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的发展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既有发展理论的一般属性,又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的发展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复杂问题,排除各种障碍和干扰,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稳步发展的结晶。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进一步理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研究认为,邓小平的发展观包含以下几方面深刻内容。
  
  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中国的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特点之一。从实际出发,发展中国,首要的问题是应当对中国国情有一个科学认识。对国情的认识,主要应搞清楚两大问题:一是我国社会的性质;二是这个性质的社会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认识是清楚的,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于第二个问题,过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认识是不那么清楚的。不仅我国,其他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不清楚的。总体看,都存在估计过高的问题。因此,制定方针政策存在超越阶段的倾向。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左”的教训就在于“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要发展中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由于底子薄,中国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多不利的一面主要是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搞了几十年的建设,现在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个现实情况应该是我们“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我国社会现在究竟处在什么阶段?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的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就得要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破除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邓小平说过,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改革开放的20多年,就是坚持发展生产力标准的20多年。邓小平高度评价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独创;热情支持经济特区的创办;剥离市场、证券、股市、资本等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属性,驳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种种论调;积极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逐步深入人心;以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为辅,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支持并保护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直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方式等等,每一重大政策的调整、每一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等,都是坚持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破除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而使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杰出贡献,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杰出贡献。
  
  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现代化
  
  认为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现代化,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发展理论的独特贡献,是邓小平同志用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正确地分析当前时代的主题和特征后作出的科学判断。早在1984年5月,邓小平就率先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了新变化,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我们的结论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中国最迫切的问题、根本问题就是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根本问题是发展,发达国家的重要问题也是发展。所以邓小平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多次号召,中国应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他在接见日本来宾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己”,“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就是实现现代化。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对“发展”内涵的科学界定。
  
  发展是硬道理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回答了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硬道理,纵然理由有千万条,但最主要的是因为:
  
  1、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从社会发展形态上看,社会主义高于资本主义。但由于经济政治的不平衡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大多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成。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大大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他甚至认为发展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谁优谁劣,谁胜谁负,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谁快谁慢,谁高谁低。正因为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198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从本质的范畴提了出来,这在国际共运史上邓小平是第一人。
  
  2、发展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
  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成败兴衰,人心向背。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辛酸回忆和沉痛的教训。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和凌辱,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落后。在总结十年“文革”教训时,邓小平曾深有感触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极端。”十年动乱中,“四人帮”鼓吹“宁要贫困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由于这种谬论的干扰,我国的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使中国处于贫困停滞状态。
  中国要发展,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历史与现实都迫使我们要发展,中国的出路在发展,希望在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等等,一切皆维系于发展。即所谓“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必须兼顾“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两手抓与重点论、重点抓是辩证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通俗表述。由于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两点不是半斤八两的对等均衡,两点中有重点。重点也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搞片面性,单打一。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们坚持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我们讲的重点是两点基础上的重点。做任何工作不能没有重点。
  在邓小平的发展论中,在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上,表现出了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的高超艺术,比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先富、后富、共富”,“效率与速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大局”,“民主与法制”,“改革稳定与发展”等等,无一不闪烁着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以下撷其要旨作一概述。
  
  1、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的杰出贡献之一就是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邓小平又指出:“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指出,发展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不改革,生产力就难以发展,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因此邓小平强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稳定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
  
  2、关于速度与效益
  邓小平指出,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展速度”。不发展不行,发展太慢不行。凡是能够争取的发展速度,都要积极争取,“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我国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在21世纪在别人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目标,没有较快一点的发展速度是不行的。这是问题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我们要的是有效益的发展速度。发展要讲速度,但必须是有效益的速度。不能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定协调的发展。”要克服一味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和片面追求通过扩大规模实现发展的做法。“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能过硬。”这是邓小平在领导和部署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也是我们从事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3、关于先富、后富与共富
  邓小平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把是否实现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他又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共同富裕并不意味各地区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富裕,并不意味搞平均主义,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表现,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的政策是:既有利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4、关于“两个大局”
  1988年,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又提出与“先富共富”紧密相关的“两个大局”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的“先富共富”、“两个大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不平衡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一段时间内,首先发展工业基础较好,市场容量较大,投资有效益,出口便捷的沿海东部地区。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实施一个阶段后,再实施发展西部的战略,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央给予西部的更多的转移支付,推进西部的经济发展。这是邓小平区域发展“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资源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地特别是沿海即东部地区和内地即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这个差距,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但最终我们要利用不平衡规律,由非均衡发展逐步达到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促使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5、关于民主与法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邓小平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另一个特点就是把发展民主同健全法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民主的法制化。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法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没有法制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既不可能得到充分实现,也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其根本的立足点就是要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方针。
  
  6、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为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对此,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指出:“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搞改革开放有两只手,不要只用一只手,改革是一只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是一只手,有时这只手重些,有时另一只手重些,要根据实际情况。”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虽然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有不同表述,但其精神实质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不要一手硬一手软,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关口”,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迎接挑战,顺利“过关”,至关重要。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主动应战,开拓前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迎接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坚信,随着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必将产生巨大飞跃。
其他文献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①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教育工作和培养人
同是鲍威尔,刚在巴拿马与陈水扁握过手,转身又在得克萨斯宣称“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究竟怎样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现在来谈中美关系,可以说恰逢其时。因为近来一系列
最荣耀财经人物:里奥尼德·赫维克兹、埃克里·S·马斯金、罗杰·B·梅尔森因对激励机制与机制设计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作出贡献,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里奥尼德?赫维克兹、埃克里·S
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下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希望同学们在临考复习中能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对某些知识点的认
互联网和中国商业变革的未来力量 新经济时代100家快速成长的企业 盛大控股新浪、百度成功上市,阿里巴巴接手雅虎中国等等一系 列大事件让2005年互联网产业呈现高调态势。而
你相信吗?我家有个“千手观音”。她就是我的妈妈。  每天一大早,我一醒来,就听见卫生间里哗哗的流水声。我走进卫生间一看,原来是妈妈的“洗衣手”出动了。妈妈站在卫生间的洗衣池边,使劲洗啊,刷啊,搓啊,把我们全家人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中午,我放学回到家,最先听见的是厨房里噼噼啪啪的声音。哦,这是妈妈的“烧菜手”在施展魔力,她正在煎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只见桌上摆满了碗碟,里面都是全家最爱吃的菜。厨房很
目的 探讨癫 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51例癫 患者根据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分为阳性(ANFT+)组及阴性(ANFT-)组,与正常对照组36例对比,进行HRV分析。
论大培训观的内容结构及启迪●孔宪毅对于企业职工培训,不能老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前人的认识和做法,而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和开拓性的实践探
于1989~1993年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广安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1637只小哺乳动物和949名健康成人,分别进行了汉坦病毒(HTNV)抗原和抗体的连续五年调查。结果显示:(1)疫区的优势带毒动物为褐家鼠、四川短
文章以河道景观建设项目为对象,结合辽河景观建设,明确界定了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城市河道景观城市建设后的理论机制,对城市建设和评比的内容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