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长道短(二)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ory_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辑 哑弦醉挑
  吃 硬
  ——新俗语乱弹一
  说不清啥时候开始,人们把喝醉说成吃硬了。细想,如同在老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杠子,杠子打老虎的酒令中加一句干部吃鸡,这“吃硬”也是一种现代幽默。
  毕竟,不时有吃硬的人,摇晃过市,把肮脏物倾倒在马路、树窝、草坪上。或者索性横卧街头,鼻嘴喷着液体和泡沫。
  “昨天又吃硬了?”问者语气神色里不无理解。
  “又吃硬了!”答者神情里不乏自豪。
  理解也罢,自豪也罢,吃硬不吃硬纯粹是个人的事,别人犯不着多费口舌。无奈,喝酒人喜欢凑堆儿,一旦成了堆,青红皂白界限就会模糊起来。“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劝君更进一杯酒”已经成了古人的风流。现代人讲的是高速度,快节奏,讨厌那些弯弯道道的酸腐气,拈起酒杯就直奔主题:吃硬。
  笔者一介草民,这些年随波逐流,豪华酒楼和便民馆去过几多回。自己把握着别吃硬,却又留心着有些人何以一吃就硬。看得多了,倒也看出些趣味来。
  这些年,姑且不论私款公款,请客吃饭毕竟十分地普遍了。上级视察工作,同行交流经验,生意人讨价还价,老百姓婚丧嫁娶,免不了摆上几桌。有席就得有酒,如同下面条必须放盐,拍电视少不得接吻镜头。这酒一上桌,席面上就会活跃起来。张三也好,李四也好,王二麻子也好,都得遵守酒场的规矩。敬,得喝;罚,得喝;猜拳决出胜输,更得喝,酒令大于军令嘛。酒场上不论长幼论义气,不论贫富论豪爽,不论胖瘦论肚量,不论男女论平等。一旦有谁畏畏缩缩吞吞吐吐战战兢兢就会被人看不起。试想,上得了桌面的人,哪个乐意让别人看不起呢?不得已,能喝的不能喝的都往一个水平线上争,大不了吃硬拉倒。
  一般情况下,上了席桌的领导是注重自己身份形象的。无奈你是领导,人家先要给你敬酒,又轮番给你敬酒。每盅抿一口,也免不了抿得脸红气粗鼻尖出汗。倘若敬得多,盛情难却又抿得多,保不住就会被酒精泡胀了主管兴奋的神经,不能自己起来。自然,领导身边,多有关心领导冷暖的同志,怕领导喝多了失态,出洋相,就自告奋勇替领导喝。有那原本酒量不大,甚至根本不会喝,却富有上进心的同志,会奋不顾身替领导喝的。加上这个领导爱热闹,拳划得不怎么样,又不肯认输,乐意代酒的好同志岂有不吃硬之理?
  那天生爱吃酒的先生,上席桌就亢奋,闻到酒味眼睛格外明亮。一出手,就有潘豹摆擂台,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的气概。岂不知,他的这种气概刺激了同桌的其他男人。同是大丈夫,你能上天揽月,我们就不能下海捉鳖?同在一个桌面上,你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我们岂能心甘情愿跪伏称臣?于是乎,群起而攻之,集中目标重点培养。加上有的人斟酒监盅时做点手脚,任你拳精,量大,也架不住人家们轮番进攻,软硬兼施。终于寡不敌众,被众人在嘻嘻哈哈喊天叫地中高高地举起来,同时撒手,摔成“烂泥”一滩。
  新时代的应酬,多与吃喝玩乐连在一起。酒桌上,青一色爷们的天下已不复存在。无论宴席标准档次如何,总有陪客的标致娘们,漂亮妞们。且宴席档次越高,来陪女士的姿色越靓。真如冰草丛里几朵山丹花,山羊伙里几头梅花鹿,酒桌上有了几位女士,气氛情调就格外OK。起初酒不沾唇的女士,在这种场合出入久了,经不住男人们的殷勤、怂恿甚至哄骗,今儿抿一口,明儿抿两口,也就渐渐地抿出了水平。况且,如今的巾帼们,无论来自党政工团,还是来自工农商学兵,大有不让须眉的洒脱活跃。划起小拳来,纤纤玉指变得煞是灵巧诡谲。席间有如此几位女士,男人们就不便作假,不能忸怩。人家女同胞能把脸面喝成桃花,你大男人岂能皱一下眉头?说来也怪,女士们不喝便罢,真喝起来,却要让量小的男儿汗颜。为了撑住大男人的面子,立住大丈夫的杆子,自有一些男儿要装出海量的姿态,与女士共“存亡”,最终达到吃硬的终点。
  酒场合的妙处在于:无论事先认识与否,无论身份地位同否,一旦坐在一起,有鸡鸭鱼肉作点缀,有烧酒作媒介,三教九流就平等起来,融洽起来。当官的不好再摆官架子,当兵的也不好再自卑。酒酣耳热,以往没机会演说的可以演说演说,没人指责你藐视领导;以往不便说混话的可以说几句混话,也没人认为他下流。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情调,大家的身心彻底放松,感觉高度兴奋;原本喝一两的要喝三两,原本喝半斤的能喝八两。再说,如今用来佐餐的“黄色幽默”格外丰富,桌面上也不乏爱调侃的人物。趁着大家兴浓,你说一套:“酒盅变成大碗了,纸烟抽成大烟了,吃喝嫖赌不管了……”他说一套:“手里拿着大哥大,怀里搂着十七八,屁股下面桑塔纳……”听了,莫不放声大笑。这一笑,又能喝下去一两,如此这般,不知不觉达到了“硬”的程度。
  此外,发了财,失了恋,丢了纱帽,跑了儿女,大都是吃硬的由头吧?
  喝为吃,古籍上早有例证。醉为硬,恐怕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了。硬,于石头指它的强度;于钢铁指它的分子密度;于金刚石指它的品位;于人,意味着坚毅强壮。吃酒吃出“硬”来,就有了另一层意思。粗浅着理解,是把自己喝倒,死人一般失去知觉。引申着理解,是让人的情绪达到一种极限,让自己无所顾忌,忘乎所以。平日里,做人需要斯文需要谨慎,甚至需要装模作样。为了安身立命,下级不能在上级面前放肆,上级不便在下级面前放浪。同事之间,亲友之间,免不了出点摩擦,产生些误会。有了委屈、怨气,尽量吞进肚里。日子久了,就有点放不开手脚,夹着尾巴做人的感觉;酒这家伙,天生是壮胆的灵丹妙药,人吃了酒,胆子一热,就不去在意自己的身份形象,自卑的不再自卑,敢说往日自认为泼逆的大话;懦弱的不再懦弱,敢握起拳头吓唬往日自认为厉害的人物;斯文的不再斯文,敢做些平日自认为下流的小动作……一个个显得“硬气”起来,敢哭敢笑敢骂天王老子敢到冰水里游泳。酒吃得越多,情绪释放得就越充分。如此说来,吃硬倒是一次个性解放。平日瞻前顾后不敢张扬个性的人,就靠吃硬来个自我解放。
  假成真时真亦假。吃硬的人“酒后吐真言”,“吐”得多了,势必又要吃亏,于是一边吃硬一边又防止自己真的不要过火,于是酒场上那些似真非真的故事就渐渐地多起来,让人们生发出这样的感叹:酒吃千杯知己少,话不投机谎言多。   乏 透
  ——新俗语乱弹二
  稍微留心,就能听到耳边有人喟叹:乏透了。
  乏,《辞海》上这样注解:缺乏(乏味。不乏其人)。疲倦(走乏了。人困马乏)。没力量(方言)。不起作用(乏语。贴乏了的膏药)。
  显然,这个乏字,主要是指人的体力消耗后导致的疲软无力。其次是指精神和情绪上的“滑坡”,乏味就是苍白、寡淡、没兴趣。
  有关乏的词语,古籍中有过例证:《负曝闲谈》中的“乏角儿”,指的是技艺不高明的演员。《老残游记》中的“乏样子”,是指丑陋的相貌。“你这人乏呀!”是现实生活中的口语,意思是你这人不怎么样,或者你这个人没情况、没章法,是对你这个人的否定。
  那么,“乏透了”意味什么呢?
  曾连获三年先进生产者荣誉的D女士,这几年由于厂子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只得暂时闲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好在丈夫工资不低,吃穿用度暂时不成问题。三个人的饭,有电饭煲电炉灶,做起来不用费力费时;三个人的衣被,有全自动洗衣机,洗起来也不费气力。加上饮食不乏营养,D女士调养得颊红额亮,胸丰臀圆。区区家务劳作,D女士应付得游刃有余,得闲,就歪在沙发上打盹、看电视,或带着孩子逛马路,进公园,闲哉悠哉,根本谈不上消耗了多少体力。
  然而,D女士时常喟叹:乏透了!
  不但乏,还“透”了!乏的程度非同一般。这种没有消耗体能的乏,显然是精神上的萎靡疲软。似乎固定了的生活内容、重复再重复的琐碎家务、不再新鲜了的夫妻情调,尤其是不知道如何指望的个人前途,夹杂起来磨蚀和挤压着她的心,她的心因此而负重,因负重而困顿,因困顿而麻木,不再觉得自己从体表到心灵还残留着多少对生活的热情,于是言随心声叹出这句“乏透”来?
  T是高考落榜的补习生。平素买一斤豆腐也要讨价还价的父母,掏高价供他补习,指望一年或两年甚至三年的补习让他能上大学。为了让他安心补习,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作业和恢复精力,父母把包括洗手绢袜子的全部家务活儿包干了。星期天陪他上公园换换脑子,怕疲倦破坏他的好情绪,来去“打的”不让他走路。单从体力上说,他谈不上有什么消耗,故而也就不该喊乏喊累。但,T仍然时不时喊一声:乏透了!
  似乎,T的乏在心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老师就把成才的厚望压在他肩上。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有大出息的叮咛源源不断地从耳朵灌进心里。一颗稚嫩的心脏,鸭子填食一般填满了社会的期待和家长的奢望。及至到了高考,把个心室填撑得汽球一样。躯壳里揣着这样一个几近破碎的心脏,小心,焦虑,疑惧所消耗的心力是何等之大!加上学习消耗的精力,加上对自己的不满意,对这种客观现象的无奈和愤慨,他如何不累,如何不乏,如何不透彻地感知了这个乏字?
  原本种庄稼,后来扔开农活到市场卖菜的C,是干惯了体力活儿的。清早蹬三轮车到城郊的批发市场,称菜,装筐,再蹬车到市内固定的摊位上,斤斤两两地把几百斤菜卖完,再蹬着三轮车回到十华里外的家中。纵然是铁打铜铸的身体,长年累月从事如此繁重的劳作,注定有个喊乏喊累的时候。然而,促使C喟叹一声乏透了的,似乎不是这些原因。批菜时与菜贩子的讨价还价,一边秤菜装筐一边要留神三轮车免遭偷去的紧张,路上生怕撞红灯招来警察训斥的小心翼翼,卖菜时对顾客挑三拣四的忍耐,对买主抓住秤杆核实斤两的不信任举动的恼怒,对工商管理人员的点头哈腰,对税务卫检人员的曲意逢承,对欺行霸市的流氓混混的阳奉阴违……把在劳动中锻炼出强硬体魄的C也弄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不得已,只有长叹一声乏透了以平衡自我。
  似乎,如今把乏透了挂在嘴上用以自我抚慰自我解嘲的,不局限在草民百姓。像B,做官已经做到五品,由于年轻、精力充沛、仪态庄重又手腕强硬,出入官场真如鱼投水鸟入林。出门,前呼后拥众星捧月;入室,吃香喝辣谈笑风生。官做到这个份上,真如有些人玩笑的那样,出门路基本不走,工资基本不花,家里的饭基本不吃,老婆基本不用。如此畅达,如此得意,谁还能想到乏,感到累?其实不然,每当B独处一隅,或者置身贴己亲朋之间,仍要情不自禁叹出一声“乏透”来。
  似乎,B的心里也有超负荷的重量压着。高密度的表彰会、总结会、研讨会……高频率的讲话视察剪彩……高节奏的宴会、舞会、茶话会……加上亲朋密友上级下属大到命案官司小到幼儿入托的一切求助……都要让他花费时间精力体力心力。关键是,官场即战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B要时时刻刻留心、提防、运筹,生怕下一着错棋,失一次前蹄。这些,又要挤兑去他的多少心血脑浆。再说,作为民众仰视的官员,每次讲坛上高谈阔论,为民造福的宏愿却由于多种多样客观原因的钳制而难以实现。日子久了,自觉心虚,担心在民众眼里成为一个该回家卖红薯的人。思来想去,发觉当官当得只剩下一个体面的外壳,内心里虚得连个乏字也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显然,这种从人们灵魂里滋生出来的,不但乏,而且“透”了的感觉,还困扰着许多许多的人,让其不能超越,难以摆脱。退休干部E,时常坐在公园里独自思忖,或者在下棋打扑克牌取得的短暂乐趣中暗暗地恍惑和忧怨。小时候,盼望将来能穿上不打补丁的裤子,能住上不漏雨的房子,能吃上有肉的面片……如今,不但有了时换时新的毛料衣裤,有了全封闭的三居室,有了顿顿有荤有素的饭菜,而且还有多余的小钱和兴头到周边的风景区旅游,到歌舞厅潇洒走一回,到山野林地里吃几次手抓。他认为生活到这一步,够幸福够美满了,于是现身说法,提醒和教导儿女们珍惜这种幸福,不该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奢求,不该对社会抱有什么成见和怀疑。但儿女们并不买他的账,吃饱喝足穿暖玩够了就喊叫出一声乏透来。这让E不禁扪心自问:这种叫人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乏,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儿呢?
  似乎,D、T、C、B的乏,以及你我他们的乏,纯粹是心灵失去某种依托后的悬浮不安定感?是在种种个人欲望面前丢失了自我价值的迷茫?是人们对惯常生存方式和固定了的生活内容透彻了解后的失意和厌倦?是对疲于奔命、虚情假意的人生现象的反感和惧怕?是人们达到一个目标后找不到下一个目标的失落和焦虑?如同一个人好不容易登上了自以为风光无限好的绝顶,结果发现绝顶上的风光远非想象中那样壮丽。又如一个大海迷航的水手,朝着一星光亮奋力拼搏以求新生,靠近光亮却原来是荒岛上一堆朽骨闪烁的磷火而非圣地的灯塔。   那么,能让我们重新亢奋的圣地在哪儿?能让我们重新振作不再虚浮不再迷茫不再厌倦不再焦虑的灯塔是什么?
  板 镢
  ——新俗语乱弹三
  众所周知,板镢是一种劳动工具。三四尺长的榆木或柳木或白腊木的把柄,扁平如鸭子嘴一样的铁头刃口。比起一般的十字镐,板镢显得更粗大结实。那些铁锨不太好挖,或者嫌铁锨挖起来太慢的活儿,如开荒地,刨沟渠,板镢这种工具最理想。
  曾几何时,中国人乐意为自己选择一个很形象很平凡又很革命的代名词:老黄牛、螺丝钉。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赌博不再被当作见不得人的勾当,泡妞也不再被认为是道德败坏的时候,人们又堂而皇之自诩是个“板镢”。
  “干得不错吧?”有人问。
  “啥不错,当板镢呗。”有人答。
  也许这是一种谦词,说明自己是平凡的,微不足道的,不被人留意的,像劳动工具里的板镢,闷声干些粗重的活儿。也许这是一种牢骚,说明自己像工具一样被人使用,且不去刨金不去挖银,仅仅用来挖坑坑掩埋垃圾,刨沟渠疏通下水。
  谦词也罢,牢骚也罢,毕竟人们对“板镢”有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
  这种理解,前提是一种假设。
  假设你就是一把板镢。
  曾经,你这把板镢被主人扛着去深翻土地,目的是让土地高产,一亩地打出上千斤的粮食。接着,主人又用你去扒拉土高炉里大炼钢铁流积下来的废碴,目的是让土高炉快速炼出让帝国主义发抖的钢铁。结果呢?除了报表里的粮食产量在惊人地增长外,土地并没有奉献出多的粮食反而减产反而闹起了饥荒。除了画在墙上的大红箭头日日往上窜外,土高炉并没有炼出什么,反而把投进去的古铜器、成品铁器炼成了废铁。还好,你的主人检讨了自己的盲目、浮夸,也由于这种深刻的自责而取得了继续当主人的资格。可你这把已经磨损,刃口蹦出豁牙的板镢,被主人扔在工具堆里,不再留意。
  曾经,主人又扛着你去扒庙宇拆祠堂,去敲碎泥佛的头,砸碎从领导和艺术家家里抄出来的古玩,文房四宝……目的是砸烂一切腐朽没落的封建文化糟粕再踏上千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接着,你又被主人当作兵器拿去参加武斗,目的是打退斗败一切敌对势力巩固主人的地位和权力。结果是庙宇扒倒了名胜古迹也给扒倒了,对手的脑袋打破了朋友的脑袋也被打破了。还好,主人又对自己的激进偏执做了深刻的检讨和反省。也由于这种有错就改有偏必纠的磊落坦诚仍赢得了继续做主人的资格。你这把在高强度的利用中被扭曲变形几近断裂甚至带血的板镢,被主人送进展览馆,作为失误的见证,让人们去参观去总结教训。
  笔者这里所说的主人,有广狭两种意思。广义上,指能够鼓动和操纵一切工具的某种社会集权或意识形态。狭义上,指掌握某一件工具的某一个具体的人。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一个农民,看准了一块山坡荒地,主观认为开垦出来后会出产很多粮食,于是扛着板镢上山开荒,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荒地成了田地,却由于浇不上水和管理不便而重新撂荒了。这个农民不检讨自己的盲目,意识不到自己办事缺乏科学头脑,却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在板镢上,把气恼泄在板镢上,轻则扔了板镢,重则拿板镢往石头上砸,砸烂铁刃砸劈把柄,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长或一个车间主任,明明知道自己小组或车间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不能完成某工件的加工任务,但为了兑现自己在上一级领导前的承诺,或者就是为了表现自己敢想敢干,强令下面的工人们加工这个工件,并对工人们的劝阻和合理的意见建议充耳不闻。结果是损失不少的原材料,造成巨大的浪费。但是,这位小组长或者车间主任不去检讨自己的主观和霸道,不去责备自己在上级领导前的唯唯诺诺和曲意奉承,却双手叉腰大耍淫威,责骂下面的工人们是白痴,是笨蛋。
  假设那个农民为泄气砸掉的板镢是个人,假设那个车间的工人们都是板镢,那么这个人或者板镢实在当得太委屈,太窝囊,太压抑了。
  这里,人和板镢有了同一种性质。难怪如今人们乐意承认自己是“板镢”呢。
  说自己是“板镢”,是否就是不明确地承认自己是个工具?而且是个任人胡乱支配和使用的工具?
  说自己是“板镢”,是否就是人们对自己社会处境的不满和对自己人格的怀疑和否定?或者就是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嘲弄和调侃?
  不论怎样定论,人们敢于说自己是“板镢”毕竟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如同盲人敢说自己是瞎子,跛腿的人敢说自己是瘸子一样。认识并能正视自己的瞎与瘸,才有勇气去战胜黑暗和不平。承认自己曾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和盲目使用支配的“工具”,才有勇气去争取主人的重视,抵制主人的不合理使用。
  可见,思想解放的结果就是人格的解放。
  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趋势提供了人们解放思想的气候和土壤。人们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开始懂得充当一个“驯服工具”的悲哀和可笑。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板镢”,其后面的潜台词就是有用的“板镢”或者能够自主的“板镢”,甚至不是“板镢”。
  这种有用和能够自主的“板镢”渐渐地多起来了。可见,历年的风风雨雨中,虽然板镢的刃口被磨蚀钝了,把柄被耗损得粗细不匀。但无情的磨砺却让它闪闪发亮地“聪明”起来。何况,新思想新观念加上新技术,一批批高品质的“板镢”应运而生。这让那些曾经靠气使颐指来操纵“板镢”命运的主人们,不得不放弃主观意志,老老实实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和使用“板镢”。不然的话,注定是“抡起板镢砸了自己的脚”。
  老 爸
  ——新俗语乱弹四
  忽一日,女儿喊我一声老爸。乍听,不适应也不舒服。多老的爸?此后,发觉街头巷尾叫老爸的大有人在,连那些十来岁的玩童,也老爸长老爸短地交流着什么。这才明白,放在爸前面的这个“老”字,并非单纯用来界定年龄。
  不难认定,老爸这种称呼是从港台影视中学来的。让人纳罕的是,从港台两个弹丸之地传播出来的文化信息,居然能让泱泱大陆的年轻人们趋之若鹜,颠三倒四。邓丽君、琼瑶、金庸、小虎队、成龙,俘虏了多少年轻人以及小学生?如今,老爸这种有点玩世意味的称呼,又被我们早晨太阳般的接班人们快乐地接受了。   这,又是一种现代幽默。
  老,意味着年长,过分,陈旧,保守。是否可以这样推论:不单纯指年龄的“老爸”,其意味就是久远的爸,过分的爸,陈旧的爸,保守的爸,衰败的爸?
  这里一个老字,生发出多少橄榄一样的怪滋味,厚滋味,新滋味!
  喊了一辈子口号,坐了半辈子会议板凳,穿了十年灰蓝中山装,满足于土豆没牛肉,关了灯做爱的“老爸”们,该如何接受和适应这种不无调侃嘲弄意味的称呼呢?
  是的,老爸们曾以“无产阶级”为荣。为了维护这种荣耀,老爸们不忍心丢掉破了的衬衣,打上补丁穿了再穿;不忍心丢掉大白菜帮子,洗净切碎吃了又吃;爱惜漏雨的干打垒简易平房,用脸盆、茶缸盛接漏下的雨水坐以待旦……老爸们因此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得到了苦中作乐的趣味,学会了吃进草去挤出奶来。
  老爸们曾以秉公守法为行为准则。为了维护这个准则,老爸们乐意早请示晚汇报。讨厌上班迟到早退,喜欢带病坚持工作,乐得昏倒在岗位上。饿得浑身筛糠也不好意思拿别人一块干馍,夫妻脾气不和性生活不协调也不写离婚诉状……老爸们因此培养出废寝忘食的工作习惯和谨小慎微的良民品德。尝到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甜头。
  老爸们一直推崇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思想境界。为了达到并固守这个境界,老爸们看着自家地里的禾苗干死却先给别家地里浇水。自己腰疼却把公共汽车座位让给别人。宁肯自己虚弱也要抽血输给别人。自己是中年科技人员却要跳进急流拯救跳水自杀的乞讨老人……老爸们因此培养了轻视自我、蔑视生命的价值观念,得到了死后被迫认被册封被吸收入党的殊荣。
  等等类类。
  老爸们遵循客观遵循惯性遵循良好的自我感觉从昨天走到今天并打算义无反顾地走向明天。岂料,儿女们开玩笑似地树起了一块免进牌,牌上很潇洒很幽默地写着一个大大的“老”字!
  这一个老字,惹出老爸们多少委屈多少忧怨多少沮丧多少失落!
  正如后人不戴先人戴过的帽子,老爸们的荣耀只能是老爸们的荣耀,留待时光的水淘洗,历史的风风干……淘洗风干后沉淀的是珠宝还是砂石,后人们并不在乎。后人们在乎的是有奖证券、的士、大哥大、旅游机票、情人、别墅……
  弥漫着封建父权味道的家父、家严、令尊等称呼被父亲、爸爸替代的时候,爸们认为是一种进步而感到愉悦和欣慰。如今,从港台弹丸之地辐射进来的西方文明的光束,不但在爸字前面焊上一个百味俱全的老字,还击穿和动摇了爸们数十年苦心经营维护的主义,抽去了爸们脚下自以为永久牢固的立足之地,使爸们因为失去重心而摇援,因摇摆而恍惚,因恍惚而无所适从。
  于是,爸们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买萝卜讨价还价节省下的几个小钱如何被儿孙们扔进了电子游戏机。自己往破皮鞋上打补丁省下的钱如何被儿孙们扔给擦皮鞋的人。看他们两站路就要“打的”的阔老作派,面对站着的临产孕妇坐在公共车座上的泰然神色……
  爸们无可奈何地想着:为什么自己点灯熬油小心翼翼拨算盘争取把今年的钱花到明年,可儿女们在计算器上捣来捣去只想把明年的钱今年花完。想自己千辛万苦东借西凑给儿子娶来的媳妇为什么半年后就那么轻易地“拜拜”了……
  爸们无可奈何地听着,自己当初写过支边决心书,写过入党申请书,写过错误检讨书的屋子里,儿孙子侄们如何愤慨地指责时局,高声地诅咒领导,热烈地谈沦股票、女人、艾滋病。
  等等类类。
  逐渐,爸们在莫可奈何中习惯甚或承认一种事实:新的现实迫使子女们采取新的生存姿态,生发新的处世观念。爸们曾经拥有的光荣和从历史中抽取的经验偏偏与这种事实毫无相干。
  子女们唯独对金钱感兴趣,是因为爸们发扬光大的道义在某些医生心里不如一个红包;爸们试图声张的公正在某些法官眼里不如一份礼物;爸们打算保持的谦恭在某些警察面前不如一包香烟;爸们认为应该保留的坦诚在一些领导眼里不如一个谀笑;爸们认为必须维护的友善在很多市民心里不如一把匕首……与爸们共苦共甜的一切往事和信念都因此而显现出“老”的气味和色调。最终,爸们只能站在老式衣柜的穿衣镜前,望着镜里的爸们做冷静的审视。镜里的人,头发已经稀疏灰白。虽然这是由成堆的红头文件和会议材料简报耗去的,但饱满的头颅里依然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见解。脸膛凝集的沧桑的神色,固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长期煎熬后的沉淀,但依旧明慧的眼睛里还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那双胳膊,由于开荒种地植树造林等等义务劳动而变得粗壮,也由于买面粉打煤坯劈烧柴拣牛粪而依旧灵活有力。那个胸膛,因为盛装过高远的理想,也因为消化过繁多的委屈而显得开阔,依然高挺。那双方腿,由于参加过民兵集训走过整步,由于串联游行和跳“忠”字舞,也由于长年蹬自行车上下班而显得强壮,依旧稳定……
  于是爸们苦笑一下,老爸!?爸们当真老得不中用了?
  门 面
  ——新俗语乱弹五
  青海有句俗话:富不搬坟,穷不安门。意思是有些人家富了,吃饱穿暖还有了多余的钱,心里就感念早逝的先人,是他们在冥冥中保佑庇护,才使得一家人平安健康,日子越来越红火。进而想到应该重新勘踏一个更好的风水宝穴。把祖坟搬迁过去,往后的日子岂不更是锦上添花?自然有智者出来劝阻:家道殷实富贵,皆因为现在的坟地就是风水宝穴,如果贪心不知深浅,掘坟移骨破了好风水,就悔之晚矣。这就是富不搬坟的出处。
  穷不安门,是指有些人家无论怎样苦挣苦做都富不起来,于是认为大门安错了地方,没有对准真正的财路,便想把大门移个地方,安在财源滚滚来的方位。也有智者出面劝导:穷,是命里注定。胡乱安门,只能是越折腾越穷,不如认命,老实等待上苍赐福的日子早些降临。这是穷不安门的注解。
  民间的唯心说法不能当真。可现实生活中,拥有现代意识的人们反其道而行之,来它个富了修坟,穷了装门。君不见,江浙沿海一带富了的人们,尤其金华温州等地大富暴富了的人们,投资几千几万翻修祖坟,修得煞是热闹煞是气派。比起那儿,青海是贫穷的内陆省份。贫穷归贫穷,大门却要翻新装修得堂皇一些气派一些。于是大干起来,相互效仿起来,拆掉旧大门修起新大门,敲掉旧面砖贴上新面砖,同样地热闹红火。这像有些女人,自知腹内空空生命没有分量,却不去买书读报武装头脑充实灵魂,只把珍珠霜红花油玉兰膏之类的轮换往脸上抹,自以为有了光鲜的脸面就什么都有了。   门,是一个单位一家住户供人出入的通道;面,是一个建筑物临街的方位,或者某个事物可以明朗公开的部位和成分。可见,门面的意义在于实用。把大门修漂亮气派,把面儿抹得光鲜别致,是为了强化实用效果,本无可厚非。比如一个饭馆酒店开张前把门面装修得体面华丽一些,是一种传统的商业需要,以引起顾客的留意和好感。一个人早起洗脸梳头并做点适当的化妆,是为了增强自信和给别人干净整洁美丽的印象。就连擦皮鞋,人们也会不自觉地往鞋脸上多抹点鞋油。问题是,大门修气派了,面儿抹光鲜了,脸蛋弄美丽了,是否就能证明这个单位先进了文明了跟上了时代步伐?是否就能证明这个人是高尚的充实的完美的?如同有些饭店,门面煞是堂皇,惹得食客进去,端上来的菜不是菜汤不像汤,叫人感到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甚或产生误入黑店,被宰被榨吃了人肉包子的恐惧和恶心。至于那些靠漂亮的广告词、鲜丽的包装盒和鼓了气的食品袋,把粗糙的电器,发霉的点心,纸糊的“皮鞋”,变质的饮料,干缩的水果和面粉压成的药片捣弄给顾客的人,则纯粹是利用合法的门面作掩护,进行诓世欺人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勾当。
  有那么一些单位,门面弄得着实漂亮气派壮观,走进大门,随处可见堆积的垃圾,尚有尿痕甚至粪便的角落,走进楼道,墙上落满灰尘,地上数点粘痰,看那厕所里,墙上的磁砖不再是白的,地上的马赛克不再是亮的。那便池更是不堪入目……这又如同有些女人,眉毛画得弯而细、睫毛粘得翘而长、嘴唇涂得红而亮,可一张口,竟是“他妈的”和“X他先人”,岂不可悲?可笑?
  理由自然是有的:没钱雇人清扫,没钱维修下水管道……似乎,漂亮、体面后面的一切全取决于物质的丰富与匮乏?其实不然。
  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汉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却极度地爱面子。为了向人证明自己并不贫穷,拣了一条人家扔掉的肉皮挂在门后,出门前拿肉皮往嘴上蹭几下,就噘着油漉漉的嘴唇招摇过市,让别人以为他顿顿有肉吃。这是用虚假的富有掩饰真实的贫困的典型,目的无非是维持一点可怜可悲的虚荣心。这里,油漉漉的嘴唇成了粉饰龌龊心灵的门面。
  羞于贫困,又懒得发奋去改变贫困,只好凭借一些假象充当门面,哄哄世人。类似的现象,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暴露得最充分。那些官们,一旦争得抢得或者偷得骗得一顶乌纱帽,就会坐在交椅上对百姓指手划脚吹胡子瞪眼。无论有没有政绩,是不是清廉,只要把惊堂木举高一点,拍响一点,就有了官老爷的威风,就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衙门的森严,师爷的刁钻,衙役的蛮横,全是掩饰老爷无能却霸道的门面。尤其一个“清”字,把官老爷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的丑恶罪行遮掩装饰起来。真正是一个欲揭无形欲撕无影的绝妙门面。
  自然,门面的意义并非全是消极的。临街单位把大门修美,就会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倘若既修了漂亮大门又把庭院堂屋乃卫生间都清扫得干干净净,其门面的漂亮才有了它的价值。
  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门面是值得大家维护的。一个乡的乡政府,一个县的县政府,一个省的省会城市,一个国家的首都,全是体现民众精神物质文明程度的门面。修好一些、装潢气派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事。尤其首都,发展建设得让洋人们啧啧弹舌,也是全国民众荣耀的事。当然,在我们这样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里,把首都这个门面搞得十分壮观的同时,一定还会有一些暂时顾及不到的贫困角落。国家一时顾不上,贫困角落里的人们就得靠发奋图强去自顾。可笑可叹可悲的是,贫困角落里居然有人害着锦上添花的毛病,硬是要往已经富丽堂皇了的门面上去贴金。试问,一个穷得只有一块布的人,是把这块布做成一双鞋送给身边赤脚的孩子,还是送给浑身绫罗绸缎的人去做衬领甚或做裤衩?
  最好的办法,是苦练内功,让丹田充满元气,再科学地疏通周身经络,让元气鼓胀生命,才有真正的“红光满面”。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临床上所谓“感染性结石”指的是磷酸镁铵、磷酸钙或碳酸钙等结石,这些结石均并发有尿路感染。肾盂的鹿角形结石,一向被认为是感染性结石的代表。感染性结石与能分解尿素的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FPH)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of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
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北京师大附中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对此,教师既不能动辄批评,更不能随意中断学生的学习,但又必须适时控制,巧妙运用方法进行纠正,暗示法就是处理
1992年3月间,英国数学家声称他们借助于巨型计算机Cray-2(克雷-2),找到了第32个麦什涅素数,即他们发现2~(756839)—1是一个素数。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素数(截至写稿日期199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大有必要──读《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第十章之后的收获与体会怀柔县教育局赵俭读了《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第十章之后,使我提高了对劳动技
直观教具是保证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由生物学及其教学过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并未重视。最近笔者调查了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学情况,发现在直观
我们知道,数形结合是解决某些函数最值问题的一种基本对策,然而,要确定其一图形的极值状态,探求最值点的位置,往往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本文主要就直线或圆锥曲线上一点到两
朋友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座城市的某机械厂。报到的时候,办事员把某机械厂错填成了某电器厂。朋友是个极其认真的人,就没去报到,专门找到那位办事员,改回了某机械厂。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