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合“纪中”学生发展的指导制度是什么?根据学生现有基础而提出,能够培养、推动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措施和途径,通过综合性课程指导、专题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协助学生获得自主性的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喜欢善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可通过课堂观察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学生大多存在于公开课和演示课当中,就算是许多老师口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没有考试压力的心理课堂,却因功利的心理和对学科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而导致学生上课懒于开口或不愿开口,需要开口时就回答:“不知道”或者“没想法”或者聊聊数语,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相长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本身的课程是以师为主体而非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长期灌与练为主的教与学模式导致学生懒于思考,“等靠要灌”的依赖思想导致学生学业的发展缺乏自主性,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习绩效未如人愿。通过思考之后,我认为从未来学生需要的伴随终生的素质出发,需要通过系统的指导制度来改变学校教学的导向,由一系列的课程、专题辅导、个别指导(含心理咨询)来等途径来实现。
二、问题的界定
什么是学生发展指导?根据学生现有基础而提出,能够培养、推动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措施和途径。简单说,指导就是引导方式和途径,为达成学生最优发展和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根据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我们以此为依据来诠释纪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总目标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指导的核心在于自主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最终推动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展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自己。
三、问题的解决
(一)以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学生发展指导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包括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格、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等,所以学生发展指导不是单打独斗,在学校里面不是分割独立的存在,也不单独隶属于某个学科或部门,学生发展指导是有机融合的指导措施。因此而构建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必须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如方晓义教授提出的“坚持关注关系系统”的“5L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喜欢善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可通过课堂观察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学生大多存在于公开课和演示课当中,就算是许多老师口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没有考试压力的心理课堂,却因功利的心理和对学科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而导致学生上课懒于开口或不愿开口,需要开口时就回答:“不知道”或者“没想法”或者聊聊数语,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相长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本身的课程是以师为主体而非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长期灌与练为主的教与学模式导致学生懒于思考,“等靠要灌”的依赖思想导致学生学业的发展缺乏自主性,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习绩效未如人愿。通过思考之后,我认为从未来学生需要的伴随终生的素质出发,需要通过系统的指导制度来改变学校教学的导向,由一系列的课程、专题辅导、个别指导(含心理咨询)来等途径来实现。
二、问题的界定
什么是学生发展指导?根据学生现有基础而提出,能够培养、推动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措施和途径。简单说,指导就是引导方式和途径,为达成学生最优发展和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根据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我们以此为依据来诠释纪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总目标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指导的核心在于自主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最终推动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展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自己。
三、问题的解决
(一)以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学生发展指导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包括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格、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等,所以学生发展指导不是单打独斗,在学校里面不是分割独立的存在,也不单独隶属于某个学科或部门,学生发展指导是有机融合的指导措施。因此而构建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必须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如方晓义教授提出的“坚持关注关系系统”的“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