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主平等的春风吹拂政治课堂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km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教研基金(20070318)资助项目
  摘要 师范生要站稳课台。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坚持民主和平等的教学观念,实施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助的合作性学习方武,积极开展探索与创造性活动,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民主与平等;政治课堂;探索与创造;互助与协作;课程目标
  
  课堂里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应焕发活力,每—个生命都应进步发展。在课堂实践中,如果每位教师能够这样去做,教师不仅站稳了自己的职业岗位,在课堂教学中品尝到一个教师生命的快乐,同时也构建其一个个教学和谐微环境。使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的精彩,使教书育人的思想内涵得到丰富与充实。本文介绍了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让学生在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中,体验多元见解的碰撞。享受生命阳光照耀课堂的魅力,达到情感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做法与思考。
  
  1 民主与平等,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尊重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民主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竭尽追求的教学特点之一。民主精神在课堂上的体现,就是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应该共享民主平等的权力。要使民主精神贯彻到课堂上,关键是学生权力的尊重和满足。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要给学生读书的权力,教材每个章节中心思想的概括、主要论断、原理、公式的论证,不同层次的划分都应该让学生通过读书提前预习。
  要给学生思考的权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与别人交流,鼓勵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才能创设一个具有思想碰撞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开发每个学生智慧的源泉,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的状态。
  要给学生质疑的权力。表扬和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教师提问。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质疑修正自己对知识把握的偏差,还可以通过质疑发现知识本身的不足或教师教学的不足。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双赢效应。
  要给学生解惑的权力。解惑的权力并非专属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解惑(当然,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解惑的方法与途径),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深刻难忘,而且解惑的过程和解惑后获得的快乐一定会滋养他的求真精神和情感体验,使他终生受益。
  平等是民主的延伸和递进,要使平等精神在课堂上贯彻,关键是在教学程序上做到公正。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实现公平,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师关怀面向全体学生。
  平等就要做到公正对待任何一个学生。为此,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名字都不能忽视,应专门进行强化记忆,以求达到不看座次表,在课堂上顺利叫出每个同学的名字。无论是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批改,都应该做到机会均等、全面关怀。这也是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的理解。
  民主平等精神认可差异,关注学生的选择性。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能提供的选择性越来越多,每个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可能完全不同,他们对课堂教学也会有不同的期待。另一方面,每个学生本来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因此,对某些学习基础差,学好文化课的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2 探索与创造,让每个人都焕发活力
  
  单纯灌输与接受的课堂,是生命缺乏活力的课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已经模式化、固定化。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引导着学生进行探索、勇于创造。
  探索源于疑问的发生。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要帮助学生善于生疑。在相似之处发疑、在转折之处发疑、在递进之处发疑、在无疑之处发疑、在枝干知识处发疑,这些都是疑问发生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会提出许多具有探索价值、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疑问。下面是几个由学生提出疑问,又由学生自己解惑的案例:
  案例一:问题:教材说“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为什么不说手工业是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呢?答案:农业的生产方式是种植谷物,对工具的要求比畜牧业更加复杂,农业部落的饮食方式是烹饪谷物,这种颗粒状的谷物需要器皿盛放。而畜牧业部落的生产方式是放牧牲畜,对工具的要求并不复杂;饮食方式是烧烤肉类,用长棍穿串即可,对盛装器皿的要求不高。正是农业不同于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手工业是从农业中产生分离出来。获得答案的途径:①假期与父母一起参观西安半坡村所受启示;②学习历史课本;③与政治老师进行探讨。
  案例二:问题:储蓄原则的前两条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为什么在存款、取款上有这种定义上的区别呢?答案:在存款还未发生时,存款者还没有和任何单位建立合同关系,他选择哪个金融机构存款是个人愿望和个人选择问题,所以用“自愿”来界定存款行为。获得答案的途径:①询问在银行工作的邻居;②请教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上述案例说明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惑,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建立了不同知识的联系,也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和从社会中学习的能力,同时拓宽了我们的教材,甚至修正了教材的不足。
  
  3 互助与协作,让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质疑和碰撞,也需要互助与协作,因为对立与统一结合起来才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
  互助协作共同发展,首先是指教师与学生互助协作共同发展。从我们在长期执教的教学实践来看,有许多问题就是和学生互助协作解决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的人格教育力发挥作用。有人说“让师生像流淌的河流一样交汇”是有道理的。
  互助协作共同发展,更多地是指学生的互助协作共同发展。在教学中,不仅在课堂上广泛开展讨论、辩论等互助性教学方式,还应该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我们在黄石实验高中尝试组织时事政治课外学习小组,把政治课本中的知识与正在发生中的事件联系起来确定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各小组进行课题招标。实践证明,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互助精神、协调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创办了“实验高中半月谈”的板报,每一个小组都在这个板报上向全校发表过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实验高中半月谈”还引起本地《楚天都市报》的注意,在2007年5月进行过专门报道。
  在这种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感受民主平等的春风、洋溢着探索创造的热情以及撒满互助协作的光辉,学生学习的知识远远超过课本的范围,学生也初步掌握了学习与探索的方法与途径,达到丰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余新武,论创建高校和谐教育教学的微环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121
  [2]杨继成,高杰,民主合作个性创新[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7,416(12):6
  [3]宋金良,民主、平等:新课程的核心理念[J],河北教育,2007.1:41
  [4]王鲁蛟,浅析课堂教学民主的失落与重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4,177(1):78
  [5]高一政治教材《经济常识》(上册)第一课第一节(人教版),2003年版
  [6]朱慕菊主辅,《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结构与特征出发,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构建名师农村工作站的学习共同体,突出工作站导师与学员间的平等、和谐、互动关系,是名师农村工作站提升培训效果的必然选择。学习共同体是名师农村工作站崭新的组织形态。在学习共同体中,导师与学员通过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行言语对话和行为互动,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组织形态;名师农村工作站;主体间性教
期刊
摘 要:多伦多大学教学硕士项目是加拿大硕士层次职前教师教育的典型,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教研合一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师与研究员双向培养目标、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内容、实习和理论课交叉的课程安排和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课程评价。这启发我们,教育硕士项目要树立“教研合一”的教师教育理念并创建“教研融合”的课程模式。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教育硕士;加拿大职前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网络化创新提升路径与传导要素的揭示成为产学研网络创新主体亟待解决的机制问题。通过构建网络、团队、教师跨层分析范式,并对213份问卷研究发现:产学研网络异质性对工程教育团队创新绩效及教师能力均具有非线性影响;教师能力在积极影响工程教育团队创新绩效的同时,在产学研网络异质性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揭示网络资源的跨层价值化路径,并为产学研网络治理与工程教育团队建设提供理论
期刊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组织人本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中营造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渠道,营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氛围和价值氛围,才能因应高校学生组织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客观问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作出贡献。  关
期刊
摘要: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一线需求为主,其毕业生就业反映出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成效。通过统计分析新建地方高師院校、对比结合其它类型师范院校卓越班师范生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可以检验其就业情况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摸索出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就业;职业
期刊
摘要: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面对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独立学院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关键,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切入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突破口,以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为重点,破解长期以来制约独立学院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难题。  关键词:新时代;独立学院;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提高基层党课质量对于基层建设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从系统筹划、教育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对提高基层党课教育质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基层;党课;教育    近年来基层党课教育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但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提高基层党课教育质量,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党课教育质量,就要着眼基层党员队伍实际,在系统筹划教育内容上下功夫 
期刊
摘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未来初中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PCK和教学能力进行着规范。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大纲为依托,对2012(下)、2013(下)至2017(下)10套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试卷内容涵盖大纲规定的四个模块;四个模块分值分布与大纲规定有异;四个模块的题型分布体现出灵活性。提出建议:高师院校数学课程设置应适当增加数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样要重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地化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语文学科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9) 01-0063-04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
期刊
摘要 “隔代教养”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试图从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利弊方面进行一点思考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隔代教养、家庭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    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幼儿的父母放弃担负孩子的教养责任,大部分时间由祖父母带养,祖父母在教养孩子中起主要作用。当代,由于生存和工作压力,儿童的亲代——父亲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