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创+产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sd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产业基础最扎实、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以及后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构成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长三角地区应立足自身产业和要素禀赋优势,走出一条独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以“科创+产业”为主要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位势,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谋划“X”型总体空间布局。主要是围绕两条轴线推动科创、产业资源流动和共享,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科创+产业”发展,从空间来看两轴相交呈“X”型,意为科创和产业的结合使未来发展具有无限可能。一条轴线连接上海与合肥两大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连接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重要工业城市,这条线上科创产业资源丰富,拥有2个国家科学中心、众多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为长三角地区对接全球科创和产业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服务。激发安徽创新活力,推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利用江苏科教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等优势,加快推进沿沪宁产业带发展,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另外一条轴线沿海而下,连接江苏徐州、宿迁、淮安和浙江杭州等地,将苏北等经济后发地区和杭州新经济地区连接起来。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跨境电商发达,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等优势,带动苏北文化旅游、大健康、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及配套产业发展。
  把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长三角“科创+产业”发展高地。立足上海国家科创中心、开放高地以及政策高地等优势,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高技术产业、科创要素流动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的高地。充分利用自贸区开放制度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等,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发挥临港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等优势,推动科创、产业要素的内外双向流动;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协同创新发展,就重大科研项目、重大产业开展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参与新片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新片区优势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形成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完全靠市场自发力量也搞不好,要发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当前要通过编制“十四五”专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统筹配置长三角科创和产业资源配置。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性成果。积极探索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江浙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引导或投入适量资金支持鼓励。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鼓励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产业创新活动。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长三角走“科创+产业”之路,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型人才在科研以及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落实好创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构建创新导向型分配机制。营造使人才潜心创新的软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后备力量,并实施开放灵活的海外高端人才集聚政策。
  加强应用技术供给。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是我国产业创新的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应用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为此,要学习借鉴美国斯坦福OTL模式、台湾工研院以及我国深圳先进院等的成功经验,在长三角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应用技术研发促进实体,如产业创新中心等,将其定位为介于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性质的非营利事业单位,或者称为公益类财团法人,既不是传统的孵化器,也不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多方主体联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性领域,生产知识产权产品,解决应用技术有效供给不足问题。
  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将应用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变成实际产品和服务的最后环节,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一步。长三角是我国工业设计最发达的地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长三角应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探索一条新路。要完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生態,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布布局工业设计产业链,引进一批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本土工业设计企业。
其他文献
8月13日消息。俄罗斯正坚决实施“去美元化”。数据显示,现在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结算中,收到的欧元比美元更多。  8月份,俄罗斯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从该国进口的商品中,略超过50%的价值以欧元计价,只有46%的结算使用了美元。此外,俄对欧盟出口中,以欧元结算的比例从去年年底的38%增加到了43%。这一转变是俄罗斯经济“去美元化”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降低俄罗斯经济在美国制裁威胁下的脆弱性。IM
期刊
9月4日至9月9日,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诚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计。中国克服重重困难举办规模盛大的服贸会,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念和决心。彰显开放合作的信念和决心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期刊
本届服贸会期间,正大集团应邀参展泰国馆,担任服贸会的供餐单位,参加中泰建交45周年服务产业合作推介会及2020“中国总部经济国际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業中国区副董事长薛增一借助此次服贸会向记者讲述开放创新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济》:作为亲历者,本届服贸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薛增一:9月4日晚,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发表视
期刊
当我们谈论顺风车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我们搭着改革开放的顺风车来到了40年之后的中國,我们搭着依法治国的顺风车,走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改革开放往往都是从基层开始的,往往是从不经意的地方开始的,可能也是从我们认为不可能改革的地方开始的。”8月23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顺风车健康发展法律论坛”上,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的开场白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  由经济日报(集
期刊
9月9日,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创新投资金融服务——共推全球投融资合作》专场发布会。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出席发布会并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对习近平主席在服贸会开幕仪式上的讲话感到备受鼓舞,阿联酋政府以及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同样秉承了习近平主席講话中提到的精神。“今年服贸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鼓励开放、包容、多元、公平、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为服务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搭建起了各国交流的平台。聚焦服贸会的国际合作情况,我们采访了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服务监管局中国首席代表傅诚刚,了解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投资优势。  《经济》:结合目前发展趋势,您比较看好的投资机会在哪?  傅诚刚:阿布扎比及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的企业在分析各国市场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在中国,一个关键
期刊
2020年8月24日,習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总体部署。在此前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先后主持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和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上述系列重要讲话为“十四五”规划的科学编制指明了方向,应认真学习领会并做出准确阐释。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百年来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大大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发展环境的变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培育和释放国内需求,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打造具有根植于中国经济实践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学理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三驾马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首先,中国有着4亿中等收入人群和10亿较低收入人群,这两个群体的需求还远远没有
期刊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内容鼓舞人心为企业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  改革開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
期刊
伴随着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进程的深化,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地区布局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发展临空经济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已成为不少城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如何,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还存在哪些难题?在临空经济领域深耕已有20年的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临空经济第一人曹允春对此有独特的见解。临空经济或成未来经济发展主要源泉  中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曹允春把它分为几个阶段。  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