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欧洲经济“发动机”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12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26442亿欧元,人均32340欧元,其经济发展前景不仅对欧洲极为重要,对全球经济形势也有相当影响。
  虽然自然资源较为贫乏,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但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德国产品一向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服务周到,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之后,德国出口额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外贸长期顺差。
  中德1972年10月建交,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5月25~27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是其履新首访的唯一欧盟国家,两国共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就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领域的合作达成重要协议。
  欧洲经济核心支撑力
  凭借为德国挡住了全球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的侵袭,默克尔在2013年秋的大选中获得连任。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尔政府主导的紧缩“药方”不仅在欧元区国家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抗议,她所在的基民盟也曾在德国人口第一大州的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从而为其大选之路蒙上一层阴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识到拯救希腊和欧元区更加符合德国利益,默克尔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
  而今默克尔继续执政,意味着德国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改革换援助”政策将基本保持不变。德国作为救助的最大单一出资方,以及欧元区经济的“发动机”,将继续全力主导和支持解决债务危机。
  持续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仅重创地区经济,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震荡,身处中心地带的德国不可能独善其身,2012年其经济增速呈逐步放缓态势即是证明,且更于第四季度出现下滑,从而拉低了全年的经济增幅。进入2013年,德国经济状况稳步改善但复苏动力略显不足,因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部投资和消费需求,而作为主动力的出口则缺乏活力。前10个月由于受全球经济下行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同比出现下降,从而使得出口导向型的德国无法实现强劲复苏。
  目前德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就业市场稳定,通货膨胀率保持低水平,加上欧洲央行的低息政策,均成为刺激私人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设备投资走出低谷,建筑业景气持续,也有利于德国内需转旺,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德国联邦银行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认为,2013年德国将实现0.5%的增长,而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善,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将给德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出口,继而会进一步拉动企业投资和进口贸易。报告预测德国经济2014年将增长1.7%,2015年增长2%,德国将继续充当欧洲经济火车头的作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预测则更加乐观,称未来一段时间德国经济将迎来“黄金时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率提高、失业率下降,以及可支配收入增加;2015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2%,主要的动力来源于内需的扩大。
  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特别是欧盟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德国模式显示出了其稳健性,内需替代了出口动力,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德国之所以有如此的经济表现,得益于其稳定的公共财政、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审慎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监管,以及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扶持。加上其坚实的基础、高素质人才、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等,不仅使得德国成为抵挡欧债危机的中流砥柱,且在欧元区经济增速因出口和消费增长乏力而放缓之时,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
  贸易与投资地位强势
  作为贸易强国,德国同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关系,全国近1/3的就业人员从事出口工作,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以上销往国外。德国曾多年保持出口额世界第一的位置,其工业品享誉全球,著名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都位于德国,汽车生产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
  除此之外,德国主要出口产品还包括机械产品、化学品、通信技术、供配电设备和医学及化学设备。这种倾向于投资类的出口产品结构对价格不是很敏感,较少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且符合新兴市场的发展需求,前景良好。
  德国主要进口产品有化学品、汽车、石油天然气、机械、通信技术和钢铁产品,商品贸易持续顺差是其经常账户保持盈余的主要原因。德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其中一半以上的进出口是在欧盟国家内部进行的。与此同时,德国还是服务贸易强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欧债危机重压下,欧盟成员国经济步履维艰,而德国凭借其出口产品的强大国际竞争力,支撑经济渡过难关,但其不断取得的巨额贸易顺差却颇受诟病。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德国依然是欧洲经济体内最大的顺差国,2013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顺差达到1483亿欧元,远超过第二位荷兰的405亿欧元。德国持续的高顺差之所以引发许多欧盟成员国的批评,是因为各国普遍认为德国“可观的国际收支表现”加剧了欧洲经济失衡,而受到全球欢迎的“德国制造”削弱了南欧各国出口竞争力,不利于欧盟整体经济发展。
  德国投资环境上的优势在于发达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高度开放立场。而外国投资者青睐德国还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一是德国是欧洲实力最雄厚的经济体,生产能力和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德国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强;三是德国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制完善。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德国吸引的国际资本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超过10%,正是得益于其经济的稳健发展。与此同时,实力强大的德国还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的20大投资经济体中,德国居第六位。
  中德经贸合作步入“快车道”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一大、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以及重要的投资目的国。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1612.3亿美元,同比下降4.7%,占中国与欧盟贸易的29.5%;2013年1~9月中德进出口额是1186.7亿美元,同比降幅为2.6%。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电器、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及制成品、化学品和玩具等,从德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设备、铁路、汽车及船舶等运输设备、化学品、光学、医疗仪器等,目前德国是中国在对欧盟成员国贸易中少数几个保持顺差的国家之一。在欧盟经济复苏的拉动下,2013年10月,中国对欧出口增长12.7%,重回两位数轨道,11月更达18%。
  中德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9月,默克尔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会见达赖,曾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另外,随着中德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彼此间的矛盾冲突也在显现,贸易摩擦逐渐增多。
  金融危机和经济困境助长了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欧盟对华频举“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大旗。在此背景下,2012年7月,以德国第二大光伏供应商太阳能世界公司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欧盟随即挥起“双反”调查大棒,超过200亿美元的涉案金额,使之成为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虽然历经一年的艰苦谈判双方于2013年7月达成价格承诺,但这种动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德国是一个市场高度开放的国家,中欧关系的重要领跑者,其率先示范的作用不容小觑。
  近年来,在频繁的高层互访推动之下,中德经贸关系愈加紧密,两国间贸易量多年来一直超过中国与欧盟贸易量的1/3,德国对华投资也占欧盟对华投资额的1/4,中德双方已经互为彼此在欧盟、亚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作为欧盟和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不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上还是拯救债务危机的作用上,德国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强调要全方位推进中德合作,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将为中德、中欧关系带来新机遇,中国还宣布在德成立中国商会并启动设立投资促进机构,以增加双方的投资机会。事实上,继续深化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对中国促进自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促进德国带领欧元区国家整体摆脱危机,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德关系已步入“快车道”,希借助围绕“新四化”的互利合作,推动中德合作进入“加速期”,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德关系在中欧关系中的领跑者地位。
其他文献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在广西展览馆举办农业展。这是博览会连续第五年举办农业行业展览。本届博览会农业展共设室内标准展位600个,室外展区2000平方米。目前,招商招展工作进展顺利,参展报名企业达378家,预定展位超过700个。展位数同比去年增加10%,重复参展率达40%。展位特装率创新高,达42.4%。东盟及区域外展位数占总展位数的13.3%,创新高。  “新、优、特”展品荟萃,品牌企业云集 
期刊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设置投资合作专题,举办系列精彩务实的投资促进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合作搭建平台。  展示投资合作成就,助跑“走出去”  国际经济合作展示广阔前景 国际经济合作展展示的重点主要是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资源开发、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参展的知名企业有中国铝业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  重点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园区项目合作 届时,中马钦州产
期刊
编者按: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13年9月3~6日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201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10周年,本届博览会在此背景下举办,意义重大。在第十届博览会即将举办之际,本刊专访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长郑军健先生。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博览会,为什么中国和东盟各国有这么多企业年年都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  郑军健:中国—东盟博览会是非同一般的交流
期刊
活动预告  2014年出展企业CEO年末沙龙  2010年应出展企业的要求,进出口经理人杂志成立了借展出海俱乐部,以沟通、信任、分享、合作为宗旨,以轻松、专业和开放的交流平台为出展企业服务。3年以来举办了出展项目交流会、CEO沙龙等活动,广受出展公司的好评。  又是一年岁末至,精彩纷呈聚会时,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2014年1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第4届出展企业CEO岁末沙龙,这是一年一度的出展业圈内聚会
期刊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轻工展将在中国南宁闪亮登场,集中展示各国优质电子消费品、工艺礼品、文创艺术产品等,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轻工企业合作创造更多商机。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13年9月3~6日在中国南宁举办。本届博览会继续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先进技术、服务贸易和魅力之城五大专题。2012年轻工展获得圆满成功,展览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吸引了38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商品总成交额超过3
期刊
8月22日,由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主办的2013年秋季出展项目发布会再次火爆举行,展览业内将近50家出展企业的70多位代表到会。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每年举办4场出展项目发布会,这是第10次举办。  发布会由进出口经理人杂志执行主编邱源斌主持,汉诺威米兰展览公司、东方益达国际展览公司、西麦克国际展览公司、励展博览集团国际销售部、恒立伟业国际展览公司、中杰城设国际展览公司、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公司等7家展览公
期刊
虽然中国出国自办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树立品牌的很少。在展览业同仁试图分享这块大蛋糕却苦于无路时,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公司已经在此领域走了很远。  “我们是十年磨一剑。”米奥兰特董事长潘建军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由衷地说,“从举办第一个出国自主品牌展开始,米奥兰特自办展已经走了十年的历程。”  自办展的十年守望  走出国自办展这条路很艰辛。多年来,从最初以代理国外展会为主,到现在转型独立自办展会
期刊
参加展览是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企业更加注重展会的专业化与品牌化,参加展览不仅是为了收获订单,更当成对外展示企业形象,把脉行业趋势的途径。展览组织方也拿出浑身解数,努力增加展览的附加值,让企业真正有所收获。  忆往昔  回忆是刻骨铭心的,请大家和记者一起走进出展世界,一起去铭记那所有,让人或惊喜、或感动、或收获的,回味无穷的,产生共鸣的展览瞬间。  :您从事出展业的时间,对出展业
期刊
亚洲公司经常在美国面临专利侵权诉讼,并且随着来自竞争对手和非执业实体的诉讼日益增多,亚洲公司在抗辩上的花费将十分庞大。美国法院、立法者和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这些不公平的负担,并开始尝试不同的措施或政策,使被告方更容易在恶意滥诉的案件向诉讼的原告方求偿被告抗辩所付出的律师费。  近期的两个实例说明了被告方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拿回他们的部分或全部律师费。在这些情况下,原告方提出的侵权案中明显缺少关键的专利权
期刊
2014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将于2014年4月7~11日举办,主题为“产业集成,未来趋势”(Integrated Industry -NEXT STEPS)。这一主题反映了展会对于集成化及其对行业未来影响的一贯重视,表明了建设智能化、自动化工厂的未来趋势和方法,同时彰显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工业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2013年11月27日,汉诺威展览公司在北京东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