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告知书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规范护士的告知内容,保证患者知情权的落实,从2004年8月~2006年我院应用自行设计的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告知书,对需做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的患者,采取书面讲解的方式,并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注明"同意皮试"、"同意注射",并签名后,再行皮试和注射.避免了护士口头告知的随意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应用该告知书保证了患者知情权的落实,确保了患者安全,强化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了良好的就医秩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护士轮训管理的方法,规范新护士轮训,全面提升新护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方法 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突出轮训目标;建立培训质控小组,加强"三基"训练;完善培训考核标准;建立奖罚激励机制等.结果 通过进一步规范新护士轮训管理,各临床科室有了更明确的培训实施标准,新护士的学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的新护士轮训管理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阿托吕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分组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84例患儿,除采用常规治疗外,给予阿托品足三里穴位注射,得到满意效果.结论 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建议采用以下措施:及时给予抗病毒、纠正脱水治疗和护理,给予阿托品足三里穴位注射,辅以健康教育,宣传育儿知识及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
回顾8例重症黄磷烧伤患者的组织救治工作.由于黄磷烧伤的特殊性加大了救治难度.通过启动"成批烧伤救治应急预案",出色的院前转送,院内积极的救治,做好病区、手术室、医务人员的准备工作,加强休克期的管理、手术前后的管理、陪护人员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使8例患者救治成功,现已痊愈,为我们救治成批黄磷烧伤患者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的 探讨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清醒患者的胃管安置方法.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半坐卧侧位胃管安置方法,对照组采用用于昏迷患者胃管安置方法,分析2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安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66.7%和93.3%,与对照组安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30.0%)和总成功率(7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清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护理文献,寻找循证支持;根据实证,与患者具体情况、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指导护理实践,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及放疗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放疗前后病情变化,脱水剂及激素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正确指导患者配合放疗.结果 经过一系列循证护理,本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的副反应较轻.结论 通过寻找科研证据,纠正临床工作
目的 研究PVS患者觉醒的方法,促进其觉醒和意识恢复.方法 对PVS评分在3~11分之间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同时将研究前与研究后PVS评分结果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VS患者在常规用药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后,PVS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PVS患者有明显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开腹手术一样,主要操作步骤是疝囊高位结扎,由于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因此较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更彻底,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仍有0.5%~2.7%[1-2].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我院从2003年1月起,建立并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术式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报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4例住院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硫酸镁治疗,治疗组采用三黄水配合喜疗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可减轻患者痛苦,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新生儿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是小儿外科中治疗新生儿胃肠道疾病的一项常规操作.临床上,按常规法操作由于新生儿的哭闹等不配合往往不能一次成功,而且易造成患儿发生呛咳、恶心等不适,甚至造成误吸等严重后果,影响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对此,我科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新的方法为新生儿留置胃管32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期刊
为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维护病人就医的知情同意权,增强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我科自2000年1月起,自行设计知情同意告知书,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收到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