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京访美看俄美关系起伏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w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年来,原本就暗流涌动的俄美关系屡兴风波。为缓解紧张气氛,2007年7月初,俄总统普京出访美国;而这次出访前后两国的言论举措,似乎折射出了更多双边关系中的实质性内容。
  
  访问友好,议题“不善”
  
  应美国总统布什之邀,普京7月1日至2日到布什位于大西洋海岸的家族农场做客。俄美两方的许多媒体认为:由于两国首脑此次碰面的地点比较特殊,此次会晤属于非正式会晤,会谈气氛比较融洽。普京启程前也表示:他与布什关系不错,希望双方能举行“友好”对话。
  事情的发展也似乎印证了媒体的预测:在机场“躬亲”迎接普京的是布什的父亲老布什,随后,老布什陪普京乘直升机抵达自家别墅,与在那等候的布什会面。布什陪普京到海边兜风,布什一家还在晚餐上用当地特产龙虾招待了普京。舆论认为:当年布什就任总统后,于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农场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就是普京;而如今,普京又成为布什邀请到老布什家中做客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两人的私人关系可见一斑。
  不过,交情归交情,处理两国关系就是另一回事了。与宾主彼此客套的热烈气氛相比,一系列俄美关系中老生常谈的冰冷话题,也再次被摆上桌面。然而,俄美关系此后的发展,甚至更有急转直下之势:
  在反导系统的问题上,普京在“龙虾宴”上提出新倡议:美不仅可与俄共用阿塞拜疆加巴拉雷达站,还可同用俄南部正在建设中的一处导弹发射预警站,以应对美国担忧的“伊朗导弹威胁”;这样,“美国就没有任何必要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了”。但美国的回应是:美国防部长盖茨决定造访阿塞拜疆,以争取2012年后“独享”加巴拉雷达站;同时,继续执意在波、捷部署反导系统。俄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随即于7月4日宣布:作为反制措施,俄将在靠近波兰、属于俄“飞地”的加里宁格勒部署新导弹。
  在科索沃地位方面,北约驻科索沃盟军司令、德国中将卡特赫7月5日声称,科索沃阿族领导人可能在2007年11月底地方议会和权力机关选举前单方面宣布独立,美国随后也将迅速予以承认。
  一次旨在促进合作的双方首脑会晤,最终换来的却是两边关系的恶性循环,这背后究竟隐藏和孕育着什么呢?
  
  唇枪舌剑,争吵不断
  
  这还要从2007年2月10日俄总统普京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放狠话”说起。该会议每年都在慕尼黑举行一次,旨在为世界各国政要及安全领域专家提供一个共同探讨全球安全的平台,故有世界安全领域的“达沃斯”之称。但就在会议开幕当天,作为贵宾首次光临此会并“荣任”第二个发言人的普京,却以长达32分钟的演讲“语惊四座”。
  普京演讲伊始就说,“由于这是一个开放的自由论坛”,因此,他决定“抛开一切繁文缛节,好好谈谈想法”。随后,普京就把矛头对准美国,在四个方面毫不客气地展开猛批:
  一是指责美国“穷兵黩武”的“单边主义”对外政策“越轨出格”。普京说,“我们看到,在国际关系中,武力几乎被毫无节制地过度使用。美国的触角在各方面都跨越了国界,向外伸展,这非常危险。世界没人会感到安全,因为已没人可以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二是声讨美国打造“单极世界”的企图。普京称,“不管我们如何美化(单极世界)这个词汇,它的意思都是指单一的权力中心、武力中心和主人;这和民主完全是两码事。有人不时教导我们‘民主’,但这些人并没学会‘民主’。”
  三是向北约东扩“亮红灯”。普京单刀直入地斥责,“北约过去曾承诺不会在德国以东部署军队,但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才是全球真正威胁的今天,北约军力却已逐渐逼近俄罗斯。这一事态很严重。俄罗斯有权质问,它的矛头对准谁?”
  四是驳斥美国在伊朗核问题和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普京直言:不要把伊朗“逼到墙角”;出台让科索沃“准独立”的方案,是在“玩危险游戏”。
  美联社记者抓拍到,普京在发言时狠狠地盯了一眼坐在他身边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西方媒体评论说:这是苏联解体以来,俄领导人当着西方领导人的面,对国际形势“最开诚布公的解读”和对美国“最不留情面的批判”。甚至有专家认为,这将是美俄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次日,盖茨即做出回应:“作为一名冷战时期的老战士,昨天一个发言者的讲话,让我不禁怀念起了那个年代……一次冷战已经足够了。”这一说法令“新冷战或将到来”的说法不胫而走。而俄美双方此后你来我往的“口水战”,更使双边关系不断恶化。虽然后来赖斯专程飞抵莫斯科修补美俄关系,但据媒体报道她与俄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以及普京的会面并不轻松,“会后共进晚餐的温暖气氛无法掩饰谈判时的尖锐对立”。
  
  台前叫阵,台后较劲
  
  俄美双方在口诛笔伐的同时,也都在投棋布子。美国对俄的“硬挤压”与“软渗透”一直没断:布什已于4月10日签署《北约自由统一法案》,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马其顿和乌克兰这些俄昔日的传统势力范围已成为美明目张胆蚕食的对象。布什本人6月初出席八国峰会时“顺道”出访的7个欧洲国家中,有4个是中东欧国家;他在波、捷基本敲定了在两国部署耗资30多亿美元的导弹防御系统一事,在阿尔巴尼亚则公开放话支持科索沃独立。
  面对紧逼,俄方也抓紧稳住阵脚:一是发展常规武备和核武库,发挥传统军事强项。3月,普京宣布,用现代化武器装备部队是俄军面临的首要任务,俄将在2015年前拨款5万亿卢布进行大换装,研发重点是堪称美军在东欧反导设施“克星”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北风之神”级新型战略核潜艇和“白杨-M导弹”。俄军政高官则不断表示:俄将重新制订本国军事学说,将美不断扩大在俄传统势力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界定为俄国家安全近期面临的“最现实威胁”;为此,俄要打造第五代反导系统,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现役和在研防空导弹”的S-400防空系统也将于2007年夏服役。作为现实威慑手段,俄号称“史上最强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已于4月中旬服役,俄军97%战略导弹5月初亦进入战斗状态,并声称已瞄准了美在欧洲驻军的各个目标。
  其次是用经济杠杆和政治、外交手腕。俄重新挥起威力屡试不爽的能源“大棒”,多次放言赞成建立天然气“欧佩克”;面对美国暗地挑动的“东欧历史翻案风”,俄则“恰到好处”地通过立法手段要求全民力护“镰刀铁锤旗”,高调庆祝少先队成立85周年,并反客为主地建议以“欧洲集体反导系统”取代美国计划。
  
  多年龃龉,一朝迸发
  
  对于俄方的持续性强硬态度,国际上迄今大体有如下几种评估:一是认为这是俄走出低潮、找回自信、准备“走自己的路”的一个标志;二是视之为俄对美多年来战略遏制的一种战略反制;三是这属于对伊朗核问题的一种预防性表态。
  正如许多俄罗斯人所说,俄方诸多犀利的言辞,反映出了俄的“挫败感”,因为它的许多观点被美国所忽视。“9·11”后,普京在世界各大国领导人中头一个明确表示愿帮助美国搞“反恐”,但得到的却是如下一些“丰厚回报”:美国单方面退出了1972年《美苏反导条约》;美军借阿富汗战争之机进入俄的“后院”中亚并长驻不走;北约一下东扩7个新成员,乃至越过俄划定的“红线”,势力直抵波罗的海三国……
  2004年普京连任后,美国对俄的频频积压,力度更有增无减:美公开指责克里姆林宫“放弃民主,加强集权,恢复帝国”。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相继推出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又给俄扣上“需特别关注”的“新兴大国”的帽子;赖斯在很多场合指责普京“独断专行”,美防长盖茨甚至把俄说成美“难以预测的潜在敌手”。仅在2006年底以来,西方媒体就利用俄同独联体国家的能源冲突、俄与伊朗的军事特别是核能开发方面的合作、俄对科索沃“独立”计划的抵制、女记者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和前克格勃特工利特维年科被害案、俄把西方公司挤出油气项目等事件,对普京进行抨击。
  美国不仅有言论,而且有行动。前两年,美频频在俄近邻的独联体各国策动“颜色革命”,扶植亲美政权,构建对俄包围圈。慕尼黑安全会议前不久发生的很多事,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针对俄的:在西方,美国自2007年初就以防范伊朗导弹威胁为名,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及雷达设施;在南面,美国一度放风要将反导系统推进到高加索三国,伊朗核问题也愈演愈烈;在东边,美国已把海基雷达从夏威夷群岛移到比邻俄罗斯的阿留申群岛。
  如果说,美国的多方挤压,是俄做出强烈反弹姿态的外因;那么,俄罗斯近年来综合国力的逐步恢复,则是其敢于针锋相对的内因。上世纪90年代,需要接受西方经济援助的俄罗斯只能忍气吞声,在科索沃战争、北约东扩等问题上任人摆布。然而如今的俄罗斯已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苏联解体后的贫弱状态,2000年起,年均经济增长率达约7%,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俄年石油产量和天然气开采量均为世界第一,电力生产居世界第四,GDP和股票市值双双突破100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超过3000亿美元,稳定基金接近100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还提前还清了苏联时期的外债,通货膨胀率低于9%,实现了卢布的自由兑换。
  以较雄厚的总体实力为后盾,俄罗斯上上下下决心维护本国利益的底气大增:在慕尼黑,有记者问普京其讲话“是不是在展示自身实力”时,普京很肯定地回答“是”。俄外长拉夫罗夫总结2006年外交时说:“俄罗斯执行的是完全独立的对外政策。”俄权威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日前的调查则显示,75%的被征询者认为俄是个“特别的国家”,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俄美未来“冷而不战”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由于俄美之争的本质,是带有完全排他色彩的地缘政治和“世界新秩序”构建方面的争夺,两国名为“战略伙伴”,但仅限于宣言,既缺实际行动,也乏常设机构或条法基础,更无经济基础和民意支撑。再加上两国明年都面临总统换届选举,在对外政策上显示维护本国利益的坚定决心,是笼络人心的有效手段,故两国关系不仅现状不乐观,近期前景也不看好,主流趋势是竞争而非合作。在可预见的将来,科索沃最终地位、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加入北约及伊朗核问题等,都可能成为俄美再度角力的导火索。
  不过,称两国开启“新冷战”,确是言过其实。当年的美苏冷战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着两种完全“水火不容”的意识形态。二是对峙的两个超级大国实力基本相当。三是形成了两大对抗性的、拥有摧毁对方能力的国家集团。这种格局使得双方不可能打热战,只得打冷战。但目前这些条件都已不再具备,俄美关系也早已不是决定世界生死存亡的国际秩序轴心,重要性与苏美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从双边关系角度看,美俄双方也都无再开冷战的兴致。美国高官频繁进出莫斯科,放软身段进行解释和沟通工作,就是想缓和紧张气氛,因为美国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上还需要俄的理解和支持。俄罗斯则对冷战拖垮苏联的历史教训记忆犹新,它仍在重新崛起中,GDP不到美国的1/10,军费则仅为美的1/25,再加上还存在着过度依靠原材料出口、腐败、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及人口数量减少、平均寿命缩短等一系列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可能再同美死拼,会审慎务实地处理对美关系。因此,尽管俄美互信已很成问题,但仍然会在斗争和妥协中寻找共同点,斗而不破。
  (本文责任编辑:王栋)
其他文献
生活在刘梁时代的刘勰能够吸取《诗》、《离骚》等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精华,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提出了“酌奇而不失其真,[羽白元]华而不坠其实”的文学见解
回味整个事件的过程,其实我们仍然需要再问自己一些问题,不仅仅是以锦湖轮胎使用者的角度,而是希望代表更多的消费者。
期刊
在当今文学著作中,“人物传记”占着相当的份额.但许多“人物传记”不能表现历史的真实,不能表现作品中主人翁真实的个性.这主要是作者主观意识太强,投读者所好,受功利主义驱
共产国际“五大”于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在莫斯科召开。关于哪些中国人出席了共产国际“五大”,有下列几种说法:
期刊
目的对宁夏一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生的5人中毒死亡,2人重度中毒的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为该行业今后防治急性中毒事故发生提供控制措施。方法对中毒事故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六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五次理事(扩大)会于2011年4月19日在上海召开。受胡茂元会长的委托,中汽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主持了会议。中国机械
期刊
对于汽车企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多少的问题,有的说要赶上美日德、有的说要量力而行,汽车界人士观点不一。
目的探讨RUNX3、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三者在H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三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
或许是巧合。我来北京参加文化部艺术司文艺评论人才学习班时,正逢中国文联第十次文代会即第九届作代会召开之即,朋友们以为我有此殊荣,让我惶恐又不安。虽然我是写作者,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