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之梦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4个多小时的长途车,我来到了漠漠黄沙中的目的地——敦煌莫高窟。
   沿途山是黄的,沙是黄的,天却是蓝的,勾勒出一幅色彩和谐的明丽画卷。正是正午时分,烈日灼着大地,翻卷起层层热浪。“沙海飞蜃影”,空气中扬起的薄沙在日光下织成雾,与远方的莫高窟一同织出一场瑰丽的梦。
   百年前的莫高窟,困于沙海与苦难中无法脱身,无数次的破坏与劫掠使她浑身布满伤痕。她有姣好的容貌,却无人能够窥识;她有深重的苦难,却无处可以诉说;她有曼妙的身姿,却只能在每个寂静的深夜独自起舞;她有一个关于文明、关于民族血脉的梦,经历重重磨难也不曾褪色,不曾黯淡。
   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因与一张图册的偶然相遇,便毅然前往敦煌,在此扎根多年,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与外界隔绝的时间里,他守护着莫高窟的文化火焰,代代相传,不曾断绝。这火焰,燃烧的是他的青春,是他对祖国、对文明的热爱与坚守,是那崇高的情怀与义无反顾的决心。常先生以岁月坚守,点亮了敦煌,也点亮了走向世界的莫高窟。
   步入洞窟,才能真正感受到莫高窟无与伦比的魅力与奇妙。一开始只有寂静,菩萨低眉,金刚怒目,佛像无声,行者无言。但我却在这一刻听见了心潮的澎湃声,看见了时光的流逝,听见了思想迸发瞬间的“吧嗒”声。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凿出洞窟,来供奉他们的信仰。佛像静坐,见证朝代的更迭,见证游人的思悟;驼铃声声,奏响盛世的乐章。站立于此,我仿佛做了一场千年的梦。
   举头与那绘着飞天的壁画对视,仿佛可以窥视那段文明的剪影,揭开恢宏历史的一角。奏响的胡笳、翩翩的乐舞、悲悯的佛像与微笑的飞天,无数次在我的夢里出现,吸引着我来此游览,共赴那梦中的约定。
   沙海茫茫,莫高窟静谧无言地展示着她的美丽。她见证了我的匆匆一旅,见证了我的思考与情感;而我在此也见证了她的历史与璀璨:这难道只是一场神奇美丽的梦吗?
   【湖南张家界市雨露学校高一(3)班,指导老师:王伟安】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该生描写了自己游览莫高窟时的独特感受,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在游览中生发的强烈情感。作文构思奇特,以“梦”字为中心,聚焦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从三个方面展示其丰富的内涵,凸显了莫高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节约”是节制、约束的意思。“节约”是古时的一种马具,将马使用的缰绳或皮条穿其而过,以起到连接作用,达到控制马的目的。   材料二: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李商隐《咏史》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期刊
“引议联结”是议论文的一种重要结构模式,它能使一篇作文条理清晰,论证有力。  “引”,即引论,提出问题,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近几年的高考,大多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或新材料作文题,题目所给的材料一般是写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考生要认真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注意“三言两语”引用材料,要干脆利落、恰当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从材料中引出的中心论点,语句要通顺、凝练,可以是一个对偶句、判断句,也可以
期刊
昨天你把汤洒在了桌上,是眼睛又看不清了吗?还是因为想着要早起做我爱吃的红烧肉,晚上没睡好?(“昨天你把汤洒在了桌上……”——开篇夺人眼球,引人一读为快。)   外婆,你等等我,我将来要当医生,治好你瘫痪的面神经,帮你装假牙,让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你说你等不到了。   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那个一手抱着我一手炒菜的“超级外婆”,仿佛永远不会老,可是昨天,看到你颤抖着手给我盛汤却把汤洒在桌上时,我才
期刊
名家引路  说 勤  林家箴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
期刊
情思,是一个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美好情感的词。情思之于众生万象,皆不尽相同。于我奶奶而言,情思是对我深挚的爱,看似简单、平凡,却让我的世界变得如花般美好,也让我感动、愧疚。   幼时的我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我喜欢吃山芋,奶奶便经常上街买最好的山芋。早上烧水时,奶奶就放一个在火炉底下。水烧好了,山芋也烤好了。这样,我每天都能吃到一个烤山芋。烤山芋的味道甜美可口,让我至今想起来,仍觉唇齿留香,满满的幸福感溢
期刊
一直到了下午两点,处于极度焦虑状态的李爱杰才突然意识到秦山一定是回礼镇了。一个要自杀的人又怎么会带走饭盒、毛巾、拖鞋等东西呢?她又联想起秦山那天朝她要钱的事,就更加坚定地认为秦山回了家乡了。李爱杰开始打点回家的行装。   “萍姐,一会儿跟我去办出院手续。”李爱杰头也不抬地说,“秦山一定是回了家了。”   “他不想治病了?”王秋萍大声叫道。   “他一定明白他的病是绝症了,治不好的病他是不会治的。”
期刊
名家范本  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周国平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淳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的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物,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材料二: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黄旭华用“默默无闻”创造出了“惊涛骇浪”的人生。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期刊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
期刊
齐如山先生讲过一则梨园轶事:有次演出《张飞闯帐》,戏中张飞念道:“为何不叫咱老张知道”,把“知道”念成了“知大”。扮演诸葛亮的谭鑫培接上:“叫你知道,也要前去;不叫你知道,也要前去。”他故意把“道”也念成了“大”,惹得台下众人哄堂大笑,都知道是花脸念错了。“伶界大王”谭鑫培,那么高的成就,那么大的名声,有如此行为,着实令人遗憾。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好扬人短处,揭人破绽。事实上,揭别人之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