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源穿着月白色戏服逆行在黄昏的人流中。他早已习惯人们投来的怪异目光,但仍然无法坦然相对。在一个十字路口,他停下来,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但到现在还没下过一滴,热气反而越来越沉重地盘踞在每一寸空间里。有那么片刻,他有了脱掉戏服的冲动,转身走入人群中,和他们一样生活。他继续往前走,穿过一个木质圆门,走上一条林荫覆盖的长巷道,尽头是他养活自己的地方,大明戏院。门前已聚集了一些人,那两个男人也在。他挑衅地盯着他们,等待他们上前来,然后发生什么事情,但他们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
“你肯定想不到今天我会出现吧。”马湘兰似乎一直在等他,他刚出现她就说。她正在化妆。她的位置空一个多月了。
“好久不見。”他说。
他也开始对着镜子往脸上涂抹油彩。戏院生意不景气,只养得起兼职化妆师,所以大多时候他们只能自己动手。有人进来通知一刻钟后上台,就匆忙走了,化妆间又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你也不问这些天我去哪儿了?”马湘兰说。
“你说吧。”
“帮个忙好吗?李源。”她要把簪子插到凤冠上去。她自己可以做到的。他走过去,站到她身后,低头整理时,意识到她从镜子里看着他笑。她头发剪成了板寸,他知道这是为他剪的。一个月前的一天夜里,在梅灵小酒馆,她再三要求他同游湘湖时他说,戏里戏外你真是一个样子。她有些愠怒,请他给出解释,他随口说,比如你的长发。他突然有种把手放到她肩头的欲望,但克制住了。她的手却从胸前绕过来,像是要拉住他的指尖,但最终只是用手指轻轻按了下他的手背。她转过头,看着他的眼睛说:
“过两天我们一起去陕西吧,这次我只是暂时回来。”
“我哪儿也不想去。”她头发未免剪得太短了些,这让他不忍心再伤害她, 又说,“等我处理完一件事,或许可以。”
“那作为补偿,下班后陪我去散散心。”
姐姐,小生哪一处不曾寻到,你却在这里。李源说。马湘兰半遮在水袖后面的眼睛似笑非笑,有些愣怔地望着他。《牡丹亭》,他已经演过三百多遍,有时他分不清是他在演绎六百年前的那个多情书生,还是柳梦梅在演绎今生的他。在聚光灯下,他感觉茕茕孑立的自己与黑漆漆的台下世界之间,恍若隔着一堵薄如蝉翼的透明墙,他不知怎样才能破墙而出。我也想活到你那种至情至性的戏里去,与崔小迎相识的第一天,走在月影婆娑的花坞路上,她说。他想表达不同意见,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笑。她来看《桃花扇》,散场后走到他面前,脸上闪动着羞涩的红光,她问,我可以看你卸妆吗?她站在他的化妆台旁,那一刻,她该是像在欣赏瓷器褪去釉彩吧。出去坐坐可以吗?她邀请他。他想不出用什么理由拒绝,就同意了。那天夜里,后来她说到一起案件,他很快明白她原本是想得到他的开解,或许她认为他在戏里已历尽冷暖悲欣,安慰的言辞既脱俗又能瞬间拨云见月:四个定居国外的子女追讨父亲遗赠给保姆的财产;她是律师,子女一方的代理人;他们在父亲生前八年一次也没有回国探望。他说了一些话,那天夜里,因为属于不同的世界,他们互相欣赏。
柳梦梅卧病梅花观中,春怀郁闷,步入一座大花园散心,在石头底下发现杜丽娘的自画像。杜丽娘现身。柳梦梅唱,何处一娇娃,艳非常使人惊诧。两人细说前尘。柳梦梅问,小娘子夤夜下顾,敢是梦也。杜丽娘说,深夜至此,无人知晓,妾还有一言,未至鸡鸣,放奴回去。柳梦梅唱,风月无加,把她艳软香娇,做意儿耍。每次演到这一节,观众就会躁动。李源一直在台下寻找的那两个男人,现在站起来,发出淫荡的嘶笑,又边扭动身体边吹口哨。引发的不是群情激愤,而是叫好。人们来这里——他知道,和欣赏无关,要的只是不同于白日生活的消遣。音乐被迫停了,马湘兰紧拽着他的衣袖,似乎生怕他干出什么无法收场的事情来,而他只是站在那儿手足无措。那两个男人正喊着粗鲁的话,一句句异常流畅,像早就排演好的台词。他们为什么不去那些夜场呢,轻易就能满足需要。他去过,事后找给自己的理由是这样能离世界近些,这足以让他信服。前天,在戏院门口,两个男人中觍着一张马脸的小个子,指点着他向瘦得像条蛇的高个子说,“你看,那就是他。”“确实新鲜,”高个子说,边尖细而戏谑地笑着,“他这种男人,上辈子一定也是个伶人。”他们声音很大,一点也不介意他听见。“你想尝尝滋味吗?”马脸问,又喊住就要跨进大门的他,“喂,柳梦梅,他想包养你。要多少钱,只管开口。”他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应对,突然,有股邪恶的窃喜像电流一般穿过他全身,“散场后,在这里等着。”他说。或许那时他就决定了,只要再看见他们,就挥拳相向,总会闹出一点什么事情来,然后,他的生活,就能像死寂的水面被一粒石子打破。现在,他想走下台去,把自己当成一把匕首,插进他们的身体里。他示意乐队继续,他唱:如此夜深花睡罢。
李源从化妆台的抽屉里拿出匕首,在手中把玩着,然后揣进兜里。他换上了便服,这样更利于追逐或逃跑。在戏院门口,他等着马湘兰出来。他在黑暗里仔细搜寻那两个男人。她在现场也没什么不可以,还能成为毁灭的见证。但他们已经不见了。
他们走进梅灵小酒馆里,已是夜里九点。他们相识已有两年,仍然没有专门的去处,只能来此地。他住在一个贫穷街区,距离戏院有二十里路,每天凌晨到家,直接上床睡觉,第二天上午他醒来,慢慢淋浴,慢慢做早餐,站在阳台上看着已经热闹起来的城市慢慢吃下去。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时间要如何打发,也想不出昨日相同的时间是如何度过的,而明天又该怎么办。整个白天,房间里静得一粒灰尘翻动的声音都响如轰雷,让他在不知魂归何处的白日梦中悚然惊醒。下午四点,他准时出门,无论何种天气都步行穿过城市街头。梅灵小酒馆,是与崔小迎第一次见面的相聚场所,随后也成为他在外逗留的唯一之地,无论她在或不在。
他长时间翻看菜单,虽然没有问但等待着马湘兰的提议,她却在低头摆弄手指,看上去心不在焉。他点了西湖醋鱼、沃豆腐、炒三丝,然后征询她的意见,她却说,“其实我只想吃碗面,我并不饿。”“我吃素了。”她停了片刻又说。神色委顿的服务生还站在一边等候。什么时候开始的,他问。或许他原本想问的是为什么。 “半个月前。我遇到——”
“把沃豆腐去掉吧。”没等她说完,他就对服务生说。这是她喜欢的。
他要了半斤土烧酒。她没有任何异议的表示,让他感觉意外。为了你的嗓子,以前她总是劝诫他。今天,如果她反对——他想好了,他就要借机批判、羞辱她。一个因为酒便对她大发脾气的人,可能会让她死心吧。
“确实清爽多了。”她对着落地窗里的影子说。她用手摩挲着短发,“这样看上去我和那些现代女人没什么区别了吧。”她看向他笑起来,是那种希望他也能笑出来的挑逗笑容。
“是啊。”他轻慢地回应。
菜上来了。他小口抿酒,眼睛掠过她的影子看向窗外。路灯灰黄的光线静悄悄打在地上,偶尔有行人出现在光圈里,很快又被黑暗吞噬。一只狗站在街对面,朝这里眺望。它身后的房子里有人揿亮灯,又摁灭了。似乎有云层在天空中聚集,但还是没下雨。他又倒上一杯,意识到自己是在搜寻那两个男人。“你说去陕西?”他说。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她是那种深思熟虑但依然害怕被拒绝的语气。
他想了想,摇摇头。然后沉默遽然来临。她匆忙扫视着店堂内的一切,似乎目光无处安顿;偶尔瞥到他脸上的目光像一汪山泉,但瞬间就被淹没进漫无边际的浑浊海水里。是她打破了沉默,但出口的话是他绝没有料想到的,“我想出家。”
她又重复了一遍,确定他听清了。他不知怎么应答,干脆保持沉默。“也许我还没有决定下来,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她又说。
有两个男人互相搀扶着闯进门来,坐到一个角落里,高喊着服务员。不是马脸和骨瘦如柴的蛇。酒劲已经有些上头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期待他们出现。等所有的喧闹都平息了,马湘兰才重新开口说话,“先就那么过着,半俗半僧,一年,或者两年,再做最后决定。”
她是认真的,他想。他喝了一口酒,又喝了一口,然后直接干了;而她还在等待他的反应,要反对吗?不,没什么是由他决定的。他摇晃着空酒瓶喊服务员。新酒摆上桌时,他终于找到了一句话,“我知道你只是在开个玩笑。”
“你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她立即问。
“我没有。”他说。也许是酒精的刺激让他语气里多了一丝柔软的热度,“没有一种生活是可笑的,你知道的,湘兰。”他并不信服这个说法,因为他从来不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
这不是她想要的回答,他知道。她紧咬着嘴唇坐在那里,眼光开始向内收束,表情里有股燃烧的狠劲,但仿佛每一个毛孔又都在向外倾吐着忧伤。也许她正在努力记住这一刻,它会成为一段时间内她需要反复重温并从中感受到疼痛的回忆,他在想,其实我们都知道结局,为了让它更加刻骨铭心,所以在最后时刻我们仍然互相伤害。
他喝完杯中酒,又斟满一杯,灌进喉咙里,他对空杯子点着头,你混淆了戏里戏外的感情还有生活,他想说。很多次他都想提醒她,但因为无法将劝诫从拒绝的意味里剥离才作罢。从他意识到爱意开始,她投掷过来的情感就是丰富、锐利又让他难以招架的,从未有一刻減缓、软化或蜕变为陈旧。有时候他想,干脆向她举手投降算了吧,那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是她的存在,才让他生活里如影随形的失败感收敛了些许残酷。但是,他惧怕激情的伪装一旦褪去,惺惺相惜还原为弱不禁风的本来面目,当爱意悉数被疲倦、无辜、麻木替代,直至荡然无存,她就会为曾经分辨不清戏台与尘世而懊悔,而他的懊悔会因此变成双倍。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明白,他的卑微需要一个外力才能改变,但这个外力不是她。
“我从来不明白你在想些什么,”她突然说,声音里充斥着虚弱的怒气,“有些事情从来就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糟糕。”
“对不起,我想或者不想,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不该惹你伤心。”
“你在一个困境里。”
“是的。角色早被设定好了,我只能在死去的戏文里演绎别人的故事。”
有低沉的歌声从后屋传出来。所有的音乐在他听来全是噪音,昆曲也不例外。那两个男人不知何时不见了。他唱出声来,“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他唱不下去了。她接着唱,“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她说:
“我觉得,这样一唱一和也没什么不好。”
“我们不是、也不能生活在戏里。”
“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她的声音听上去更像白日梦呓,“我一点也不在乎感情之外的生活会怎样,你明知道。”
“我也想那样,可是……”他无法说完整。但无所谓,她自然懂他的意思,他从来不否认他们很多时刻情感相通。
“你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她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集聚勇气,然后才小心翼翼地问。
青瓦白墙,砖雕门楼,一叶扁舟在阳光下缓缓穿过狭窄的运河,微风中花香从古老树木间遥遥而来,黄昏时布灯笼的橘红色光线洒在青石台阶上,两三人唱和,轻柔而激越。这些场景逐一在他迷蒙的眼前闪过,又迅疾黯然寂灭了;就像一道道门在他身后訇然关闭,他又落入现时的重重包围之中。“我活着,有时候感觉好像只是在重温一场古老的梦境。”他说。
他站起身来,手撑在桌面上张皇四顾,似乎过了很久才明白要干什么,他说,“我去趟洗手间。”
李源长时间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里面的那个男人,永远也抹不去昆曲铸就的特征,孤苦,清绝,多愁善感,与世隔膜,它们像纵横交错的皱纹,不,更像是无数颗黑色的痦子紧蒙在脸上,成为最显目的标志。店堂里的那两个男人从隔间走出来,他紧贴墙站到一边,他突然渴望墙把他吸进去,他意识到却又害怕自己会干出什么来。他手伸进兜里,发现有把匕首。两个男人还在延续某个话题,五十上下的那个头发花白,声音透着做作的威严,“不要怕。你把他骗来谈,银行那边我工作做好了,套三个亿出来不成问题。”年轻点的一头茂密的触肩长发,正强迫症似的在水下搓手,“我还是担心哪一天他就突然回国了。说不定就在今晚。”“你傻啊!”年长男人语气中的鄙夷和斥责具有同等重量,“他有五个亿固定资产在中国,五个亿!你想想,”他手指连续戳着年轻男人的脑袋,“用你这里的垃圾想想就知道,我们是在帮他盘活,他会傻到一分钱不要逃回加拿大?”“他一逃就逃进贫穷的地狱了。”年轻男人露出谄媚的笑容,猛一挥手,用宣誓的口吻说,“任他妈的是谁都不会傻到那么干。”他手上的水甩到了李源身上。他们同时看向李源,仿佛这才注意到他的存在,但没有人道歉。 李源听见自己恶声恶气地说,“你把水溅我身上了。”
没有人回应。年轻男人用征询的目光看了年长男人一眼,后者用不以为意的表情答复了他。“为活动这事我都送出两套房子了。他那些债权我们一定能收回来?”年轻男人问。
年长男人用手捧着水一遍又一遍泼到脸上。李源对溅过来的水没有躲闪。他是故意的,李源对自己说。“我再说一遍,我要警告你,你用水泼我了,至少得道歉。”他说。
“他这是在讹诈要我赔偿吗?”年长男人瞟了李源一眼,又转向年轻男人,“不会亏你,好处就要兑现了。”他向门口走去,年轻男人紧跟在后,几次伸手要揪住他的衣角,然后终于得到一句话,“给你三百万。”年长男人在门口消失了。年轻男人停顿在那里,片刻后却又折回来,站到墙边,手撑在李源头顶上方的墙面上,审视着他,死气沉沉的脸上透着狡黠的敌意,但轻柔地拍拍他的肩膀,又凑近他耳边,语气不乏友善,“我跟你说对不起,好吧。你必须记住,你什么都没听见。”然后他也离开了。
李源面朝墙壁站着,突然开始踢墙,动作越来越快,又转身踢向空气。他跑到洗手池前,镜子里的那个人慢慢露出笑容,从轻蔑变成扭曲又变成凄惶,他捶向镜子。镜子碎了,那个人也变得支离破碎。他曾去寻找工作,要在摩天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拥有一个座位,敬业、逢迎、把握机遇、积累财富,金钱至少可以消除一部分失败感——他知道。然而,他要么在门前退缩,要么被拒绝,要么很快发现无法适应更无法投入。他不理解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许他明白但因为无法自我改造而拒绝承认。“你以为推动这个世界运行的是什么?”崔小迎有次语带嘲讽地质问他。那是在她不得不向他解释——否则他会为此忧郁而且长久难以释怀——为何心情低落而责任绝不在他之后:一个拆迁户被人引诱沉迷赌博,最后债台高筑妻离子散,晚上,她陪同法官去执行拆迁补偿的房产,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哑巴老人抱着五岁的孩子惊恐地看着他们。赌鬼的遗像挂在墙上,他四处逃亡时染上肺结核无钱医治而死亡,他的妻子也在几天后跳楼自杀。崔小迎说,我是高利贷债主的代理人,但你告诉我,除了驱逐他们我又能怎样,是职业注定了只能选择残酷,不是我愿意的。他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在此之前,他就觉得适应不了她的一些认知,而她自然也不会适应他那些敏感、芜杂、在她看来近乎无事生非的许多念头。或许鸿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显现在他们面前的;或许并不是这样,他们之间从未真正接近过。他唯一感觉安慰的,是那天夜里,她以一种死灰般的眼神求助似的望着他说,我担心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孩子看过来的眼光。
一个下午,他在律师楼对面的街道上徘徊。他几次想穿过马路,都在斑马线前丧失了勇气,他甚至不敢给她打个电话。他猜她会说,现在是工作时间;她那种人每天的每一分钟都规划好了,和他不同;他要见她的所有理由在她看来都未免显得矫情和虚无。他站在那里看著这个世界缓慢运转,有人捧着花从花店里出来,他无法看清那人脸上的表情。一个老男人坐在便利店门口的轮椅里慢慢抽烟,一辆叫卖胡柚的货车慢慢驶过街道,消失了,过去很久,又再次从他面前经过。下午的阳光像轻纱一样在律师楼玻璃墙上无力地晃动,他终于看见三楼窗户映出了她的影子。她弯腰听一个坐着的男人吩咐什么。她快速点了几次头,仿佛还露出了谦卑的笑容。她又若有所思地快速走过窗前的通道。如果她看向窗外,会看见他的,他下意识地躲到一棵树后面。她坐下来,靠在椅子里,双手蒙住脸。有那么片刻,他为她担忧,但紧接着,她双手猛地直直伸向前方,停在半空良久,然后落到键盘上。他想,这几分钟就足以代表她白天的全部,甚至全部的生活。她也得听命于人,在日日更新的麻烦与琐事中遭受碾轧;然而在他面前,她看上去总是那般轻松、自信。她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了,又过去一小时后他确信。她都没意识到窗外日光已逐渐暗淡。黄昏降临,他走过街道转角,把戏票扔进路边的垃圾桶里。
他站在破碎的镜面前,打崔小迎电话,第二次接通了。“有事吗?”她问。她那种人总是要这样问。“没事,我想见你,只耽误你十分钟,说几句话。”他说。他听出自己不是在恳求,尽管也谈不上平等。如果只需要这么短的时间,那为什么不能在电话里说呢,他突然害怕她会这么质问,他回答不了,她没有问。但他仍然被电话里传过来的气息压迫着再次重复,“我想见你。”“我还在办公室里接待当事人,”她说,“半小时后,老地方见。”她的声音温和、职业化,而且波澜不惊。
从洗手间回到店堂时,他看见那两个男人还在。年长男人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深坐在椅子里,眼睛盯着天花板;年轻男人倾着半身,在桌面上把玩酒杯,不时弄出刺耳响声。新进来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柜台前选酒,男人留着顶部熏染成黄色的飞机头,嘴里叼着没点燃的香烟,用舌头转来转去,女人穿着深红色的无袖长裙。马湘兰还坐在那里,并没有不告而别,在昏黄的光线下,她看上去苍白、忧伤而易受惊吓,她应该又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仍然猜想不出消失的一个月里她的生命到底遭遇了什么,但不想问,也许什么都没有发生。即使什么都没发生,她仍然会成为今天的她,不会再有任何别的可能,就像他势必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样。她意识到他回来了,侧过头看他,神情中的困惑与紧张像个不理解现时处境的懵懂少年。他还记得,在他们彼此熟识之前她总是心无芥蒂又口无遮拦的模样,那时,她刚从戏校毕业,单纯到仿佛全身都散发着洁白无瑕的光芒,让人绝不忍心伤害。他从来都无法向自己否认对她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他走到柜台前,要服务员再来一瓶土烧酒。红衣女子身上的香水很刺鼻,脸妆也过于浓厚,他断定她是个风尘女子。但他们的出现会是种缓和,他不用立即向什么发难。他向马湘兰走去。
“我以为,你不打招呼就走了。”她说。
那她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呢。酒馆的门开着,但没有一丝风进来,外面,夜幕下的树木酷似一块块僵硬的黑色石头,而黑暗像层层叠叠的墓碑。热度相比白天有增无减,空气窒闷得让他感觉难以呼吸。他用手抹脸,想让自己清醒些,却抹下一把水来,他分不清是汗还是泪,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可能哭过。 服务员送来酒,他又倒满杯。这次,她似乎想劝阻,但终究什么也没说。“陕西,你前面说到陕西,去那里出家?”他问。他不是在求证,只是觉得无论如何那不该成为现实。
“慧照寺。”她说,“我决定了,明天就去。”她声音压得低低的,仿佛在自言自语。
他驱逐不掉内心涌上来的震惊,还有难受,但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没有资格造成伤害所以我不必为此感到难过,我也不该为此感觉受到伤害。她好像还在等他问为什么。他又哽咽在喉发不出声音。她神情始终保持平静,但渐渐漫上了怅然的笑容。她搁在桌面上的手指开始轻微颤抖。终于,是酒冲破了喉口的阻塞,他猛喝两杯后说,“你不要这样子,你的人生还没开始呢。”
“哪种人生不是人生。”她反抗的语气近乎温柔。
我们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一旦遇到障碍,我们就总是选择退进一个无论以何种名义存在的壳里,比如昆曲、修行或信仰。但如果我不这样,她也就不会那样吧。我本可以解救她,但我们似乎互相追逐着一个比一个更快地往下坠落;这符合尘世的规律。可是,和她在一起,我们就都和这个世界完全脱离了,这让他决定说:
“你先走吧,她等会来。”
她没有问是谁,她知道。她甚至没有流露出不满或委屈。他也不觉得有必要多说几句解释什么。他们之间从未谈过崔小迎,更准确的说法是,都避而不谈。这里?她问。
“是。今晚,总归都要解决。”他不想这么说,但没阻止住自己。也许他本意是想安慰她吧。
“你不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她说。
他点点头,费力朝她露出笑脸。他自己都仿佛看见那笑容模糊不清。
“现在我就要走?”她问。
“是,最好这样。”
她在手包里翻着什么。他逐一看向店堂里的那几个人。他们仿佛都离他很遥远,面前的这个女人也緩慢向远处退去。他仿佛能看见头顶的灯光在极慢地一明一灭。整个世界,在这一刻像个失去了所有颜色和声音的梦境。她递过来一把扇子。
桃花扇,柳梦梅曾在戏台上送给了杜丽娘。“现在,我把它还给你了,”她说,声音清晰、冷静甚至安详,“我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算是留个纪念。”他接过来,“牡丹亭上三生路。”他一字一顿地读出声。漆黑的墨覆盖了一大半红艳艳的桃花。
他不会告诉她不选择和她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不爱她,而是害怕伤害她。当然,现在已经没机会说了,所以也没必要了。那好,再见,他说。
她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起身离开。
“你!不要再喝了。”他厉声命令自己。没有传来任何被惊吓了的动静,除他之外,小酒馆里已经没有人了。他无法判断已经等待了多久。明天,他要烧掉戏服,从此不和昆曲再有任何关联,他决定了,他要活到那些黄昏时与他逆向而行的人们中间,哪怕庸常——这或许正是他需要的。他看见崔小迎出现在门口,她略微驻足,然后皱起眉头款款向他走来。她站在对面:
“什么事,说吧。”
“我可以请你坐下来吗?”
她朝服务员喊,来杯白开水。她坐下来,盯着他就像在观摩一个夸张的闹剧人物,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话,“忙了一天,没喝上一口水。”他想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残存的清醒意志告诉他:为什么你这种闲人却在无事生非。
等她喝完水,他说,“对不起,我只是觉得孤独。”
并没有换来触动、同情和安慰。“好了。”她的声音像薄脆的冰,“我来了,听你说话,你说吧。”
现在,他还能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夜里,在路灯橙黄色的光线中,她的脸上有一种深情在流动,她看上去柔弱,需要宽慰和依赖,而那时,他或许也暗自希望,她的职业所代表的实在生活,会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外力,能够牵引他穿透他无法独力穿透的那堵透明墙,破坏甚至连根拔除他已经无比厌倦、深以为耻的习性,哪怕之后是灰烬他也在所不惧。或许这希望直到今天此刻仍未泯灭。然而在他们屈指可数的几次见面中,她看向他的眼神起先还有隔膜的尊重,渐渐地就变成了一种疏远的窥视,她起初可能对他有过的好感,早以电影快镜头的形式匆促走向终结。
他还是努力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仍然陷于难以自拔的沉默。她也没有说什么或做什么来解救他,坐在那里像尊冷若冰霜的雕塑,看着他缓慢滑向空洞的深渊,没有惋惜,没有同情,甚至没有惊讶。有种薄荷般清凉的绝望感从他心里溢出来,他想起了马湘兰,从她离开到现在,他像是又已经独自生活了很多天,此刻她在干什么,明天她就会陕西吧。那么,再也见不到她了。他竟没能意识到,她微笑着转身的那一刻他们是在永别。有个人从生命的印迹中永远被抹去了。
“真糟透了,”是崔小迎打破了沉默,“一个离婚案件当事人从下午纠缠到晚上,要我退律师费。你那个电话解救了我。”
但她语气里并没有感激;也许她想表现出,但没能做到。不管怎样,这意味着一种缓和。“别想了。”他说,“来,忘掉所有我们应该忘记的,陪我喝一杯。”她拦住了伸在半空的酒瓶。他说:
“那么,我给你唱一曲吧。”
“我看,也不需要了吧。”她说,“我还得赶回去写一个相邻权纠纷的答辩意见,两家世仇,理不出头绪。如果你实际上没什么事。”
“我谢谢你能来。”然后他说不下去了。他闭上眼睛,感觉有泪落下来。他唱出声来,“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他嗓子折了。
“为什么非要这样?”她说。
“杜丽娘只有情。”他回答。
“你有什么。”
“我想出家了。”
“这很愚蠢。”她说,同时做了个夸张的膨胀手势,他想那意味着变异。她的语气不容置辩。
我本指望从她那里得到一点同情和安慰的指引,或许这就是想要的全部。但就像一只天性卑怯的啄木鸟,在她的生活表面轻叩了一下,就退却了。只有那几个接触点对我存在意义。是这样吗,不,有些东西丢下了,有些东西消失了,有些东西生成了。他想说,我就是一个弃物。 “……或许你不承认,”她一直在说着什么,但直到此刻他才听见,“以前,我宁愿看成,是精神的丰富造就了你现实的羸弱,但现在,我要说,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你身上也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接着,他看见,他认为只能用冷酷形容的笑意爬上她的嘴角,在她脸上蔓延开来。“请原谅,我建议你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请你来,不是让你嘲笑我的。”他说。一种久违的尊严突然盈满他的心胸,他骄傲地大声说,“没错,我是不了解这个世界,但你不懂得感情。”
她好像要解释什么,但终究只是幅度很大地摊了摊手,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也许我没必要这么说,”她说,“我们之间什么关系也没有。也许你从一开始就误会了。我说那些话,只是希望能帮到你。”
这是事实,他认同。此前沒有,此后他也不认为会有。悲伤再度袭来,却又瞬间被一个邪恶的念头褫夺,剥去她的衣服,把她压在身下,占有她,占有她就是接近这个世界。他很快找到了勇气——他确信不是冲动,“今晚去我那里吧”,他说。
如果今晚必须有个结局,那为什么不可以这么说呢。像试金石,或者一个爆破的按钮,必须启动它;她去或者不去,都能让他对未来下个决断。
然而她拒绝了。
“明天上午我还有个庭,”她说。她倒满水,再次一口喝完,她看上去毫不介意他话中的暧昧意味,她已经恢复刚来时的样子,“我的当事人起诉他七个兄妹。”
崔小迎不知何时也离开了。他从桌面上挺起身子时,听到店堂里弥漫着许冠杰的声音,《沉默是金》。这一天的最后一首歌,是提醒顾客要打烊了。他摇晃着走出门,站在花坞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偶尔,有车轰隆着疾驰而过,地面被车灯照亮,然后重又陷入黑暗,像一寸寸在被撕裂。他闯进黑暗中,辨别不清回家的方向。夜幕向他逼来,包住他,将他按压向地面,他感觉身体与漆黑的大地严丝合缝地胶着在一起,无法挪步。他仿佛听到了天际隐约的雷声。他站在花坞路的尽头。他看见在前方,紫之隧道的入口处,站着两个男人。他们似乎在朝他招手。雨突然落下来,每一滴撞击地面的雨都像一声雷鸣。他笑起来,天气预报毕竟没有欺骗他。远处,路灯下,他看不见飘飞的雨丝,只有成群的虫子在胡乱翻飞。但雨分明在击打他的身体,他踉跄前奔,仿佛有一块雨帘高悬在他头顶,亦步亦趋跟随着他,只因他而存在。他看见那两个男人还站在隧道口,在路灯下笑着,在等着他。是戏院门口的还是小酒馆里的那两个男人,他分辨不出,但在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他握了握兜里的匕首,向他们奔去,感觉自己仿佛穿行在一场古老的梦境中。
“你肯定想不到今天我会出现吧。”马湘兰似乎一直在等他,他刚出现她就说。她正在化妆。她的位置空一个多月了。
“好久不見。”他说。
他也开始对着镜子往脸上涂抹油彩。戏院生意不景气,只养得起兼职化妆师,所以大多时候他们只能自己动手。有人进来通知一刻钟后上台,就匆忙走了,化妆间又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你也不问这些天我去哪儿了?”马湘兰说。
“你说吧。”
“帮个忙好吗?李源。”她要把簪子插到凤冠上去。她自己可以做到的。他走过去,站到她身后,低头整理时,意识到她从镜子里看着他笑。她头发剪成了板寸,他知道这是为他剪的。一个月前的一天夜里,在梅灵小酒馆,她再三要求他同游湘湖时他说,戏里戏外你真是一个样子。她有些愠怒,请他给出解释,他随口说,比如你的长发。他突然有种把手放到她肩头的欲望,但克制住了。她的手却从胸前绕过来,像是要拉住他的指尖,但最终只是用手指轻轻按了下他的手背。她转过头,看着他的眼睛说:
“过两天我们一起去陕西吧,这次我只是暂时回来。”
“我哪儿也不想去。”她头发未免剪得太短了些,这让他不忍心再伤害她, 又说,“等我处理完一件事,或许可以。”
“那作为补偿,下班后陪我去散散心。”
姐姐,小生哪一处不曾寻到,你却在这里。李源说。马湘兰半遮在水袖后面的眼睛似笑非笑,有些愣怔地望着他。《牡丹亭》,他已经演过三百多遍,有时他分不清是他在演绎六百年前的那个多情书生,还是柳梦梅在演绎今生的他。在聚光灯下,他感觉茕茕孑立的自己与黑漆漆的台下世界之间,恍若隔着一堵薄如蝉翼的透明墙,他不知怎样才能破墙而出。我也想活到你那种至情至性的戏里去,与崔小迎相识的第一天,走在月影婆娑的花坞路上,她说。他想表达不同意见,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笑。她来看《桃花扇》,散场后走到他面前,脸上闪动着羞涩的红光,她问,我可以看你卸妆吗?她站在他的化妆台旁,那一刻,她该是像在欣赏瓷器褪去釉彩吧。出去坐坐可以吗?她邀请他。他想不出用什么理由拒绝,就同意了。那天夜里,后来她说到一起案件,他很快明白她原本是想得到他的开解,或许她认为他在戏里已历尽冷暖悲欣,安慰的言辞既脱俗又能瞬间拨云见月:四个定居国外的子女追讨父亲遗赠给保姆的财产;她是律师,子女一方的代理人;他们在父亲生前八年一次也没有回国探望。他说了一些话,那天夜里,因为属于不同的世界,他们互相欣赏。
柳梦梅卧病梅花观中,春怀郁闷,步入一座大花园散心,在石头底下发现杜丽娘的自画像。杜丽娘现身。柳梦梅唱,何处一娇娃,艳非常使人惊诧。两人细说前尘。柳梦梅问,小娘子夤夜下顾,敢是梦也。杜丽娘说,深夜至此,无人知晓,妾还有一言,未至鸡鸣,放奴回去。柳梦梅唱,风月无加,把她艳软香娇,做意儿耍。每次演到这一节,观众就会躁动。李源一直在台下寻找的那两个男人,现在站起来,发出淫荡的嘶笑,又边扭动身体边吹口哨。引发的不是群情激愤,而是叫好。人们来这里——他知道,和欣赏无关,要的只是不同于白日生活的消遣。音乐被迫停了,马湘兰紧拽着他的衣袖,似乎生怕他干出什么无法收场的事情来,而他只是站在那儿手足无措。那两个男人正喊着粗鲁的话,一句句异常流畅,像早就排演好的台词。他们为什么不去那些夜场呢,轻易就能满足需要。他去过,事后找给自己的理由是这样能离世界近些,这足以让他信服。前天,在戏院门口,两个男人中觍着一张马脸的小个子,指点着他向瘦得像条蛇的高个子说,“你看,那就是他。”“确实新鲜,”高个子说,边尖细而戏谑地笑着,“他这种男人,上辈子一定也是个伶人。”他们声音很大,一点也不介意他听见。“你想尝尝滋味吗?”马脸问,又喊住就要跨进大门的他,“喂,柳梦梅,他想包养你。要多少钱,只管开口。”他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应对,突然,有股邪恶的窃喜像电流一般穿过他全身,“散场后,在这里等着。”他说。或许那时他就决定了,只要再看见他们,就挥拳相向,总会闹出一点什么事情来,然后,他的生活,就能像死寂的水面被一粒石子打破。现在,他想走下台去,把自己当成一把匕首,插进他们的身体里。他示意乐队继续,他唱:如此夜深花睡罢。
李源从化妆台的抽屉里拿出匕首,在手中把玩着,然后揣进兜里。他换上了便服,这样更利于追逐或逃跑。在戏院门口,他等着马湘兰出来。他在黑暗里仔细搜寻那两个男人。她在现场也没什么不可以,还能成为毁灭的见证。但他们已经不见了。
他们走进梅灵小酒馆里,已是夜里九点。他们相识已有两年,仍然没有专门的去处,只能来此地。他住在一个贫穷街区,距离戏院有二十里路,每天凌晨到家,直接上床睡觉,第二天上午他醒来,慢慢淋浴,慢慢做早餐,站在阳台上看着已经热闹起来的城市慢慢吃下去。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时间要如何打发,也想不出昨日相同的时间是如何度过的,而明天又该怎么办。整个白天,房间里静得一粒灰尘翻动的声音都响如轰雷,让他在不知魂归何处的白日梦中悚然惊醒。下午四点,他准时出门,无论何种天气都步行穿过城市街头。梅灵小酒馆,是与崔小迎第一次见面的相聚场所,随后也成为他在外逗留的唯一之地,无论她在或不在。
他长时间翻看菜单,虽然没有问但等待着马湘兰的提议,她却在低头摆弄手指,看上去心不在焉。他点了西湖醋鱼、沃豆腐、炒三丝,然后征询她的意见,她却说,“其实我只想吃碗面,我并不饿。”“我吃素了。”她停了片刻又说。神色委顿的服务生还站在一边等候。什么时候开始的,他问。或许他原本想问的是为什么。 “半个月前。我遇到——”
“把沃豆腐去掉吧。”没等她说完,他就对服务生说。这是她喜欢的。
他要了半斤土烧酒。她没有任何异议的表示,让他感觉意外。为了你的嗓子,以前她总是劝诫他。今天,如果她反对——他想好了,他就要借机批判、羞辱她。一个因为酒便对她大发脾气的人,可能会让她死心吧。
“确实清爽多了。”她对着落地窗里的影子说。她用手摩挲着短发,“这样看上去我和那些现代女人没什么区别了吧。”她看向他笑起来,是那种希望他也能笑出来的挑逗笑容。
“是啊。”他轻慢地回应。
菜上来了。他小口抿酒,眼睛掠过她的影子看向窗外。路灯灰黄的光线静悄悄打在地上,偶尔有行人出现在光圈里,很快又被黑暗吞噬。一只狗站在街对面,朝这里眺望。它身后的房子里有人揿亮灯,又摁灭了。似乎有云层在天空中聚集,但还是没下雨。他又倒上一杯,意识到自己是在搜寻那两个男人。“你说去陕西?”他说。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她是那种深思熟虑但依然害怕被拒绝的语气。
他想了想,摇摇头。然后沉默遽然来临。她匆忙扫视着店堂内的一切,似乎目光无处安顿;偶尔瞥到他脸上的目光像一汪山泉,但瞬间就被淹没进漫无边际的浑浊海水里。是她打破了沉默,但出口的话是他绝没有料想到的,“我想出家。”
她又重复了一遍,确定他听清了。他不知怎么应答,干脆保持沉默。“也许我还没有决定下来,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她又说。
有两个男人互相搀扶着闯进门来,坐到一个角落里,高喊着服务员。不是马脸和骨瘦如柴的蛇。酒劲已经有些上头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期待他们出现。等所有的喧闹都平息了,马湘兰才重新开口说话,“先就那么过着,半俗半僧,一年,或者两年,再做最后决定。”
她是认真的,他想。他喝了一口酒,又喝了一口,然后直接干了;而她还在等待他的反应,要反对吗?不,没什么是由他决定的。他摇晃着空酒瓶喊服务员。新酒摆上桌时,他终于找到了一句话,“我知道你只是在开个玩笑。”
“你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她立即问。
“我没有。”他说。也许是酒精的刺激让他语气里多了一丝柔软的热度,“没有一种生活是可笑的,你知道的,湘兰。”他并不信服这个说法,因为他从来不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
这不是她想要的回答,他知道。她紧咬着嘴唇坐在那里,眼光开始向内收束,表情里有股燃烧的狠劲,但仿佛每一个毛孔又都在向外倾吐着忧伤。也许她正在努力记住这一刻,它会成为一段时间内她需要反复重温并从中感受到疼痛的回忆,他在想,其实我们都知道结局,为了让它更加刻骨铭心,所以在最后时刻我们仍然互相伤害。
他喝完杯中酒,又斟满一杯,灌进喉咙里,他对空杯子点着头,你混淆了戏里戏外的感情还有生活,他想说。很多次他都想提醒她,但因为无法将劝诫从拒绝的意味里剥离才作罢。从他意识到爱意开始,她投掷过来的情感就是丰富、锐利又让他难以招架的,从未有一刻減缓、软化或蜕变为陈旧。有时候他想,干脆向她举手投降算了吧,那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是她的存在,才让他生活里如影随形的失败感收敛了些许残酷。但是,他惧怕激情的伪装一旦褪去,惺惺相惜还原为弱不禁风的本来面目,当爱意悉数被疲倦、无辜、麻木替代,直至荡然无存,她就会为曾经分辨不清戏台与尘世而懊悔,而他的懊悔会因此变成双倍。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明白,他的卑微需要一个外力才能改变,但这个外力不是她。
“我从来不明白你在想些什么,”她突然说,声音里充斥着虚弱的怒气,“有些事情从来就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糟糕。”
“对不起,我想或者不想,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不该惹你伤心。”
“你在一个困境里。”
“是的。角色早被设定好了,我只能在死去的戏文里演绎别人的故事。”
有低沉的歌声从后屋传出来。所有的音乐在他听来全是噪音,昆曲也不例外。那两个男人不知何时不见了。他唱出声来,“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他唱不下去了。她接着唱,“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她说:
“我觉得,这样一唱一和也没什么不好。”
“我们不是、也不能生活在戏里。”
“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她的声音听上去更像白日梦呓,“我一点也不在乎感情之外的生活会怎样,你明知道。”
“我也想那样,可是……”他无法说完整。但无所谓,她自然懂他的意思,他从来不否认他们很多时刻情感相通。
“你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她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集聚勇气,然后才小心翼翼地问。
青瓦白墙,砖雕门楼,一叶扁舟在阳光下缓缓穿过狭窄的运河,微风中花香从古老树木间遥遥而来,黄昏时布灯笼的橘红色光线洒在青石台阶上,两三人唱和,轻柔而激越。这些场景逐一在他迷蒙的眼前闪过,又迅疾黯然寂灭了;就像一道道门在他身后訇然关闭,他又落入现时的重重包围之中。“我活着,有时候感觉好像只是在重温一场古老的梦境。”他说。
他站起身来,手撑在桌面上张皇四顾,似乎过了很久才明白要干什么,他说,“我去趟洗手间。”
李源长时间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里面的那个男人,永远也抹不去昆曲铸就的特征,孤苦,清绝,多愁善感,与世隔膜,它们像纵横交错的皱纹,不,更像是无数颗黑色的痦子紧蒙在脸上,成为最显目的标志。店堂里的那两个男人从隔间走出来,他紧贴墙站到一边,他突然渴望墙把他吸进去,他意识到却又害怕自己会干出什么来。他手伸进兜里,发现有把匕首。两个男人还在延续某个话题,五十上下的那个头发花白,声音透着做作的威严,“不要怕。你把他骗来谈,银行那边我工作做好了,套三个亿出来不成问题。”年轻点的一头茂密的触肩长发,正强迫症似的在水下搓手,“我还是担心哪一天他就突然回国了。说不定就在今晚。”“你傻啊!”年长男人语气中的鄙夷和斥责具有同等重量,“他有五个亿固定资产在中国,五个亿!你想想,”他手指连续戳着年轻男人的脑袋,“用你这里的垃圾想想就知道,我们是在帮他盘活,他会傻到一分钱不要逃回加拿大?”“他一逃就逃进贫穷的地狱了。”年轻男人露出谄媚的笑容,猛一挥手,用宣誓的口吻说,“任他妈的是谁都不会傻到那么干。”他手上的水甩到了李源身上。他们同时看向李源,仿佛这才注意到他的存在,但没有人道歉。 李源听见自己恶声恶气地说,“你把水溅我身上了。”
没有人回应。年轻男人用征询的目光看了年长男人一眼,后者用不以为意的表情答复了他。“为活动这事我都送出两套房子了。他那些债权我们一定能收回来?”年轻男人问。
年长男人用手捧着水一遍又一遍泼到脸上。李源对溅过来的水没有躲闪。他是故意的,李源对自己说。“我再说一遍,我要警告你,你用水泼我了,至少得道歉。”他说。
“他这是在讹诈要我赔偿吗?”年长男人瞟了李源一眼,又转向年轻男人,“不会亏你,好处就要兑现了。”他向门口走去,年轻男人紧跟在后,几次伸手要揪住他的衣角,然后终于得到一句话,“给你三百万。”年长男人在门口消失了。年轻男人停顿在那里,片刻后却又折回来,站到墙边,手撑在李源头顶上方的墙面上,审视着他,死气沉沉的脸上透着狡黠的敌意,但轻柔地拍拍他的肩膀,又凑近他耳边,语气不乏友善,“我跟你说对不起,好吧。你必须记住,你什么都没听见。”然后他也离开了。
李源面朝墙壁站着,突然开始踢墙,动作越来越快,又转身踢向空气。他跑到洗手池前,镜子里的那个人慢慢露出笑容,从轻蔑变成扭曲又变成凄惶,他捶向镜子。镜子碎了,那个人也变得支离破碎。他曾去寻找工作,要在摩天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拥有一个座位,敬业、逢迎、把握机遇、积累财富,金钱至少可以消除一部分失败感——他知道。然而,他要么在门前退缩,要么被拒绝,要么很快发现无法适应更无法投入。他不理解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许他明白但因为无法自我改造而拒绝承认。“你以为推动这个世界运行的是什么?”崔小迎有次语带嘲讽地质问他。那是在她不得不向他解释——否则他会为此忧郁而且长久难以释怀——为何心情低落而责任绝不在他之后:一个拆迁户被人引诱沉迷赌博,最后债台高筑妻离子散,晚上,她陪同法官去执行拆迁补偿的房产,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哑巴老人抱着五岁的孩子惊恐地看着他们。赌鬼的遗像挂在墙上,他四处逃亡时染上肺结核无钱医治而死亡,他的妻子也在几天后跳楼自杀。崔小迎说,我是高利贷债主的代理人,但你告诉我,除了驱逐他们我又能怎样,是职业注定了只能选择残酷,不是我愿意的。他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在此之前,他就觉得适应不了她的一些认知,而她自然也不会适应他那些敏感、芜杂、在她看来近乎无事生非的许多念头。或许鸿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显现在他们面前的;或许并不是这样,他们之间从未真正接近过。他唯一感觉安慰的,是那天夜里,她以一种死灰般的眼神求助似的望着他说,我担心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孩子看过来的眼光。
一个下午,他在律师楼对面的街道上徘徊。他几次想穿过马路,都在斑马线前丧失了勇气,他甚至不敢给她打个电话。他猜她会说,现在是工作时间;她那种人每天的每一分钟都规划好了,和他不同;他要见她的所有理由在她看来都未免显得矫情和虚无。他站在那里看著这个世界缓慢运转,有人捧着花从花店里出来,他无法看清那人脸上的表情。一个老男人坐在便利店门口的轮椅里慢慢抽烟,一辆叫卖胡柚的货车慢慢驶过街道,消失了,过去很久,又再次从他面前经过。下午的阳光像轻纱一样在律师楼玻璃墙上无力地晃动,他终于看见三楼窗户映出了她的影子。她弯腰听一个坐着的男人吩咐什么。她快速点了几次头,仿佛还露出了谦卑的笑容。她又若有所思地快速走过窗前的通道。如果她看向窗外,会看见他的,他下意识地躲到一棵树后面。她坐下来,靠在椅子里,双手蒙住脸。有那么片刻,他为她担忧,但紧接着,她双手猛地直直伸向前方,停在半空良久,然后落到键盘上。他想,这几分钟就足以代表她白天的全部,甚至全部的生活。她也得听命于人,在日日更新的麻烦与琐事中遭受碾轧;然而在他面前,她看上去总是那般轻松、自信。她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了,又过去一小时后他确信。她都没意识到窗外日光已逐渐暗淡。黄昏降临,他走过街道转角,把戏票扔进路边的垃圾桶里。
他站在破碎的镜面前,打崔小迎电话,第二次接通了。“有事吗?”她问。她那种人总是要这样问。“没事,我想见你,只耽误你十分钟,说几句话。”他说。他听出自己不是在恳求,尽管也谈不上平等。如果只需要这么短的时间,那为什么不能在电话里说呢,他突然害怕她会这么质问,他回答不了,她没有问。但他仍然被电话里传过来的气息压迫着再次重复,“我想见你。”“我还在办公室里接待当事人,”她说,“半小时后,老地方见。”她的声音温和、职业化,而且波澜不惊。
从洗手间回到店堂时,他看见那两个男人还在。年长男人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深坐在椅子里,眼睛盯着天花板;年轻男人倾着半身,在桌面上把玩酒杯,不时弄出刺耳响声。新进来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柜台前选酒,男人留着顶部熏染成黄色的飞机头,嘴里叼着没点燃的香烟,用舌头转来转去,女人穿着深红色的无袖长裙。马湘兰还坐在那里,并没有不告而别,在昏黄的光线下,她看上去苍白、忧伤而易受惊吓,她应该又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仍然猜想不出消失的一个月里她的生命到底遭遇了什么,但不想问,也许什么都没有发生。即使什么都没发生,她仍然会成为今天的她,不会再有任何别的可能,就像他势必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样。她意识到他回来了,侧过头看他,神情中的困惑与紧张像个不理解现时处境的懵懂少年。他还记得,在他们彼此熟识之前她总是心无芥蒂又口无遮拦的模样,那时,她刚从戏校毕业,单纯到仿佛全身都散发着洁白无瑕的光芒,让人绝不忍心伤害。他从来都无法向自己否认对她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他走到柜台前,要服务员再来一瓶土烧酒。红衣女子身上的香水很刺鼻,脸妆也过于浓厚,他断定她是个风尘女子。但他们的出现会是种缓和,他不用立即向什么发难。他向马湘兰走去。
“我以为,你不打招呼就走了。”她说。
那她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呢。酒馆的门开着,但没有一丝风进来,外面,夜幕下的树木酷似一块块僵硬的黑色石头,而黑暗像层层叠叠的墓碑。热度相比白天有增无减,空气窒闷得让他感觉难以呼吸。他用手抹脸,想让自己清醒些,却抹下一把水来,他分不清是汗还是泪,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可能哭过。 服务员送来酒,他又倒满杯。这次,她似乎想劝阻,但终究什么也没说。“陕西,你前面说到陕西,去那里出家?”他问。他不是在求证,只是觉得无论如何那不该成为现实。
“慧照寺。”她说,“我决定了,明天就去。”她声音压得低低的,仿佛在自言自语。
他驱逐不掉内心涌上来的震惊,还有难受,但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没有资格造成伤害所以我不必为此感到难过,我也不该为此感觉受到伤害。她好像还在等他问为什么。他又哽咽在喉发不出声音。她神情始终保持平静,但渐渐漫上了怅然的笑容。她搁在桌面上的手指开始轻微颤抖。终于,是酒冲破了喉口的阻塞,他猛喝两杯后说,“你不要这样子,你的人生还没开始呢。”
“哪种人生不是人生。”她反抗的语气近乎温柔。
我们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一旦遇到障碍,我们就总是选择退进一个无论以何种名义存在的壳里,比如昆曲、修行或信仰。但如果我不这样,她也就不会那样吧。我本可以解救她,但我们似乎互相追逐着一个比一个更快地往下坠落;这符合尘世的规律。可是,和她在一起,我们就都和这个世界完全脱离了,这让他决定说:
“你先走吧,她等会来。”
她没有问是谁,她知道。她甚至没有流露出不满或委屈。他也不觉得有必要多说几句解释什么。他们之间从未谈过崔小迎,更准确的说法是,都避而不谈。这里?她问。
“是。今晚,总归都要解决。”他不想这么说,但没阻止住自己。也许他本意是想安慰她吧。
“你不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她说。
他点点头,费力朝她露出笑脸。他自己都仿佛看见那笑容模糊不清。
“现在我就要走?”她问。
“是,最好这样。”
她在手包里翻着什么。他逐一看向店堂里的那几个人。他们仿佛都离他很遥远,面前的这个女人也緩慢向远处退去。他仿佛能看见头顶的灯光在极慢地一明一灭。整个世界,在这一刻像个失去了所有颜色和声音的梦境。她递过来一把扇子。
桃花扇,柳梦梅曾在戏台上送给了杜丽娘。“现在,我把它还给你了,”她说,声音清晰、冷静甚至安详,“我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算是留个纪念。”他接过来,“牡丹亭上三生路。”他一字一顿地读出声。漆黑的墨覆盖了一大半红艳艳的桃花。
他不会告诉她不选择和她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不爱她,而是害怕伤害她。当然,现在已经没机会说了,所以也没必要了。那好,再见,他说。
她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起身离开。
“你!不要再喝了。”他厉声命令自己。没有传来任何被惊吓了的动静,除他之外,小酒馆里已经没有人了。他无法判断已经等待了多久。明天,他要烧掉戏服,从此不和昆曲再有任何关联,他决定了,他要活到那些黄昏时与他逆向而行的人们中间,哪怕庸常——这或许正是他需要的。他看见崔小迎出现在门口,她略微驻足,然后皱起眉头款款向他走来。她站在对面:
“什么事,说吧。”
“我可以请你坐下来吗?”
她朝服务员喊,来杯白开水。她坐下来,盯着他就像在观摩一个夸张的闹剧人物,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话,“忙了一天,没喝上一口水。”他想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残存的清醒意志告诉他:为什么你这种闲人却在无事生非。
等她喝完水,他说,“对不起,我只是觉得孤独。”
并没有换来触动、同情和安慰。“好了。”她的声音像薄脆的冰,“我来了,听你说话,你说吧。”
现在,他还能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夜里,在路灯橙黄色的光线中,她的脸上有一种深情在流动,她看上去柔弱,需要宽慰和依赖,而那时,他或许也暗自希望,她的职业所代表的实在生活,会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外力,能够牵引他穿透他无法独力穿透的那堵透明墙,破坏甚至连根拔除他已经无比厌倦、深以为耻的习性,哪怕之后是灰烬他也在所不惧。或许这希望直到今天此刻仍未泯灭。然而在他们屈指可数的几次见面中,她看向他的眼神起先还有隔膜的尊重,渐渐地就变成了一种疏远的窥视,她起初可能对他有过的好感,早以电影快镜头的形式匆促走向终结。
他还是努力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仍然陷于难以自拔的沉默。她也没有说什么或做什么来解救他,坐在那里像尊冷若冰霜的雕塑,看着他缓慢滑向空洞的深渊,没有惋惜,没有同情,甚至没有惊讶。有种薄荷般清凉的绝望感从他心里溢出来,他想起了马湘兰,从她离开到现在,他像是又已经独自生活了很多天,此刻她在干什么,明天她就会陕西吧。那么,再也见不到她了。他竟没能意识到,她微笑着转身的那一刻他们是在永别。有个人从生命的印迹中永远被抹去了。
“真糟透了,”是崔小迎打破了沉默,“一个离婚案件当事人从下午纠缠到晚上,要我退律师费。你那个电话解救了我。”
但她语气里并没有感激;也许她想表现出,但没能做到。不管怎样,这意味着一种缓和。“别想了。”他说,“来,忘掉所有我们应该忘记的,陪我喝一杯。”她拦住了伸在半空的酒瓶。他说:
“那么,我给你唱一曲吧。”
“我看,也不需要了吧。”她说,“我还得赶回去写一个相邻权纠纷的答辩意见,两家世仇,理不出头绪。如果你实际上没什么事。”
“我谢谢你能来。”然后他说不下去了。他闭上眼睛,感觉有泪落下来。他唱出声来,“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他嗓子折了。
“为什么非要这样?”她说。
“杜丽娘只有情。”他回答。
“你有什么。”
“我想出家了。”
“这很愚蠢。”她说,同时做了个夸张的膨胀手势,他想那意味着变异。她的语气不容置辩。
我本指望从她那里得到一点同情和安慰的指引,或许这就是想要的全部。但就像一只天性卑怯的啄木鸟,在她的生活表面轻叩了一下,就退却了。只有那几个接触点对我存在意义。是这样吗,不,有些东西丢下了,有些东西消失了,有些东西生成了。他想说,我就是一个弃物。 “……或许你不承认,”她一直在说着什么,但直到此刻他才听见,“以前,我宁愿看成,是精神的丰富造就了你现实的羸弱,但现在,我要说,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你身上也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接着,他看见,他认为只能用冷酷形容的笑意爬上她的嘴角,在她脸上蔓延开来。“请原谅,我建议你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请你来,不是让你嘲笑我的。”他说。一种久违的尊严突然盈满他的心胸,他骄傲地大声说,“没错,我是不了解这个世界,但你不懂得感情。”
她好像要解释什么,但终究只是幅度很大地摊了摊手,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也许我没必要这么说,”她说,“我们之间什么关系也没有。也许你从一开始就误会了。我说那些话,只是希望能帮到你。”
这是事实,他认同。此前沒有,此后他也不认为会有。悲伤再度袭来,却又瞬间被一个邪恶的念头褫夺,剥去她的衣服,把她压在身下,占有她,占有她就是接近这个世界。他很快找到了勇气——他确信不是冲动,“今晚去我那里吧”,他说。
如果今晚必须有个结局,那为什么不可以这么说呢。像试金石,或者一个爆破的按钮,必须启动它;她去或者不去,都能让他对未来下个决断。
然而她拒绝了。
“明天上午我还有个庭,”她说。她倒满水,再次一口喝完,她看上去毫不介意他话中的暧昧意味,她已经恢复刚来时的样子,“我的当事人起诉他七个兄妹。”
崔小迎不知何时也离开了。他从桌面上挺起身子时,听到店堂里弥漫着许冠杰的声音,《沉默是金》。这一天的最后一首歌,是提醒顾客要打烊了。他摇晃着走出门,站在花坞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偶尔,有车轰隆着疾驰而过,地面被车灯照亮,然后重又陷入黑暗,像一寸寸在被撕裂。他闯进黑暗中,辨别不清回家的方向。夜幕向他逼来,包住他,将他按压向地面,他感觉身体与漆黑的大地严丝合缝地胶着在一起,无法挪步。他仿佛听到了天际隐约的雷声。他站在花坞路的尽头。他看见在前方,紫之隧道的入口处,站着两个男人。他们似乎在朝他招手。雨突然落下来,每一滴撞击地面的雨都像一声雷鸣。他笑起来,天气预报毕竟没有欺骗他。远处,路灯下,他看不见飘飞的雨丝,只有成群的虫子在胡乱翻飞。但雨分明在击打他的身体,他踉跄前奔,仿佛有一块雨帘高悬在他头顶,亦步亦趋跟随着他,只因他而存在。他看见那两个男人还站在隧道口,在路灯下笑着,在等着他。是戏院门口的还是小酒馆里的那两个男人,他分辨不出,但在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他握了握兜里的匕首,向他们奔去,感觉自己仿佛穿行在一场古老的梦境中。