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趋同性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dd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静态得分和动态综合得分,以各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作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及演化格局进行了分析。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各省份得分在-0.36-0.84之间,以广东省最优,西藏最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动态综合得分分别为0.43,0.03和-0.18,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步递减的基本格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03-2012年全局Moran’s I值显著为正(取值范围在0.234-0.276之间),表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局域空间自相关显示,超过80%的省份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中“HH”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东部的京津和长三角地区,“LL”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原有的极化区域正在逐步削弱,地区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减小。通过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收敛性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呈现平稳收敛的发展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收敛较为显著。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合作,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保证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持续稳定提升,以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动态因子分析;空间自相关;收敛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5-0001-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50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而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愈加呈现出粗放型增长的态势,资源粗放式利用、污染物肆意排放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在地区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状况,准确把握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从研究历史出发,我们发现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科斯经济学等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更多关注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如何避免资源、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害。而如果从“地理学第一定律”出发便可以发现,在地理空间上共同运行的经济活动、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演变并相互影响,因此资源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忽视其空间要素的分析。在区域经济学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中,学者们分析了边缘地带相对落后以及中心地带同边缘地带离散状况的原因,并且运用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验证了边缘地区与中心地区发展趋同的演进过程。此外,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区域发展水平与资源、生态、环境的高度相关性,他们认为粗放式的区域经济增长加大了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并且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区域间自然资源消耗的不均等性,出现了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间生态“掠夺”效应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现有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更多的是单方面侧重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相关理论政策的制定,并未将空间因素和地理关联属性考虑在内。由于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经济地理关联属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就必须探寻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化特征,这是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在各区域间协调统一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有效手段,也是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关键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从省级层面看,在2003-2012年间,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中整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的省份分别为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湖南、湖北、四川、吉林、黑龙江、贵州、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其中东部地区省份4个,中部地区省份4个,西部地区省份6个,以北京的下降幅度最大;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西、河南、河北、安徽、海南、江西、重庆、陕西、云南、山西、内蒙古、宁夏,其中东部地区省份6个,中部地区省份4个,西部地区省份6个,以山东的上升幅度最大。2003-2013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广州、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福建、天津、广西、辽宁,除广西外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平均得分排11-20位的省份分别是湖南、河南、湖北、河北、安徽、四川、海南、江西、重庆、吉林,其中中部地区省份6个,东部地区省份2个,西部地区省份2个;平均得分排21-31位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陕西、云南、山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其中中部地区省份2个,西部地区省份9个。可以发现,全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全部集中于东部地区,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
  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生态文明发展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部“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在空间地理上区位优势与技术、资金、政策支撑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带动作用,这也和多数学者[8,14] “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可以说,伴随经济的不断增长,地区将不断的着手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消费偏好也将更加趋向于服务性产品,这样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污染将不断降低,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此外,资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指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质量将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倒“U”型的发展趋势都较好的解释了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总体协同趋势。
  综合区域与省级层面可以发现,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水平类似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总体发展格局,并在各区域内部呈现趋同现象,在各区域间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东部地区各省份总体水平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相对优势明显,中西部地区总体水平基本保持平稳,西部地区上升趋势明显,潜力巨大。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状态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科学认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集聚状态与空间差异特征,正确认识各地理单元在空间上的演化规律,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2.2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2.2.1全局空间自相关测度
  本文运用GEODA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我国各年份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全局Moran’s I指数,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选择了rook一阶邻接矩阵,并对全部的Moran’s I 指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从所得到的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所有样本年份的Moran’s I 值全部为正(指数分布区间为0.234 2-0.276 0),并且全部通过P值小于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存在有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集聚的程度随时间的推进呈现波动变化态势,这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出具有变动状态的集聚现象。
  2.2.2局域空间自相关聚类
  图1为2003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和综合得分5个典型年份和综合水平中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状态的局域Moran’s I散点图,据此进一步分析中国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模式。各地理区域被分布在Moran’s I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内,第I象限为高高
  聚集区,表示本区域和相邻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均相对较高,其空间关联表现为扩散效应;第II象限为低高(LH)聚集区,表示本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低而相邻区域发展水平高,其空间关联表现为过渡区域;第III象限为低低(LL)聚集区,表示本区域和相邻区域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均相对较低,其空间关联表现为低速增长区;第IV象限为高低(HL)聚集区,表明本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而相邻区域发展水平低,其空间关联表现为极化效应。
  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成4类集聚区,再结合Moran’s I 散点图,就能更直观地反映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特征。从图1和表格4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省份分布于HH和LL两组中,文中展示的6个时期中30个省份分别有83.4%、80.6%、83.4%、87.1%、83.9%、80.6%的区域显示正向空间关联,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即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相对集中,发展水平低的省份亦然,在空间地理上表现出HH组与LL组的趋同现象。空间集聚的显著性表现为先不断扩大后维持稳定的态势,说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存在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1)高高集聚区(HH)。
  HH集聚区主要集中于以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层级的产业结构、先进技术支撑下的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高标准严要求的生态环境管理、大力度资金支撑和较高的人口素质等因素都在不断推进高高聚集区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的良性发展,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扩散趋势,扩散效应的显现正在不断带动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提升,小片区内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2)低高集聚区(LH)。
  LH集聚区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江西三个省份,首先低高集聚区的省份全部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相邻,相对发展程度发展质量较低。二是,这些省份在周边大型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例如河北省在承接北京市大规模钢铁、化工企业转移的过程中,并未得到更多的环境与生态补偿。那么,如有效利用临近省份的辐射与扩散效应,是此类型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有效解决手段,并且提升空间与潜力巨大。
  (3)低低集聚区(LL)。
  LL集聚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总体数量超过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其中大部分西部地区省份自身先天区位具有明显劣势,使其在外部资源获取过程中缺乏相对的优越性,在资金政策的扶持上也明显乏力,并且自身基本以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低下直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素质效益不高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此外,部分中西部地区省份虽然自身资源禀赋具有明显优势,虽然地方经济得到了短时间快速的发展,但资源的传统开发模式使得资源在开采消耗过程中所伴随的生态环境破坏对生态文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中西部地区并未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水平省份,“涓滴效应”并没有得到有效实现,这就使得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大量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当东部的辐射的作用已开始逐步作用于中部和部分西部省份,LL集聚区的省份数量正在不断降低。
  (4)高低集聚区(HL)。
  HL集聚区主要包括湖北省和辽宁省,河南省在2012年后从LL组跃迁至HL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凸显。首先湖北省、辽宁省先天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本地,此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驱省份和工业大省,其经济发展成就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两省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和扶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样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同时我们应该看到,HL集聚区的省份往往也会伴随着极化现象的发生,通常情况下,这些省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机制并不完善,产业链的延伸与总体布局也缺乏合理性,照此发展并不利于全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总体提升。
  3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收敛性分析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势必影响生态文明在全国的协调平稳推进,对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加以政策措施的引导,缩短地区间的相对差距水平,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在区域经济学中的研究领域中,对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的研究一直以来是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14-15]。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思想、国民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倒“U”型理论,我们认为趋同现象同样会出现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过程中,与经济增长趋同需要建立在一定假设之上一样,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趋同需要建立如下假设:①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②地区经济结构大致相似、拥有类似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活动;③要素(包括生产力要素、技术、制度等)流动通畅。经济趋同主要研究不同地域间经济水平变化的规律,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趋同研究将针对不同区域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本文采用绝对β收敛分析和条件β收敛分析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收敛性进行检验。   绝对β收敛分析采用 Miller 和 Upadhyay的β收敛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使用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得分作为横截面数据,回归等式为:
  (SCt-SCt-1)/7=a+βSCt-1+ε (7)
  其中,SCt为2010-2012年的平均值,SCt-1为2003-2005年的平均值,两个时间段之间的间距为7年,因此末期与初期的差除以7,估计结果见表5。
  条件β收敛分析运用模型 (8)[16-17]进行分析,使用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得分作为横截面数据,回归等式为:
  (SCt-SCt-1)/2=a+βSCt-1+ε(8)
  其中SCt为末期综合得分,SCt-1为初期综合得分,为消除因周期性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将样本的时间周期分为
  9个时间段,2年为一个时间段。同时运用面板数据的固
  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18-20]计算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条件收敛等式的回归结果,在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益模型的选择是采用了Hausman检验。除西部地区以外, hausman检验的结果都拒绝了原假设,因此西部地区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而全国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结果见表6。
  从全国层面看,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存在有共同的收敛特征,这说明全国总体的生态文明发展发展水平正在趋向于相似的水平。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收敛特征,可以表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趋势更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较为接近、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加之政府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强、科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高强度的资源环境政策压力是区域内部差距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内部部分片区极化效应明显,在片区间表现出经济水平差距相对较大,生产效率、科技水平不均衡等特征均,并且在片区内并未表现出较强的扩散效应。加之部分省份人口密度大、重化工企业分部多,资源能源压力巨大,使得东部的收敛趋势较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稍显缓慢。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3-2012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对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东中西部逐渐递减的态势,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全局Moran’s I 结果表明,区域生态文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状况具有较明显的聚集特征。同样局部 Moran’s I
  和散点图的LISA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区域间生态文明发展溢出效应明显,综合水平的提升使得原有的极化区域正在逐步削弱,区域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减小。最后,本文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收敛特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发挥东部地区辐射作用,保证各地区水平持续增长。由于东部地区在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引导和辐射作用,要确保全国及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持续稳步提升,必须保证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持续稳定提升,使其产生的辐射作用和先进经验水平有效带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强化区域协作,促进协调稳定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较之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教育科技水平都是导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合理引导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与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溢出与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提升的步伐。此外,中西部地区也应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人才与先进技术经验,紧抓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机遇,发展集约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第三,提高制度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发展,将资源的利用方式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发挥政府综合管理与决策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制度,健全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机制,以降低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并合理利用市场机制,稳步推进水权、碳排放权与排污权等的交易试点,以降低环保与减排的相关成本,在源头控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编辑:李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之浚.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J].中国软科学,2008,(8):1-10. [Feng Zhiju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Culture [J]. China Soft Science, 2008, (8): 1-10.]
  [2]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 2-13. [Gu Shuzhong, Hu Yongjun, Zhou Ho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Basic Paths [J]. Resources Science, 2013,35(1): 2-13.]
  [3]成金华.自然资源管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1-08-20(005). [Cheng Jinhua.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 The Basic Tas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 Guangming Daily, 2011-08-20(005).]   [4]Hirschman 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5]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等.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J].资源科学, 2001,23(6):20-23. [Xie Gaodi, Lu Chunxia, Cheng Shengkui, et al. Evalu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Utilization with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01,23(6): 20-23.]
  [6]刘建兴,顾晓薇,李广军,等.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 2005,25(5):33-39. [Liu Jianxing, Gu Xiaowei, Li Guangjun, et 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05,25(5):33-39.]
  [7]谭秋成. 关于生态补偿标准和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19(6):1-6. [Tan Qiucheng. Eco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Mechanism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6):1-6.]
  [8]杨开忠.哪个省的生态更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11,12:34-39. [Yang Kaizhong. Which Province More Civilized? :Chinese Each Provinci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evel Ranking [J]. China Economic Weekly, 2011,12: 34-39.]
  [9]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 6295-6304. [Bai Yang, Huang Yuchi, Wang Min, et al. The Progr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Indicator System in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1,31(20):6295-6304.]
  [10]刘某承,苏宁,伦飞,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指标[J].生态学报,2014,34(1):97-104. [Liu Moucheng, Su Ning, Lun Fei, et al. An Integrated Indicator on Reg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J].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14,34(1):97-104.]
  [11]Sokal R R, Thomson J D. Application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Ecology [J]. Developments in Numerical Ecology, 1987,14:431-466.
  [12]Sokal R R, Oden N 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Biology: Methodology [J].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978,10(2):199-228.
  [13]邹艳芬,陆宇海.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J].统计研究,2005,(10):67-71. [Zou Yanfen, Lu Yuhai. Chinese Energy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 Using Efficiency Analysis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J]. Statistical Research, 2005,(10):67-71.]
  [14]成金华,陈军,李悦.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0(7):36-50. [Cheng Jinhua, Chen Jun, Li Yue.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13,30(7):36-50.]
  [15]Beekerma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Whose Growth? Whose Environment? [J]. World Development, Elsevier, 1992,(4):481-496.
  [16]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J].经济学(季刊),2008,7(2):399-414. [Zhang Xiaoxu, Feng Zongxian.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Percapita GDP in China: 1978-2003 [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08,7(2):399-414.]
  [17]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3-14,80. [Lin Yifu, Liu Mingxing. Growth Convergen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J]. World Economy, 2003,(8):3-14,80.]
  [18]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01-108. [Wu Yuming.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06,(12):101-108.]
  [19]李国璋,霍宗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1-16. [Li Guozhang, Huo Zongji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China and Its Convergenc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1):11-16.]
  [20]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10,(1):72-84,222-223. [Pan Wenqing. The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in China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1):72-84,222-223.]
其他文献
摘要 耕地资源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在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耕地资源的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补偿款的确定是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文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优先序,将我国31个省
期刊
摘要  当下中国的环境抗议呈现一系列“中国特色”,表现在:当其他地区的环境问题形成以市场攫取为主要根源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当其他地区的环境抗议以市场为主要对象的时候,中国的环境抗议以国家为主要对象;当其他地区的环境抗议表现为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独立表达诉求的时候,中国的环境抗议表现为向政府呼吁环境诉求;当其他地区表现为以积极主动的进取型抗议进行环境问题协调的时候,中国的环境抗
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环境效率概念,构建了工业环境效率评价模型,分析了中国286个地级城市在2005-2010年间的工业环境效率的变化轨迹,基于此,利用变异系数和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分别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空间差异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 2005-2010年间,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上有所降低,且基本呈现东
期刊
摘要大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大量受污染的场地需要及时治理,目前主要依靠国家专项治理项目的形式应对,缺乏持久而稳定的资金保障是难以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台湾地区成立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成效显著,污染场地的调查和修复工作完成率已分别达到48.50%和44.58%,并带动了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其经验和特点可总结为:一是,依法律形式明确,基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成立,收
期刊
摘要  随着环境管理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环境治理效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政策性问题。本文基于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行业有关环境治理的数据,通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制造业总体层面和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探讨了制造业产值和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总体产值和环境治理效率之间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即环境治理效率随着制造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对于细分行业
期刊
摘要土地资源有限性与建设用地需求增长的矛盾加剧,建设用地增量控制亟需向总量管控转变,而合理分配区域间建设用地总量是实现其总量管控的前提。本文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供给约束两方面,筛选出常住人口、GDP、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等影响建设用地总量分配的主要指标,兼顾效率与公平,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建设用地总量分配模型,以综合基尼系数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约束的线性规划求解方程,
期刊
摘要本文以基于优先权的资源配置的特征——对资源的竞争性为视角,提出了资源偏好结构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并用一致性优先权取代先前文献所用的(非)循环优先权的定义,研究了在环形优先权和一致性优先权结构下,偏好结构的一致性对配置绩效及配置结果的影响。有限的资源数量与一致性的偏好是资源竞争的原因。在完全信息环境中,在偏好一致性的条件下,基于优先权基础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配置结果取决于优先权结构,一致性的优先
期刊
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环境税效应研究改变了早期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基础的分析,通过引进不完全竞争市场因素而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理论研究进一步贴近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并为各国环境税改革实践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环境税效应研究文献可分为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环境税效应研究三个方面。本文从环境税双重红利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上述三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效益反映了基础设施投入与所产生的城市环境有益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是衡量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基于二次目标函数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
期刊
摘要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大挑战。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国际气候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宏观层面明确的碳减排目标最终需要在区域层次上具体落实。中国城镇化正处于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探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