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历史对Fe-Ni-P-B非晶磁性合金居里温度T_c变化的影响

来源 :东北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用Hall效应法研究了不同热历史对非晶磁性合金Fe_(40)Ni_(40)P_(14)B_6居里温度变化(△T_c)的影响。在热历史影响下:(1)在△T_c峰值高温侧,长时间保温试样的△T_c值低于短时间保温试样的△T_c值;(2)△T_c峰值均向低温移动,(3)△T_c峰值均有增加,但增加的大小不同。长时间(10分)保温试样的△T_c增加量小于短时间(0分)保温试样的△T_c增加量。 In this work,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ermal history on the Curie temperature (ΔT_c) of Fe_ (40) Ni_ (40) P_ (14) B_6 amorphous alloys were studied by Hall effect meth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history: (1) △ T_c value of long-time thermal insulation specimen is lower than △ T_c value of short-time thermal insulation specimen at △ T_c peak high temperature side; (2) △ ​​T_c peak moves to low temperature, (3) ) △ T_c peaks have increased, but the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different. A long time (10 minutes) △ T_c insulation sample increases less than a short time (0 points) △ T_c insulation sample increases.
其他文献
受全球持续暖化影响,北极地区近地表气温正在以超过全球平均两倍以上的速度急剧升高,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北极的快速升温与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异常直接相关,学术界基于模式模拟、卫星观测等多种手段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证据,尝试从能量收支的角度对"北极放大"效应的驱动机制进行解释.对驱动"北极放大"的各种潜在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并回顾了各种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合现有研究表明,北
1进入国际深海基础研究前沿 1968年美国“格罗码·挑战者”深海钻探船首航墨西哥湾,开启了划时代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年).50年来,深海钻探计划历经国际大洋钻
有机硫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功能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等研究领域都具有广泛用途,探索高效的方法合成或利用含硫化合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利用硫叶立德以及硫鎓盐的独
用热磁分析方法较仔细地观测了Fe-Ni-Al三元系合金沿β+β′两相区内某一结线上的几个不同成分的合金样品。淬火所得的成分接近Fe_2NiAl的过饱和固溶体在较高温度(~850℃)分解
本文着重研究DZ17高温合金采用液态金属冷却法定向凝固时,不同的下浸速度对合金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定向凝固柱状晶的结晶取向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要比枝晶间距
期刊
一、引言对纤维缠绕压力容器进行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必须知道容体壳体材料的弹性系数(即材料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对于金属壳体,其材料各向同性,弹性系数是容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引言随着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电解质电池,尽管目前电解质的电导率还比较低因而电池输出功率还较小,但不存在液态电解质电池的电解液泄漏、挥发、凝固或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经济、便携、快速的成像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并几乎涉及每一种人体器官和每一个医学分支.近年来,随着重大疾病早期诊疗的迫切需求,结合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