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刷牙用“嚼木”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刷牙是现代人每天的“生活必备功课”之一,那么古人是怎样刷牙的呢?
  未发明牙刷之前,古人普遍采用漱口来护齿。《礼记》中即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表明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了用漱口来护齿。不仅如此,还养成了早晚漱口的习惯。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明确提出了漱口对保护牙齿的作用。宋人张呆的《医说》中则直接对漱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
  古人漱口也是颇有讲究的,漱口有专门的“漱口剂”——盐水、浓茶、酒。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凡饮食讫,则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
  用盐水、浓茶、酒来漱口,确实有抗菌、杀菌、防止龋齿的作用。看来古人在寻找“漱口剂”的材质上,还真就下了一番功夫。
  随着生活知识的积累,古人又发明了揩齿法,即用“牙刷”刷牙的方法。
  考古学家曾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有关学者据此推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牙刷的国家。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墓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经考证,认定此物为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也即今天所说的牙签。晋代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中也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牙签剔牙齿了,而且把这种东西视如贵物,不然陆云也不至于大老远地给哥哥寄一枚牙签。
  宋代时,出现了雏型的牙膏和牙刷。宋代医著《太平圣惠方》中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牙膏。确切点说,这种牙膏其实是“药膏”。与之相配套的,是植毛牙刷。宋人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说明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带毛的牙刷来刷牙了,只是最初的材质是马尾,这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
  宋朝人对护齿还是有研究的,随着雏形牙膏的出现,又出现了材质各异的“牙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曾自己配制过牙粉,他把松脂和茯苓晒干捣末,筛出细粉来装袋,这便是“苏氏牙粉”。刷牙时,先把一小勺牙粉放嘴里,喝口水,漱一下,吐出,然后再刷牙。类似于现代医生的先用药棉消毒,然后再扎针。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也曾配制过牙粉,“沈氏牙粉”的主要原料是苦参,其制作方法与“蘇氏牙粉”基本相同,但是刷牙的方法却与苏不同:苏是先用牙粉漱口,吐出后再刷牙;而沈则是在马尾巴牙刷上蘸上清水,洒上牙粉,再刷牙。沈括的刷牙方式接近于今人的刷牙方式了。
  除了这些护齿方法之外,古人还发明了一种简易的刷牙方法:“嚼木”,即饭后嚼些嫩树枝来清洁牙齿。《本草纲目》中即有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的记载。《华严经》中说,“嚼木”共有十大好处: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能明目,润泽喉咙,唇无皱裂,增益声气,食不爽味。嚼些嫩树枝就能收到这些护齿效果,这恐怕是很多现代人都没有想到的。
其他文献
人们可能都有这种经历,每到感冒多发的秋冬季节,医院的输液病房内,都会人满为患,甚至在楼道中都会有输液人站着挂输液瓶。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输液的类型以下几种:第一,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的电解质输液。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
春节将至,回家过年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车站上,看着那些背着沉重的行囊,身上仍沾满灰土的打工仔,一个个风尘仆仆、归心似箭般地涌向车站、码头,我的心不禁感慨万千,记忆的闸门也像洪水般地涌向我的心头。  高中毕业后,我从贫瘠的故乡到繁华的大都市闯荡。出门前,我曾经暗暗发誓,不混出个人样来誓不还乡。可是,外面的世界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几年下来,我一事无成。尤其那年,由于经营不善,所做的生意赔得一塌糊涂
能够走进一所国际知名大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可最近有两位中国农民的经历却让人大吃一惊。2010年11月底,他们不但造访了哈佛大学,还站在了哈佛大学举办的农业与食品论坛上侃侃而谈介绍自己科技致富的经历,让外国专家听了都赞不绝口。  这两位农民就是陕西农民致富带头人惠国海和曹谢虎。去哈佛做演讲,赢来赞誉无数,两位农民却把一大半功劳记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身上。    红枣致富的惠国海  现年57岁的陕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时光荏苒,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虽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极端特例,但仍然有更多人,继承和发扬了雷锋乐于助人、扶贫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生活空间中,做着平凡却闪亮的“螺丝钉”。    3月5日一早,湖南省长沙县暮云镇高云村青年党员杨士泉急匆匆直奔他的“爱心基地”。一路上,不
静静是一名在信用社工作的高材生,最近被单位安排到某市基层网点锻炼。离开繁忙的城区,来到偏远的乡下,新的旅程,也让她有了新的感悟。  “大暑”刚过,气温就“飙”了上去,室外热得像个蒸笼。基层网点不比市区,这里没有大型的购物超市、商场、图书馆等休闲场所。如何避开高温热浪的“威逼”,免费纳凉成为不少老百姓的梦想。所幸的是,基层网点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设备齐全。 ATM机自助服务区内配置的空调更是24小时待
台湾的美容美颜游,泰国的变性手术游,韩国的整形手术游,新加坡的老花眼矫正医疗观光……随着全球医疗旅游的兴起,到国外体检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国外医疗旅游的内容正在日渐丰富,也将面向更广大的市场。    一流的环境  “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治病、疗养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自己的游览区,在旅游的同时进行治疗。  一家有着一流就医环境的新加坡医疗机构在我国推
今年下半年,全国全面启动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8月1日,卫生部发布《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为防止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要实行医患双方签署协议书制度。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  住院先签拒绝红包的双向协议,有点像高考生要签“诚信承诺书”、奥运参赛运动员要宣誓“公平比赛”,既是一
近日,“爱心衣櫥”基金启动“衣 衣·春暖行动”,号召爱心人士将闲置衣物捐给贫困地区的人。此次活动收集的衣物主要是八成新的棉衣、羽绒服、外套类御寒冬衣。北京城区的31处荣昌·伊尔萨和香港拓铺洗衣店成为临时收衣点,接受普通居民的捐赠。  据“爱心衣櫥”基金发起人王凯介绍,“衣 衣·春暖行动”通过联合各企业,搭建免费消毒、免费包装、免费运送、到达公示的便利平台。这批衣物将送往四川凉山,捐赠给当地的贫困家
面对似乎愈演愈烈的啃老问题,昔日舆论都是停留于道德批判的层面,而有专家提出了建议,要上升到法律层面。比如政协委员景天魁就提出《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对于屡次拒绝就业建议,长期赋闲在家的年轻人,他则建议,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教育和激励年青一代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去年江苏拟立法禁止啃老,曾引起很大争议。自然,景委员关于“取消啃老者福利”的建议,
最近,某银行员工在网上发帖抱怨,年薪20万元在北京生活压力依然很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此说法引起不少网友热议。近年来,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上,类似的“哭穷帖”并不鲜见:有人感叹自己月入数万过的却是“穷人生活”;有白领发帖称夫妻月入1.8万元却“穷得吃不起肉”……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5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6%的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