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来源 :工业微生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L-天冬氨酸-β-脱羧酶产生菌德阿昆哈假单孢菌XG-2—8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影响产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3个重要的N素为:玉米浆,多肽朊和装液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得到其最适条件分别为:玉米浆浓度0.64%,多肽朊浓度1.21%,装液量14.71%,此时酶活力达到1107μg/mL·h,比优化前提高了10.83%。
其他文献
以藤仓赤霉菌978^#为出发菌株,对紫外诱变选育赤霉素高产菌株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对9780菌丝机械断裂后,采用紫外(30W,20cm)诱变处理60S,以脂肪酶活性为初筛指标筛选得到4株产赤霉素
对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纺锤芽孢杆菌CGMCCl347生产异丁香酚单加氧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发酵摇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在发酵培养基组成
从受到污染的吲哚醌溶液中分离到菌株F2,该菌株能够快速高效地降解吲哚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
从纳豆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命名为N1菌,利用16SrDNA分析对该作了系统进化鉴定。首先提取N1菌基因组DNA,根据不同种属细菌的16SrDNA序列两端的保守性设计通
研究了丙酮酸钠对E.coliCCTCCM208088发酵生产聚唾液酸的影响。首先在摇瓶水平上优化了丙酮酸钠的添加策略: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6g/L丙酮酸钠,聚唾液酸的产量达到最高水平3.47g/L,
通过N+离子注入获得大黄素高产菌株Aspergillus ochraceus LP-0301并优化了发酵条件,使其最终产率达1.45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2.96倍.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镁离子1.5 g/L,硝酸铵1
用平板透明圈法对高温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nus edodes)等担子菌菌种进行筛选.选取高温平菇作为诱变出发菌株进行复合诱变处理并
从成熟的沙棘果皮中筛选得到9株酵母菌,通过产气性能、产酒精能力和发酵力测试试验及对发酵所得的沙棘果酒的感官评价,选出R1为最佳的沙棘果酒酿酒用菌株。该菌株适合在酸度较
用稀释分离法从广西象州温泉筛选分离到一株可水解淀粉的中度嗜热细菌GXS1,该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端生芽孢,细胞呈杆状,最适生长温度为60℃~65℃,最适生长pH为6.0~7.0。结合生理生化
利用自制绿色木霉粗纤维素酶液降解壳聚糖制备低聚壳聚糖。采用粘度法、乙酰丙酮法和还原糖浓度分析,研究了温度、pH值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壳聚糖水解程度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