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如何“吃大餐”的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8338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洞拥有摧枯拉朽的超强引力,它的魔爪连光都无法挣脱。那么它是否会肆无忌惮地吞噬周边的一切呢?如果某个东西不幸太靠近黑洞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神秘的黑洞


  黑洞的密度极大,所有质量被限制在极小的视界范围内,就连光都逃不出来。这就导致黑洞附近引力极其强大。如果要把地球变成黑洞,就必须把它压缩到一个硬币大小,重力也将比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强约0.5亿亿倍。


  正是因为连光线都无法逃脱,所以黑洞本身并不发光,我们很难像探测其他天体那样直接探测到它们。
  那科学家如何来观察和研究黑洞呢?在它“吃东西”的时候去探测它!黑洞在“进食”的过程中,并不是将周围的物质一口吞下。那些物质会盘旋着形成所谓的吸积盘,并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场加热到极高温度(极强的势能转换成热能),发射出很强的X射线,从而被空间探测器探测到。


  黑洞虽然看起来很神秘,甚至是不可思议,但是对天文学家来说,它们的存在却是毋庸置疑的。在黑洞王国里,我们熟知的,有矮人和巨人两个大家族。矮人家族指恒星级黑洞,质量为太阳的几倍到几十倍。这个家族的成员通常能在双星系统——包括一个黑洞和一颗绕着它转的恒星——中被探测到,因为黑洞会吸积恒星表面的气体而发光(这种系统中恒星离黑洞太远不会被整体吃掉)。
  而巨人家族指的是那些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可以达到太阳的100万倍甚至10亿倍以上,普遍存在于星系核中心。这些“巨人”中的一小部分,周边有着丰富的气体可吸积,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活动星系核。活动星系核是太空里主要的X射线源,它的辐射通常很稳定,估计可维持上万年。

悲壮的死亡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未来某一天,我们会不会也被黑洞吃掉?虽然理论上很难完全排除,但离我们较近的都是小型黑洞,最近的也在3000光年以外,所以我們被黑洞吞噬的可能性应该极小。但是类似的天祸在浩瀚的宇宙里时有发生,而且已经被多次探测到,这便是超大质量黑洞潮汐瓦解恒星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简称TDE)。
  星系核里的黑洞非常大,而周边的恒星又太过密集,因此难免有些会被邻居碰撞一下而“误入歧途”——不幸太靠近超大质量黑洞而被吃掉。
  那么这种悲剧会不会悄无声息地进行呢?如果黑洞质量过大,比1亿个太阳质量还要大的话,这是有可能的。恒星会“来不及反应”,连形状都来不及改变就掉进黑洞的视界里。
  但星系核里的超大质量黑洞,一般在100万到1亿倍太阳质量之间。如果恒星遇到这样的黑洞,那将是另一番景象了。在掉进黑洞视界之前,恒星就会被黑洞强大的潮汐力“五马分尸”。一部分恒星物质会被黑洞“吃掉”,迅速产生以X射线为主的辐射大爆发,可持续几个月到几年。这被形象地称为“恒星最后的哀嚎”。至于那些幸运逃脱的物质,则会弥散于太空。
  那么,这种将恒星“撕裂”的潮汐力源自何方?由于黑洞附近的引力场空间变化很大,恒星靠近黑洞的一端受到的引力,要比远离黑洞的另一端大得多。当这种引力差,也就是潮汐力,比恒星自身的引力还要强大时,恒星就会“粉身碎骨”。只有黑洞质量不是太大时,这种撕裂才会发生在黑洞视界外而被观测到。
  对一个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来说,潮汐瓦解事件并不常见,大约1万年才发生一次。但是现代这些灵敏的成像探测器,往往每次观测都能同时监视很多黑洞,所以统计上讲,我们还是能时不时地探测到来自这个或者那个超大质量黑洞的潮汐瓦解事件。
  研究这些事件具有很多重要的物理意义。首先大部分超大质量黑洞是沉寂的,潮汐瓦解事件几乎是寻找并研究它们的唯一办法。还有,这类事件是研究大质量黑洞在物质吸积率大幅度变化下吸积过程如何演化的理想实验室,是寻找中等质量黑洞和双超大质量黑洞系统的独特办法。

难得的有趣发现


  潮汐瓦解事件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中最著名的是剑桥大学的马丁·里斯教授1988年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这篇文章对潮汐瓦解事件的形成、特征、发生频率等给出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和预测。
  早期对潮汐瓦解事件的观测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由美国、德国、英国一起研制的太空望远镜ROSAT卫星,在全天巡天观测中,发现了四个潮汐瓦解事件的X射线候选源。这些源的峰值亮度极高,拥有超软的X射线光谱(大部分光子能量低于1keV),而且是亮度变化幅度极大的瞬变源,寄主星系核也无长期活跃迹象(排除了活动星系核的可能)。这些特征都跟潮汐瓦解事件理论的预测大体吻合。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X射线成像卫星XMM-Newton、Chandra和Swift的发射,以及几个大型巡天项目(覆盖紫外到可见光)的展开,已经有近百个潮汐瓦解事件被发现。在这其中,有X射线辐射的有30来个。
  虽然探测到的数量不多,但对潮汐瓦解事件的研究在最近备受关注,这主要是因为时不时会有一些意想不到但又非常有趣的发现。宇宙有太多的可能性,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大质量黑洞可以是高速旋转的,可以是不在星系核中心的,可以是互相旋转的双黑洞,等等;而被撕裂的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恒星,甚至白矮星。很多有趣的天体现象也已经在潮汐瓦解事件里被观测到:相对论喷流,喷流与黑洞周边气体的相互作用,电离气体流,等等。
  下面,我们来介绍四个十分有趣的潮汐瓦解事件(后两个由笔者发现)。透过它们,你可以了解到潮汐瓦解事件的一些扣人心弦的时刻。

意外的邂逅——Sw1644+57

  Sw1644+57,可以说是最激动人心,也最意外的发现了。
  2011年3月28日,Swift伽马射线探测器意外探测到一个人类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壮观的伽马射线爆发,持续时间远比正常的伽马射线暴(来自恒星坍塌或双致密天体合并)长。它迅速受到全世界各大望远镜的关注。哈勃空间望远镜(可见光)、钱德拉塞卡卫星(X射线)、甚大天线阵(射电)联合观测很快发现,这个爆发来自距离我们38亿光年的一个星系的核中心,应该跟超大质量黑洞有关。


  多篇相关论文几乎同时发表,其中有两篇发表在《自然》杂志,还有两篇发表在《科学》杂志。研究认为,这个突发性的大爆发源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潮汐瓦解事件:有相对论喷流(带电物质沿黑洞旋转轴呈束状向外喷射,且速度接近光速)形成,并且喷流方向刚好指向地球。
  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只有不到1%,而且此前发现的潮汐瓦解事件都没有相对论喷流的迹象。这个事件让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时产生的相对论喷流,因此意义十分重大,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空欢喜一场——神秘气团逃脱“魔爪”


  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银河系中心有个超大质量黑洞,叫SgrA*。但是其周边气体很少,因此吸积率极低,光辐射极弱。作为离我们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若能发生一次潮汐瓦解事件,那将是我们“在家门口零距离”观测超大质量黑洞“吃大餐”的绝佳机会。但是由于潮汐瓦解事件大约1万年才可能出现一次,我们想要在有生之年观测到,可需要不少运气。
  因此,当一个神秘的气团在2011年被发现正驶向Sgr A*时,天文界轰动了。当时推算,气团会在2013年年底距离SgrA*最近,届时就有可能被黑洞撕开变成佳肴。因此各大天文望远镜拭目以待,准备捕捉这一“万年一遇”的盛宴。
  很遗憾,2013年早已过去,一切还是那么平静,气团似乎完好无损地逃过了Sgr A*的“魔爪”。科学家提出了种种说法,其中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气团里含有比较致密的核,使得气团自身的引力抵御住了黑洞的进攻,因而没有被黑洞撕裂。
  虽然空欢喜一场,但它还是极大地推动了天体物理学家对这类事件的理论研究,为下次类似事件的发生做好了准备。

盛宴——一个持续超久的事件


  筆者多年来从事潮汐瓦解事件的研究,主要从XMM-Newton卫星的海量X射线数据中搜索意外探测到的源,并且很幸运地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件。2017年,笔者发现了一个持续超过10年的事件XJ1500+0154,辐射时间远比其他事件长。这应该是因为超大质量黑洞瓦解吞噬了比较大的恒星而造成的。除了持续时间长,这个事件的发现有着更为深远的物理意义,那就是探测到了超爱丁顿吸积率的特征。
  通常来说,黑洞“摄取”食物的速度(吸积率)有个所谓的爱丁顿极限。这是由于光会对照射的物质产生压力,吸积盘吸积率越高发光越强,但当光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阻止物质进入吸积盘,使得吸积盘的发光强度有个极限。低于这个极限,黑洞可以“细嚼慢咽”,“消化”好(吸积盘薄,能最有效发光);但高于这个极限的话,黑洞会被迫进入“狼吞虎咽”的状态,“消化”差(吸积盘厚,不能有效发光)。
  理论认为,恒星变得粉碎后,一下子会有大量物质可以吃,所以在潮汐瓦解早期,黑洞“狼吞虎咽”的现象应该很普遍。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以前观测的几十个潮汐瓦解事件,都没有明显的“狼吞虎咽”的迹象。XJ1500+0154的美妙之处在于清晰地展现了黑洞从“狼吞虎咽”状态到“细嚼慢咽”状态的过程。这给宇宙早期巨大质量黑洞的一个重要形成模型——“狼吞虎咽”形成模型——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稀有物种的指路牌——潮汐瓦解事件寻找中等质量黑洞


  和比比皆是的矮人黑洞和巨人黑洞相比,质量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大约1000倍至10万倍太阳质量)可谓是稀有“物种”。这种黑洞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的“火种”,而且理论上有好多渠道可以形成中等质量黑洞,比如早期星团里大质量恒星的并合。因此,天文学界一直刮着一股“淘金热”——对中等质量黑洞这一稀有“物种”的苦苦追寻,已经持续几十年了。
  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找到几个可靠的源。一个著名的中等质量黑洞候选源是ESO 243-49 HLX-1,它的质量估计是太阳的1万倍。中等质量黑洞如此难觅踪迹,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普遍存在于现如今气体极为稀少的星团中心。也就是说,它们正在“闹饥荒”,被迫进入“深度睡眠”,因此辐射极弱,很难被探测到。
  但是,如果中等质量黑洞普遍存在于星团里,潮汐瓦解事件将是一个探测到它们的独特方法。2018年,笔者幸运地找到了迄今最好的中等质量黑洞潮汐瓦解恒星的证据。这个黑洞飘零在距离地球7.4亿光年的一个星系郊区的一个星团里,它的质量是通过对多个时段的高质量X射线光谱进行拟合估计出来的(这是目前获取黑洞质量信息少有的几个可靠方法之一)。因此,这个源是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少有的有力证据之一。
  由于潮汐瓦解事件对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来说并不常见,笔者能够发现一个意味着在我们附近的宇宙里,应该有不少相似的中等质量黑洞存在。鉴于中等质量黑洞的重要性,笔者的这一发现也迅速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

美好的明天


  目前探测到的潮汐瓦解事件还太少,而且大部分只有零星的观测,很难确定事件的演化过程。观测到的事件还出乎意料地展现了好多难以解释的特性,比如:为什么好多事件没有预测的亮?为什么大部分事件没有相对论喷流?为什么大部分可见光波段发现的事件没有X射线辐射,而X射线波段发现的事件可见光辐射往往很弱?因此,潮汐瓦解事件还有好多有趣的问题正待解决。
  这个方向的研究想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便迫切需要大量有密集观测的潮汐瓦解事件。
  有几个超大巡天项目正在开展或即将成立,比如正在建设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预计每年可发现上千个可见光潮汐瓦解事件。中国最新立项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是袁为民)预计于2022年发射,最重要的一个科学目标就是通过全天巡天,每年探测到上百个有密集观测的X射线潮汐瓦解事件。要知道,过去几十年也就发现了30来个这样的事件,其中大部分还只有零星的X射线观测。因此,这一卫星的成功发射将极大地推动对潮汐瓦解事件的研究。
  可以预计,在下一个10年,潮汐瓦解事件的研究将得到蓬勃发展。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还在后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描述微观世界运行的量子论,解释了粒子的结构、质量等,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但令科学界困惑的是,量子世界有许多古怪现象:比如重叠,也就是说一个粒子在某个瞬间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比如纠缠,也就是说如果A、B两个粒子处于纠缠态,那么你对A施加影响,B即刻会做出反应,不论两者相隔多远。这些怪现象已经困扰科学界一个多世纪了,爱因斯坦很早就注意到了微观世界的这一现象,但他不愿意接受,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期刊
假如探讨外星生命的话题属于科普范畴的话,那该话题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上至世界级的专家权威,下至一般的科普爱好者,莫衷一是,各抒己见。大到向宇宙深处发射生命探测卫星,小到不断出现的所谓“不明飞行物”,总会让即将冷却的外星生命话题,再度炙手可热。  好在天文观测的手段日新月异,无谓的疑点被一个个排除,棘手的有关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质疑,即将被卓越的天文学家梳理出大致的脉络。  根据物理学的定律,利用能源
期刊
如果有一种能从月球到地球的消防员用的滑杆,那么从月球滑到地球需要多久?  首先,让我们想清楚几件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放置一个金属杆。杆子靠近月球的一端将被月球的引力拉向月球,另一端则会被地球的引力拉向地球。杆子将被撕成两半。  这一计划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自转速度比月球快,所以如果你想把杆子连接到地面,结果就是它会折断。  还有一个问题:地月之间的距離并不是固定
期刊
“太空电梯”是科幻作品的宠儿。这种连接地球与太空的轨道,仿佛离生活非常遥远,就像是一种荒谬的存在。然而,日本静冈大学的科研人员宣布,2018年9月下旬会在国际空间站开展一次太空電梯实验。这无疑是太空电梯从科幻走向科学的重要一步。  据报道,实验的内容安排如下:宇航员将从空间站释放出两颗立方体卫星。两颗卫星之间用钢缆连接,钢缆上安装的一个小“电梯轿厢”,将使用自带的马达沿钢缆往复运动,立方体卫星上的
期刊
假如你在一艘能进入木星大气的潜艇里,这艘潜艇是什么样的呢?在你熔化或被烧着之前,你将看到些什么?  不知道!我们只向气体行星的大气内部发射过两次航天器(两次都是木星大气)。其中一次航天器上没有装摄像装置,另一次则是在晚上(而且后来航天器也被毁了,所以也没有拍到图片)。  如果向木星发射一艘潜艇,它最终会被烧毁。木星的引力非常大,从宇宙中冲向木星,速度会非常快。除了撞向木星大气借以减速外,没有其他更
期刊
放大100倍的活著的团藻向外释放它的后代。
期刊
在气象科学预报出现以后,“出门看天色”这句话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然而气象台站发布的消息,主要是近地面的气象情况;即使发布高空气象信息,最多也不过是地面上空20千米处的气象情况。这对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来说,只占总厚度的1%左右而已。  厚厚的大气圈究竟分几层?在古代,人们无法弄清楚这莫测高深的天穹,便想当然地认为“天有九重”。在今天,科学家根据温度、气压、密度、气体成分等,把大气圈分成了好些层次。这样一
期刊
2017年11月28日,NASA向"旅行者1"号发送了一束电波,启动其备用推进设备。在指令发出19小时35分之后,结果传回地面:"备用推进设备启动成功,现在一切运行正常。""旅行者1"号靠一种被称为"推进器"的小型设备进行定位,以与地球通信。这些推进器发出微小的脉冲旋转飞船,使其天线指向地球。"旅行者1"号项目团队最近激活的就是一套四个备用推进器,它们自1980年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些推进器在
期刊
关于如何观测流星雨,一个在公众间广为流传的误解是:必须借助天文望远镜等专业设备才看得到。实际上,在五花八门的天象中,流星雨和月食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比较常见,同时又容易观赏的。无须借助任何设备,只要天气晴朗,你只需抬起头就能用肉眼观看。但是对月食而言,如果你有条件通过双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等设备观赏,还是能获得比裸眼好得多的体验,因为这些设备能帮你捕捉到许多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唯独对流星雨这个天象,
期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吉姆·洛弗尔和弗雷德·海斯本应该是人类中第五个和第六个踏上外星表面的人。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的机组人员杰克·斯威格特加入他们,执行了第五次飞往月球的载人航天任务,预计洛弗尔和海斯会在一个被称为“弗拉·毛罗”的山区着陆。研究人员希望“阿波罗13”号的探索能够提供新的线索,来研究有关月球早期外壳的组分问题。乘坐“宝瓶”号登月舱降落在月球表面之后,洛弗尔和海斯计划在月球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