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因素、宿主免疫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已开发的药物主要针对病毒生命周期、宿主免疫因素或临床对症治疗.新近研发的抑制病毒吸附和复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中和抗体、环状肽、多肽化合物、先导抑制剂和小干扰RNA,改善血管功能的达沙替尼、帕唑帕尼、血管生成素1和免疫调节剂等进一步拓宽HFRS治疗策略.本文基于靶向病毒或宿主的药物及对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20年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合理用药进行蝇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 金山区家蝇对氯菊酯、甲基嘧啶磷、残杀威、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LD50值分别为0.229、1.127、1.069、0.080和0.181 μg/♀,与敏感品系试虫比较,其抗性倍数分别为17.62、16.72、562.63、123.08和21.05倍.结论 金山区家蝇防治应采用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
目的 掌握沈阳市淡色库蚊幼虫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 采用幼虫浸液法进行抗性监测.结果 淡色库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53、14.74、7.53、3.97和0.38倍.结论 初步了解了沈阳市淡色库蚊幼虫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可为合理选用杀虫剂,延缓抗性产生提供参考.
目的 探索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在白蚁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房屋周围埋设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发现白蚁—投放饵剂—灭杀白蚁—监测”的不断循环,降低区域内白蚁的密度.以埋设饵站的区域为试验区,无法设置饵站的区域作为对照区.试验期间,房屋内发生白蚁,仍使用传统的粉剂法或液剂法进行防治.结果 试验区内白蚁报治率为(1.0±1.7)%,对照区内白蚁报治率为(12.3±4.2)%,试验区白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试验区内有12幢房屋周边饵站监测到的白蚁种群被
除四害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灭鼠防病的意义已深入人心.在与老鼠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综合治理的办法来实现老鼠的可持续控制.在了解老鼠生态习性的基础上,老鼠的综合治理,通俗理解为灭鼠三部曲,或者灭鼠三步走.第一步要阻止老鼠进入室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完善防鼠设施;第二步要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好粮食和垃圾,即便老鼠进入室内,由于室内没有可食用的东西,没有躲避的场所,老鼠也会主动离开.第三步要“关门打狗”,如果室内以小家鼠为主,就采用物理防治的手段,比如鼠夹、鼠笼和粘鼠板捕杀;如果室内以褐家鼠或
期刊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鼠形动物疱疹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 捕抓鼠形动物,采集肝脏样本,进行巢式PCR反应检测疱疹病毒.结果 在收集到的101份肝脏样本中27份为疱疹病毒阳性,阳性样本均来自褐家鼠,经基因分析,发现初筛片段均属于γ亚科Rhadinovirus属.对疱疹病毒gB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后,发现27个阳性样本中只有15个样本扩增成功,检出结果与初筛结果一致,所有序列均属于γ亚科Rhadinovirus 属,主要聚集成三支.结论 本研究表明褐家鼠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肝脏可能是疱疹病毒的靶器官.
目的 了解青岛市白蚁危害情况.方法 获取青岛地区白蚁危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青岛地区散白蚁危害高峰期在5月,占全年白蚁危害的37.7%,10月是白蚁危害最少的月份,占全年白蚁危害的0.38%.结论 青岛市白蚁危害季节消长变化呈单峰曲线,白蚁危害范围在逐步扩大.
2010年5月,在河南和湖北交界的淮阳山地区,不少农民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多脏器衰竭而致死亡.这种疾病被科学家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全国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均有病例报告.那么,小小的蜱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危害?
期刊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控制队员对蚊媒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匿名调查问卷,于2020年9月统一对蚊媒应急控制队员进行问卷调查,用x2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队伍的整体知晓率为46.5%,其中蚊媒生态习性、蚊媒监测、灭蚊操作、蚊媒传染病的知晓率分别为32.0%、39.7%、48.8%、59.8%.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及是否有有害生物防治员证的蚊媒应急队员的蚊媒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了解3.9%四氟苯菊酯杀蚊气雾剂的长效杀蚊效果.方法 参照国标GB/T 13917.6-2009及GB/T 13917.10-2009检测方法.结果 实验室药效显示,按压3.9%四氟苯菊酯杀蚊气雾剂产品阀门1次施药后,0~20 min和11.67~12 h对淡色库蚊的KT50分别为0.11和0.52 min,24 h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药效显示,按压产品阀门1次施药后,0~1 h时间段对淡色库蚊的1 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为100%;11~12 h时间段对淡色库蚊的1 h击倒率和24 h
雷公藤在我国民间有着十分悠久的应用历史,用来防治各种虫害、毒蛆及灭鼠等.在我国鼠害防治工作重点已经转向运用更加绿色环保生物技术大背景下,可充分利用雷公藤的纯天然植物来源,兼具毒杀、抗凝和抗生育等多重功效的独特优势,应用现代生物高新技术深入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雷公藤基植物源杀鼠剂系列产品,推动我国的雷公藤资源在鼠害绿色防治领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