把“有梦想”作为重要招人指标。怎么看?“梦想无法伪装,这种人眼神有光”。
忽悠派,满嘴跑火车,就是干不了实事。“一个伪概念,把你搞得半死。”如何避免?郭长军苦笑,“这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选人不宜,养人更难。
为了培养人才,郭长军专门成立了“容锦学院”。“30秒开房”“ 0秒退房”“真诚微笑”……把服务内容标准化,是“形”。“容锦学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服务有“神”。
有“神”,基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怎么算认同?“下班后,员工敢穿着工作服去菜市场买菜,自然地告诉别人,我在容锦上班,就成了。”
为此,“容锦学院”把更多功夫作用于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一月一期的读书会。
今年9月,全国11个城市,1306名容锦员工,每人收到一本《匠人精神》。这是日本“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写的书,今年72岁的他被称为“匠人之神”。书的核心思想是“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都能获得成功”,郭长军希望把这种“追求细节”的匠人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容锦人,即便是酒店的清洁工。
容锦人,是郭长军,是高层,是服务员,甚至是酒店客人。这是一种包容、平等的生态,没有层级观念,也没什么“大爷式服务”,“你需要住店,我给你一个轻养生活酒店,让你体验轻闲生活养生睡眠”,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是一把钥匙?”采访尾声,记者指着容锦Logo问。
“持一把钥匙,再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