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还的黄金时代,会酝酿新一轮“次债危机”吗?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卡消费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都属于超前消费,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没有像阿里、京东这样的流量入口,但并不妨碍他们在信用卡还款中发现商机,并将之产业化。
  “小赢科技”在2018年9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登陆,“萨摩耶金服”随后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招股书,算上今年赴港上市的“维信金科”和“51信用卡”,在信用卡代还市场上已经超过3家上市公司,甚至微信也悄悄介入代还和分期业务,开始推广“微乐分”。
  信用卡代还如何会成为一笔资本市场看好的行业?当不具备按期还款能力的人涌进代还业务之中,是否会延伸出新的风控难题?
  一、 揭开信用卡代还细分市场的神秘面纱
  之前有人分析我国的信用卡业务不如欧美地区发达才有移动支付的弯道超车,电商平台推出的信用分期付似乎也让银行信用卡成为一门“传统业务”了,但是信用卡这几年的确是不降反增了。
  来看一组央行发布的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 6月30日,全国银行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共计6.38亿张,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46张。自2012年至2016年,我国的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由1.14万亿元上升至4.0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信用卡授信总额由3.49万亿元上升至9.14万亿元人民币,人均授信额度已达7000元。
  这与年轻人消费习惯变迁是密不可分的,上一代存钱给将来用,这一代人花将来的钱。
  但是,“消费一时爽,还款火葬场”,没在账单日凑过钱还款的人简直不足以语人生。此时,银行一般会温馨提示您有“最低还款额”或是“分期”,当然银行是奔着一笔费用不菲手续费和利息费来的。
  如果有APP的信息流广告称,帮你代还信用卡,费率比银行低,要不要试一试?简直是堪比“及时雨”。那你就顺利转化为线上信用卡代还产品的精准客户。
  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5.56万亿元,授信使用率44.54%;生息资产规模(可视作信用卡代偿业务的最大市场容量)已超2万亿元。目前头部信用卡代还项目比如小赢科技(小赢卡贷)、维信金科等加起来其实仅仅不足整个市场总容量的2%。
  “上升空间很大”,这是信用卡代还上市公司在招股书对投资人的一致期许,当然,“小额贷款”业务顺理成章成为产品矩阵之一,则支撑“独角兽”的想象空间。
  二、当“以贷养贷”模式开启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有稳定的收入保障,代还业务的确是解决人燃眉之急的好生意。可惜现实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持续的生产力和收入来源才使用信用卡,代还业务的出现又助推他们进入新一轮信用消费的循环,很多人还是95后。
  去年趣店在美上市后陷入公关危机,因为扒去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外衣,趣店核心业务是做互联网次级贷款生意,他们收割消费群体很多是消费欲望超过了消费能力低,自控力不够但渴望通过透支信用提前享受,最终一些年轻人陷入债务泥淖中。
  国内信用卡代还机构认为他们业务并没有理由不火,很多人的信用卡额度一般是5000至50000之间,无法满足旺盛而强烈的购物需求,而信用卡代还并不占用信用额度;通过平台代还的操作相当于在原有的信用额度上增加了一倍的额度。
  事实上,这些客户的信用额度之所以低,是由于他们本身赚钱能力有限,甚至一些人就是“以贷养贷”的次级客户。
  尽管一些中介承诺帮助持卡人还贷只需要收取2%-3%的手续费、听起来是用小额手续费把还不上的账单往后挪,但其操作依然存在不小的风险:“中介先替持卡人还上当期账单,由于信用卡额度在全部还完当期账单后会立刻恢复,中介再通过合作商铺甚至自身的POS机以刷卡的方式将还款金额全部取回到自己账上。”一位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士明确告诉阿星,“这种方式本质上是用信用卡套现。”
  但是他还是很服这些代还机构的人的“头脑”,“实际上,银行风控部门是会监控持卡人的用卡习惯,代还业务的操作很可能被降低持卡人的信用额度甚至有可能停卡。”
  这么“酸爽”的业务,他们当然也不会贸然用的,因为这里面的风险他们心知肚明。
  三、 信用卡代还业务爆发将造成“次债危机”
  如果说网络借贷平台暴露的是金融资本的嗜血面目,而信用卡代则是用一笔贷款去填补前一笔贷款的“拆东墙补西墙”,助长了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的人更肆无忌惮的超前消费,让债务的窟窿越来越大,由于还款人的能力只能用借借借来解决,最终谁来买单,也就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信用卡消费习惯是舶来品,很多发达地区在超前消费上其他地区吃过大亏,信用卡酿成的次贷危机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
  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曾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短短三年的时间,15岁以上人口的人均信用卡超过4张,到2003年信用卡逾期比例大幅上升从2002的3.8%上升至11.1%,信用卡市场开始大崩溃;LG信用卡公司资金流动性断裂,接受16家银行45亿元救援及母集团LG的3.2美元注资才避免破产。
  台湾在2006年有45家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信用卡收入为772亿元新台币,但是冲销坏账金额达1163亿元新台币,意味着当年信用卡收入不足以对风险进行补偿,前10大发卡机构中有7家打销坏账金额超过发卡收入。
  最让人刻骨铭心的还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次级房贷引发的债务危机很快波及全球经济。在十年之后经济再度下行、股市陷入到大熊市的恐慌时,不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当年美国政府大力鼓动房地产市场,“房利美”、“房地美”放言,让美国的银行大胆的给美国民众提供房屋贷款,不要担心风险,有他们来兜底。刚开始银行并没有太在意,随着银行不断的把贷方合同拿到“两房”成功变现后,这种无风险、高收益的事情让银行信贷员人们几乎忙疯了,每天都求着别人买房、贷款,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客户,甚至街边的流浪汉都可以贷款买房;而至于是否能还上,那就是“两房”操心的事情。
  “房利美”、“房地美”把这些房贷合同的风险转移给贪婪的华尔街机构,通过打包成证券化卖给了千千万万普通投资者。2007年美元强势加息后,美国房奴们终于扛不住集体破产了,以房贷合同为基础的“债券”随即崩盘,一些银行如雷曼破产,经济危机瞬间蔓延全球。
  笔者重提往事的目的是想说,单个客户的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虽然不大,但是如果不严守还款能力、放任资本蒙眼狂奔,最终将导致次贷危机。
  现在信用卡代还机构宣称“要是没钱还,我来帮你,放心去办卡吧!”一旦大量缺乏还债能力的人群涌入,就跟无能力买房的用户能用首付贷一样去办理房贷,所幸首付贷已经叫停,但是信用卡代还公司又称了一个新的“次债”源头。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信用卡代还公司的资金成本比银行高得多,为了保证现金流流转,一些公司甚至通过P2P项目、“有限合伙”、资金盘等构建转移风险体系,他们往往自己成立的P2P或通过不良的P2P找到资金盘进行利润分解。最终把风险转移给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那里,很多项目跑路很多人资产瞬間化为乌有。
  总得有人来买单。
  结语
  上市之后的信用卡代还公司如何不为了业绩增长而替更多(没有能力)还信用卡的人还贷,这本身就是一件相当诡异的事情。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公司的游戏规则中,合规和风控是最为关键的;如今监管层正在加速整顿P2P市场,很多信用卡代还公司逆势上市不知道是否与此背景有关。
  阿星在此还是要提醒读者,借了信用卡就一定得按期还,千万不要逾期,如果上了征信记录,以后买房贷款都会受到影响;在没有稳定的现金来源之前,也千万不要贸然使用信用卡代还业务以免养成依赖、以鸩止渴。
其他文献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战略层面走向落地,”nEqual首席产品官兼总裁任佩禹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是巨大的——数字化战略转型周期长、需要完善的数据管理平台、以及技术人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也是必然的,这是行业的趋势,nEqual也希望借助于自身在产品、平台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帮助客户进行战略转型。  nEqual品牌正式成立于2018年初,
期刊
中国每年大概有400万的新发的癌症病人,而且这几年仍在以将近10%的速度在增加。  2018年10月12号,百洋医药集团与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双方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满足肿瘤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及疾病管理的迫切需求,双方将共同发挥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优势,探索与实践有效的肿瘤患者全程疾病管理,推进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事实上,传统的医疗行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痛点——流程老化、数据信息闭塞,
期刊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障碍是孤岛化的心态和行为,这也是我们在数字化转型当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是Brian Householder第五次来中国参加CIO峰会,同时也是第一次以Hitachi Vantara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来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在Brian Householder看来,企业当中的所谓“孤岛”分为三个层级:最容易察觉的是数据孤岛,其次是组织结构上的孤岛,最严重
期刊
我曾经非常荣幸地供职于国内和国际非常知名的一所大型集团企业,这家企业,以生产家用电器闻名于世界,同时也以独特的企业文化闻名于世界。常常有很多的国内企业或者国外企业,组团来这家企业参观学习,一方面惊叹它在家电制造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一方面也惊叹它的企业文化的厉害和不好懂。所谓不好懂,就是它的词汇,迥异于外面日常的语言。  一些词汇,只有在内部的语言环境下,才具有意义。或者说,只有在这家企业的语言体系
期刊
有媒体报道,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本轮PreIPO融资已经接近尾声,并提到融资额可能达到40亿美金,与此同时,亦有自媒体称“超过25亿美金”,财新则称“不会超过30亿美金”。且不管融资数额的困惑,高达75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已经为字节跳动上市进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预热。  不过上一个将估值翻倍抬高、预热长达半年的是小米,如今其市值已经跌破400亿美元。  今日头条会不会重蹈小米的覆辙,这还不得而知,但
期刊
10月24日是全球程序员节。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第五届GeekPwn大赛在上海开战,主题是“人‘攻’智能,洞见未来”。在大会开幕前的视频中,播放了著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霍金曾为2017 GeekPwn大赛发来的一段话:人工智能会是人类发生的最好或最坏的事。  霍金担忧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的终结者,也正如文章开头GeekPwn创始人兼CEO王琦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控制人类”的担忧一样,埃隆·马斯克、比尔
期刊
据日本媒体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共享单车企业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这对屡陷收购传闻、细微变动(如搬家、更换法人)都容易被放大解读的ofo来说并不奇怪。  据悉,ofo于今年3月底进入日本市场,一个月内相继登陆旅游名城和歌山市、人口大市北九州市、日本“共享城市”大津市。不过,短短半年多过去,ofo便在上述三个城市萌生退意,令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这并非ofo首次撤出海外单个国家。今年7-8月,前
期刊
“李小龙说:你把水倒进杯子里面,它就是一个杯子;你把水倒进一个花瓶里面,它就是一个花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适应的能力。人就是从因为能够适应才能活下来嘛,恐龙就是因为不能适应,所以他們现在不是地球上的霸主,我们才是。”面对激烈变化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侨鑫集团的执行总裁助理兼信息中心总监张志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力推荐者。只是,在他看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总是应该保证业务与IT的同步转
期刊
突然想起,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分享过这样一个细节:马云在多年前的一次内部演讲中说,我们为什么不留个竞争对手呢?  是的,留下一个对手,这是多好的事情。看看亚运会上中国羽毛球女双,曾经天下无敌,经常赛场同时升旗三面,可是,如今却已经变成了鱼腩。为什么?主要的原因就是,太长时间没有对手,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失去竞争力是必然。  在互联网行业,这一年来,人们也发现,曾经威风八面的腾讯好像
期刊
有这样一组数据:中国食品饮料趋势和消费者洞察提到——53%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包装,59%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支付包装设计得更好、有意思的商品;72%消费者愿意为了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而付出;80%消费者倾向于个性化的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让传统的印刷行业不得已加速自身的创新进程。  “现在的市场以名牌定义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一些标新立异的创新、能够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