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织工马南》是19世纪英国工业时代的文学作品,文章从三个节点塑造了塞拉斯·马南的孤独以及异化状况。马南的人生悲剧有其复杂性,其中社会与劳动的异化,个人的宗教道德观念都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马南的孤独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更是时代和社会的孤独,在工业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依然有重要的思考价值。
关键词:《织工马南》 乔治·艾略特 孤独 英国 异化
乔治·艾略特试图通过《织工马南》来阐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对19世纪的英国城镇乡村的个人社会角色变化进行解读性的观察和演绎,并且对当时个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更高程度的关注。《织工马南》的时代背景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革命不仅仅对生产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社会中的个人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正如伟大的革命理论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所提出的个人的异化。而《织工马南》中的纺织工人马南,也正是在这样的人性异化的大环境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寂寞和孤独,其孤独和痛苦具备社会的典型性。
一 马南异化与孤独的演化过程
小说《织工马南》对于马南这个主要小说角色的塑造,是以其个人的关键事件作为线索的。塞拉斯·马南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其在小说当中有三个关键的节点,也正是这三个关键的节点促成了马南的异化以及孤独。
1 马南被栽赃:丧失对社会的信任
第一个异化节点主要是一场盗窃的案件,在这个案件当中,马南被自己的刎劲之交出卖以及栽赃,失去了自己的未婚妻,以及剥夺了教籍,从而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这一件事情,马南只能够搬到英格兰中部的拉维罗村子居住。这个事件让纺织工人马南丧失了自己原先对于世界的美好想法,面对朋友所带来的谎言,其本身对于马南的打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打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这种打击对于马南的孤独情绪和异化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
2 积蓄被盗:陷入孤苦
第二个节点是马南搬到英格兰中部的第十五年之后,马南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金钱全部被人盗窃了。马南在失去了友情和爱情之后,其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金钱,可是依然还是被无情的命运所剥夺了,马南在遭遇到这样的事情,更加陷入到一种孤独无依的状况当中。
3 收养义女:孤独的寄托
马南人生最后一个转变节点就是收养了义女爱贝。收养爱贝的这个行为给孤苦的纺织工人马南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因为马南原先就经历着各种不信任和背叛,慢慢地在孤独的道路上踽踽独行,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南最终选择了收养义女,而这本身正是一种寄托和安慰。
二 马南的异化现象
异化这一个概念是从马克思的哲学著作当中延伸出来的,马克思在其哲学经济学的手稿当中提出了异化的哲学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当中,人类的异化本身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人类劳动本身所产生的异化,人类自身的异化以及人际关系之间的异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异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化的社会当中,与人类本身产生差异的客体,反过来开始制约甚至是统治着人类,这样的社会现象造就了个体的异化和痛苦。在《织工马南》这一部小说当中,纺织工人马南在英格兰中部一间小石屋当中居住了十五年,这样的一种麻木的生活非常具体以及生动地对异化的现象进行演绎,其本质也是一种人性和工业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1 马南其劳动行为所产生的异化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活动,其能够让人类的体力和智慧都获得多个方面的发展,而人类的价值逐渐在劳动当中进行体现,从这样的一个角度上分析,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本身的需求。不过劳动所产生的异化,就是让劳动者参与劳动是变化为被动的行为,也就是被动地参加在劳动当中,劳动者不能够在劳动当中感受到任何的快乐或者幸福的体验。在乔治·艾略特《织工马南》当中,马南参加劳动并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反过来其实就是一种折磨或者痛苦。劳动本身就变成了马南一种沉重的负担,在某个程度上,小说《织工马南》当中的马南已经被劳动完全地统治了。在小说当中作者描绘到,劳动“已经让马南的面孔慢慢地缩小化了,而且马南其本来挺直的身体慢慢地佝偻了,面色渐渐变得枯黄”,从这些描绘当中可以看到,马南因为自己的劳动,逐渐陷入到一种病态当中,成为了畸形的人。马南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各种程度的摧残和压迫。
马南作为纺织厂的工人,完全没有个人的生活,其人生完全附着在工厂的生产当中,其人生是机械化的。马南已经完全不想要去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其忍受着过去背叛的痛苦和爱情的丧失,思想也处于紊乱之中,互相之间正在碰撞,人也变得紧张而且敏感,其对于感情也就慢慢地转向枯萎当中。小说中的马南也慢慢地转变成为纺织劳动所驾驭的一个机械构件,其在劳动当中无法肯定自己,而是不断地否定自己,深深感觉到人生的痛苦以及不幸,劳累的马南已经身心俱疲。由此可见,马南其劳动行为本身已经产生了异化现象,并且从本质上剥夺了马南的尊严。
2 马南个人本身的异化
艾略特笔下的马南本身也产生了异化,马南一天又一天做着纺织的工作,其本来是鲜活的人,被彻底地异化了。小说《织工马南》当中的马南其个人的生存状况已经丧失了自由。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由,其能够对动物的本能进行抵御,从而能够在理性的范畴当中去支配自己,最终认知并且改造客观的世界。对于马南而言,劳动已经成为了统治者,而马南自身只能够像动物一样去生存。所以,小说之中的马南充分地表现了一个丧失了感情的人,一个没有友情、没有信任也没有爱情的人,可以说,小说中的马南已经成为了行尸走肉,成为了纺织机械的附庸,成为了纺织工作的机器人。小说《织工马南》当中描绘到“马南如同一只蜘蛛一样,好像是发自生理本能一样,不断地织布,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如果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这样子不断地、专心地做下去,那么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用来消磨自己了无生趣的人生。塞拉斯·马南的双手因为不断地穿梭而得到了满足,如同一只纺织虫子一样”。 从作者这样的描绘不难看出,马南在劳动当中完全迷失自己,在劳动过程当中,马南完全没有自己的个人感情,从而成为一个虚化的人,一具完全游离于社会和现实的躯体,一个没有自己感情和意识的劳动者。从正常人类的本质上看,其实马南本来是具备感情的,但是由于不断地劳动,以及其本身不堪回首的往事,马南逐渐趋向于个人的异化,丧失了自己感情的人类技能,退化成为了一台机械。马南仅仅是为了获得金钱才不断地劳动,原先充满着人生热情的马南也在工作当中逐渐成为了一架纺织工具,逐渐成为了一个病态的畸形人类。
3 马南人际关系之间的异化
人际关系之间的互相异化,主要是因为工业化社会之中商品的交换消费,所出现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易。劳动力本身成为了一种消费品,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一种互相交换的关系。小说《织工马南》当中,马南居住的英格兰小村子拉维罗村,马南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异化。本来拉维罗村是一个非常自然而且和谐的村子,村子里面的人会一起喝酒聊天,在教堂做礼拜等,但是马南已经融合不进去这样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当中。因为马南长期以来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以及人生悲剧,并且如上文所分析的长期异化劳动,马南没有办法突破这一点,进而陷入到不可自拔的窘境之中。因此,马南认为在村子当中的人际关系只是自己的交易而已,他和村民之间的关系也仅仅是交换各种生活资料和商品罢了。
正如小说《织工马南》当中所描绘的“马南从来也不会让那些访客走进自己的家门,也不想要到村子上面喝点小酒,更不会到车轮匠家里面去聊天,除了添置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对于马南而言,他不会和任何的男人或者女人进行交流。正如村子上每一个姑娘都渐渐清楚,她们不会嫁给一个活死人。”这样的一段描述很明显地看出,马南已经完全被异化和商品化了,其人生的悲剧根源也在于异化了。
三 马南的孤独心理
马南受到了工业化异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对于马南内心而言,也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孤独创伤,这种创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孤独以及痛苦,更是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孤苦无依。马南走向孤独,实际上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被褫夺了教籍,更是因为自己为了逃避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逃避那些背叛自己的人,逃避社会对其的道德拷问。所以马南选择了隐居般生活,逃离了世俗的藩篱,深深地封闭了自己。这种孤独对其影响甚至超越了异化的影响。
1 马南在宗教前的孤独
小说当中马南对于宗教有着不同的思考,虽然马南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卫理公会的教徒,但是马南实际上是通过自己虔诚的修行以及信仰去理解救赎的涵义。马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小说当中反对自己的母亲学习以及使用“草药”,认为使用“草药”是一种魔道。马南会将自己的钱耗费在宗教的慈善活动当中,这种做法本身就意味着马南不是一个与世俗相同的人,而是一个对于宗教存在精神道德洁癖的人。这一点也最终让马南蒙受冤屈,在自己的朋友戴恩犯了偷盗之罪要陷害他的时候,马南也一直坚持让上帝去解救自己,并没有逾越作为一个教徒的本分。可见,马南彻底被宗教所主宰,但是最后宗教并没有拯救他,而是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痛苦。
2 马南在社会中的孤独
马南在拉维罗村当中生活,已经完全逃避了生活,而选择了金钱作为自己的伴侣。马南虽然和金钱结下了盟约,但是马南最终仍然难以逃避孤独的宿命。这一点首先,是因为马南选择了和金钱为伴侣,也就没有任何的朋友,对于马南而言,生活了然无趣,只是为了获取自己金钱的一个平台和机会而已。所以,马南从来没有去感受生活,也没有享受过不同的人生,只是一直都在围绕着所谓的金钱在挣扎,所以马南最后遭受了盗窃之后,变得一点寄托也没有。
其次,马南来到农村之后采用的劳动谋生的方式并不是农村常见的方式,而是一种纺织工作的方式,这样子就和拉维罗村当中的农民互相之间没有真正的交集。马南从大城市学习纺织的手艺,来到村子自然和村子格格不入,但是马南在原先的城市当中,也仍然没有办法和城市当中的人结合在一起。价值观和人生观互相之间的差异,导致了马南逐渐沦入到孤独当中。在马南的身上看出,一个拥有着高洁道德观念的人,在工业化的发展当中必然会蒙受冤屈和悲伤,马南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游走,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可见马南本身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叠加在一起,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四 结语
《织工马南》这一部小说十分生动地刻画了塞拉斯·马南本身的孤独以及异化的过程。从马南本身的人生轨迹上看,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都共同造成了马南人生悲剧,而时代的因素、人性的因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南最后抚养了义女,或许这一点对于孤独的马南而言是最大的安慰。马南代表了人性的纯洁在社会的异化面前的脆弱,而这一点也值得深深思考。
参考文献:
[1] 马立:《从〈织工马南〉看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对乔治·爱略特的影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 廖晖:《论〈织工马南传〉的反讽艺术》,《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 韩晓华、李华:《〈织工马南〉的圣经原型阐释》,《名作欣赏》,2007年第16期。
(刘星慧,忻州师范学院讲师)
关键词:《织工马南》 乔治·艾略特 孤独 英国 异化
乔治·艾略特试图通过《织工马南》来阐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对19世纪的英国城镇乡村的个人社会角色变化进行解读性的观察和演绎,并且对当时个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更高程度的关注。《织工马南》的时代背景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革命不仅仅对生产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社会中的个人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正如伟大的革命理论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所提出的个人的异化。而《织工马南》中的纺织工人马南,也正是在这样的人性异化的大环境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寂寞和孤独,其孤独和痛苦具备社会的典型性。
一 马南异化与孤独的演化过程
小说《织工马南》对于马南这个主要小说角色的塑造,是以其个人的关键事件作为线索的。塞拉斯·马南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其在小说当中有三个关键的节点,也正是这三个关键的节点促成了马南的异化以及孤独。
1 马南被栽赃:丧失对社会的信任
第一个异化节点主要是一场盗窃的案件,在这个案件当中,马南被自己的刎劲之交出卖以及栽赃,失去了自己的未婚妻,以及剥夺了教籍,从而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这一件事情,马南只能够搬到英格兰中部的拉维罗村子居住。这个事件让纺织工人马南丧失了自己原先对于世界的美好想法,面对朋友所带来的谎言,其本身对于马南的打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打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这种打击对于马南的孤独情绪和异化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
2 积蓄被盗:陷入孤苦
第二个节点是马南搬到英格兰中部的第十五年之后,马南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金钱全部被人盗窃了。马南在失去了友情和爱情之后,其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金钱,可是依然还是被无情的命运所剥夺了,马南在遭遇到这样的事情,更加陷入到一种孤独无依的状况当中。
3 收养义女:孤独的寄托
马南人生最后一个转变节点就是收养了义女爱贝。收养爱贝的这个行为给孤苦的纺织工人马南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因为马南原先就经历着各种不信任和背叛,慢慢地在孤独的道路上踽踽独行,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南最终选择了收养义女,而这本身正是一种寄托和安慰。
二 马南的异化现象
异化这一个概念是从马克思的哲学著作当中延伸出来的,马克思在其哲学经济学的手稿当中提出了异化的哲学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当中,人类的异化本身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人类劳动本身所产生的异化,人类自身的异化以及人际关系之间的异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异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化的社会当中,与人类本身产生差异的客体,反过来开始制约甚至是统治着人类,这样的社会现象造就了个体的异化和痛苦。在《织工马南》这一部小说当中,纺织工人马南在英格兰中部一间小石屋当中居住了十五年,这样的一种麻木的生活非常具体以及生动地对异化的现象进行演绎,其本质也是一种人性和工业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1 马南其劳动行为所产生的异化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活动,其能够让人类的体力和智慧都获得多个方面的发展,而人类的价值逐渐在劳动当中进行体现,从这样的一个角度上分析,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本身的需求。不过劳动所产生的异化,就是让劳动者参与劳动是变化为被动的行为,也就是被动地参加在劳动当中,劳动者不能够在劳动当中感受到任何的快乐或者幸福的体验。在乔治·艾略特《织工马南》当中,马南参加劳动并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反过来其实就是一种折磨或者痛苦。劳动本身就变成了马南一种沉重的负担,在某个程度上,小说《织工马南》当中的马南已经被劳动完全地统治了。在小说当中作者描绘到,劳动“已经让马南的面孔慢慢地缩小化了,而且马南其本来挺直的身体慢慢地佝偻了,面色渐渐变得枯黄”,从这些描绘当中可以看到,马南因为自己的劳动,逐渐陷入到一种病态当中,成为了畸形的人。马南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各种程度的摧残和压迫。
马南作为纺织厂的工人,完全没有个人的生活,其人生完全附着在工厂的生产当中,其人生是机械化的。马南已经完全不想要去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其忍受着过去背叛的痛苦和爱情的丧失,思想也处于紊乱之中,互相之间正在碰撞,人也变得紧张而且敏感,其对于感情也就慢慢地转向枯萎当中。小说中的马南也慢慢地转变成为纺织劳动所驾驭的一个机械构件,其在劳动当中无法肯定自己,而是不断地否定自己,深深感觉到人生的痛苦以及不幸,劳累的马南已经身心俱疲。由此可见,马南其劳动行为本身已经产生了异化现象,并且从本质上剥夺了马南的尊严。
2 马南个人本身的异化
艾略特笔下的马南本身也产生了异化,马南一天又一天做着纺织的工作,其本来是鲜活的人,被彻底地异化了。小说《织工马南》当中的马南其个人的生存状况已经丧失了自由。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由,其能够对动物的本能进行抵御,从而能够在理性的范畴当中去支配自己,最终认知并且改造客观的世界。对于马南而言,劳动已经成为了统治者,而马南自身只能够像动物一样去生存。所以,小说之中的马南充分地表现了一个丧失了感情的人,一个没有友情、没有信任也没有爱情的人,可以说,小说中的马南已经成为了行尸走肉,成为了纺织机械的附庸,成为了纺织工作的机器人。小说《织工马南》当中描绘到“马南如同一只蜘蛛一样,好像是发自生理本能一样,不断地织布,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如果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这样子不断地、专心地做下去,那么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用来消磨自己了无生趣的人生。塞拉斯·马南的双手因为不断地穿梭而得到了满足,如同一只纺织虫子一样”。 从作者这样的描绘不难看出,马南在劳动当中完全迷失自己,在劳动过程当中,马南完全没有自己的个人感情,从而成为一个虚化的人,一具完全游离于社会和现实的躯体,一个没有自己感情和意识的劳动者。从正常人类的本质上看,其实马南本来是具备感情的,但是由于不断地劳动,以及其本身不堪回首的往事,马南逐渐趋向于个人的异化,丧失了自己感情的人类技能,退化成为了一台机械。马南仅仅是为了获得金钱才不断地劳动,原先充满着人生热情的马南也在工作当中逐渐成为了一架纺织工具,逐渐成为了一个病态的畸形人类。
3 马南人际关系之间的异化
人际关系之间的互相异化,主要是因为工业化社会之中商品的交换消费,所出现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易。劳动力本身成为了一种消费品,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一种互相交换的关系。小说《织工马南》当中,马南居住的英格兰小村子拉维罗村,马南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异化。本来拉维罗村是一个非常自然而且和谐的村子,村子里面的人会一起喝酒聊天,在教堂做礼拜等,但是马南已经融合不进去这样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当中。因为马南长期以来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以及人生悲剧,并且如上文所分析的长期异化劳动,马南没有办法突破这一点,进而陷入到不可自拔的窘境之中。因此,马南认为在村子当中的人际关系只是自己的交易而已,他和村民之间的关系也仅仅是交换各种生活资料和商品罢了。
正如小说《织工马南》当中所描绘的“马南从来也不会让那些访客走进自己的家门,也不想要到村子上面喝点小酒,更不会到车轮匠家里面去聊天,除了添置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对于马南而言,他不会和任何的男人或者女人进行交流。正如村子上每一个姑娘都渐渐清楚,她们不会嫁给一个活死人。”这样的一段描述很明显地看出,马南已经完全被异化和商品化了,其人生的悲剧根源也在于异化了。
三 马南的孤独心理
马南受到了工业化异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对于马南内心而言,也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孤独创伤,这种创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孤独以及痛苦,更是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孤苦无依。马南走向孤独,实际上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被褫夺了教籍,更是因为自己为了逃避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逃避那些背叛自己的人,逃避社会对其的道德拷问。所以马南选择了隐居般生活,逃离了世俗的藩篱,深深地封闭了自己。这种孤独对其影响甚至超越了异化的影响。
1 马南在宗教前的孤独
小说当中马南对于宗教有着不同的思考,虽然马南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卫理公会的教徒,但是马南实际上是通过自己虔诚的修行以及信仰去理解救赎的涵义。马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小说当中反对自己的母亲学习以及使用“草药”,认为使用“草药”是一种魔道。马南会将自己的钱耗费在宗教的慈善活动当中,这种做法本身就意味着马南不是一个与世俗相同的人,而是一个对于宗教存在精神道德洁癖的人。这一点也最终让马南蒙受冤屈,在自己的朋友戴恩犯了偷盗之罪要陷害他的时候,马南也一直坚持让上帝去解救自己,并没有逾越作为一个教徒的本分。可见,马南彻底被宗教所主宰,但是最后宗教并没有拯救他,而是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痛苦。
2 马南在社会中的孤独
马南在拉维罗村当中生活,已经完全逃避了生活,而选择了金钱作为自己的伴侣。马南虽然和金钱结下了盟约,但是马南最终仍然难以逃避孤独的宿命。这一点首先,是因为马南选择了和金钱为伴侣,也就没有任何的朋友,对于马南而言,生活了然无趣,只是为了获取自己金钱的一个平台和机会而已。所以,马南从来没有去感受生活,也没有享受过不同的人生,只是一直都在围绕着所谓的金钱在挣扎,所以马南最后遭受了盗窃之后,变得一点寄托也没有。
其次,马南来到农村之后采用的劳动谋生的方式并不是农村常见的方式,而是一种纺织工作的方式,这样子就和拉维罗村当中的农民互相之间没有真正的交集。马南从大城市学习纺织的手艺,来到村子自然和村子格格不入,但是马南在原先的城市当中,也仍然没有办法和城市当中的人结合在一起。价值观和人生观互相之间的差异,导致了马南逐渐沦入到孤独当中。在马南的身上看出,一个拥有着高洁道德观念的人,在工业化的发展当中必然会蒙受冤屈和悲伤,马南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游走,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可见马南本身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叠加在一起,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四 结语
《织工马南》这一部小说十分生动地刻画了塞拉斯·马南本身的孤独以及异化的过程。从马南本身的人生轨迹上看,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都共同造成了马南人生悲剧,而时代的因素、人性的因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南最后抚养了义女,或许这一点对于孤独的马南而言是最大的安慰。马南代表了人性的纯洁在社会的异化面前的脆弱,而这一点也值得深深思考。
参考文献:
[1] 马立:《从〈织工马南〉看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对乔治·爱略特的影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 廖晖:《论〈织工马南传〉的反讽艺术》,《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 韩晓华、李华:《〈织工马南〉的圣经原型阐释》,《名作欣赏》,2007年第16期。
(刘星慧,忻州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