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追踪一线索 协作成就两典型——《毕节日报》对吴道江、徐本禹报道的回眸

来源 :中国地市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7月11日上午,一个自称为“南湖居士”的人在网上发了一道《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一篇普通、熟悉、并不新鲜的文章却有257000次的点击率。这篇帖子里的主人公就是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1999级的学生,山东聊城人。他在从事家教时偶然读到一篇《当阳光洒进山洞里……》的文章,促使他2002年暑假来到至今不通水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非常贫困的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一个叫狗吊岩的岩洞小学支教……徐本禹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的举动,感动了别人感动了中国甚至感动了世界。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
其他文献
在某种意义上,报纸编辑对版面的经营理念会决定这张报纸的面孔。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编辑的办报理念都会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作为新闻编辑在常规上应该具有怎样的理念呢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各种报刊上日益多了起来,并作为新闻的一种新的发展和走向,引起了新闻界的重视与关注。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我觉得,深度报道应当是理性的新闻。我之所以这样
随着读者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因此,时事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地市报的时事新闻报道几乎没
近年来,诸多报社纷纷改邮局发行为自办发行,其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点:1.降低发行成本,增加创收渠道,没必要拱手送钱给邮局去赚;2.提高投递质量.尤其是投递时效,由于是专送,投递到户的时间可
《金华日报》1949年12月1日创刊,1982年7月1日正式复刊。60年的岁月。金报人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写下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竖立了一座坚实的报业大厦,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都说新闻事业是艰苦的职业,而当编辑更是这一份艰苦职业中的莆差事,他螫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和毅力,他要有乐于为人作嫁农的品格和胸怀,在十多年如一日的编辑
《黔西南日报》为中共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现发行量约20000份,是黔西南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发挥得好,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
增强视觉冲击力,使报纸一摆上报亭报摊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