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两组在基础治疗上,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补肾培元针刺法,对照组以药物治疗,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日排尿频率、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日排尿频率、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疗效显著。

关键词:醒脑开窍;补肾培元;脑卒中;急迫性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急迫性尿失禁为脑卒中后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发生后,患者除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会表现出尿频、尿急、遗尿等症。据研究,约占32%~79%的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1],该病易引起尿路感染,严重者有肾功能衰竭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機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规范及全方位的研究,对于该病的治疗也存在着易复发、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该病,也已变成亟待解决的热点之一。故本研究以醒脑开窍补肾培元针刺法治疗本病,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2.75±7.02)岁,平均病程(1.37±0.46)年。两组患者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诊治指南与共识2016》中关于“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急迫性尿失禁诊断标准:依照2006年国际尿控学会对“尿失禁”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40≤年龄≤75,性别不限;(3)尿失禁明确由脑卒中引起;(4)病程在2周~6个月,尿失禁程度为Ⅲ度或Ⅳ度;(5)患者病情平稳,意识清晰,言语功能不影响一般医患交流;(6)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1个月内使用相关药物治疗,对本临床研究观察指标有影响者;(2)合并严重内科系统疾病及精神类疾病患者;(3)难以按规定治疗,不能判定疗效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病人自行退出;(2)依从性差,未遵循研究方案者;(3)治疗中因死亡无法继续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基础治疗:两组均予卒中后常规内科治疗。

1.6.2 观察组:予醒脑开窍补肾培元针刺法治疗。

(1)取穴:印堂、上星、百会、内关、三阴交、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肾俞、次髎穴、顶中线。

(2)操作:嘱患者平卧,消毒后对下述穴位进行针刺操作。

印堂:斜刺至骨面,0.3~0.5寸。

上星、百会:直刺至骨面。

内关:直刺0.5~1寸,予捻转提插泻法,行针60s。

三阴交:斜刺1~1.5寸,予提插补法,以患者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直刺1.5~2寸,予捻转提插补法,行针60s。

顶中线:平刺,快速捻转,行针60s。

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俯卧,消毒后对下述穴位进行针刺操作。

肾俞:直刺0.5~1寸,予捻转提插补法,行针60s。

次髎:向下斜刺2~2.5寸,以患者感受触电样针感放射至前阴为度,然后略上提针0.2寸。配合G6805电针仪治疗。

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3 对照组: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滴治疗,每日1次,25mg/次,配0.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0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日排尿频率、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用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由表1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日排尿频率均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

2.2 由表2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机制尚未探明。现有研究发现,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与脑内结构受损有关,脑桥以上水平受损,使其对排尿反射初级中枢的抑制能力降低,逼尿肌反射亢进,引发该病;尿失禁是额叶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从生物化学研究方面,机体组织的受损对调控排尿的相关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的合成与释放造成影响,导致膀胱的盆底肌与韧带的收缩与支持能力下降,加重尿失禁的发生[2]。

“中风者,……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多有此疾。元代危亦林曾在《世医得效方》中提到:“中风恶证,……遗尿者,肾气闭绝也,……,惟遗尿口开俱见为恶,心为五脏主君,肾为一身根本,诚不可闭绝也。”可见肾元亏虚既是中风病发病之根本,也影响着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发展,肾司气化,又因肾与膀胱相表里,固可协调平衡全身水液之代谢,肾元亏虚致膀胱气化失常,固摄失司,表现为尿频、遗尿等症。脑窍受阻,神无所附,致机体内正常运行的精气血津液失去“神”之调摄,继而发为该病。该病以肾元亏虚为本,与脑密切相关,故本课题以醒脑开窍补肾培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由石学敏院士所创,强调量化的手法和深度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印堂、上星、百会、内关、三阴交即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主要选穴。百会穴位于巅顶,总督一身之阳,其脉下连足太阳膀胱经能达到固摄之效[3];印堂、上星助百会醒脑开窍之功;内关为心包经穴,心主神明,故内关为醒脑开窍之要穴;三阴交行气利水、调理气机;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位于腹部,针刺腹部穴位可调节人体全身之气血,同时可调节脑肠轴以达到效果[4]。《针灸大成》云:“次髎主小便赤淋,中下髎主小便不利”,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次髎穴可兴奋骶丛交感神经,影响骶神经反射弧,从而达到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和盆底的效果[5]。顶中线是大脑中央旁小叶在头皮的投影区域,该区是排尿的运动中枢,针刺顶中线是治疗尿失禁的有效区域[6]。

研究结果表明醒脑开窍补肾培元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实验方案设计方面有待优化,在样本量的估计、盲法等方面亦存在不足;(2)未对病例进行随访,难以明确其临床疗效。在之后的研究中,将会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临床观察,将随访疗效纳入观察中,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更可靠、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Vilai Kuptniratsaikul et al.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Rehabilitation Period in Thai Patients with Stroke: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09,88(2) : 92-99.

[2]许志秀,姜宏,汤克仁.卒中后尿失禁[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010):771-773.

[3]王波.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2008.

[4]倪娜.腹三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尿失禁的疗效与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

[5]廖利民,石炳毅.骶神经刺激和神经调节治疗排尿功能障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10):60-62.

[6]宋丰军,陈柄,方君辉,刘海飞.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218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03):184.

第一作者:王艺捷,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264002,女,出生于1983年,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

通讯作者:朱蓬燕,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264002,女,出生于1981年。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发生变化,生活、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加,临床上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属于慢性疾病的范畴。很多慢性疾病无法治愈,仅依靠药物、生活方式的改善等进行控制,但疾病依然在进展中。随着疾病进展至晚期,患者的肾脏器官会受累,产生受损。一旦肾脏受损,代表着原发性疾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除了慢性疾病的并发症,肾炎、尿毒症等也是造成肾功能障碍的危险性疾病。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5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类风湿免疫学项目联合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疾病组与健康组患者的RF、CCP、LgG、补体C3、补体C4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樣本采集前一天正常饮食,晚餐后禁食并保持8到12小时空腹,次日采取肘静脉血3ml,离心20min后待测。相关指标及检测方法:类风湿因子(RF):采
期刊
摘要:甲状腺癌是人体内分泌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一般女性高发,且存在较高转移风险,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预后效果。目前临床检查方法中,血清指标检查、超声检查及FNA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结节常用手段,其中血清检查受血液标本质量、检测技术等影响,且患者等待结果时间较长;FNA检查虽敏感性较高,但其属于侵袭性操作。而超声检查凭借其出结果快、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发挥出了很大作用。本文探讨术前颈部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癌一致性评估及影像学征象,报
期刊
摘要:N6-腺苷酸甲基化(m6A)修饰是真核细胞中RNA最常见的一种修饰方式,YTHDF2是m6A修饰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合的方法,验证了YTHDF2通过miRNA-146a对EGFR基因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该信号通路的阐述有助于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更好的解释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有效靶点。关键词:卵巢癌;m6A;YTHDF2;miRNA-146a;EGFRAbstract:N6-methyladenosine,namly m6A,a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45例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选择期间是2021年2月~10月,对所有入选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此类患者不同急诊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入选的45例患者,40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的出血病灶的止血满意,总有效率达到88.89%(40/45);4例采取手术治疗,止血总有效率达到100.0%;1例采取其他治疗,止血总有效率达到100.0%。结论:急诊胃出血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最常用到的是内科保守治疗,简单方便,患者病情危重保守治疗无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对激光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越来越深刻广泛。激光医学是现今新兴的医疗技术手段,本篇文章通过对激光技术的发展极其重要意义的归纳整理,并对国内腔内泌尿外科的现状和进展进行调查研究,探究激光技术在 我国腔内泌尿外科应用的现状和意义。关键词:激光技术;腔内泌尿;外科应用【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引言: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研究”、“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等内容,将激光技术在我国腔内泌尿外
期刊
摘要: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就是孕期,而这一阶段的发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分娩结局。胚胎发育得好需要妈妈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确保孕妇在孕期营养均衡十分重要,这也是产科门诊相关产检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往产科门诊对孕妇的常规指导,主要是结合每次产检的情况提醒一些孕期基本注意事项,对于孕妇营养的动态变化掌握不足,此外,对孕妇营养的动态变化掌握不够,干预力度也不强,孕妇会出现盲目进补的现象,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妊娠期营养指导是指孕妇从第一次产检开始就建立个人档案,全程提供细致、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同时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急腹症的检查操作方式及效果。方法:特选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我院诊治急腹症80例。分组后实行不同检查。常规组应用传统超声,实验组应用全面腹部超声。基于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和相关检查指标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1.2方法采用GE公司生产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检查时凸阵探头频率为3.5Hz。脑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则提供少量温水,保持膀胱充盈,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则提供氯化钠300ml保持膀胱充盈。
期刊
摘要:目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就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优势展开讨论,并分析相关数据。方法:在研究中,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平行方法完成分组,将82例病例均分为试验组(实行阿托伐他汀方案)、对照组(实行肠溶阿司匹林片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分析患者的治疗数据以及治疗结果,得出以下几项治疗结论:1.两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为了
期刊
摘要:柴胡桂枝汤是著名医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经典方,它的方药组成取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各一半剂量相合而成。该方用以治疗以发热微恶寒、头痛项强支节烦疼等为主症的太阳少阳并病之证。经过各代著名医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柴胡桂枝汤组方疗效显著用药精良,不仅适用于太阳少阳合并的伤寒表证,在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风湿、肩周炎、肩袖损伤、不安腿综合征、痿病、SAPHO综合征等多种骨伤疾病中运用,亦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关键词: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