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物的认知与感悟。将诗词引入历史课堂,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修养与学科素养。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诗词引用 教学情境
现行的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方式,专题知识深,抽象结论多,得出过程少、知识衔接性差的结论。事实上,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和能力深入钻研历史。社会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现行考试导向的急功近利,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仍旧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老路上。历史教学一潭死水,课堂毫无生气,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将诗词引入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让课堂活起来。
“不学诗,无以言”、“文史不分家”。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里,许多都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再现王朝兴废与世事变迁。它从不同角度表达诗人对历史事物的认知与感悟。以诗入史,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在一些省市高考试题中大放异彩,且连续出现。如上海2001年文综卷第28题“拿起武器闹革命——一杆大旗满地红”,考查的是秋收起义。上海2005年文综卷第30题,以唐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考查相关的桥名与城市[1]。2005年全国文综卷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探讨人生价值观的问题[2]。通过诗词学习历史,对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大有裨益。
怎样将诗词引用课堂?下面举一些例子。
在《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一文中,引入唐代李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白居易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诗句,不仅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农业的发达,真实地感受到封建赋税的沉重,而且从地理角度领悟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此萌发爱惜、节约粮食的意识。范成大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便一目了然。唐代王建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洛阳风俗不禁街”,写的是我国古代商业活动及其场所,商业发展冲击乃至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由此唤起人们对昔日扬州繁华夜的向往。“今日歌罢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则又映照出农村的简易市场,这恰是现在集市的前身。李白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声动寒川”在《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一课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时,引入元鼎的“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及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诗句。元鼎把隋亡的原因归于炀帝奢靡,滥用民力,开凿运河,皮日休则认为隋炀帝如果不滥用民力,游览江南,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两人观点分歧,后者一分为二,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又如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引用毛泽东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年项羽没有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的军队,结果反被刘邦消灭。南京虽然解放了,但国民党仍有残兵百万,如得以喘息,势必卷土重来。以史为鉴,毛泽东谆谆告诫:只有坚持革命到底,才能争取革命的全胜。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学生既回顾了楚汉战争的历史,又为《建国初期的巩固新政权的斗争》做了铺垫。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3]。这是历史学科的目标之一,也是情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爱国英雄岳飞的宏伟志愿,可惜被南宋的奸臣粉碎。“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表达了辛弃疾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失去国土的深情怀念。“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以梅花溅泪比喻国仇家恨,用二分明月映照孤忠亮节,表达的是一个士大夫的最后使命,一种至高无上的民族气节。在《甲午战争》里,以挽联“是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为例,赞扬邓世昌黄海海战的壮烈表现。学生在怀念英雄的同时,为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气节所折服,爱国情怀自然得以迸发。在台湾问题上,可以引用谭嗣同的“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和用余光中的散诗《乡愁》。加上教师的巧妙设问,学生就会重温台湾孤悬海外的历史,进而理解中华民族强大长久的向心力、凝聚力,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根本利益所在。
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昭示着安史之乱前后的盛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是感叹科举制的有利于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这与现行的高考异曲同工。“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渺渺”写的就是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恰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写照。
总之,中国是诗的国度,有关历史的诗词举不胜举。中学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研究,提取信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4]。教师如能引入一些精炼优美的诗词进行教学,配以巧妙的设问,就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科人文性。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而且会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领略历史的魅力,感受历史,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修养与学科素养。大胆地利用这一资源,定会让课堂别开生面,定会让学生如坐春风。当然,教师在引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精挑细选,注重思想性,恰当并且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2001—2006年上海文综卷
[2]2005年全国文综卷
[3]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诗词引用 教学情境
现行的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方式,专题知识深,抽象结论多,得出过程少、知识衔接性差的结论。事实上,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和能力深入钻研历史。社会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现行考试导向的急功近利,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仍旧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老路上。历史教学一潭死水,课堂毫无生气,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将诗词引入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让课堂活起来。
“不学诗,无以言”、“文史不分家”。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里,许多都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再现王朝兴废与世事变迁。它从不同角度表达诗人对历史事物的认知与感悟。以诗入史,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在一些省市高考试题中大放异彩,且连续出现。如上海2001年文综卷第28题“拿起武器闹革命——一杆大旗满地红”,考查的是秋收起义。上海2005年文综卷第30题,以唐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考查相关的桥名与城市[1]。2005年全国文综卷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探讨人生价值观的问题[2]。通过诗词学习历史,对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大有裨益。
怎样将诗词引用课堂?下面举一些例子。
在《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一文中,引入唐代李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白居易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诗句,不仅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农业的发达,真实地感受到封建赋税的沉重,而且从地理角度领悟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此萌发爱惜、节约粮食的意识。范成大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便一目了然。唐代王建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洛阳风俗不禁街”,写的是我国古代商业活动及其场所,商业发展冲击乃至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由此唤起人们对昔日扬州繁华夜的向往。“今日歌罢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则又映照出农村的简易市场,这恰是现在集市的前身。李白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声动寒川”在《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一课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时,引入元鼎的“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及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诗句。元鼎把隋亡的原因归于炀帝奢靡,滥用民力,开凿运河,皮日休则认为隋炀帝如果不滥用民力,游览江南,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两人观点分歧,后者一分为二,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又如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引用毛泽东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年项羽没有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的军队,结果反被刘邦消灭。南京虽然解放了,但国民党仍有残兵百万,如得以喘息,势必卷土重来。以史为鉴,毛泽东谆谆告诫:只有坚持革命到底,才能争取革命的全胜。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学生既回顾了楚汉战争的历史,又为《建国初期的巩固新政权的斗争》做了铺垫。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3]。这是历史学科的目标之一,也是情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爱国英雄岳飞的宏伟志愿,可惜被南宋的奸臣粉碎。“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表达了辛弃疾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失去国土的深情怀念。“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以梅花溅泪比喻国仇家恨,用二分明月映照孤忠亮节,表达的是一个士大夫的最后使命,一种至高无上的民族气节。在《甲午战争》里,以挽联“是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为例,赞扬邓世昌黄海海战的壮烈表现。学生在怀念英雄的同时,为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气节所折服,爱国情怀自然得以迸发。在台湾问题上,可以引用谭嗣同的“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和用余光中的散诗《乡愁》。加上教师的巧妙设问,学生就会重温台湾孤悬海外的历史,进而理解中华民族强大长久的向心力、凝聚力,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根本利益所在。
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昭示着安史之乱前后的盛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是感叹科举制的有利于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这与现行的高考异曲同工。“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渺渺”写的就是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恰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写照。
总之,中国是诗的国度,有关历史的诗词举不胜举。中学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研究,提取信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4]。教师如能引入一些精炼优美的诗词进行教学,配以巧妙的设问,就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科人文性。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而且会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领略历史的魅力,感受历史,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修养与学科素养。大胆地利用这一资源,定会让课堂别开生面,定会让学生如坐春风。当然,教师在引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精挑细选,注重思想性,恰当并且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2001—2006年上海文综卷
[2]2005年全国文综卷
[3]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