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最具代表性的知青作家,始终感念贵州知青生活给予他的创作灵感。
二十多年来,他对贵州从砂锅寨的乡亲到政府部门的官员几乎是“有求必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名人效应”,能给贵州的角角落落带去变化。
砂锅寨,因地形而得名的黔北高原大山褶皱里的小山村。
从1969年3月31日离开上海,至1979年10月31日到贵州省作协报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仔细计算过,他在砂锅寨整好度过了十年又七个月的知青岁月。
和所有知青一样,叶辛在偏远的乡村经历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极端匮乏的精神生活和严重的食物短缺。但奇怪的是,不论当初多么艰难的外部环境,叶辛记忆里珍藏的却永远是让人梦萦魂绕的情愫:在山路结满桐油冰凌的寒冽腊月间,和乡亲们围坐在火塘边摆龙门阵;高烧病在床上,一个14岁的娃娃每天用竹壳暖水瓶给送来满满一瓶豆浆;经寨里的喻老汉指点,终于找到有桌椅的地方写作—寨里山头的古庙。叶辛说,这些是他写作的根,“这也就是为何只要贵州有活动邀请,我都会来的原因。”
2016年5月10日,在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叶辛再次为贵州旅游站台,受聘为“贵州旅游文化大使”。
叶辛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回到贵州了,这片生活了二十一年之久的乡土,让他总是牵肠挂肚。
十本知青书籍
“红旗在挥动,人流在涌动,高音喇叭在呼叫,鲜花、笑脸中是毫不掩饰的哭泣,火车轮子滚动了……”
1969年3月31日,叶辛和近千名上海知青从上海彭浦车站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在一个叫贵定的小站下车,盖着随身携带的棉衣在一所中学的教室里睡了一宿,再坐一整天的卡车,于4月4日傍晚来到了安顺修文县境内最后的一个寨子—远近闻名的久长镇永兴村砂锅寨。这儿是修文、息烽、开阳三县交界之处,修文自古又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古时候叫龙场驿。
迎接知青们的是一场奇特的倒春寒,冻得他们觉得这里只有漫天雪花飘落在连绵不尽的大山,一切那么神秘。叶辛说,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上海小青年的身份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他要观察并学会这山乡里的一切。
19岁的叶辛开始跟农民学犁田、钻煤洞、敷田埂、采茶叶、熬更守夜看谷场、挖野菜、抗旱、摘红子檬充饥,学习各种各样学不完的农活。一天下来,他连脚也不想洗,就想躺在床上睡一觉。
在偏僻的山乡,叶辛不知道自己在那一条又一条弯弯拐拐的羊肠小道上挑过多少粪,担过多少灰。早春时节,跳进冰冷刺骨的秧田里,用手捧起让关节冷得缩起来的稀泥巴去敷田埂,一敷就是一整天。
更令人恐怖的记忆是到小土煤窑里去挖煤,这通常是在夏季农活不多的时候。在叶辛的回忆里,土煤窑只有半人高,要蹲下身子,一步步踩住一根根尺把长的脚窝杆子,近的煤层要走三四百个脚窝,远的则千八百个。把煤挖下来装进拖船,每船得有250斤。他总想多装一些,少走一趟是一趟。把拖绳勒上肩头,这回只能往洞口处爬了。叶辛用双膝踩住脚窝,往上使劲地爬,非得咬住牙关,才能感到身后的拖船动了一点儿。
“每拖出一船煤来,自己只觉得头晕目眩,天翻山摇,总要紧紧闭上几分钟眼睛才能缓过气来。一天要这样进10次,才能计算一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当时寨子里的工值是五角九分六。”叶辛回忆说。
令人欣慰的是,在饥饿如影随形的窘迫生活中,叶辛对写作渴望的火苗反而愈演愈烈。在闭塞的山寨,别说找人聊聊文学,就是走遍砂锅寨四个寨子,也借不到一本文学的书籍。
叶辛意识到,自己只能做有心人。他开始和乡邻主动有意识地接触,了解他们的过往。学习普通农民惊人的丰富的语言,像他们那样只需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把难懂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让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老人口中的谚语,人们吵架时骂的污言秽语,他把这些都当宝贝一样记录下来。
叶辛说,那时自己是夜以继日地琢磨着写作,久而久之,人物在头脑中活了起来,他有种要在稿纸上写下来的冲动。
在湘黔铁路工地上工时,叶辛没有跟大家一样去找吃的。他利用上工前、下工后的时间,带着本子记录苗乡的地理环境、房屋结构;找当地的老汉和娃崽,问他们鱼为啥养在稻田里;上山对歌时男女青年之间唱的是啥意思;婚丧嫁娶的流程是咋样的……每天清晨,不等工友们起床,他就爬上山头,去看山谷间袅袅升起的米稠色薄雾,去看苗家姑娘们蹒跚着挑担上坡,去观察苗家寨上一家人怎么开始一天的生活……他突然不再为缺少文学知音而沮丧,反而觉得无比充实,每天都忙碌的要命。他为自己找到创作源泉的新发现而狂喜。
叶辛曾在一篇创作谈中写道:创作是我生命意味的体现,而生命的根,就是孕育在由高山河谷树林村寨组成的大自然中。我对大自然的情愫,对生活于广袤大地上的人民的感情,就是在上山下乡的插队落户岁月里,从切身的体会中培养起来的。
从1972年起,寨子里只剩下叶辛一个插队的知青了。他形单影只,孤零零地一边劳动,一边在耕读小学教书。到了夜晚,就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把那一段时间的思索,把自己踏踏实实在偏僻山间的崎岖小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通过笔把自己经历过的、思考过的、感受到的生活都写出来。
他说,是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让自己的笔端凝聚了写作最需要的感受和情绪。
1973年,叶辛在寨子里山头的一所破庙里,写出了第一部作品《高高的苗岭》的草稿和《绿荫晨曦》等作品。1977年2月,《高高的苗岭》出版。两年后,这部作品由叶辛和谢飞共同改编成儿童故事片《火娃》公映。
此后,随着国内文艺大环境全面复苏,叶辛的创作也进入丰收期。他在贵州山区猫跳河畔,先后写出经典的知青文学作品《风凛冽》《蹉跎岁月》《在醒来的土地上》。他把自己在乡间感受到的高高的斗篷山、绿茵茵的宽大的草坡和清溪都写进了小说。自己放牛的那些经历,则刻画出了《蹉跎岁月》的主人公。 除此三部作品,还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往日的情书》《泛滥的樱桃湾》《爱的变奏》《孽债》(Ⅰ、Ⅱ)《客过亭》,叶辛前后共写了十本和知青有关的书。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长篇知青小说《孽债》改编成电视剧后,曾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播出盛况。
叶辛曾说,知青这段岁月虽然过去了,但是我想让下一代人知道我们曾经走过这样的弯路,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以“知青”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初衷。
在上海工作的贵州人
1979年10月31日,叶辛已出版了5本书,正式被调入贵州省作协,走上了职业作家之路。在贵阳工作的十多年里,他的目光从未离开过砂锅寨和他任教的小学,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们来贵阳,都要到叶辛家里坐一坐。他们给他讲开发鸭子塘,开发后头坡,为乡村引自来水的规划,让他帮忙出主意;学生中有的遭遇包办婚姻,也会跑到贵阳向他求救,他便写信、打电话让当地干部做工作,一个个解决问题;听说《上海故事》杂志要援助山区十位贫困的孩子,他“大包大揽”下这件事,通过贵州希望工程办公室,把十个名额全揽给砂锅寨品学兼优的孩子。
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乡邻们一直把叶辛当作自家人。1990年,叶辛因双目失明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请调回到上海市作协工作。但他和贵州的关系反而更紧密了。贵州人把叶辛这个名人当作老乡,有人出差到上海,遇到了什么难处甚至购买火车票,都要找他帮忙。他也乐此不疲,甚至还格外高兴。大家说,他是在上海工作的贵州人。
2007年,叶辛在一次考察活动中,发现贵州特有的安顺屯堡文化正在逐渐流失,便立即给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石宗源写了一封信,建议立法保护屯堡文化。后来,石宗源亲自和他通了电话,并表示会考虑他的建议。2011年8月1日,贵州安顺屯堡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叶辛听说后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又为第二故乡做了一件事情。
2014年10月15日上午,叶辛在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自己不久前的贵州之行。他特别提到在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参观时,看到村民用栽种农作物解决乡村污水净化的做法,这引起了习总书记的关注。
叶辛说:“我绕着净化田走了一圈,发现一点臭味也没有。这不禁令我欣喜,还令我吃惊。因为我记得曾经参加视察上海市郊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站时,在现场还能闻到一股股臭气。”据介绍,此前浪塘村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村里也常常形成臭水沟。2014年3月,村里引进“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村民的生活污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最终变成水质达标的清水。
注意到这个细节,是因为叶辛很早就意识到贵州明山秀水资源的宝贵,凡是涉及贵州的环境问题,他都要奔走呼告。在散文集《叶辛的贵州》一书中,《别亦难》《今天我要离开贵州》《遥念山乡》等文章,描述了整理书籍、告别同事、送行等细节,深深的贵州情结溢于言表。
第一所“春晖小学”
2004年,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了“春晖行动”,意在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感召游子返乡,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
这个消息,让身在上海的叶辛把思绪拉回了自己在永兴村砂锅寨教书的小学校。学校是由一间破败的尼姑庵改建的,几次回去,学校面貌改变并不大。他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与三十年前相比,大家现在衣服没有补丁了,可以吃上白米饭了,但学校的环境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几间教室依旧是昏暗的光线、较为简陋的课桌椅。既然我们要修,就要修个像样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这里冬暖夏凉,安心学习。”
于是,叶辛在上海牵头筹集资金参与春晖助学行动,很快就从几位企业家朋友处筹到了35万元。2004年12月17日,叶辛一行来到砂锅寨,参加春晖小学奠基仪式。据说,因为这是第一所春晖小学,当地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配套了相应的资金。这所学校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占地2322平方米,拥有教室10间,办公室3间。
2005年9月15日,以叶辛名字命名的春晖小学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叶辛熟悉的乡亲们载歌载舞,欢迎他的到来。
让叶辛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连锁效应会有那么大,这第一所春晖小学,不仅带动了整个贵州的春晖行动,陆续有一座座春晖小学矗立于崇山峻岭之中,他的第二故乡也因为这一举动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为当地的老乡带来实惠。
记者了解到,原本砂锅寨就因为出了个叶辛而大名鼎鼎,让附近村寨的乡亲们羡慕。在“春晖行动”中,叶辛筹资修建砂锅寨全国第一所春晖小学后,砂锅寨在人们眼里就成为春晖行动的发祥地,名声更响了。
借此机会,久长镇全力打造砂锅寨知青文化、春晖文化。他们修缮了叶辛当知青时的旧居,建成了占地20余亩的春晖广场。在广场上有一座高8米的知青雕塑,由叶辛亲笔题写“岁月蹉跎志犹存”。此后,这里不单成为各个单位考察参观的热门地点,也成为拍摄纪录片的必取景点。贵阳电视台“天下旅游”栏目在砂锅寨拍摄了电视片,贵州电视台又在此拍摄了纪念贵州解放六十周年文献纪录片《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经媒体大力推介,砂锅寨知名度日胜一日,砂锅宴也名声大振,每年均接待游客近万人。
2010年1月,《春晖》杂志创刊,叶辛为杂志撰文《可贵的春晖行动》。他写到:“近几年来我时有机会回到我的第二故乡。每次回去,我都要去教过书的小学校看一下……春晖行动特别地对我的心思。”
永远的精神家园
在“软文化”方面如何能帮助第二故乡发展,叶辛更是绞尽脑汁。他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把对准他的媒体镜头巧妙地转向贵州。
2015年8月8日,叶辛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回到久长镇砂锅寨拍摄宣传片。他希望能把寨子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风俗传播出去。
对叶辛特别爱回贵州这件事,身边不少朋友都感到不解。终于在他又去了一趟贵州后,上海的朋友们问:“你怎么对贵州乡下有那么大的兴趣,几乎一年要回去一次?”
叶辛用了一首小诗回答:明丽艳阳耀山川,洁白云朵绕山峦,冬春夏秋到山乡,四季景观不一般。他说,这虽然有一点和朋友开玩笑的意思,但也是自己由衷的体会。每一次回到熟悉的贵州山乡,总会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新的带着泥土味的实感的东西,心中也就会萌动起一股创作的愿望。那里是他永远的创作的精神家园。
叶辛曾统计过,到2014年,贵州省88个区县市,他走过了66个。年轻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走遍贵州的山山水水,多多少少了解一点这个多民族山地省份角角落落的风情,要“走进贵州的每一个县,路过不能算,必须在县里面住过一晚的才算”。
叶辛在小说中写过第二故乡的偏远闭塞和贫穷落后,但永远镌刻在记忆里的还是贵州秀美的山水风光,古朴醇厚的乡风民俗:“即使在农忙时节,寨子里也是安寂清静的,夜晚笼罩在黑黝黝的山脚下,峡谷、山林里弥漫出来的雾气不知不觉间散开;过了垭口,风大起来,门前坝大田里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儿,开得真艳,风声里夹杂着浓烈的花香气……”
叶辛说,他觉得自己从未真正意义上离开过贵州……
(本文写作中参考叶辛《我和共和国—我的人生笔记》一书,特此致谢!)
二十多年来,他对贵州从砂锅寨的乡亲到政府部门的官员几乎是“有求必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名人效应”,能给贵州的角角落落带去变化。
砂锅寨,因地形而得名的黔北高原大山褶皱里的小山村。
从1969年3月31日离开上海,至1979年10月31日到贵州省作协报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仔细计算过,他在砂锅寨整好度过了十年又七个月的知青岁月。
和所有知青一样,叶辛在偏远的乡村经历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极端匮乏的精神生活和严重的食物短缺。但奇怪的是,不论当初多么艰难的外部环境,叶辛记忆里珍藏的却永远是让人梦萦魂绕的情愫:在山路结满桐油冰凌的寒冽腊月间,和乡亲们围坐在火塘边摆龙门阵;高烧病在床上,一个14岁的娃娃每天用竹壳暖水瓶给送来满满一瓶豆浆;经寨里的喻老汉指点,终于找到有桌椅的地方写作—寨里山头的古庙。叶辛说,这些是他写作的根,“这也就是为何只要贵州有活动邀请,我都会来的原因。”
2016年5月10日,在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叶辛再次为贵州旅游站台,受聘为“贵州旅游文化大使”。
叶辛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回到贵州了,这片生活了二十一年之久的乡土,让他总是牵肠挂肚。
十本知青书籍
“红旗在挥动,人流在涌动,高音喇叭在呼叫,鲜花、笑脸中是毫不掩饰的哭泣,火车轮子滚动了……”
1969年3月31日,叶辛和近千名上海知青从上海彭浦车站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在一个叫贵定的小站下车,盖着随身携带的棉衣在一所中学的教室里睡了一宿,再坐一整天的卡车,于4月4日傍晚来到了安顺修文县境内最后的一个寨子—远近闻名的久长镇永兴村砂锅寨。这儿是修文、息烽、开阳三县交界之处,修文自古又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古时候叫龙场驿。
迎接知青们的是一场奇特的倒春寒,冻得他们觉得这里只有漫天雪花飘落在连绵不尽的大山,一切那么神秘。叶辛说,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上海小青年的身份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他要观察并学会这山乡里的一切。
19岁的叶辛开始跟农民学犁田、钻煤洞、敷田埂、采茶叶、熬更守夜看谷场、挖野菜、抗旱、摘红子檬充饥,学习各种各样学不完的农活。一天下来,他连脚也不想洗,就想躺在床上睡一觉。
在偏僻的山乡,叶辛不知道自己在那一条又一条弯弯拐拐的羊肠小道上挑过多少粪,担过多少灰。早春时节,跳进冰冷刺骨的秧田里,用手捧起让关节冷得缩起来的稀泥巴去敷田埂,一敷就是一整天。
更令人恐怖的记忆是到小土煤窑里去挖煤,这通常是在夏季农活不多的时候。在叶辛的回忆里,土煤窑只有半人高,要蹲下身子,一步步踩住一根根尺把长的脚窝杆子,近的煤层要走三四百个脚窝,远的则千八百个。把煤挖下来装进拖船,每船得有250斤。他总想多装一些,少走一趟是一趟。把拖绳勒上肩头,这回只能往洞口处爬了。叶辛用双膝踩住脚窝,往上使劲地爬,非得咬住牙关,才能感到身后的拖船动了一点儿。
“每拖出一船煤来,自己只觉得头晕目眩,天翻山摇,总要紧紧闭上几分钟眼睛才能缓过气来。一天要这样进10次,才能计算一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当时寨子里的工值是五角九分六。”叶辛回忆说。
令人欣慰的是,在饥饿如影随形的窘迫生活中,叶辛对写作渴望的火苗反而愈演愈烈。在闭塞的山寨,别说找人聊聊文学,就是走遍砂锅寨四个寨子,也借不到一本文学的书籍。
叶辛意识到,自己只能做有心人。他开始和乡邻主动有意识地接触,了解他们的过往。学习普通农民惊人的丰富的语言,像他们那样只需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把难懂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让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老人口中的谚语,人们吵架时骂的污言秽语,他把这些都当宝贝一样记录下来。
叶辛说,那时自己是夜以继日地琢磨着写作,久而久之,人物在头脑中活了起来,他有种要在稿纸上写下来的冲动。
在湘黔铁路工地上工时,叶辛没有跟大家一样去找吃的。他利用上工前、下工后的时间,带着本子记录苗乡的地理环境、房屋结构;找当地的老汉和娃崽,问他们鱼为啥养在稻田里;上山对歌时男女青年之间唱的是啥意思;婚丧嫁娶的流程是咋样的……每天清晨,不等工友们起床,他就爬上山头,去看山谷间袅袅升起的米稠色薄雾,去看苗家姑娘们蹒跚着挑担上坡,去观察苗家寨上一家人怎么开始一天的生活……他突然不再为缺少文学知音而沮丧,反而觉得无比充实,每天都忙碌的要命。他为自己找到创作源泉的新发现而狂喜。
叶辛曾在一篇创作谈中写道:创作是我生命意味的体现,而生命的根,就是孕育在由高山河谷树林村寨组成的大自然中。我对大自然的情愫,对生活于广袤大地上的人民的感情,就是在上山下乡的插队落户岁月里,从切身的体会中培养起来的。
从1972年起,寨子里只剩下叶辛一个插队的知青了。他形单影只,孤零零地一边劳动,一边在耕读小学教书。到了夜晚,就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把那一段时间的思索,把自己踏踏实实在偏僻山间的崎岖小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通过笔把自己经历过的、思考过的、感受到的生活都写出来。
他说,是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让自己的笔端凝聚了写作最需要的感受和情绪。
1973年,叶辛在寨子里山头的一所破庙里,写出了第一部作品《高高的苗岭》的草稿和《绿荫晨曦》等作品。1977年2月,《高高的苗岭》出版。两年后,这部作品由叶辛和谢飞共同改编成儿童故事片《火娃》公映。
此后,随着国内文艺大环境全面复苏,叶辛的创作也进入丰收期。他在贵州山区猫跳河畔,先后写出经典的知青文学作品《风凛冽》《蹉跎岁月》《在醒来的土地上》。他把自己在乡间感受到的高高的斗篷山、绿茵茵的宽大的草坡和清溪都写进了小说。自己放牛的那些经历,则刻画出了《蹉跎岁月》的主人公。 除此三部作品,还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往日的情书》《泛滥的樱桃湾》《爱的变奏》《孽债》(Ⅰ、Ⅱ)《客过亭》,叶辛前后共写了十本和知青有关的书。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长篇知青小说《孽债》改编成电视剧后,曾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播出盛况。
叶辛曾说,知青这段岁月虽然过去了,但是我想让下一代人知道我们曾经走过这样的弯路,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以“知青”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初衷。
在上海工作的贵州人
1979年10月31日,叶辛已出版了5本书,正式被调入贵州省作协,走上了职业作家之路。在贵阳工作的十多年里,他的目光从未离开过砂锅寨和他任教的小学,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们来贵阳,都要到叶辛家里坐一坐。他们给他讲开发鸭子塘,开发后头坡,为乡村引自来水的规划,让他帮忙出主意;学生中有的遭遇包办婚姻,也会跑到贵阳向他求救,他便写信、打电话让当地干部做工作,一个个解决问题;听说《上海故事》杂志要援助山区十位贫困的孩子,他“大包大揽”下这件事,通过贵州希望工程办公室,把十个名额全揽给砂锅寨品学兼优的孩子。
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乡邻们一直把叶辛当作自家人。1990年,叶辛因双目失明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请调回到上海市作协工作。但他和贵州的关系反而更紧密了。贵州人把叶辛这个名人当作老乡,有人出差到上海,遇到了什么难处甚至购买火车票,都要找他帮忙。他也乐此不疲,甚至还格外高兴。大家说,他是在上海工作的贵州人。
2007年,叶辛在一次考察活动中,发现贵州特有的安顺屯堡文化正在逐渐流失,便立即给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石宗源写了一封信,建议立法保护屯堡文化。后来,石宗源亲自和他通了电话,并表示会考虑他的建议。2011年8月1日,贵州安顺屯堡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叶辛听说后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又为第二故乡做了一件事情。
2014年10月15日上午,叶辛在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自己不久前的贵州之行。他特别提到在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参观时,看到村民用栽种农作物解决乡村污水净化的做法,这引起了习总书记的关注。
叶辛说:“我绕着净化田走了一圈,发现一点臭味也没有。这不禁令我欣喜,还令我吃惊。因为我记得曾经参加视察上海市郊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站时,在现场还能闻到一股股臭气。”据介绍,此前浪塘村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村里也常常形成臭水沟。2014年3月,村里引进“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村民的生活污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最终变成水质达标的清水。
注意到这个细节,是因为叶辛很早就意识到贵州明山秀水资源的宝贵,凡是涉及贵州的环境问题,他都要奔走呼告。在散文集《叶辛的贵州》一书中,《别亦难》《今天我要离开贵州》《遥念山乡》等文章,描述了整理书籍、告别同事、送行等细节,深深的贵州情结溢于言表。
第一所“春晖小学”
2004年,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了“春晖行动”,意在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感召游子返乡,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
这个消息,让身在上海的叶辛把思绪拉回了自己在永兴村砂锅寨教书的小学校。学校是由一间破败的尼姑庵改建的,几次回去,学校面貌改变并不大。他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与三十年前相比,大家现在衣服没有补丁了,可以吃上白米饭了,但学校的环境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几间教室依旧是昏暗的光线、较为简陋的课桌椅。既然我们要修,就要修个像样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这里冬暖夏凉,安心学习。”
于是,叶辛在上海牵头筹集资金参与春晖助学行动,很快就从几位企业家朋友处筹到了35万元。2004年12月17日,叶辛一行来到砂锅寨,参加春晖小学奠基仪式。据说,因为这是第一所春晖小学,当地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配套了相应的资金。这所学校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占地2322平方米,拥有教室10间,办公室3间。
2005年9月15日,以叶辛名字命名的春晖小学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叶辛熟悉的乡亲们载歌载舞,欢迎他的到来。
让叶辛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连锁效应会有那么大,这第一所春晖小学,不仅带动了整个贵州的春晖行动,陆续有一座座春晖小学矗立于崇山峻岭之中,他的第二故乡也因为这一举动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为当地的老乡带来实惠。
记者了解到,原本砂锅寨就因为出了个叶辛而大名鼎鼎,让附近村寨的乡亲们羡慕。在“春晖行动”中,叶辛筹资修建砂锅寨全国第一所春晖小学后,砂锅寨在人们眼里就成为春晖行动的发祥地,名声更响了。
借此机会,久长镇全力打造砂锅寨知青文化、春晖文化。他们修缮了叶辛当知青时的旧居,建成了占地20余亩的春晖广场。在广场上有一座高8米的知青雕塑,由叶辛亲笔题写“岁月蹉跎志犹存”。此后,这里不单成为各个单位考察参观的热门地点,也成为拍摄纪录片的必取景点。贵阳电视台“天下旅游”栏目在砂锅寨拍摄了电视片,贵州电视台又在此拍摄了纪念贵州解放六十周年文献纪录片《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经媒体大力推介,砂锅寨知名度日胜一日,砂锅宴也名声大振,每年均接待游客近万人。
2010年1月,《春晖》杂志创刊,叶辛为杂志撰文《可贵的春晖行动》。他写到:“近几年来我时有机会回到我的第二故乡。每次回去,我都要去教过书的小学校看一下……春晖行动特别地对我的心思。”
永远的精神家园
在“软文化”方面如何能帮助第二故乡发展,叶辛更是绞尽脑汁。他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把对准他的媒体镜头巧妙地转向贵州。
2015年8月8日,叶辛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回到久长镇砂锅寨拍摄宣传片。他希望能把寨子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风俗传播出去。
对叶辛特别爱回贵州这件事,身边不少朋友都感到不解。终于在他又去了一趟贵州后,上海的朋友们问:“你怎么对贵州乡下有那么大的兴趣,几乎一年要回去一次?”
叶辛用了一首小诗回答:明丽艳阳耀山川,洁白云朵绕山峦,冬春夏秋到山乡,四季景观不一般。他说,这虽然有一点和朋友开玩笑的意思,但也是自己由衷的体会。每一次回到熟悉的贵州山乡,总会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新的带着泥土味的实感的东西,心中也就会萌动起一股创作的愿望。那里是他永远的创作的精神家园。
叶辛曾统计过,到2014年,贵州省88个区县市,他走过了66个。年轻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走遍贵州的山山水水,多多少少了解一点这个多民族山地省份角角落落的风情,要“走进贵州的每一个县,路过不能算,必须在县里面住过一晚的才算”。
叶辛在小说中写过第二故乡的偏远闭塞和贫穷落后,但永远镌刻在记忆里的还是贵州秀美的山水风光,古朴醇厚的乡风民俗:“即使在农忙时节,寨子里也是安寂清静的,夜晚笼罩在黑黝黝的山脚下,峡谷、山林里弥漫出来的雾气不知不觉间散开;过了垭口,风大起来,门前坝大田里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儿,开得真艳,风声里夹杂着浓烈的花香气……”
叶辛说,他觉得自己从未真正意义上离开过贵州……
(本文写作中参考叶辛《我和共和国—我的人生笔记》一书,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